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非是贪心罢了。”许闻总结道,“他还是留恋娱乐圈这块地方,不肯轻易放手。”
“这个结局倒也不坏,至少沈文杰会很满意。”
陆煦点了点头:“我也没有表示不满的意思。”
这个结局和柳任农本人实在是太配了。
陆煦说给自己放长假,就真的放了一个超长假期,他没去哪里玩,而是一觉睡到自然醒,过上了非常懒散的生活。
年末的庆功会和舞台表演尤其多,陆煦几乎没有露过面,以前他是演员中的流量,人气和实力各占一半,而到了现在,即使陆煦人气依然高昂,他却是公认的不靠流量吃饭的演员。
他只偶尔参加一两场电影相关的活动,其余时间都无所事事。
冬天的C市湿冷湿冷的,风虽然不大,可人只要往大街上站个两分钟,就会产生抖腿的冲动,陆煦偶尔骑车晃到体育馆,偶尔去江边转两圈,再去逛逛本地的公园、博物馆,天冷了,景区的人流比平时少上不少,陆煦也能更惬意些。
粉丝们最近偶遇陆煦的机会特别多,偶尔有粉丝发一条视频,下面就会出现好几条同类型推荐。
陆煦因此被穆迁逮到了。
“最近闲吧?”穆迁单刀直入,没和陆煦客气,“有没有兴趣来客串个角色?”
“行啊,什么角色?”
陆煦这么干脆,穆迁反而愣住了。
陆煦好几年不拍电视剧了,平时也不太在电视剧相关的场合露面,穆迁表现得这么豪爽,是因为陆煦一旦拒绝的话,他可以豪爽地当这件事没发生,如此才不会显得尴尬。
毕竟陆煦如今已经是影圈大咖,不愿纡尊降贵来拍电视剧是很正常的事。
穆迁和太多电影圈“下凡”的演员打过交道了。
陆煦不一样,现在是陆煦事业的黄金期,他眼下确实没有任何动静,可一旦哪天他决定拍新电影,整个娱乐圈都会关注。
时隔好几分钟,穆迁才介绍起了想要陆煦客串的角色。
他拍的新剧是《18岁那年》的姊妹篇,邀请陆煦客串的是一个类似黄路宁的角色。
如果观众愿意的话,可以视作是黄路宁温暖生活的再延续。
这个角色找谁都行,可穆迁思来想去,还是觉得陆煦最合适。
“我随时有空,什么时候进组?”
两人太久不联系了,陆煦的咖位比起两人合作时又升了一级,穆迁本以为陆煦不愿意再拍电视剧了,没想到对方答应得这么爽快。
他把日期和剧本发给了陆煦。
陆煦刚好无事可干,客串个角色还是可行的,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个剧本还是金木的手笔,虽是《18岁那年》的姊妹篇,剧情上和《18岁那年》的相关之处却并不多。
总而言之,这依然是一个温暖的剧本。
穆迁就是从粉丝们的“偶遇”视频里揪到陆煦的。
角色戏份很少,陆煦只花了两天时间就拍完了,回来继续被粉丝们“偶遇”。
陆煦客串穆迁新片之后,邀请他去客串的剧组倏然多了起来,这个时候只能由许闻出面回绝。
陆煦可以闲着,经纪人却始终处于忙碌的状态中。
当然,许闻很热爱这份工作,他比陆煦还害怕闲着。
许闻已经不打算接新艺人了,他如今在飞扬演艺已属高层,却不涉及具体业务,只负责陆煦一个人。
许闻满意如今的状态,对他来说,陆煦就是他的事业。
陆煦计划给自己放半年假,在这半年里,他和品牌方签订的合同、他投资获得的分成、各种邀约……方方面面的信息都由许闻来处理。
经纪人偶尔会给他打电话,强调现在邀请陆煦的剧组有多么多。
“你有新片在拍其实还好,最近大概是都知道你很闲……”陆煦既在商业大片中证明过自己,拍摄小成本电影也不在话下,热血正义的柏千山他能够驾驭,精神变态他演起来照样适配,成功的范例实在太多,以至于陆煦并不需要拘泥于某个单一角色。
自然地,邀请他的各种类型的剧本都有,还有那种尺度大到让经纪人震惊的。
他以陆煦暂时还没做好暴露的准备为由回绝了对方,对方却很有毅力地一直在邀请,并保证,即使陆煦真人小,镜头拍出来也会显得非常big。
经纪人:“……”
big滚出地球!
