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几乎可以确定,牛就在前面了。
卿孟祝加快了脚步,往声音传来的方向赶去。
两只狗子也不用带路了,走在他身侧,急的时候还一路小跑。
就这么跑了一百多米,卿孟祝总算看见了前面竹林中牛的身影——他们家的牛是黄牛,在竹林里面比较明显。
卿孟祝看到牛之后忍不住惊呼了一声。
让卿孟祝惊讶的不是牛就在前面,而是他家的牛做出了完全出乎他意料的动作!
——居然有一头小牛用前蹄搭住竹子,凭借自身的体重将竹子压弯,然后其他牛跑到前面去啃食竹子的叶子!
云镜竹属于楠竹,作为一种散生竹,它长得很高大,成竹有十多米高,竹竿靠近地面的部分根本不长枝条,只有在顶端才长,竹冠离地面起码有五六米的距离。
因为竹冠离地面比较远,卿孟祝平时没事儿的时候很少抬头去看竹冠,也就没有发现竹子的叶子居然被啃食过。
这群牛居然在吃竹叶!
竹叶所蕴含的营养物质比较少,质地也比较粗糙坚硬,对于牛来说根本不是一种优良的牧草。
山上有那么多杂草,牛也不缺食物。
按理来说竹叶不应该在它们的食谱之上,可不知道哪头牛开了先河,它们开始吃竹叶了。
卿孟祝赶过去查看,一群牛受惊之下很快跑到了前面,那棵被压弯的竹子一被放开,很快回弹到了正常的形状。
他此时仰头看,才能看见顶上的竹叶被啃掉了一部分。
牛啃枝叶的时候通常是一把叶子一把叶子地啃过去,叶子啃完又会长出新的叶子,所以他哪怕砍过竹子,也没有发现竹叶已经被啃过。
竹林里还有那么多虫子,竹叶被啃食过可太正常了。
卿孟祝盯着头顶上的嫩叶,心里有点好气又好笑的感觉。
他种了那么多竹子都没有发现竹叶能用作饲料,这群牛反而发现了。
怪不得它们不吃茭白的叶子,茭白叶的品质顶多是“良品+”,撑死了也就“精品-”。
这些竹叶就不一样了,随便一棵竹子的竹叶品质都有“优品-”,有的还是“优品”,现在更是出现了“优品+”的竹子,未来“优品+”的竹子会越来越多。
这群牛在竹林里游荡,肯定不缺品质上乘的嫩竹叶吃。
卿孟祝一边想一边摇头,怪不得他觉得这群牛最近的状态很不错,皮光水滑的,长得也很快,才半岁大就已经有两三百斤。
原来它们悄悄给自己加餐呢。
不愧是生物,就是会趋利避害。
卿孟祝不能一个人惊讶,他坐在竹子下面给明春晰发消息:【我找到这群小牛了,你绝对猜不到它们在干什么。】
过了几秒,明春晰回到:【它们在吃榛鸡的蛋?】
卿孟祝:【嗯?你脑洞开得比我还大?!】
明春晰:【我看资料,牛这种草食动物偶尔也会吃一吃肉和蛋,所以不是吗?那它们在干什么?】
卿孟祝:【它们在吃竹叶!】
明春晰也有些意外:【牛能够吃竹叶?不是说竹叶不好消化?】
卿孟祝:【是吧,我也很意外,不过后面想一想,牛有好几个胃,能吃点竹叶也不奇怪,再加上它们吃的竹叶都是嫩竹叶,汁水丰富,应该比老竹叶好消化一点。】
明春晰:【这样就说得过去了,跟它们会吃桑叶一样。】
卿孟祝:【桑叶里面蕴含的营养物质还是比较多的,我查过了,也有养殖户会用桑叶养牛,竹叶就真的很少见了。】
明春晰:【我们的竹子与众不同,牛也与众不同。】
卿孟祝:【这个倒是真的,它们跑到前面去了,我继续观察一下,等晚上回来我们再聊。】
卿孟祝跟明春晰聊了几句,将手机揣到兜里,上前追牛去了。
他们养牛已经养了挺久,平时经常跟牛群打交道,牛也不怕他们。
在短暂的受惊之后,牛群很快又瞄准了新的竹子,利用体重把竹子压弯,然后有牛去前面啃食竹叶。
多观察了几下,卿孟祝发现,能被牛压弯的基本都是嫩竹子,老竹子的硬度更大,韧性没那么强,不容易被压弯。
反倒是这些新竹子,牛一压一个准。
嫩竹子长出来的竹叶也更嫩,更容易消化,应该会更符合这群挑嘴的牛的采食需求。
他们经常有采竹子的需求,会把老竹子砍掉,把空间留出来给新竹子生长。
也就是因为这个,竹林里的新竹占比比较大,牛群才能一直啃食竹叶。
跟在牛后面的时候,卿孟祝也发现了,他们家的牛并没有一直吃竹叶,吃得差不多的时候会啃食地上的野草,还会特地选那些鲜嫩的野草吃。
嫩竹叶本来就跟野草有点像,两者混在一起,经过消化之后,他们就更分不出来了。
平时他们很少观察牛粪,就算偶尔看到里面有竹叶,也只以为是牛在竹子底下吃草,不小心吃了掉落的竹叶,压根没往牛会专门吃竹叶的方向想过。
怪不得牛吃了那么多竹叶,他们也没发现。
卿孟祝一边观察,一边唏嘘地摇了摇头。
傍晚,明春晰回来的时候,卿孟祝跟他说了这件事,末了,说道:“我觉得以我们两座山的竹林,养活五头牛确实少了点,我们再买二十五头吧,我有点好奇吃竹叶长大的牛最后会有什么表现了。”
明春晰完全没意见:“还去原来的养殖场买?”
