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端瑜)


郑山辞听说工部尚书打算用水泥来稳固房屋,他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去了一趟工部寻杜岳,同时把钢筋水泥这个概念告诉给了杜岳。
杜岳:“你是说用铁来造房子?”
盐铁是朝廷专营,他们手里有铁,郑山辞这日就耗在工部好好的跟杜岳说了说钢筋水泥。
“钢筋的主要成为是铁,但铁容易生锈,而且材质太过柔软,不适合用在建造房屋。我们可以炼钢,一般情况下是用高炉把铁还原成铁水,同时要加入石灰石去除杂质,控制高炉的热量就可以得到含碳较高的生铁,这样的生铁可以称为钢。”
杜岳听了这话带着郑山辞一块去工部的高炉房。
他们先做了实验,把钢铁做出来了。杜岳听着郑山辞说话时不时点头。
“你说得很有道理,但现在我们的时间来不及,这些钢铁只能先用于皇宫,余下的民宅我会用上水泥,但以后没准民宅也能用上钢筋水泥。”杜岳直白的说。
郑山辞笑了,“这样也好。”
郑山辞回到家中,虞澜意听他说了要去赈灾。
“去吧,这次还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虞澜意想到京城里那些哭嚎的人,心里也起了怜悯之情。郑山辞能去救一个人就去救他们吧,生命是最可贵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他们都有亲人跟喜欢的人,一旦生命失去后,就无力回天。
虞澜意轻轻的说,“我跟平安会在京城等你回来的,希望你平平安安的回来。”
郑山辞闻言抱住了虞澜意,他的老婆越来越会体贴人了,也知道民生疾苦了。郑山辞心里软得厉害,亲了亲虞澜意漂亮的眉眼。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漂亮得像是一个小少爷,但郑山辞知道虞澜意已经变了,他是一个有善心的小少爷。
“我去给你收拾包袱。”
虞澜意推开郑山辞,给他收拾了六个大包袱。
虞澜意还是舍不得郑山辞,京城出了这事他要留在这里照顾爹跟阿爹,还有小平安在,不然他是能做出跟着郑山辞一块去赈灾的。
“我会平安回来的。”然后给你争一个诰命。
晚上郑山辞摸了摸小平安的头,翌日一早趁着天还没亮,他就起身穿上官袍,拿着包袱。手里差点拿不下了。要不是这些年他一直在锻炼,这般也没这么大的力气,这手上的包袱有三个小平安那么重。
郑山辞临走前亲了亲虞澜意的额头,他带着旺福离开了府邸。
“大人,这是包子跟豆浆,您先吃点垫垫肚子。”
郑山辞应了一声,低头先把肚子填饱。
这次没甚随行的官员,只有他一个人,还带了许多小吏去押送粮食跟水泥。
马车缓缓在路上走,很快就出了京城,郑山辞又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
半月后,郑山辞到了颍州。
颍州太守接待了他。
“郑大人您可算来了,颍州的情况很糟糕,当地修屋子的人不尽心,颍州有三分之二的屋子都塌了,我给朝廷写折子的时候是发生了一次地龙翻身,过了三五日后,我们以为已经没有地龙翻身了,结果在晚上的时候又发生了一次,本来第一次就死了许多人,这第二次又是在晚上,死得人就更多了。”
郑山辞闻言默然不语。
颍州太守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他谈起这件事有几分感伤。
郑山辞去看了在帐篷里的百姓,百姓们大都都失去了亲人,他们整日都是麻木的。
颍州太守说要不是他们来了,这五日后府城的粮食就没有了。
“工房的人在么,我想先跟他们商量事宜。”
颍州太守喊了工房的人过来。
郑山辞跟工房的典史边说边走,郑山辞看了工房目前砌的墙,都是用的实心的砖头,郑山辞让他们用水泥再抹在砖头上。
晌午颍州的粥铺就多设了几个粥铺,有百姓知道是朝廷来人赈灾了,有人骂道,“现在知道来了,早的时候做什么去了,现在还有什么用,我的家人都死完了!!!”
