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组合解散,我爆红了!(远上天山)


他早已筹不到钱拍电影,之所以还能代表电影圈发声,靠的就是他过往的资历和曾经积累的人脉——主要体现在他能对部分奖项提出建议,偶尔还去当一把评委。
争鸣奖是桑源为首的组委会成员评出的,桑源他得罪不起,对方资历比他深多了,再大放厥词的话,他连当评委的机会都不会有。
张治珍选择了闭麦,其他人自然更没资格发声。
不过张治珍明面上不说什么,私底下却少不得抱怨两声,他甚至还鼓动杭夏光抗议,被杭夏光笑着掩盖过去。
杭夏光不便反对张治珍,和杭夏光关系不错的某位导演却把张治珍怒喷了一顿,说他不安好心。
他张治珍这辈子未必能再拍电影了,杭夏光却要在电影圈混下去的,陆煦如今是票房奖项都有的新生代第一人,两人将来难保不会合作。
杭夏光已经拿过影帝了,这次输给陆煦,他心中未必甘愿,却绝对不会为此和陆煦翻脸。
陆煦是能挣票房的,这一点业内公认。
而杭夏光虽然是影帝,票房号召力却不够强,不仅是他,这次入围的四位演员或多或少都面临这样的困境。
如果和陆煦合作的话,自然也能算他一份票房实绩。
不仅杭夏光有这种想法,其他三位提名人同样有和陆煦合作的意愿。
10亿票房说起来不多,却是很多演员穷极一生都无法达成的成绩。
杭夏光自己都忍不住感慨,《反转都市》居然是陆煦参演的最不挣钱的一部电影。
3亿多的成本,利润刚好越过了10亿,眼下陆煦又拿下了争鸣奖影帝,《反转都市》最近在各平台的线上播放量高得惊人,除此之外,木琅的电影通常走长线,出海评奖、制作碟片海外发行……赚钱的方式要比一般电影多得多。
“几千万成本能飙出十多亿票房,这种演员谁不想合作?”——据说,这是本届争鸣奖某位影帝提名人公开场合放出的豪言。
陆煦在争鸣奖上可谓十分忙碌。
典礼前和进行中还好,明星们大多保持着风度,陆煦和绝大多数人都不算太熟,点头之交罢了。
可拿奖之后,他立刻成为了众人追逐的对象。
尤其在颁奖典礼后的晚宴上——晚宴陆煦原本是打算缺席的,但他没能逃掉,主办方都把奖杯颁给他了,他连活动都不参加,属实是太不给面子。
于是这一晚上,陆煦加上了其他男主提名人的微信,还有男女配角、女主角提名人和获奖人的联系方式,木琅和骆琨也给他引荐了不少圈内人士。
甚至还有公开挖墙脚的经纪公司负责人。
以往这些经纪公司或许会为自家的某位艺人狙击陆煦,但今晚过后,这些狙击已经没有必要,除非他们旗下的那位艺人能够拿下一座重磅影帝奖杯,或者主演票房超过20亿。
难度着实有些高了。
陆煦和飞扬演艺签约的条件,绝大多数经纪公司都可以办到,但陆煦并没有考虑过换经纪公司。
他主要是和许闻合作得很愉快,对方会给他挑符合他意愿的剧本,更巧合的是,就算是吐槽,他和许闻也能吐槽到同一个地方。
陆煦自由惯了。
即使那些经纪公司现在会给他充分的自主权,但在他刚参演《天子》、作为演员的知名度还不够的时候,飞扬演艺愿意和他签这样的合同,诚意自然是满满。
从某种程度上说,陆煦现在已经到了靠名气接戏的阶段,圈内的导演们,除了某几位有电影圈情节的,有那种他们认为适合陆煦的角色,就会直接交到他手上,问他愿不愿意演。
陆煦是通过演《诡诈》《青春之羽》这种此前不被看好的电影逐渐展现出存在感的,他现在拿下了争鸣奖,导演们自然更愿意和他合作。
这一晚上,陆煦甚至听了好几位导演畅谈他们对于下一部电影的构想。
他原以为这些导演想邀请他担任下一部电影的男主角,过了一会儿,陆煦才意识到了,对方是希望自己投资他的新片。
陆煦:“……”
名片他都收下来了,剧本他会仔细看的。
不过陆煦不觉得自己是投资达人,之前投资《女宗师》,纯粹因为他觉得《女宗师》的剧本质量不错,但剧本并不能决定最终的票房。
都是运气。
他一提到运气,对面更是激动:“对啊,到最后重要的还是运气!”
