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钟未而言,那段经历应该也像噩梦一样吧?
尹沛走出来了,但钟未至今没有走出来。
好在这段让人悲伤的剧情没有持续太久,接下来,尹沛与好友们共同进入了大学,这个时候他看似恢复了许多,可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的目标。
羽毛球又一次支撑起了他。
《青春之羽》打光很柔和,不像那些有着暗沉沉色调的电影,尹沛想到不能进国家队很悲伤,可他渐渐意识到,即使进不了国家队,他依然可以打球。
他身边有知己,有关心他的教练,他内心还有一直未熄灭的火。
尹沛的复健,艰难而漫长,他去的那间恢复中心的窗台上有一盆花,在他复健之前,那盆花只有光秃秃的土,之后慢慢长出了嫩芽,随着尹沛眼中的光越来越亮,那盆花也从嫩芽到叶子、再到开出绒球一样的黄色花朵。
朋友们一直支撑着尹沛。
韩笑注意到,一直面无表情看电影的男友,手臂忽然动了一下。
恢复是艰难的,进国家队的希望依然等于零,可尹沛一直没有放弃——如果《青春之羽》是现实,奇迹或许不会发生,但《青春之羽》是电影,尹沛等来了他想要的奇迹。
第一场比赛,从落后到胜利,旁人只看到尹沛打了一场艰难的比赛,却不知他在这期间究竟经历了什么。
尹沛灿烂的笑容、亮晶晶的眸子,透过大屏幕传到了每一位观众心中。
即使这只是电影中的一场比赛,可韩笑分明看见,当尹沛落后时,观影厅内的氛围一样很紧张,而当尹沛一直在追,将逆境转变为顺境时,现场观众激动的叫声她听得清清楚楚。
很难不去为尹沛激动,很难不被那双满含喜悦与希望的眼睛打动!
尹沛伸出双手去拥抱朋友们的瞬间,韩笑甚至有落泪的冲动。
她也被尹沛这一刻的快乐感染了。
在这一段剧情后,尹沛继续打比赛,有输有赢,王子翔和秦锦薇两人也在朝着自己的目标冲刺——好友之间永远是互相鼓励的。
尹沛被好友们拯救了,他重回赛场这件事本身也在鼓励着好友们。
然后,《青春之羽》来到了最后一段剧情——尹沛的又一场比赛。
他挑战了以往从未战胜过的对手,达成了受伤前也未能达成的奇迹。
但打动韩笑的却不是赢本身,而是在球场上的对手微笑着欢迎他回归的模样。
奋战在赛场上的运动员,谁不是伤痕累累?
谁都会有因为一场意外离开赛场的可能。
他们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场比赛,为竭尽全力回归赛场的对手和战友送去掌声。
屏幕上,尹沛笑了,韩笑却忍不住哭了,直至电影散场,身边的钟未递给她一张纸巾:“别哭了。”
两人自观影厅往外走,下了楼梯,到了影院外面一条少人的巷子里,韩笑看到钟未一边慢慢走着,一边有水滴掉到地面上,一滴一滴。
她于是慢了下来,等待钟未哭完。
“其实我很喜欢打羽毛球,我不觉得累。”半晌,钟未才闷闷道,“我是尹沛该有多好。”
但看到电影里尹沛的经历,钟未也会忍不住想,如果有平行世界的话,那个世界的他或许也能和尹沛一样,又一次踏上热爱的赛场。
如果他是尹沛的对手,他也会为尹沛回归赛场而高兴。
钟未毕竟是曾经的羽毛球运动员,对尹沛的遭遇,他感同身受。
《青春之羽》的剧情一点也不复杂,故事很流畅,却不是那种平淡到让人觉得无聊的电影。
电影里没有撕心裂肺,没有头破血流,有的只有一直萦绕着主人公的温暖,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和国庆档上映的电影相比,《青春之羽》简单到直白了。
但——无论是尹沛再次选择羽毛球,还是他重新站起、挥舞着球拍再次战斗的画面,都让人觉得热血沸腾。
尹沛同样是个战士!
“我超喜欢《青春之羽》的!有人觉得尹沛这个角色和小狗很像吗?”
“笑起来的样子根本就是大金毛本毛,太可爱了!”
