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夫郎是恶毒男配(端瑜)


小平安满意起来。
我们家不穷。
有两座房子。
他呼哧呼哧搭了七八间屋子歇下来,打了一个哈欠被郑山辞劝去睡觉。
郑山辞回到屋子里跟虞澜意说小平安向他打听家里有几座宅子。
虞澜意扬眉:“这有甚好打听的,宅子够住就成了,银子才是最实在的。”
郑山辞也颇为赞同。
今日郑山辞升官了,心里难免会有意动,他看向虞澜意目光灼灼。
虞澜意侧开身小声说:“你明天还要上值。”
“不碍事。”郑山辞把虞澜意的手放在自己的腹肌上:“还练着的,没消。”
虞澜意心中意动,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郑山辞立马就要享受自己的大餐。
“你等会儿帮我按一按腿,今天去骑马骑累了。”
郑山辞的手指一顿沙哑的应了一声好。
骑马骑累了,晚上再骑骑马也无妨。
郑山辞翌日一早去上朝,如今一眼就能看见武明帝,前面太宽敞了,郑山辞老实的站在前面,新来的户部侍郎姓范,范侍郎大约四十多岁的年纪,是清流。目前跟郑山辞相处还算和谐,郑山辞惯来不是一个为难下属的人,只要把事情做好,别为户部添乱,到处惹是生非户部这个地方还是很能容人。
今年秋收就该他负责了,郑山辞头一回做这事,好歹还是合计过,把任务分下去。这样一分下去,郑山辞发现秋收的事他们做好后,他只要检查一遍就成了。郑山辞心情很好的批文书。
这官做大了,余下的事就是分配任务,还有就是担责了。只要户部出什么事捅到武明帝那,不管郑山辞做没做过,首先就要先说是臣的错。
繁琐的事少了,责任大了。
郑山辞叹口气继续办公。
户部这边换了新尚书,户部的官员适应良好,梅尚书到吏部做尚书,还要熟悉一下属下,不到几日的功夫就得心应手了。
这吏部的事也是繁琐,大燕整个官员所有的核定审查都要靠吏部,这地方权力也大。梅尚书看着这些册子头疼。做了尚书后往前走就是内阁,一般情况下做了尚书都会轮职,有的尚书轮职倒霉的轮了六个部门最后才进了内阁。
这进不进内阁,一看能力,二就要看人脉,三看圣眷。
梅尚书还是想更进一步。
吏部的官员把萧高阳送过来的文书批了,让苏言借调去刑部做事。
苏言今天的兴致不高,但还是强打着精神。他得知萧高阳要让他去刑部做事,回到家里就把这件事告诉给父母。
父亲倒是高兴:“你要记住这份恩情,以后出息了报答萧大人。”
母亲却是勉强笑了笑说道:“老爷就是做刑部尚书的,你看你去做甚,还会给老爷添麻烦,还是不要去了。等下一次机会吧。本来少爷就不喜欢你跟老爷亲近,你再到刑部去这还了得。我是丫鬟,你就是丫鬟的儿子,我们一家子都是受了老爷一家的恩情,你这样过去会坏事的。”
云娘苦口婆心的说。
她刚开始就不同意让苏言去读书,可是邻居家的孩子都去读书。苏言不去读书显得太奇怪了,再加上相公也一直支持让苏言去读书,夫妻两个为了读书这事就吵过千万回了。
这次苏大郎听见妻子的话,还是忍不住皱眉:“儿子已经是进士了,他上官好不容易提携他去刑部做事,就为了你口中的添麻烦,让儿子去得罪上官,把这件事拒绝了?你有没有为儿子考虑。这样他的上官要这么看待言儿,我不管你说的什么丫鬟不丫鬟,少爷不少爷的,我儿子的事最大,又没做什么偷鸡摸狗的事,自己凭本事考的进士,得的上官的赏识。言儿,你不必管你娘,反正爹觉得这是个好机会。”
苏言心里难受,听了父亲的话好很多。
云娘见状哎一声:“我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怕言儿太年轻在刑部做错事了。”
苏大郎:“年轻?年轻才应该多去做事。”
云娘想说什么还是忍下来,晚上他见苏言还没有睡觉,去厨房给他煮了一碗面端到他屋子里,云娘看见苏言这张脸就心惊肉跳,她说道:“娘还是关心你的,只是刑部不合适,你自己好好想想,吃完面条早点睡。”
苏言沉默的吃了面条。
“苏大人是你吧,杜大人让我来引你去工位。”刑部主事笑着说。
苏言回过神来:“是我,有劳了。”
苏言到了刑部,小官给他说了怎么处理公务。
聂大人是刑部尚书,他只是一个被借调来的翰林根本就没有机会遇见,苏言放心做事。
杜宁给他派的也是细致活,这活一般的人不肯做,也嫌弃繁琐。
苏言倒是适应良好,把刑部的档案都整理好了,遇见有的卷宗已经有写看不清了,他还去询问经办的人把卷宗上看不清楚的字记住,自己誊抄了一份卷宗。
杜宁收到卷宗时,瞧见有十几份卷宗的纸张是新的,把苏言叫过来问话。
“苏言你做得很好,后天我要出一个案子,你跟着我一块去记录卷宗吧。”
苏言心中一喜,忙不迭拜谢杜宁:“谢谢杜大人。”
杜宁豪爽的说:“好说还说,你且先下去吧。好好做事,该有的都会有。”
苏言闻言心中一热。
他回到工位上,嘴角不由自主的往上翘。旁人问苏大人怎么这么高兴?