需要证明的话,他完全可以安排陆煦去拍内裤广告。
虽然在圈里混了很多年,但许多时候,陆煦并不理解某些“艺术家”的想法。
陆煦更是没有理解的必要。
陆煦刚红的时候,经纪人还为自家艺人受欢迎感到窃喜,但最近,随着邀请陆煦的奇葩剧本越来越多——剧组的说法是“只有陆煦能诠释的艺术”,许闻偶尔也会同情陆煦。
从经纪人的角度看,他觉得陆煦已经很勇于突破了。
好在陆煦很快被拯救了。
他目前唯一的存货终于制作完毕,准备定档了。
木琅导演将电影取名为《面人》。
陆煦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名字,和剧本似乎没有太大相似之处,木琅告诉他,原本考虑过《双面人》或者《两面人》这样的片名,又觉得这样指向性过于明显:“观众看到片名就明白剧情的话,未免过于无趣了。”
《两面人》更像在讲述官场的故事。
陆煦同意了。
电影才定下上映日期,就获得了一片关注——实则是与制作成本完全不相配的关注。
《面人》的制作成本只有几千万,这还是因为陆煦这个主角的片酬不低的缘故。
电影的场景非常单一,回忆戏份虽然占据一定比例,却只是在渲染主角马彦文的性格而已,木琅导演又深谙省钱之道,陆煦还少拿了片酬,如果把片中木琅和陆煦两个人的名字去掉,这真的只是一部平平无奇的低成本电影。
但没办法,陆煦前面三部电影全球票房直接超了120亿,即使他演了一部超级烂片,前期依然可以骗到不少观众。
木琅对《面人》的定义倒不是纯文艺片,电影最多只是玩了个诡计,却没有故布疑阵把观众绕得稀里糊涂的意思。
木琅是有艺术追求的导演,但他的追求并非沉浸于自己的世界里,还是期待观众能与他的想法产生共鸣的。
事实上,当《面人》自称低成本电影时,同档期的其他剧组都或多或少表露出了“你别装”的意思。
“票房不看成本,我记得《诡诈》和《青春之羽》两部电影的拍摄成本同样不高,关键还得看观众的反馈。”
“拍过电影的都懂,太谦虚也不是什么好事,自己的作品不管选在什么档期上映,都免不了会面临竞争,我们不会高估任何一个电影,但也不会低估任何一部电影。”
“这个档期里,我最关注《面人》。”
各家剧组都表露出了对《面人》严阵以待的态度,即使电影的拍摄成本确实很低,可有木琅和陆煦两个名字在,《面人》就很难被等闲视之。
电影叫《面人》,不意味着陆煦是面团。
虽然木琅+陆煦的配置更像是要冲奖的,但……冲奖的《反转都市》票房近20亿,冲奖的《无畏人生》票房近40亿,陆煦就是娱乐圈里既要又要的典范。
《面人》选在5月初上映,这个档期的票房大片相对少,青春片、爱情片、亲情片这些反而扎堆,《面人》打出的宣传语是“令你终生难忘的一段友情”。
这个宣传语一出炉,粉丝们立刻注意到了。
《面人》甚至连预告都没发,粉丝们不明白是剧组过于自信,还是木琅导演忙到把这事给忘记了。
“仔细想想,陆煦好像确实没拍过主打友情的电影哎。”
“《青春之羽》不是吗?不过主线是尹沛的羽毛球事业,但是友情线也很重,其他应该就没有了。”
“《夜观天象》必须有姓名,张半奴和魏清芳就是至死不渝的友情!”
“‘至死不渝’用在那里对吗请问?”
“我不管我不管我不管!”
在粉丝们印象中,陆煦演过的包含友情线的片子,即使只是纯粹的兄弟情,其中也有值得嗑的点。
冲着“友情”两个字,一群粉丝兴冲冲地冲向了电影院。
看完不到两个小时的全片后:“???”
“终生·难忘的‘友情’???”
官博评论区完全炸了。
确实是友情没错,但电影中描绘的“友情”和他们想象中的友情完全不一样啊摔!