“尹沛是陆煦演过的少年感最强的角色,这一个多小时,我很难把目光从陆煦脸上移开!多接一点阳光开朗型角色吧,超配的!”
“疯狂+1+1+1。”
陆煦难得演一次青春男大,粉丝们自然要买票支持,作为陆煦主演的第二部电影,《青春之羽》的画风和《诡诈》完全相反,以至于粉丝们偶尔会怀疑,在电影散场前的半小时,尹沛会不会忽然化身变态。
《18岁那年》播出那段时间,把《识骨之途》和《尸声》反复看了很多遍的粉丝忍不住这么想。
好在《18岁那年》很健全,《青春之羽》同样如此。
全片都是温暖的,又青春洋溢,尹沛不再放弃羽毛球之后,他眼中一直闪耀着光彩,这是电影打动人的点所在。
“就像看了一本热血漫画。”
“‘欢迎回来’真是太好了,让我想到了自己喜欢的那个因为受伤被迫退役的运动员,所有人都以为他不会重回赛场了,可他依然坚持回来了。”
“搞竞体真的很伤,运动员状态起起伏伏,一次失误就可能影响整个职业生涯,所以我一直觉得,挥霍机会是犯罪,真希望所有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都能够圆满。”
“唉。”
《青春之羽》上映前,几家平台对电影的票房走势进行了预测,在各家平台预测中,《青春之羽》的首映日票房大约在8000万上下。
“这个数据都估高了,纯青春片现在赚票房都不容易,《青春之羽》还属于冷门的运动题材,要我说,首日票房6000万就差不多了。”
电影上映首日,知名影评人兼编剧孟勋在自己的专栏进行了预测。
客观来说,他这么预测倒没有错,考虑题材的话,《青春之羽》确实不算热门,至少不是能大赚特赚的那类电影。
青春片曾经有过辉煌的时刻,在前些年,一部成绩不错的青春片票房通常在10亿以上,更重要的是,青春片投资成本低,能够同时兼顾赚钱和捧人两种需求。
但到了现在,青春片票房就大不如前了。
小赚还是可以的,大赚难。
《青春之羽》甚至没有绝大多数青春片的恋爱元素,全片的主线是友情,电影中比赛的片段也相对较多。
换而言之,在不赚钱的青春片里,《青春之羽》都属于尤其不赚那类。
问题在于——首日票房出炉后,《青春之羽》的票房数据是1亿3762万,比孟勋的预测足足高出了7000多万。
在青春片里,这样的成绩也是近几年少见的。
原本这事也就这么过了,影评人预测出错很正常,《青春之羽》剧组包括主演们并没有打脸的想法,也没有粉丝跑到孟勋微博下面笑他,说一些“莫欺少年穷”的台词。
但孟勋不知为什么,莫名和《青春之羽》杠上了。
第二天,他就在微博上讨论起了《青春之羽》。
“慕名去看了《青春之羽》,我原本以为,首日1.3亿票房,它应该是一部精彩纷呈、多种因素糅合的电影,可成片让我相当失望,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值得拍成一部电影吗?不如去看那些励志纪录片,比《青春之羽》激励人心多了。”
“后来友人向我科普了一番某偶像出身的演员人气如何高涨,我才知晓自己孤陋寡闻,竟从未听过这一号人物,那《青春之羽》票房破亿倒是正常,粉丝愿意买单,前几年还有部烂片被粉丝硬生生刷到8亿票房。”
这人自说自话,微博发了一条又一条,虽然没有严辞抨击《青春之羽》,可他说的这些怪话反叫人听了更不舒服。
张治珍甚至还回了他一条:“《青春之羽》却是算不上电影。”
孟勋发了个[握手]表情:“张兄高见。”
事实上,即便在上映第二日,《青春之羽》的票房也很不错,虽然没有达到1.3亿,却同样破了亿,总票房因此上升到了2.5亿,电影成本已经收回来了。
这部《青春之羽》陆煦拿的是片酬,不过院线方面和剧组商量过把电影往海外推广的计划——《诡诈》的海外票房,没有谁见了不眼红。
陆煦毕竟是《诡诈》的主演之一,对海外观众而言,他算是一个熟面孔,而《青春之羽》的故事也具有普遍性,海外观众更容易理解。
譬如R国长盛不衰的运动漫画,就有以舞台剧和电影的形式被改编的。