卿孟祝:“对!这次我们买大一点的牛,统一买半岁的,尽量买跟我们家的牛同批的牛。”
明春晰:“那要买公牛吗?还是只买小母牛?”
卿孟祝想了想:“再买一头小公牛吧,我们一共养两头小公牛,到时候也有挑选的余地。”
买头公牛养大了留着配种还是有必要的,要不然到时候想找靠谱的种牛也不容易。
卿孟祝他们的公司在附近已经挺有名了,找的又是老养殖场,说要买二十五头好一点的半岁牛,养殖场的负责人十分热心,直接挑了好牛出来,让他们优中选优。
他们养了这么久的牛,对牛有了一定的认知,挑的时候,卿孟祝顺利地挑出了想要的小牛。
新买的牛带回来之后,卿孟祝将它们暂时隔离在后院。
卿孟祝拿茭白叶喂它们,它们吃得十分欢快,一点也没嫌弃,不像山上那五头挑嘴的小牛。
他确定了,茭白叶确实没问题,山上的牛不吃只是因为它们找到了更好的草料,有点看不上茭白叶了。
卿孟祝摇摇头,小动物也很聪明,趋利避害这事完全是本能啊。
赵和曦听说他们家又养了牛,特地跑过来围观,还对卿孟祝说道:“之前怎么劝你们都不养更多的牛,现在怎么忽然就想起了买小牛?”
卿孟祝将牛会吃竹叶的事情说了一下:“之前担心山上又养榛鸡又养牛,容纳不了那么多动物,现在看来是我们白担心了。”
赵和曦瞪大眼睛:“牛用身体把竹子压弯是什么景象,有照片吗?我看看。”
卿孟祝还真拍了照片,当即就掏出手机给他看照片。
赵和曦看了之后,说道:“好像小象啊。”
卿孟祝有点没听明白:“什么?”
赵和曦比划:“小象,亚洲象你知道吧?它们吃树上的树叶,有时候够不着,也会用身体踩着树干,把树干压弯,好吃枝头的树叶。”
卿孟祝明白了:“这么看确实有点像。”
赵和曦:“竹叶这么好,要摘点下来做别的用途吗?我看有人会拿来泡竹叶茶。”
卿孟祝想了想:“竹叶茶就算了,竹叶本来就不怎么出味道,泡竹叶茶有点坑人。等有空的时候我带人上山采点竹叶,直接做成青贮饲料,发酵好再给牛吃吧。”
发酵过的青贮饲料更容易消化,方便牛群食用。
家里买了那么多头新的牛,卿孟祝有点担心它们会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一连好几天都赶着牛上山下山,亲自放牧它们。
他们家的牛本来就都来自同一个养殖场,年龄也一样,属于同一批牛。
熟悉了几天之后,卿孟祝家原本那五头牛接纳了后来这二十五头牛,由原本那五头牛里的公牛做了领头牛。
那头公牛来卿孟祝家的时间比较长,吃了不少好东西,体格比后面来的这头牛大了一圈,在打架上格外有优势,它做领头牛做得很顺利。
牛合群后,卿孟祝特地观察了一下,牛群内部相处得挺好,后面来的牛慢慢也学会了用身体压弯竹子,吃枝头的嫩竹叶。
他们家的竹子能处理之后做高精尖材料,硬度和韧度都没得说,哪怕牛压竹子,也没对竹子造成什么损伤。