不明真相的粉丝看到评论区铺天盖地、漫山遍野的“友情”之后,终于忍不住好奇发问:“《面人》好看吗?”
“好看,开篇就有捆绑play,你第一眼看了就会迷上。”
“对,开篇的囚禁超刺激,我保证你看了不会后悔,还有终生难忘的友情,尊嘟好看。”
“绝对好看,不看会后悔的那种。”
懵懵懂懂被“捆绑”、“囚禁”、“play”几个词洗脑了的粉丝默默买了票。
然后——
“????”
“!!!!”
第217章 217 很不对劲
“当我走进电影院,见识到真正的囚禁play之后,我意识到了什么叫灵魂出窍。”
“哈哈哈哈,真·终生难忘的友情,这是句大实话,马彦文和朋友的友情,谁敢说不是?!!”
“前期我还嫌陆煦扮演的主角太过平凡,那些日常的元素占据了太多镜头,看到后来——我只能膜拜。”
“膜拜+1,被剧本的思路征服了,现在我甚至有进电影院再看一遍的冲动。”
“再看一遍+1。”
虽然《面人》评论区充斥着“?”和“!”,可只要来一个新人问《面人》值不值得看,评论区都是一片热情推荐。
几个小时之后,回复里又多了一堆“?”和“!”
“有点太坏了哈。”
“我自己上过的当,别人不上一遍,我心里难受。”
“单纯无知的我真的是冲着难忘的友情去看电影的,我太傻了,难忘的友情怎么会和捆绑囚禁两个词产生联系?”
“……emmmm,其实我是冲着捆绑囚禁来的,友情什么的,我根本没有在意。”
粉丝们多是抱着温暖的想象去看《面人》的,对他们来说,开篇一幕里马彦文被囚禁的镜头就是雷击。
“谁和我一样,压根没认出来马彦文其实是陆煦演的?”
“我也……”
“把《编号A77》看了整整三遍的我,还以为马彦文是那种平凡都市男中年,有点懦弱,有点卑怯,看上去没什么性生活那种,我以为陆煦这次会演一个迎合奖项的文艺男,结果……真的,《面人》这片子初看让人觉得昏昏欲睡,越往后越震撼,看到后面的剧情再来回顾前面,感觉木琅导演的镜头语言真心无敌。”
“+1+1,剧情反转后的震撼真的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剧组甚至没有做太多铺垫,让观众直面这种冲击。”
“其实是有铺垫的,只是埋得太深了,一般人根本体会不到。”
《面人》官博评论区,粉丝们已经肆意地讨论开了,可惜没有谁剧透,大部分人都只聊到了电影后续有反转,没有看过的粉丝并不清楚电影后续究竟讲述了什么。
可一旦上前问了,回答就成了“真的很感人,没看过这么震撼人心的友情故事”、“不看一定会后悔,眼泪一筐筐得流。”
#眼泪用筐根本兜不住#
#明知他们在骗人,依然因为好奇继续被骗#
5月这个档期上映的几部电影里,没有一部比《面人》的评论区更为热闹。
等电影上映满一天,#《面人》 诈骗#成功登顶热搜榜。
诈骗电影年年有,还呈现出一年比一年多的趋势,不明真相的观众真以为《面人》剧情比期待中烂一万倍,结果点开热搜,一群人“嗷嗷”叫着被宣传片了,却还“嗷嗷”叫着要去电影院再看一遍。
“究竟是好看还是不好看?”
“都囚禁捆绑play了,能不好看吗?”