而北美有关篮球、橄榄球的电影也从未少过。
然而,在孟勋发表了他的高见之后,网上有关《青春之羽》“平淡无聊”、“浪费时间”、“异想天开”的评论骤然间多了起来。
“老套的励志电影,其中充斥着让人不耐烦的人定胜天妄想,导演和编剧显然都得了幼稚病,用现代的背景讲述了一个神话故事。”
“导演想必也清楚,这样的电影注定骗不到观众,才让陆煦那张脸占据了电影的大部分时长。”
影视论坛上甚至有网友在打赌,赌《青春之羽》票房很快就会扑街。
陆煦正默默看着孟勋的介绍。
对方说起来是知名影评人,又是编剧,陆煦看了一圈,发现对方的作品履历……都是混出来的。
他和其他编剧合作倒是写出过几部不错的作品,可他单独操刀的剧本成绩却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毫无存在感。
甚至——如果一部剧他和其他编剧合作写了第一部,之后的续集由他独立创作的话,续集就会变得非常糟糕。
狗尾续貂都称不上,狗尾巴草续貂差不多。
“他心眼不大,特别嫉妒有才华的年轻人。”许闻解释道,“他这是老毛病又犯了。”
别看孟勋成天在网上抨击别人的作品哪哪不好,他自己的剧才是真扑过。
“有活干的编剧,不会成天在网上发言的,光进组都忙不过来,哪有空管其他?”
陆煦点点头:“所以他这是自愿的,不是被收买了?”
“应该没有。”
剧组众人原以为,孟勋说够了就会歇一歇,不至于一直喋喋不休,可他显然揪住《青春之羽》不放了,电影上了三天,他发了快二十条微博,说这样的电影“拍了毫无意义”、“圈粉丝钱”,说陆煦“不该在无意义的电影里消耗自己”,应该“追求演员生涯的更高峰”。
“其实,我想劝一下……”
“我也……”
“但陆煦确实很久没发活着的微博了,有人懂我的意思吗?”
“楼上我懂,我也在等……”
熟知陆煦的粉丝们自然了解他的脾气,孟勋都说到这份上了,陆煦不出来回复的话,以陆煦的性格……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有不少粉丝从下午就开始蹲,以便随时发现上线的陆煦。
果然,陆煦上线了。
粉丝们并不确定陆煦有没有看到孟勋的发言,不过以陆煦爱冲浪的风格,孟勋都在热搜上挂了好几天的,陆煦不至于看不见。
网上抨击声虽多,对《青春之羽》的票房倒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
上映第三天,电影总票房并未破亿,可依然维持着9000多万的势头。
从跌幅上说,《青春之羽》算是很稳定了。
这个档期很冷,没有大片压阵,观众们刚经历了热闹的国庆档,未必愿意在这个时间走进电影院。
只是孟勋的发言确实令人不快。
“也许《青春之羽》第三天能破亿呢,被他喷得只剩9000万了。”
粉丝们也替《青春之羽》不忿。
谁说电影一定要迂回曲折?
《青春之羽》讲友情有什么不好?
至少——他们能从这部电影中汲取到能量,本该绝望的结局,却重新有了一段美好的展开,这样不好吗?
做自己爱的事情,坚定地克服自己面临的困难,被爱和温柔围绕,这样的电影不好吗?
在电影院里的那一刻,他们被尹沛打动了,这就是他们喜欢这部电影的理由。
“啊,陆煦发微博了。”
“我去看看!”
“速来!”
粉丝们替陆煦委屈的时候,陆煦的最新一条微博已经发了。
【本人演员生涯的更高峰——两天之内,成功让孟老师认识我。】
陆煦特意截图了孟勋连续两天的微博,第一天孟勋还在阴阳怪气说不认识他,第二天却又以前辈的身份谆谆教诲。
但不知陆煦是有意的还是有意的。
他截图的时候截到了一段聊天记录。
内容如下:
“孟勋是谁?”
“不认识,我百度一下。”
“咱们群就没人认识孟勋吗?”
“真不认识。”
“没事,今天不就认识了吗?”
#虽然孟勋刚刚认识了陆煦,但陆煦同样刚刚认识孟勋#
#扯平#
作者的话:
各位的留言我看到了!