“问题是,我没有这样的运气,他也没有,可你有。”
对方说话的语气过于真挚,以至于陆煦十分怀疑对方内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好吧,运气确实挺重要。
《女宗师》的收益仍然摆在银行卡里,陆煦也在思考这笔钱该怎么花,他问了一圈熟悉的导演,发现大家日子都过得不错。
不提刘春风这样合作过几次的导演,包括《识骨之途》《尸声》这几部剧的导演在内,因为手头有爆剧,他们计划拍的剧是不缺投资人的。
陆煦觉得这样挺好,和他合作过的导演们事业都蒸蒸日上。
如果一个个导演和他合作之后都变惨淡的话,陆煦会觉得自己是不是给对方加上debuff了。
到最后,还是郑骁给陆煦推了一个剧本——争鸣奖庆功活动上希望陆煦投资的那几个剧本,质量都有些一言难尽,导演本人更是文青风范十足,重艺术表现而不重剧本内容。
总之,陆煦的钱虽然赚得容易,却不能随意丢进水里。
郑骁给陆煦推荐的,是一部科幻剧。
科幻电影日子不好过,科幻剧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郑骁清楚陆煦有投资剧集和电影的计划。
《女宗师》一击成功,陆煦的钱确实比圈里的普通明星挣得多,他暂时没有成立工作室,经纪约还在飞扬演艺,因而他不需要掏钱养员工,而陆煦一年里上热搜的次数看似多,可他个人用于营销的花销并不算多。
陆煦一年里有几个固定上热搜的时段,一是新作面世,二则是年内的各大颁奖典礼——前者有平台买的热搜,也有飞扬演艺为陆煦安排的营销,除此之外,由于陆煦的作品大多质量过硬,口碑形成之后,营销号会自发去蹭剧集的热度。
当然,陆煦自己也很能造梗,加上他的吸奇葩体质,以至于他虽然没能成为住在热搜上的男人,和住在热搜上的差距倒也不算特别大。
圈内不少明星都在参与投资,也确实有几位投资高手,但陆煦志不在此,他还是更青睐和影视相关的项目。
不参与投资的话……他的钱确实多到花不完。
不过《女宗师》确实是碰了巧,如果不是莫琪和林绘没拉到投资的话,这个项目未必会落到陆煦头上。
娱乐圈一向封闭,好的投资一般轮不到陆煦这种后入行的。
而自从《女宗师》大赚特赚之后,圈内的投资人们对这种小型项目更为谨慎,愿意给一些看上去平平无奇的项目机会,就是忧心再出现《女宗师》这样的漏网之鱼。
郑骁推荐的这个剧本,则是圈内外都没人愿意投的,俗称投资黑洞的科幻剧。
科幻这种题材,钱投得少的话,最多丢进水里听个声响,出不了太好的成品,史上成功的科幻片投资大多不菲,而钱投得多的话,却也未必会有好的结果。
科幻作品为观众们呈现出了一个奇妙而瑰丽的世界,让观众们看到电影向上发展的可能,壮观的特效、宏大的场景,让人对电影所模拟未知世界充满了期待,但——这和钱无关。
换而言之,即使科幻电影投资巨大,花费了大额的金钱,也不代表它比一部普通的剧情片更赚钱。
在国内的影视剧市场,科幻这个词通常和情怀联系在一起,虽然电影工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但科幻片却不能做到特效与剧情齐飞,如果特效精湛、剧情平淡一些倒也罢了,但多数情况下,特效都和剧情一样垃圾,每每给观众一种被雷劈了的感觉。
被诈骗的次数多了,那些狂吹“鸿篇巨制”的作品上映前,观众内心就对它充满了警惕。
但确实有导演、有编剧愿意为这样的题材花费心力,只是失败的作品太多,观众的不信任感又太强,时间久了,在市场上,科幻这个题材就越来越不被青睐。
投资人又不是慈善家,谁会投一部不赚钱的作品呢?
