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永宁侯才扯起笑容开玩笑道:“行舟是在说笑吧?这十年来是比之前冷了些,但也不至于会越来越冷,而且还会冷上五十年,那这天下岂不是要变成冰天雪地了。”
陆川面色沉重:“我也希望是我想多了,可事实证明,这气温就是会越来越冷,甚至会冷到百姓无法生存的地步。”
“这一点,北疆和关外的戎人应该是最容易察觉的,对吧,二哥?”陆川看向谢明。
谢明也皱起了眉,说道:“据北疆那边传来的消息,近年来由于气温逐年降低,关外戎人被冻死了不少牛羊,经常有犯边的小股流兵,北疆的将领不堪其扰。”
那些戎人小队经常是劫了粮草就跑,等守卫过来了,他们人早就跑了。
“若行舟所言为真,父亲应上书,让陛下和朝廷早做准备才是。”
如今有了水泥,用水泥修筑了城墙,火药的威力也提升了不少,按理说戎人应该忌惮大安才是,他们难道不知道经常骚扰边防,会惹怒了大安吗?
最大的可能就是,他们真的可能活不下去了,连年大雪,牛羊冻死,粮食紧缺,唯有到大安抢劫,才有足够的粮食生存下去。
如此大安不仅要安置百姓,还需要加强边境防御,免得对方狗急跳墙。
谢宁犹豫着说道:“可若是没有详实的资料佐证,陛下也不会相信吧?”就像他们现在也是半信半疑。
倒不是他们信不过陆川,觉得他在开玩笑,实在是他说的太过可怕了,长达五十年的寒冰期,他们想都不敢想。
陆川吐出一口气:“宁哥儿说得对,这些只是我的猜想,也不一定对,还是要找多方人才印证,才能确定是不是真的。”
若真是小冰河时期到来,他们需要及早做准备,比如加强军士防御,培育耐寒的粮种等等。
永宁侯去农司寻找过往气候的记录,陆川决定去找唐政,让他引荐钦天监监正,秦竹去镖局查阅这几年冬季的走镖情况。
等众人协商好,走出暖阁时,谢璟和小果儿之间的雪仗已经停战了,两人开始合作堆起了雪人,仿佛一点儿也不怕冷似的。
陆川看着小果儿被冻得通红的小脸和鼻尖,没忍住心疼道:“这冰天雪地的,你们不冷吗?”
小果儿带着手套,正搓着一个小雪球,闻言抬头看向陆川,露出一个笑容:“不冷呀,爹爹你要不要也来堆雪人啊?”
还没等陆川说话,小果儿脸上突然被扔了一个小雪球,在他脸上被炸开。
“堆雪人有什么意思,来打雪仗啊!”谢宁说话间又搓了一个小雪球,扔到谢璟脸上。
刚才在屋内聊的话题太过沉重,谢宁想换换心情,这两个小孩就是最好的欺负对象。
谢璟正在修雪人的细节,突然被砸了个雪球,人都愣住了。
小果儿吼道:“阿爹!你竟然偷袭!”
然后他愤怒地蹲下身子,抓起一把雪扔向谢宁。
谢宁一个闪躲,接着反击一个雪球,结果波及到谢璟堆的雪人,雪人断了一条胳膊。
“小叔叔!你完了!”谢璟悲愤地看着谢宁,开始和小果儿联手反击,谢宁一个打两个,也完全不怂。
他身手好,速度快,两个小孩都不是他的对手,反而被谢宁打得连连败退。
谢璟和小果儿并没有服输,两人很快意识到了这样是不行的,遂改变了策略。
谢璟在前面掩护反击,小果儿在后面搓雪球,两人配合之下,倒是和谢宁打得有来有回。
陆川站在一旁看三人打闹,嘴角不自觉浮现一丝笑意,仿佛天大的事情,也不及这一刻的温情。
反正小冰河期这么长,也不急在这一时。
小果儿对雪的兴趣只维持了一天,在永宁侯府玩够了雪,第二天上学的时候,才只下雪有多不方便。
下雪天容易路滑,虽然管道上有人清扫积雪,但马车必须要慢行才不容易摔了,也就意味着,他必须要起得更早,也不会迟到。
有那么一瞬间,小果儿想过干脆住在书院算了,不过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相比于不用早起,他更希望能每天都见到阿爹和爹爹,还有黎星叔叔做的饭菜,他也很舍不得。
陆川发动了各方人脉,去搜集过往的文史资料,来证明他的猜想到底对不对。
梁尚书看着他这些日子忙来忙去,心中警惕了起来,心想陆川安分了半年,终于要开始动作了吗?