因为主角一直在重复拍戏-作品播出的这么一个过程,大家确实会容易疲劳- -
但是写日常啊或者综艺这些,我又怕大家说我在水。
其实我昨天很无奈,因为我同时收到了说我节奏太快和说我太水了的留言,就不知道该怎么弄了,前阵子我节奏慢了点,被读者指出了,我最近就有点加快- -
然后关于《青春之羽》这部电影,可能是我本人是运动番爱好者,真的从运动番里受到了很多激励,所以我写了这么一个故事,运动番和现实里都有很多因为受伤抱憾离场的运动员,但我朋友就不吃这种题材。
这方面的电影其实有很多的,比如《摔跤吧爸爸》,今年上过一部《泳者之心》,我记得还有讲牙买加参加冬奥会的《冰上轻驰》,牙买加是个南美国家,热带气候,根本没有去练冬季赛事的,但选手们依然克服一切登上了赛场,我自己比较喜欢,可能是我没有展现出《青春之羽》剧情里的冲突,燃点泪点都不够- -
“简单翻译一下——你哪位?”
“不是!为什么老有那种自己都没混出名堂的糊咖仗着年纪大指点这个指点那个?您红过吗?”
“其实……我也不知道孟勋是谁,绝对不是附和陆煦,我真不认识。”
“我也……”
鉴于无数网友在同一时刻表达了这种观点,#孟勋是谁#这个tag堂堂正正登上了热搜。
“他是知名影评人/不知名编剧/剧集最高热度6500/成功指导15名演员奖项挂零……的孟勋。”
“……按这个编法,我也能给自己编一长串头衔。”
“笑死,陆煦他们还一本正经百度了孟勋是谁,好认真!”
“勤恳又好学,佩服!”
孟勋:“……”
看到陆煦的聊天内容之后,孟勋简直气到手抖,他生平最不满的就是旁人不尊重他,他自认为自己混圈多年,知名度和口碑都是有的,陆煦居然根本不认识他!
张治珍待他都是很平等的态度!
热搜上的#孟勋是谁#简直在把他的面皮揭下来往地上踩。
孟勋怒到又发了条微博:“无论我是谁,都改变不了《青春之羽》是烂片的事实。”
网友们:“……”
只要再往前翻一翻,就会发现,在半个多月前的国庆档,孟勋曾大肆夸赞过《泪之歌》,称赞它是“青春片领域无敌的存在”,必将“带领这个题材奔向新纪元”。
对此网友们表示,只知道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没听说过臭狗屎纪。
孟勋叫唤得很凶,却挡不住《青春之羽》收到了观众的真实反馈。
他这样的影评人虽然具备一定的号召力,在观众心目中却并非权威,毕竟随着电影市场越来越成熟,宣传渠道越来越繁杂,影评人拿钱办事的情形屡见不鲜。
比如孟勋给《泪之歌》的点评,就很像收过钱的样子,当然,也不排除孟勋裹脚布入脑,发自内心地支持这种“一家人和和美美过日子”的故事。
毕竟现下的主流观众以年轻人为主,而孟勋这种所谓的“权威人士”,则大多已年过50,逐渐跟不上市场了。
《青春之羽》在某评分网站的开分是9.5,随着上映天数的增加,评分逐渐降低到9.4,可电影点赞数最多的评价却写得无比真挚。
“我是一个曾经的羽毛球运动员,进过省队,也差点能进国家队,和电影中的尹沛一样,没能进的理由是——我受了伤,从此注定和羽毛球无缘。”
“训练很辛苦,为了往上冲,为了踏上国际赛场,我拼尽全力,我曾把这段日子形容为暗无天日,然而,当我彻底离开赛场,我才意识到,再不能打比赛才是真正的暗无天日。”
“我现在都不想听和羽毛球有关的消息——每次球迷们感叹后继无人,我都忍不住想,如果我站上国际赛场,会不会比现役选手表现更好?年少的时候,我和队友们都做过自己是天降紫薇星的梦。”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嗨主人,小人鱼直播养你啊(薯片儿) [玄幻灵异] 《嗨主人,小人鱼直播养你啊》作者:薯片儿【完结】晋江VIP2024-12-09完结总书评数:6859 当前被收藏...
- 信息素不撒谎(汴酌) [近代现代] 《信息素不撒谎》作者:汴酌【CP完结】长佩VIP2024-12-8完结30.57万字2.05万人阅读288.68万人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