和《面人》同期上映的,有两部投资远超《面人》的电影,二者的排片更多一些,不过由于这个档期没有那种制作超惊人的特效和剧情大片,上映第一天盘点票房,《面人》居然稳稳占据了票房排行榜第一的位置。
当然,没有人对这个事实感到惊讶,对于陆煦而言,这只是基本操作。
关键是——与首日1.8亿票房相对应的,还有《面人》狂飙一般的讨论度。
同期上映的电影都在拼命宣发,一众宣传语中,《面人》“终生难忘的友情”其实是很平淡的一条。
可“友情”这个词莫名其妙就爆了。
这天实时搜“友情”这个词的话,80%的讨论都与《面人》相关。
搜“好看”和“反转”两个词的话,同样80%和《面人》相关。
这就很难让人不对《面人》产生好奇。
友情在影视作品里太常见了,圈内每年都会推出相关的作品,即便涉及到背叛这个元素,相关作品也并不少见。
从影迷们的留言看,《面人》也应该与背叛有关。
但……纯粹讲背叛的话,恐怕不会引来那么多的关注。
《面人》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这是很多影迷与业内很好奇的事。
围绕《面人》的讨论一直不断,有说它让人感动的,有说它让人背后一凉的,还有人说,在观影厅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窒息感,它是暗黑的绝望的。
让人感动这种说法显然是诈骗,但不出意外的话,《面人》应该不是那种平平淡淡就过去了的作品,电影的剧情应当很有新意。
影评人“观影日记”就抱着这种的心态临时买了张电影票,他现在已经坐在电影院里了。
这个档期他最早看的其实不是《面人》,而是另外两部电影,一部聚焦都市男女的情感生活,另一部则描述了温馨小院的春夏秋冬——业内从齐笛《泪之歌》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这类亲情片拍摄时尽量不憋屈,而是转向温情的方向。
但“观影日记”挡不住评论区一大片安利《面人》,要他写影评的。
“观影日记”这个账号开了不少年了,实话说,他本人从未见过这种充斥着各种乱七八糟元素的推荐。
友情、囚禁、平凡、老师、捆绑、恶意……上一部元素这么丰富的电影,还是四大名著里的《水浒传》。
但据他所知,《面人》并不是古装电影,角色更是少得可怜,官博简介里,正儿八经拥有戏份的也就那几个人。
不得不说,诈骗和各种play确实把“观影日记”吸引到了,加上他察觉到,粉丝们虽然对《面人》的吐槽声满满,却没有指责这部电影不好看的意思。
“观影日记”前后看了陆煦不少电影了,在他印象中,陆煦没演过质量特别烂的片子,对方属于那种比较有底线的演员,并非什么剧本都接。
影院里的人流把“观影日记”惊讶到了。
据他所知,《面人》成本只有几千万,也没有宏大的场景和特效,受题材所限,这种电影基本上不会吸引数量庞大的观众。
但他亲眼所见的,是电影开场后观影厅内坐满了的场景。
陆煦扮演的角色叫马彦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老师。
“观影日记”双眼蓦然亮了。
一开场,陆煦真的把帅哥这个身份抽出去了,马彦文平凡懦弱爱絮叨抱怨,是那种扔进人堆里都辨别不出的人,陆煦确实把这么一个形象展现出来了。
马彦文开局被囚禁,“观影日记”也看出来了,这个片段对应的是把观众骗进来宰的“囚禁捆绑”,谁能否认这不是囚禁捆绑play?这么说一点没错。
在一开始,“观影日记”也有些茫然,因为马彦文所表现出来的性格与他的日常,注定了他不会和波澜壮阔的生活产生联系。
抓错人了?
还是像悬疑片那样,马彦文的一切都是伪装,他是某个大阴谋的幕后boss?
“观影日记”知道后续一定会有反转,便按捺住性子,慢慢去看。
前面这部分的剧情并没有什么波折,马彦文虽懦弱平常,但总体来说他是个好人,做了一些好事,只是偶尔不被外界理解,不过“观影日记”觉得,这部分剧情里一定也有玄机,木琅呈现出的画面色彩与他以往的风格不太一样。
屏幕上,马彦文仍在絮叨仍在抱怨,到这时候,“观影日记”已经完全忘记这个角色是由陆煦扮演的,开始讨厌起这个角色了。
没办法,马彦文看着太不讨喜了。
“他和他口中的自己是同一个人吗?”“观影日记”脑海中渐渐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而当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的瞬间,屏幕上,剧情终于迎来了转折——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嗨主人,小人鱼直播养你啊(薯片儿) [玄幻灵异] 《嗨主人,小人鱼直播养你啊》作者:薯片儿【完结】晋江VIP2024-12-09完结总书评数:6859 当前被收藏...
- 信息素不撒谎(汴酌) [近代现代] 《信息素不撒谎》作者:汴酌【CP完结】长佩VIP2024-12-8完结30.57万字2.05万人阅读288.68万人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