电影好歹还有博一把的可能,而科幻剧更是冷门中的冷门,一般人都不会轻易涉及。
郑骁之所以把剧本介绍给陆煦,是因为他觉得剧本质量不错,导演和编剧他也熟,不是那种一个PPT就想诈骗几千万的人,郑骁自己也计划投,只是他能投入的资金有限,不能支撑一部剧集顺利拍完。
以他对陆煦的了解,他认为陆煦应该会喜欢这个剧本。
郑骁刚在群聊里说了这事,他就被邵耀@了:“什么剧本?”
郑骁自己打算投资,又希望陆煦参与,邵耀自然也来了兴致。
郑骁蓦然意识到:“……你要投?!”
陆煦是大富翁,这是圈内圈外公认的,而邵耀看似低调,可对方签约的是小公司,小公司提供的资源有限,为了留住邵耀这个一哥,必然在分成上做出了让步。
除此之外,邵耀的花销也很低,虽说身处娱乐圈中,邵耀不爱买车不爱玩表,精力更多是花在拍戏上,有钱也很正常。
既然大家都有意向,郑骁又希望陆煦有意向,三人干脆聚到了一起分析剧本。
争鸣奖后,陆煦减少了露面的频率,但无论圈内圈外都相当关注他的动向。
圈内人关心陆煦下一部电影计划拍什么,关心《无畏人生》的档期,以及他能否再提名金焰奖和影评人奖,甚至关心陆煦计划投资的作品——从某种程度上说,陆煦的投资运不比作品运差。
无论是陆煦看中了哪个剧本,或是他的经纪人许闻忽然开始关心某个剧本,都成为了业内视线的焦点。
当然,这些人未必是想和陆煦共同致富,只是想把他投资的作品提前截下来、换成自己投资罢了。
这并不是胡说,圈内确实有成功的先例。
某部作品原先无人问津,制片人和导演为投资愁白了头,结果某天,热搜上放出了许闻和导演接洽的消息,说疑似剧本被陆煦看中了,不久之后,剧组就受到了好几位投资人关注,资金问题自然也陆续解决了。
陆煦:“……”
再这么下去的话,他连话都不敢多说了。
“要不这样,你先假装看中哪个剧本,我假装是电影的导演,先骗点钱,等钱进了账户,你就说自己又看中了别的,再骗一波。”郑骁觉得自己简直是天才,“这样以后我都不用靠拍戏赚钱了。”
陆煦:“……谁敢说你不是个天才?”
“谢谢夸奖。”郑骁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发,“但我真没想到,居然有人愿意为这种不实消息花钱。”
看到这种消息的第一眼,郑骁只会怀疑这是诈骗。
可居然真有人相信!
郑骁现在相信了,即使在遍地聪明人的娱乐圈里,也有人是靠着一身莽劲赚到钱的。
陆煦难得和郑骁、邵耀见一次面,自然又被拍了。
红了之后,三人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不是这个有活动,就是那个要进组,这次三人约在了附近的咖啡店,戴着帽子商量剧本,却还是被狗仔给逮到了。
当然,狗仔主要逮的是陆煦,邵耀和郑骁只是顺便。
在进行报道时,狗仔特意给三人加了备注——争鸣影帝+星辰视帝、星辰视帝提名、星辰最佳男配,“这毫无疑问是圈内最具实力的年轻演员的聚会,与三人年龄相当的演员一半在拍偶像剧,还有一半正处在转型的尴尬期,这三位却成功跳出来了”。
邵耀和郑骁都曾公开表示,他们从陆煦身上学到了许多。
观众们虽不清楚两人究竟学到了什么,实绩却明明白白摆在那里。
即使邵耀和郑骁的实绩比之陆煦还要逊色一些,但放眼整个娱乐圈,两人绝对是年轻演员中最为出色的一批。
这会儿三人却顾不上外面有狗仔在拍,陆煦戴上了一副不常戴的眼镜,眉头蹙起,一只手撑着下巴,另一只手则慢悠悠地翻着剧本。
“剧本挺有意思,是吧?”郑骁看向他。
陆煦点了点头:“没有原作?”