梁尚书紧急召来他这一党的官员商议要事。
右侍郎率先开口:“陆行舟如今带人查阅近十年来的气温情况,究竟是想做些什么小动作?”
他们实在是不明白,气温能和吏部扯上什么关系?他们吏部是考核官员,管理官员升迁调任之事,气温应该和钦天监有关才对。
梁尚书沉吟片刻,猜测道:“今年来北地雪灾频发,他难道是想在雪灾上做文章?”
当即有人反驳:“可雪灾赈灾也不是我们吏部管的,他应该找户部的人才对。”
“他究竟是想做什么呢?”
陆川也没想到,他只是正常搜集资料,就能让梁尚书他们如此忌惮,还引发了各种猜想,把人唬得提心吊胆的。
如今陆川已是京中三品大官,有直接面圣的资格。
文华殿内,陆川把写了几天的折子上呈给圣上,折子上附带了他这些天查到的数据,都一一整理好做成表格,对比更加明显。
圣上对陆川还是很重视的,知道他没有什么大事情,是不会主动要求面圣,因此他看得很认真。
钦天监监正站立在陆川身旁,有种坐立不安的感觉,在陆川找上门前,他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直到陆川上门提醒,他仔细演算过几回,得出的结果与陆川的猜想不谋而合,他才开始慌了。
像是察觉到钦天监监正的焦躁,陆川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事情还没到最差的地步,还有补救的机会。
随着圣上看折子的时间流逝,他的脸上的表情越发沉重,最后圣上合上折子,抬眼看向殿下站立的陆川。
“陆卿,这折子上预测的小冰河期,你有几成把握是真的?”
陆川恭敬道:“回禀陛下,根据近十年来的数据推测,臣有八成的把握能确定,至少接下来五年内还会持续变冷。”
第281章 柴火
又是一日休沐,距离上次下雪已经过去了十天,第一场雪下得并不久,前两天已经化雪了。
最近陆川和谢宁都很忙,没太多时间陪小果儿,就连休沐这天都抽不出空来。谢宁只好把小果儿送回谢府,让谢璟带着他玩耍。
一般没有特殊的安排,谢璟休沐这天都是去妇联找泉哥儿玩耍,这天他也是带着小果儿到妇联去,三人一起出去闲逛。
三人在附近逛了一圈后,小果儿在一个路边摊子边上停住了脚步,天冷的时候最适合吃火锅和油炸食品了。
这个摊子主要卖炸薯条、炸薯片等油炸品,小果儿老远就闻到了香味。
“小表哥,我想吃这个?”小果儿期待地看向谢璟。
谢璟皱了皱眉,为难道:“可是小叔父说了,你最近吃太多火锅,都上火了,不能给你买这些油炸食品。”
小果儿抱住谢璟的胳膊撒娇:“可是爹爹现在不在这里,我们偷偷吃,他又不会知道,大不了我回去多喝两碗菊花茶降火。”
谢璟还有些犹豫,一边是小叔父的嘱托,一边是正在撒娇的弟弟,他也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看着摊主用大漏勺把油锅里的薯条捞出来,泉哥儿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他也喜欢吃这些东西。
平日里他娘管得严,向来不准他吃炸薯条炸薯片这些东西,她认为吃这些东西有损他的身份。
泉哥儿是个既听话又不是那么听话的孩子,经常是表面答应得好好的,背地里撺掇着谢璟带他去吃,十次里有八次能撺掇成功。
但上次休沐谢璟没能出府,泉哥儿被拘在妇联里,就算是要出门身边也跟着丫鬟婆子,他想偷吃都不行。
算算日子,他都快有一个月没吃过薯条了。