有人一边骂一边崩溃大哭。
“没等到啊,等到了晚了……”
有的百姓只是端着碗筷喝粥,喝完后就坐在一个角落里。他们的手指都有伤口,有的血迹凝固在他们手背上,那是被尖锐的石头划伤了。
当地震来的结束的那一刻,他们顾不上其他用手指去挖,有的人挖出来了还有一口气,但大多数挖出来的人都已经没气了。他们吊着一口气,把人挖出来的时候,这口气就断了。
没娘的没娘,没孩子的没孩子,没爹的没爹,当发生的那一刻,他们才知道什么是思念。
灾区里一片哭声。
更多的人是已经麻木了。
侥幸一家人都团聚的人,他们更加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日子。
“把你们这的户籍册子给我看看。”郑山辞说。
“还在府衙,郑大人这边请。”
颍州太守把他们带到府衙,工房的人得了郑山辞的令阻止民众们一起修建房屋。
郑山辞拿到了颍州的册子,他翻看几页问道,“把统计这次地方翻身死亡的册子给我看看。”
统计户籍的人把册子交给郑山辞。
“这次地龙翻身一共死了十二万人,有的人没找到尸体便报了死亡,在这样的境遇下也不能活下来了。”
郑山辞看见这本记录死亡的册子,手指顿了顿才接过来。
像是瘟疫,雪灾还能给人反应的时间,但是地震不会。本来是给百姓提供安全的房屋反而成了危险本身,没有一点征兆就会塌陷下来——
跑不掉。
“先组织他们祭奠亲人吧。这里有的小孩子还活着,看看能不能把他们跟孩子死去的人配在一起。”
颍州太守疑惑出声:“郑大人,您是来赈灾的,怎么还要做这些?”
郑山辞:“他们身上没病,麻木了,他们的心病了。”
众人露出错愕的神色。
郑山辞趁着天还没亮就走了,实则虞澜意是知道的,他只是在装睡。早上天亮了,虞澜意也不敢把小平安一个人留在家里,他带着小平安去空旷的地方玩,让金云照看着他。
街道上的衙役跟刑部,大理寺的人都在拿工具挖废墟,他们挖累了就躺在地上,休息一阵就起来继续挖。
他们能闻到腐尸的味道,浓浓的血腥味,闻着就想呕吐,挖出来的大多是残肢。
叶云初也是灰头土脸的,他身为大理寺卿以身作则,跟着他们一起挖,多一个人来挖就多一分希望。
全城的大夫被都朝廷征用了。
有的江湖侠客也一道来帮忙挖人。京城一般是不准这些江湖侠客来的,怕扰乱了京中的秩序,这次京兆府尹就当自己瞎了。
虞澜意设立了粥铺。
“有人!世子,这石板下来有人!”一个大理寺官员惊喜的说。
听见这话的人,立马跑过去,这石板下来应该支撑起了一个狭小的空间。
“挖,快挖!”叶云初这时也不顾上形象,他大吼一声。
他全身都是泥土,脸也不再干净,拿着工具疯狂的挖。虞澜意听见大理寺官员的话,他上前拿了工具去帮忙挖。
叶云初看见虞澜意,什么也没说。
其余的已经获救的百姓闻言还有人活着,他们也各自拿了工具来帮忙。
在废墟里还活着的人太难了。
“你们不要怕,我们马上就救你们出来!”叶云初边挖边说。
他们挖了半个时辰,一刻都没有停止。还剩下最后一个石板。他们知道不能动石板,不然这边很有可能引起二次坍塌。梅淮是工部郎中,他喊了几个人做了勘测之后让众人把四个角固定住。
“现在可以把石板慢慢拿开。”
叶云初把石板慢慢的拿开,他的心开始剧烈的跳动起来,蹲得太久了,脑子还有些眩晕。
石板下面有四个孩子,还有一个昏迷的母亲。
“太好了。”有官员高兴的说。
是啊,太好了,虞澜意露出一个笑。

第146章 救灾回京
虞澜意拿着工具又帮忙救了几个人出来,京兆府尹这边见了他要留他吃晌午饭,这饭都是大锅饭,虞澜意摆手,“我先回去了。”
他回家吃好吃的。
小平安玩了一会儿肚子也饿了,跟着虞澜意一块回家。