他特意上网搜了一下,这是一部没有原作的科幻剧,是编剧自己写的,不过编剧本人属实是科幻发烧友,写过科幻小说,当过科幻编辑,还翻译过几部海外知名科幻作家的作品,是将之引进到国内的第一人。
陆煦之所以对剧本产生疑惑,是因为这个故事既带有宇宙的浪漫色彩,却又符合国内的实际,不是那种把海外的科幻片套了个国内背景,以至于整部电影看上去中不中洋不洋,只能用别扭这个词来形容。
这是一个在星际上种田的故事。
众所周知,国人身负神农细胞,到哪儿都有着种地的偏执,到了太空中也一样,事实上,现在国内航天领域早就在进行种地的实践了,这部剧的重点在于——种田解决星际间关于领土的纷争,让各种星际植物惠及全宇宙、全人类,听起来癫癫的,可仔细去读的话,又能体会到那种溶于血脉的执念,甚至,在编剧个人严谨的思维模式下,陆煦忍不住去思索这个故事实践的可能性。
他同样理解这个故事为什么没人愿意投。
业内目前已拍过的科幻题材,不管剧集还是电影,都透着一股钢铁森林的冰冷感,科幻是雄伟的壮观的,是与物理息息相关的,即使有外星人,外星人也必然是要侵略地球的,与农学无关,与太空植物无关。
确实挺有意思。
陆煦好奇的是:“观众有耐心看下去吗?”
“这剧集数不多,也就计划拍个20集,投资不够的话往短了拍也行,就是篇幅能省,投资省不了太多,成本摆在那儿呢。”
郑骁的观点和陆煦有些相似——这部剧明显属于非主流的、细究之下却相当有意思的科幻剧,题材很新颖,逻辑看似奇怪,却自有其内在的运行逻辑。
完整地看过一遍剧本之后,陆煦现在的想法是,他不想知道这部剧能赚多少钱,他就想看看这部剧成片会是什么样——感觉会很奇特,不仅他想见识,也想让观众见识见识。
“怎么样?”
“投吧。”陆煦只犹豫了三秒,“这种反正我没见过。”
不管这部剧拍出来是好是坏,陆煦可以确定的是,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都没人拍过这种类型的作品。
就算它会成为一部奇葩之作,那也绝对是绝无仅有的、无法被超越的奇葩。
因为剧组只计划拍20集,这部剧的资金缺口并没有旁人以为的那么大,陆煦投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数字,邵耀和郑骁也都投了。
作为演员,三人的收入或许无法和真正的富豪相比,但演员的优势在于钱来得够快,品牌方掏钱也比较爽快,拖欠有,但不多,陆煦投完这部剧手头还有不少钱,就算他亏完了,只要他接了新的剧本或者新的商务,资金依然会源源不断地来到。
拿下争鸣奖影帝后,陆煦签下了一项可观的代言——某公认的顶级豪车的代言人,品牌方的观察期很长,挑合作演员更是谨慎又谨慎,在陆煦之前,这家汽车品牌只合作过两位演员,都是口碑与票房兼具的影帝级人物,这两位演员职业生涯中几乎没有出过任何绯闻,口碑和汽车品牌的口碑一样受到认可。
现在陆煦的代言要么是高端线,要么是大众向的品牌,后者对代言人的挑剔程度并不逊色于前者,所选的代言人都是家喻户晓的类型。
陆煦本人同样慢慢感受到了拿影帝的好处。
他自电视剧圈闯荡电影圈,虽说三部电影的票房成绩都不错,但因为他并非拍电影出身,甚至不是科班,和常年拍电影的其他演员相比,他会给人根基不稳的感觉。
一直有人认为,陆煦总有一天会被电影圈踢出局,继续回他的电视剧圈称王称霸。
这样的例子有许多,乔梦瑶就算是其中之一。
虽说乔梦瑶仍是一线,拍剧时的号召力是业内公认的,既有热度,又能捧人,可就算她事业红火,依然会给人留下被电影圈退货的印象。
没有闯荡成功,她和真正的一线花旦就有一定的距离。
魏芳菲则属于闯荡成功又没能稳住的那种。
魏芳菲都没有问鼎过争鸣奖,乔梦瑶距离争鸣奖自然更是遥远。
陆煦还年轻,一座争鸣奖奖杯就足以令他封神,因为截至目前,他是最年轻的争鸣奖影帝,除非后续有更年轻的演员将他的记录打破,但在争鸣奖的历史上,陆煦已经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