牛群好像能够区分哪些是嫩竹,哪些是老竹。
老竹子上的嫩叶不太多,不符合牛群的食性,因此它们很少去啃食老竹子。
嫩竹子的嫩叶更多,韧度更强,被牛压了也没事,一旦被放开,很快就能复原。
因此,牛群和竹林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卿孟祝看着这情景,不由感慨大自然的神奇。
让卿孟祝欣喜的是,牛虽然会吃竹叶,但并不吃竹笋。
可能因为竹笋外面有一层层厚壳,牛钝厚的牙齿没办法咬开笋壳——牛上颚没有门牙和犬齿,它们只有齿垫,跟人类不一样。
卿孟祝也是经过多日的观察之后,才发现,它们可能并不是不想吃竹笋,而是有心无力,没有合适的牙齿,只能放弃这道美食。
之前明春晰提过,牛可能会吃榛鸡和榛鸡蛋,卿孟祝放牛的时候也特地观察了一下。
牛真的有攻击榛鸡的意图,可惜他家的榛鸡长期放在竹林里饲养,早已经野化了,还会滑翔,一看到牛靠近就溜得飞快。
至于榛鸡蛋,他们在鸡舍里留了榛鸡蛋作为引子,现在榛鸡会固定地将蛋下在鸡舍里,牛想去吃,也吃不到。
此外,卿孟祝还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猫头鹰对他们家的榛鸡有保护的欲望。
每次其他动物想攻击榛鸡,包括牛,猫头鹰只要看到了就会飞下来赶。
久而久之,竹林里的各种生物达成了微妙的平衡,目前并没有哪种生物出了问题。
卿孟祝将观察到的内容跟明春晰说了,赞叹道:“大自然真神奇。”
明春晰:“可能我们偶尔会给猫头鹰喂食,它吃了我们的东西,就帮我们干活。”
卿孟祝想到第一次打交道的时候,那只猫头鹰在他们门前拉屎以报复,不由点头:“它真是一只个性十足的猫头鹰啊。”
明春晰:“说起来,牛群那边没问题了,现在是不是要准备种茶?”
卿孟祝点头:“对,我这两天还联系了易岩柏,他们说已经准备好了。我正想跟你说,明天或后天,我要过去寨前村看看,准备种茶树了。”
他们培育的茶树枝条不仅长出了根系,还长出了叶子,也差不多该移栽了。
再不移栽,根系吸收的营养不足,会耽误它的生长。
第185章 竹叶还有别的用处
卿孟祝开车去寨前村查看竹子的生长情况,这次依旧受到了易岩柏一家人的欢迎。
他们上山去巡视的时候,易岩柏的父亲易藕生还硬是塞了一包牛肉干给卿孟祝,让卿孟祝在路上吃。
卿孟祝推拒,只对上这位中年人的憨厚笑脸。
易岩柏小声对卿孟祝说道:“我们这里的牛肉干是用牛肉生晒的,将牛肉切成长条,加调料晒干,再入锅炸,没有一般的牛肉干硬,吃起来很香。”
卿孟祝已经闻到了:“是很香,你家的手艺真好。”
易岩柏嘿嘿笑两声:“我爸妈都很喜欢弄这些东西吃,等过几天端午,我家包粽子,蜜豆粽子和肉粽也都很好吃,我给你送点?”