家里就剩他们两个人,四菜一汤正好够吃。小平安很喜欢吃饭,他让侍从给他夹菜,然后自己就把脸埋进碗里。吃完后跟他一样有习惯了,要喝一碗汤才圆满。
郑山辞不在,小平安从椅子上跳下来,把碗捧到虞澜意面前,“阿爹,我要喝汤。”
这回厨房做的虫草花乌鸡汤。
虞澜意给小平安舀了小半碗,还给他舀了小块小块的鸡肉,没骨头的那种,可以混着汤一并喝下去。
京城来来往往的商人很多,户部每年都会囤积粮食跟药材,现在还能供应整个京城,况且这里的商户在天子脚下是不敢乱来的。经过地龙翻身后,京城的物价上涨了但还在控制的范围内。再者,像是他们这样有庄子的人家,吃食一般都由庄子供给,这般也不用受到集市物价的影响。
小平安捧着碗把汤喝完了,他自己跑出去逛园子。
小孩子吃的饭少,今天虞澜意耗费不少力气,胃口变得大起来,拢共吃了三碗饭。
虞澜意喝了一碗汤就叫侍从把饭菜撤下去。
“府邸还有一些练家子,府邸如今也没甚事,让他们去帮着朝廷救人吧。”
侍从应了一声去传达虞澜意的意思。
这厢虞澜意还开了粥铺,若是以前他决计不会设粥铺甚的,他是富贵窝里出来的人,以前也不会这般关注甚么灾的,只当自己真真切切经历过才有了行动。
万般的人都有难处,他能帮一些就帮一些,大不了少吃些鸭子,少买些衣裳。
他如今倒是喜欢吃郑山辞做的炸鸡起来,改日等他回来,定要让他做几回给他尝尝。
皇城里王凤君也做了表率,把自己穿旧的衣物跟不要的物件捐出去,这样上行下效,官眷们也要跟着凤君捐些物件出去。
魏夫郎实在,把自己的旧衣还有孙儿的衣物捐了,余下的就是衣柜跟箱子这物。他们作为官眷衣裳多,许多衣裳只穿过几回,过时了便没穿了,正好捐了去还博得一个好名声。
虞澜意的衣裳有些也不得穿了。大多是他出嫁前的衣裳,如今他在内室里试一试,只觉得颜色太艳了,这款式也过时了。
腰肢还是没变,身形跟以前都是一样的。
虞澜意哎一声,“这些衣裳就捐了吧,我穿着也不大合适了。”
金云瞧见虞澜意放在床上的衣裳,笑着说道,“少爷这几身红色的衣袍衬少爷的肤色,这袍子大人还未见过,何不留着穿着大人看看。”
虞澜意眉眼一动,郑山辞确实没瞧他穿过这几身衣裳,他们还未成亲时,郑山辞还未瞧过他几眼,真真是他没这个福分多瞧瞧还未出嫁的美人。
“好吧,这几身就留着。”
余下的金云拣起来放进包袱里,屋子里还有旧书桌跟椅子。小平安大了一些有些玩具已经失了宠爱,这些玩具一并捐出去。
官眷们有的人卯足劲的捐东西,想凭此在王凤君面前得脸,王凤君确实夸了人,这让官眷们又捐了不少东西。
又给百姓们做了一回好事。
这灾后重建的事交给工部来做,梅尚书并户部的官员来算要给工部的银子,这厢拢共就要拨出去一百万两银子,这还是刚开始的,若是没修好,还要继续拨款。
修民居还算好,修宫殿才是费银两,还有荆州跟颍州两个州府要拨银子。
荆州跟颍州是要免赋税的,今早在金銮殿上魏大人提了话头,武明帝接了过来就免去了荆州跟颍州两年的税,他们所在的豫州也是要免了税,这样下去往后两年就短了三个州府的税了。
这户部的日子是越发不好过了,当值的官员恨不得一两银子当二两来使。
这就只能再精准的计算,把银两算好了。这找人去赈灾也要找合适的人去,免得这银子一层一层的剥下去,到了百姓手里就没甚钱了。
这样还好,武明帝派去赈灾的人性子直,清廉的,还未曾贪污银两。
京城的事还是有条有理的,郑山辞这边在颍州睡了一晚,就让衙役去买些纸钱跟香烛。
“多买一些,另跟我说说颍州哪座佛寺最有名气,让百姓信服?”郑山辞穿上靴子,衙役在他跟前听令。
“我们这的西香寺最得香客的喜欢,百姓们都晓得的,每年的庙会都有许多人要去。”衙役老实回郑山辞的话。