苏言笑道:“没什么。”
苏言低头继续整理档案,他想他作为一个农户家的孩子还挺幸运的,还遇见了郑大人,萧大人,杜大人这样的好上官。
苏言觉得昨日的郁气,今天就消散了,他要好好做事。
晌午用膳时,杜宁拍了萧高阳的肩膀:“你推荐给我的苏言挺好用的,为人很认真踏实。”
萧高阳:“他在我这里做事本来就认真踏实,便宜你了。”
郑山辞笑着说:“苏言我也记得,是一个挺踏实的人。”
姜兰礼:“你们这样说我都好奇起来。”
杜宁:“你就别好奇的,现在人在刑部。就是一个很认真的小年轻,我就是觉得看见他的脸时,给我一种熟悉感。”
郑山辞冷不丁说道:“觉得他像你上官?”
杜宁忙不迭点头:“对对对,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看见苏言总觉得他的眉眼轮廓跟聂大人有些相似。不仔细看看不出来,就是盯着看眉眼的轮廓依昔间很相似。”
梅淮说:“这世间有相似之人也不足为奇。”
众人皆是点点头。
用了午膳,郑山辞去给谢承上课,上完课后谢承拱手问道:“郑大人,父皇让本宫则六部中的一部去学习,本宫想问问郑大人的意见。”
兵部是不成的,户部跟吏部也不成……郑山辞想了想他说道:“臣以为殿下现在去礼部去学习最为合适。”
谢承下课后一直在想,郑大人为什么让他先去礼部呢。谢澹拉他去坤宁宫用膳,武明帝也在,一家人用完膳,谢承躺在床上突然想到父皇到了坤宁宫,哪怕是父君作为凤君也要给父皇行礼。
父皇是天下之主。
谢承脑子里突然想到这句话。郑大人让他选择礼部是为了他好,父皇现在还正值壮年,他要是玄了兵部,吏部跟户部这三个部门就显得他的心太急切了。
蒋大人还让他选兵部,幸好他还问了郑大人,谢承想明白这件事安心的睡下去。
翌日他去盘龙殿把这件事告诉给武明帝。
武明帝挑眉:“你确定?”
“儿臣确定。”谢承点头。
武明帝正要叫谢承退下,谢承拱手道:“父皇,今年我们过年还去郊外别院么”
"你想去?"