泉哥儿观察了四周一圈,没发现有什么认识的人出现,才凑到谢璟身边小声劝道:“小璟,既然昭哥儿想吃,就给他买一份吧,陆叔叔他们不会知道的。”顺便也给他分一半。
听着泉哥儿的话,小果儿连连点头附和:“就是,我爹爹最近忙得很,不会关注到我们的。”
被两个小哥儿围着撒娇,谢璟当即就把出门前陆川对他的嘱托抛之脑后。
“老板,来一份原味的炸薯条,再来一份香辣的炸薯片,番茄酱要多给两勺。”
摊主显然也认识谢璟和泉哥儿,方才一直等着三人协商好,实际上要炸的土豆条和土豆片都已经装好了,就等着谢璟发话。
“好嘞!立马给三位炸!”摊主一边回话,一边手脚麻利地把土豆条撒到锅里。
平静的油锅瞬间滋啦起来,同时迸发出诱人的香气。
一刻钟后,一条少有人行走的巷角处。
小果儿手里抱着一袋炸薯片,泉哥儿则抱着一袋炸薯条,谢璟站在两人中间,单手举着半个劈开的竹筒,竹筒横放着,中间放着番茄酱。小果儿和泉哥儿时不时拿薯条沾着吃。
七八年前农司种植出了番茄,通过大安报纸向百姓们推广了番茄这种作物,还附带了好几种番茄的吃法。
其中最得百姓们青睐的,就是用番茄熬制成的番茄酱,番茄酱和炸薯条简直是绝配,这种吃法很快就在京城里流行了起来。
小果儿吃得脸上都沾上了番茄酱,还边吃边问谢璟:“小表哥,你真不吃吗?这里还有好多,完全够我们三个人吃的。”
泉哥儿把嘴里酥脆的炸薯片咽下去,对着小果儿说:“他不吃的,小璟不爱吃这些东西。”
相比于油炸食品,谢璟更喜欢吃面食,小麦面和玉米面都喜欢,做成馒头包子或者面条都行,加上辣椒牛肉酱,他能连续吃一个月都不嫌腻。
小果儿说:“好吧,薯条这么好吃,小表哥竟然不爱吃,真不懂得欣赏。”
泉哥儿应和:“我觉得也是,小璟真没品味。”
小果儿:“就是。”
谢璟无奈地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吃都堵不上两人的嘴。
等小果儿和泉哥儿都吃过瘾了,掏出帕子给自己抹干净嘴巴,三人才一齐出了巷角。
之后小果儿和泉哥儿觉得有些渴,三人又去了附近的饮品店,要了三杯热奶茶。谢璟不爱喝甜的,便要了一杯咸奶茶。
说来这个奶茶方子,还是陆川研究出来的,临安府里有很多新鲜的水果,谢宁怀孕时有一段时间经常孕吐,天天吃水果又不太好,陆川就指点黎星研究出了果茶。
有了果茶,陆川就联想到了奶茶,然后又让黎星研究出奶茶来。
刘扬那时候还在北疆某个县城里当县令,那边牛羊多,产出的牛羊奶也多,牧民们卖不上价,陆川索性就把奶茶方子给他寄了过去。
慢慢地,奶茶传到了京城,有人在京城里开了饮品铺子,果茶和奶茶都卖,很受小孩子和女子哥儿们的喜爱。
此时饮品铺子里有好几桌客人,小果儿他们坐在角落里,谢璟三两口喝完了杯子里的咸奶茶。
他抹了一把嘴,好奇地问小果儿:“昭哥儿,你方才说小叔叔和小叔父最近都很忙,你知道他们在忙什么吗?我阿爹最近也总是早出晚归的。”
小果儿喝了一口奶茶,说道:“我也不太清楚,只听他们说,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冷,他们正在找资料佐证这个猜想。”
泉哥儿好奇道:“越来越冷?我觉得现在就挺冷的了,再冷能冷到哪里去?”
小果儿说:“听我爹爹说过一嘴,可能会冷到京杭运河全河段都结冰的程度。”
谢璟惊讶:“这么严重?那到时候京城不得被大雪封路啊?”
小果儿像是想到了什么,眼珠子一转:“到时候封路了,那我们岂不是不用去上学了?”