郑山辞让衙役去办事,他吃了早食,瞧见工房的人速度还是快,听了他的话已经把水泥用了起来,他随行的还有两个工部的小官,由着他们带头,还能就地取材多做一些水泥。
郑山辞拿了那本死亡的册子带着人去西香寺。
颍州出了大灾还未缓和过来,这寺庙又塌了几间屋子,目下这寺庙冷冷清清的。有一个小沙弥拿着扫帚在扫树下的落叶,扫帚在地上轻轻的扫着跟石头摩擦,发出沙沙沙的声音。
郑山辞走进西香寺。
今日郑山辞未穿官袍,小沙弥只看见他身后跟着衙役,停了扫地,问郑山辞来做甚。
“我是来找主持办一桩事。”
小沙弥见郑山辞气度不凡,这跟在他身后的人又散发着凛然的气势,这公子说话倒是温温润润的。
他带郑山辞去找主持。
了空主持见了郑山辞说一句阿弥陀佛,问他缘故。
郑山辞只把自己想为颍州的百姓做一场大的法事,让他们心中宽慰。
“大人心善,这事我们佛寺接下来了。”了空主持说道。
郑山辞让旺福把银两奉上,“大师不要推辞,这行走世间都要用银子,光是修缮佛寺就要用上不少银两,这法事是我来找大师做的,大师切不可便宜了我。”
了空主持叹了一声,“大人生了一颗玲珑心。”
郑山辞把事情交代清楚后,这便下山去。
颍州的商铺已是开了几家,郑山辞采用的办法还是以工代赈,让百姓们自己去修房屋,有了水泥这般工房的人做事更加得心应手。做活的人可以吃上两菜一汤,没做活的人只是薄粥可以吃。对小孩跟老人不做束缚。
让妇人跟哥儿都可去洗衣做饭,召集颍州的商户跟乡绅聘灾民们去做事,这样也能消化一些人。
“这处州府里需要做饭的婆子跟媳妇的,也可让他们去做。还有另置一纺织坊,叫妇人跟哥儿去做事,如今男子就是把房屋修好才是正事。”
颍州太守点头,让自己的副手去置一纺织坊。像是他们穿在身上的官靴跟官帽的,每年都有磨损,有了纺织坊倒也轻便,余下在民间接点活还能赚点钱。
颍州太守一拍脑袋,怎地他之前没想起这茬来,如今得了郑山辞的点拨,才觉这事的好处。
灾民们吃得好一些,做活有力气。商户们得了府城的告示,为了给太守面子,给朝廷跟太守卖一个好,便在灾区里聘了几个人回家里做活,这签的年限一般是五年,等这五年安生日子过了,以后这府城就恢复过来了,还怕找不到事做。
“让大户们再捐一些不要的旧物过来,这事还要太守夫人出面为好。”郑山辞给颍州太守支招。
“这、郑大人这事夫人能偷偷透露是您的意思么?”颍州太守以后还要在这地界做事,不敢同这府城的大户有龌龊,这样就胆小怕事起来。
“就说是我的意思又如何。你胆子忒小,这事怕不好我回京之后还不知道会说甚话,我这嘴看见什么就说什么。”
太守不说话了,知道自己这性子讨了郑山辞的嫌。他心中懊悔,心想要把这事办得漂亮一些,不能得罪钦差。更何况这人还是户部侍郎,轻易开罪不得。这朝中的六部中最得罪不得的就是吏部跟户部。这两个部门天底下的官员都要打交道。
太守夫人应承了相公的话,把这事倒是做得漂亮,让颍州太守松了一口气。
“多亏夫人帮我,不然我还不知该如何向郑大人交代。”
太守夫人拿着茶喝了一口,“夫妻一体,相公说这话就见外了。再者我觉郑大人说的话也有道理,相公是此间的太守,哪怕是这些大户也该依附着我们,我们平日里给他们几分薄面就是了,这遇见大事,相公还要立起来才是。士农工商,这些人该知点分寸。”
太守闻言神色若有所思,“夫人说得是。”
太守夫人费了口舌,见相公把这话听进去了,她这心里就舒坦多了。只要人听得进去话,这就不算坏。
过了几日,西香寺的小沙弥传信来说事情已经准备妥当了,问郑山辞何时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