谢承说:“儿臣想跟二弟,父皇和父君一块过年。”
武明帝的目光柔和了一下,招手让谢承过来摸了摸他的脑袋:“都是做太子的人了,还这么儿女情长。”
“儿臣不管是什么身份,父皇都是我的父亲。”谢承的情感依恋又真挚。
武明帝闻言愣了愣。
谢承退下之后,武明帝吐出一口气。
朝廷波澜不惊,今年秋收是一个好年,今年的收成好,税收也多了,比去年多了一百万,等清丈田地在地方落实后,以后还会涨。
今年就能过一个好年了。
把秋收的事忙完,晚上郑山辞跟虞澜意就带着小平安去夜市上玩。
小平安蹲在护城河里找人放花灯。
他看着护城河飘着花灯,手里痒痒的,想把花灯都抓回家。
虞澜意牵着他往回走时,他扭头目光还在花灯上。
郑山辞看出小平安想做什么,他笑着说:“你把别人的愿望都抓走了,河神就无法帮他们实现愿望了。”
小平安顿时收回了视线摇摇头说道:“平安是个好孩子,不抓他们的愿望,让他们的愿望都能实现。”
虞澜意对郑山辞使了一个赞赏的眼神,“平安是个好孩子。”
来逛夜市都要买小吃,小平安今天带了自己攒下来的零花钱,“我请爹爹跟阿爹吃羊肉串。”
小平安拿着钱去买羊肉串。
商贩给了小平安三串羊肉串,他正要过去看见一个墙角下有一个人蹲着,小平安哒哒哒跑过去,一看是个小哥哥。
苏言抬起头来,整个人很憔悴。这几天父亲也劝他不要去刑部,老老实实的就在翰林院就好了。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父亲几天之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给你串吃。”小平安把羊肉串给苏言。
他拿着两串回到郑山辞身边,把两串羊肉串分别递给两个人。
“你自己不吃?”虞澜意问道。
“我不吃,我把串送给小哥哥吃了。”小平安眼巴巴的盯着羊肉串说。
郑山辞笑了笑,把一大一小带到烤串处,“平安请我吃羊肉串,我礼尚往来也要请平安吃羊肉串,平安想吃多少就拿多少。”
小平安欢呼一声,要了十串羊肉串。
虞澜意要了十五串。
两个人的目光一直都在小平安身上,郑山辞自然也看见了苏言,他让虞澜意跟小平安在这里等烤串,他过去找苏言。
苏言没有吃羊肉串,打算拿回去放着。
“郑、郑大人!”苏言觉得有阴影投下来,他抬头就看见是郑山辞,结结巴巴起来,一个激灵就站起来了。
“下官见过郑大人。”
“都下值了,不必在意这些虚礼。”郑山辞笑着说。
苏言拘谨的应了一声。
“爹爹!羊肉串好啦!”小平安拿着羊肉串冲着郑山辞大喊。
苏言这才明白原来给他送串的小公子是郑大人家的公子。
“我看你情绪不对劲,夜市看着安全,还是要多加小心。我先过去了。”郑山辞听见小平安的话有些无奈。
郑山辞转身就要走。
苏言心里有一腔委屈,无法诉诸于口。他要这么开口又要如何把心剥开。他的脊骨染上了冰霜,心脏成了年旧失修的风箱,他没有了眼睛,只能盲目的摸索前行。潮湿阴暗的河水一瞬间就可以要了他的命。举目望去他有亲人,可是亲人没有成为他的依靠,反而贬低他,让他在地上匍匐。
苏言他看着郑山辞的背影,远处小平安拿着羊肉串开心的在招手。
他突然心中升出了酸涩,一股冲动。
“郑大人,如果最亲的人贬低你,让你放弃难得的机会,你明白这个机会不应该放弃,但是内心无法开解,那怎么办?”
京城繁华,灯火流光,商坊诸多。灯火在护城河里成了玉带,人影倒映在河里数都数不清,烟月千里。
郑山辞说:“苏言,做自己。”

第159章 尚书的烦恼
晚上的事对郑山辞来说只是一个小插曲,对苏言却不是。苏言回到家里,爹娘又来劝说他,苏言表面上应下来,实则还是没有从刑部退出去。
他疲倦的回到屋子里,脑子里冒出疑问。就算他娘是聂夫人的丫鬟,但他娘为什么这么怕他跟聂府扯上关系。
云娘被聂夫人还了卖身契已经不是丫鬟出身了,只是一个平头百姓。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翰林去刑部帮忙也碰不到聂大人,他娘到底在怕什么。
能考上二甲进士的人都不是蠢人,苏言冷静下来后,从里面抽丝剥茧。在他小时候他的母亲还在聂夫人身边当值,他中进士后,聂夫人就把母亲的卖身契放了,再给他们夫妻一笔钱,让他们去做点小买卖
他爹就因此为据盘下杂货铺,杂货铺还有一个小院子,他们一家子就住在小院子里。
苏言想到自己去聂府,每次都会被母亲赶出去,聂公子待他的感观也不好,经常对他喊打喊杀。
苏言就不爱去聂府了。
他小时候脑子撞到石头失去了三岁前的记忆,他醒过来第一个看见的人就是母亲,母亲说他的后脑勺有包,所以为了尽快好起来把脸也包起来了。
难道这些事都跟他小时候三岁前的记忆有关?苏言想到母亲一直阻止他去聂府,他的记忆跟聂府有关么?