泉哥儿有些失望:“不能去上学吗?我还挺喜欢上学的。”
和小果儿不同,泉哥儿自有意识起,不是在府里就是在妇联里,很少和这么多同龄人接触,他和班上的那些同学相处还算融洽。
三人在讨论着以后大雪封路会不会影响上学,根本不知道接下来几十年将会有多么严峻的变化。
“陆大人所言是不假,这十年来京城一年比一年冷,但没有依据能够证实,将来气温会降至江南冰封,甚至持续几十年。陆大人未免太过危言耸听了吧!”一位官员说道。
文华殿内,圣上召集了京中三品以上的大臣,商议陆川前几天上报的事情,其中还有一些武将。
看了陆川的折子之后,尽管有数据支撑,圣上也还是半信半疑,派人将京中懂得天文气候的道长方丈寻来,和钦天监监正一起演算,结果表示陆川的猜想是有一半的可能会发生。
所以今日他把朝中重臣都召集到一起,商议此事是否可信,朝廷又该做些什么准备。
有人附和:“齐大人所言极是,总有一些年份会冷一些,兴许明年开始,天气就会变暖和呢。”
陆川面色平淡立在众人中间,没对众人的反驳有任何反应,若不是他前世的历史中真真切切经历过,他也不会相信,真的会有小冰河时期到来。
大家不相信,也是正常的。
“不管怎么样,今年会变得更冷是一定的,朝廷应及早做准备才是。”永宁侯难得来上朝,一改往日万事不管的模样。
“据北疆将领来报,近几年来,戎人时常派出小股骑兵犯边,大多是抢掠北疆村民的粮食,抢了就跑,并不伤人。”
“戎人的牛羊由于气温逐年降低,冻死了不少,他们若是生活不下去,必将会来犯我大安边境。臣恳请陛下派兵增援北疆各个关卡。”
永宁侯这话一出,把众人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边防上,都纷纷开口,争论是否应该向边境增兵。
武官基本都赞成增兵,文官中有一半赞成增兵,有一半认为太过小题大做,没必要增兵。
三方争执不下,最后是圣上拿了主意,决定向北疆增兵十万,以保护北疆百姓的安危为先。
定下了此事后,永宁侯有种功成身退的感觉,带着一众武官缩在大殿一旁,听着文官们在扯皮。
天气变冷,除了边防问题外,还要预防雪灾。
在明启二年,那时陆川刚到大安才半年,北方各省就爆发了大小不一的雪灾,幸好朝廷赈灾及时,才没造成太大的伤亡。
如今的气温比起那一年,只会更加严寒,必须要提早做准备。
“陛下可下旨,令北地各省的知府知州以及县令,排查当地百姓的房屋情况,若是房屋危险,应当安排百姓到安全的地方避难。”白阁老提议,“冬日严寒,应该让百姓多准备柴火取暖,以防百姓被冻死。”
有官员说:“白阁老怕是有所不知,据工部的统计,由于近十年来天气越来越寒冷,北地各省每年砍伐的树木都有上涨,补种的树苗赶不上砍伐的速度,如今北地的树林已减少了不少。”
由于天气变冷,温暖的日子变少,很多补种的树苗都被冻死了。如今柴火的储备也是重中之重。
工部尚书叹道:“若只是今年变冷倒也罢了,百姓们靠现有的树木柴火储备,是能够撑得下去的。可万一真如陆大人所说——”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出来,但大家都明白他未尽的意思。
陆川现在苦恼的正是这桩事儿,百姓们取暖做饭,大多是用柴火。如今大安已经有开采煤矿的工艺了,提炼煤炭来取暖。
但煤炭产量低,而且价格不低,百姓们基本不会买煤炭来取暖。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便到山上砍伐就行,还不用花钱。
木柴储量不足,煤炭产量又低,接下来几十年,百姓们要如何过冬呢?
第282章 孤寂
“这天气真的是一年比一年冷了。”小果儿撑着伞,穿过月洞门快速进入学舍中,负责扫洒院子的学生,只扫了青石板路上的积雪。
泉哥儿迎了上去,把手里的热水袋塞过去,再接过小果儿手中的油纸伞,帮他收起来。
“快暖暖手,这大雪天的,都冻坏了吧。”
热水袋是用羊皮做的,把热水灌进去,一次能暖一个时辰,这是最近京中流行的。
天气越来越冷,汤婆子太过笨重,羊皮价格便宜,凡是家里有点小钱的人家,都会买几个羊皮袋子回去灌热水袋暖手。
小果儿把热水袋蹭到脸上,舒服地叹了一口气:“泉哥儿你真好。”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拾结) [近代现代] 《老实人怀了雇主的崽》作者:拾结【完结】晋江VIP2025-01-25完结总书评数:1468 当前被收藏数:20168...
-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醉吟居士) [无CP向] 《天幕剧透我成了千古一帝》作者:醉吟居士【完结】晋江VIP2025.03.06完结总书评数:13678当前被收藏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