卿孟祝:“那倒不用,我们那边也会包,寄来寄去太麻烦了。”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山上去。
山上种的竹苗基本已经成活了,现在长出了新的叶子。
不过,这批竹苗是用竹枝条扦插的,新长出的枝条还很细弱,竹枝也没有长高,要想得到竹笋,起码得明年。
卿孟祝看着竹子,有些遗憾。
要是这批竹子也像他家山上的竹子长得那么快,这个月给会员们配送的蔬菜包里面就可以添加竹笋了。
两人一路巡视,一路往山顶爬,遇到死了的竹子就做个记号。
后续卿孟祝会再培育竹苗,到时候送过来补种一下就行,他们的竹子成活率高,整座山上的竹子也没几棵死的,补种起来并不麻烦。
站在山顶,卿孟祝看隔壁准备种茶树的山,对易岩柏说道:“我们的技术员马上要过来,是个姑娘,到时候要麻烦你多照看一下了。”
易岩柏点头:“和曦哥也跟我说了这事,我会留意的。”
卿孟祝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看完竹子,卿孟祝他们很快将茶苗运了过来。
茶苗一共五十棵,连一个茶园的规模都没有,公司暂时就派周敏玥一个人照看。
周敏玥对这事适应良好,表示自己有经验,一定会好好种这些茶苗,让它们早日长大,争取早日扦插出新的茶苗,种满寨前村的山。
除了茶苗之外,卿孟祝他们还要种柿子。
柿子苗一共二十五棵,卿孟祝挪了两棵种到山上自家的果树边上,剩下的柿子树都种到公司的果园里。
反正才二十三棵柿子树,也不怎么占地方,种下去不仅不挤,还显得有点空。
赵和曦看着种下去的柿子苗,对卿孟祝说道:“如果要种别的果树,我们就得另外物色果园了。”
卿孟祝懒洋洋地说道:“等有想种的果树再说吧。”
赵和曦:“也行,我平时多留意一下,要是看见了合适的果树就跟你说。哎,你院子里放的这些竹竿是什么?”
卿孟祝家院子里多了好些竹竿,竹竿顶上有“V”字形刀片。
赵和曦一来的时候就看见了,看了好几眼,也没看出来这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卿孟祝:“用来摘竹叶的,你别动,我好不容易绑好的,竹竿还是在村子外面的野竹丛砍的。”
赵和曦啧啧了两声:“真的要摘竹叶啊?”
卿孟祝:“骗你干嘛?”
赵和曦看着竹竿:“竹叶那么细,想摘下来需要大量的人力,喂牛有点不划算。”
卿孟祝:“没事,摘一点算一点,请人也不贵。”
卿孟祝也知道,不过山上的竹叶大都是“优品-”和“优品”的品质,这种好东西多摘点下来,无论喂牛还是喂鹅,对它们都有好处。
可能平时用不上,不过到了母牛怀孕的时候,给它们补补就很合适了。
再者,竹叶摘完还会长,少量摘一点,完全不会影响竹子,好东西不摘也是浪费了。
摘竹叶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卿孟祝没打算找公司的正式员工,就打算请些零工帮忙。
赵和曦点头:“那随你了。话说,你们院子一角这芥菜算是嫁接成功了?”
卿孟祝看向院墙边,团芸薹的菜薹嫁接到芥菜上后,已经开始结籽了,之前开的小黄花也还陆续开着,可以预见,它一定会结出许多种子出来。
他点点头:“差不多,过一段时间应该就能收获了。”
赵和曦:“挺好,你们也算放下一桩心事了。”
赵和曦坐了一会儿,喝完茶又走了,他还有事要忙。
卿孟祝难得忙里偷闲,找了本书出来,在院子里看书喝茶,顺便吹风。
第二天,卿孟祝带人上山摘竹叶。
他今天请的零工都是一些阿姨,对摘竹叶这种需要细心和耐心,还需要一点体力的细活很在行。
大家拿着编织袋上山,用竹竿顶端的刀片将竹叶连细枝一起绞下来,而后塞到编织袋里。
反正这些竹叶最后都要切碎了送去作为青贮饲料发酵,也不在乎它完整不完整了。
卿孟祝他们从早上忙到下午,摘竹叶的效率比他想象中要高。
可能阿姨们做惯了这种细活,手非常快,摘的竹叶也多。
下山的时候,阿姨们帮着一起将竹叶背下去,放到路边,卿孟祝再用三轮车运到家里。
竹叶有点多,三轮车装得比较有限,卿孟祝运了两趟。
运第二趟回到家的时候,卿孟祝看见周晏站在院子外面等。
卿孟祝停下三轮车:“周哥?”
周晏微抬下巴:“佛跳墙熬了几天出炉了,我给你们送一点,顺便把汤渣送过来给护法和护卫。”
卿孟祝知道这道菜需要好多料熬汤,熬完之后,料都碎了,基本不能吃了,给护法和护卫倒刚好。
他笑笑:“早知道你要过来,我怎么着也要把护法和护卫喊过来,朝你汪汪两声道个谢。”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猎杀我的白骨老公(秃子小贰) [玄幻灵异] 《猎杀我的白骨老公》作者:秃子小贰【完结】晋江VIP2025-02-03完结总书评数:29153当前被收藏数:334...
- 美人会撒娇,金主魂会飘(麻辣王子) [近代现代] 《美人会撒娇,金主魂会飘》作者:麻辣王子【完结+番外】番茄2023-11-10完结 简介 【人间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