还有父亲突然转变的态度是为什么?
苏言想得脑子里一团浆糊。
翌日他去刑部当值,杜宁把他叫走去现场记录卷宗。
杜宁对这些事很熟悉,这次叫上苏言就是带小年轻出来锻炼锻炼。
仵作说完,苏言就拿着笔记下来。
他们分析现场,苏言还是要记录,站了一上午,有什么需要记下来的东西苏言都要记下来。晌午杜宁见这个时辰也不想回膳堂去吃剩饭剩菜,大喊一声:“去面馆,我请客。”
刑部的官员一听上官请客,哪怕是吃一碗面什么能加的料都加了。
只有苏言老老实实的叫了一碗阳春面。
杜宁笑着说:“我虽不像郑兄那样带你们去食肆里吃一顿,一碗面条还是请得起的,再怎么也要来一碗肉丝面,再加个蛋。你跟我坐一块,阳春面不要了,来两碗肉丝面,一个碗里放两个鸡蛋。”
面馆老板应了一声,杜宁是这里的常客,这面馆的老板认识杜宁。
苏言拘谨的坐在杜宁的对面,位置不够,刑部员外郎让苏言挪一挪跟他挨着坐,叫了一碗宫保鸡丁面,又加了一个鸡蛋。
员外郎跟杜宁说了一会子话,面条就端上来了。
杜宁跟苏言的碗里都有一大勺酸萝卜肉丝,还有两个金灿灿的荷包蛋。
员外郎眼睛都看直了:“我还是太含蓄了,我该要两个荷包蛋。”
杜宁笑呵呵的:“我家里吃面,厨房一般只煮一个荷包蛋,出来吃就喜欢吃两个蛋吃到饱。”
员外郎大喊:“老板再给我加一个蛋!”
面馆老板看了员外郎一眼,脑子把面跟人对上爽快的应一声。
“这面馆老板厉害着,谁跟他说要吃什么面,他都记得清楚。”员外郎说。
苏言还在给面子的应和,杜宁几口就把面吃完了,“你们先吃着,我再去现场看看。”
这次的案子还是有些压力,杜宁看似大大咧咧的,做事还是很仔细,所以他对同样细心的苏言有好感。
员外郎的面来了,他见杜宁让苏言出现场知道杜宁看重他,跟他多说了一些刑部案子上的事。什么食不言,寝不语。他们这些在刑部的官员案子一旦忙起来,能松快的时间就是吃饭的时候,这还让人不说话要疯。
苏言问道:“这么多案子,大人都能记住太难得了。”
员外郎把两个荷包蛋吃完说道:“这些案子都刻在脑子里一样,这些案子说来说去大部分都是因为利益发生的案子。你说因为亲情,爱情,友情杀人的也有,这一般就是因为情绪杀人,这情绪杀人背后还是利益。你的利益,我的利益杂糅在一起了。就像这个案子,我们第一时间怀疑的还是这件案子发生后的受益人。”
利益纠纷。
苏言记住员外郎的话。
一行人吃完面继续去现场。
过几日把案子结了,杜宁看苏言做的卷宗不错,点头道:“你以后就跟着我们出现场。”
苏言:“谢谢杜大人赏识。”
杜宁摆手让他下去了。案子结束后,晌午就没理由到外边吃饭了,杜宁去膳堂,碰见郑山辞正打了一碟红烧肉,他看着眼馋。
郑山辞扯他的袖子:"你打酸笋肉丝。"
杜宁不动声色的点头,众人打了饭菜都是摆在一起吃。
杜宁立马就用了一碗,萧高阳见他狼吞虎咽的,笑着说:“听说你们刑部办了一个失头案,速度很快。”
“正吃饭呢,你不会想知道细节。”杜宁吞咽一口饭说道。
萧高阳不问了。
郑山辞也好奇,但他更喜欢吃饭。他把秋收的事情忙完,户部的事就不多了。郑山辞心里也有苦恼,这说话做事现在是户部尚书了,他还要多学着点。而且梅尚书待他也不如从前,现在做事交涉都是淡淡的,其余的尚书对他也是冷淡客气的。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