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通知纷纷赶来开战前会议的将领们一看, 顿时鼻子一酸。
他们还以为大将军这又是偷偷写了祭文在那里祭奠于这片漠北大地之上战死的英魂, 一个个都感动的无以复加,眼泪鼻涕齐飞。
有一个激动过头的一边呜咽,一边对着赫连城举拳呐喊,“将军不要难过,我们是时候去夺回我们失去的一切了!属下愿意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完全在状况之外的赫连城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赫连城属实是被他们这幅样子唬了一跳,盯着看了半天也没从他们哭得丑兮兮的脸上看出什么来,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他会摸不着头脑是他自己的错。
赫连城非常识时务的决定作罢,也不为难自己去了解这前因后果了,反正估摸着不是他想听到的。
——其实也不怪众将士们瞎想, 真要说起来也是赫连城给他们创造了胡编乱造的空间。
赫连城自打进入戎狄境内, 就养成了每天给薛瑾安烧纸通信的习惯, 虽然七皇子的手段颇为诡谲,并非寻常人能截获破译的,但赫连城的警惕之心依旧,不会在信里写什么机密的内容。
毕竟他对这种神异手段不甚了解, 他也不知道这世间有多少奇人异士。
这通信本身也就是一种讯号。
若是哪一天薛瑾安没收到信,就代表着赫连城这边局势焦灼,是时候让陆秉烛出手了。
虽然薛瑾安经常已读不回,或者回一个代表情绪的标点符号就是了。
赫连城半点都没觉得自己有被冷落到,依旧每天雷打不动的写, 而且随着在伽罗城驻扎的时间变长,到手的军务比往常少了很多,赫连城也空闲了不少,而这来之不易的空闲时间,赫连城大半都用在给薛瑾安身上,以至于信越写越长。
于是不可避免的,里面夹带私货(生活流水日常赫连城版)的比例越来越高了。
赫连城这人就是这样,他外表看着杀伐果决不近人情,实际上他对自己身边的值得信任的人挺活泼的,而且很容易心软。
被迫对赫连城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了解的,薛瑾安再一次转向浏览器,连接天道网络问祂:真的不能拉黑吗?
世界意识没有给出回应。
赫连城单方面认为自己和七皇子沟通的很不错,关系拉近了。
总之,赫连城和薛瑾安两人心照不宣的保持着联系,但这事看在其他人眼中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他们就看到大将军每天认认真真的写了信也不曾寄出去,写完立刻就烧了,烧完之后还会有一些意味不明的举动,或挥舞双手或低眉浅笑,像是得到了什么人的回信一样。
这次数多了,看到的人多了,传言也就多了,一传十十传百流言层层加码,最后变成了现在这种面目全非的样子。
赫连城有意不去深究这件事,却架不住就是有人提。
在赫连城的眼神注视下,眼看着将士们激动的情绪逐渐平复下来,就听人群中有人说道,“戎狄和大启隔着国仇家恨,有太多人牺牲,累累白骨堆砌而成……”
低沉沙哑的声音将整个气氛都带入沉重深渊中,将士们本来就都是热血男儿,不免情绪跟着起伏,为他恨而恨,为他怒而怒。
赫连城却皱眉,看过去的眼神闪过冷冽寒光。
那人话里话外看似是在帮大启说话,实际上是在挑拨大启和戎狄的关系,到最后咬牙切齿说道,“将军别难过,听说戎狄那狗屁相国就要来了,咱们帮您报仇雪恨!”
“属下愿意为将军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说得很是慷慨激昂,有不少脑子不太多的被气氛给鼓动,纷纷振臂应和,跳跃火光的影子在他们眼底跳跃成连绵一片凶狠锐意。
一时之间赫连城的冷脸竟然都有些压不下这股翻涌滚烫的热血。
到底是听信谗言以致心有不忿,还是私心作祟?不管哪一种,这人的所作所为都是向着戎狄的,这是叛国之举。
赫连城眼中杀意澎湃一瞬,在被人发现之前,飞快地收敛干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赫连城是知道的,他能在戎狄军内放钉子,敌人也能在他们西北军放眼线,只是在他的严苛管理压制之下,这些人都如鹌鹑一样,一直没敢冒头。
看来是“龙傲天”的出现,让这些人觉得西北军内部分了派系,有了可趁之机,这时候跳出来搞事。
赫连城没有着急当场把人拿下,只是给自己的两个副将使了个眼色,他们会顺着这条藤查下去好好摸摸藏在深处的瓜。
两个副将对视一眼,点头表示明白。
赫连城这才抬手,喧闹的声音戛然而止,将西北军令行禁止的军风展露无疑。
赫连城道:“必勒格可以死,但不是现在。”
必勒格现在活着的意义,比死了更大。
赫连城想着视线在角落里停留了一瞬,那里有一个冰块砌成的箱子,箱子里面正放着一个很是精致古朴四四方方的匣子。
若是离得足够近,能够闻到从盒子里散发出来的浓郁香气,是一种春日花开败之后,混合着泥土腥气的腐朽糜烂味道。
在必勒格到达的前夕,赫连城研究了好几个晚上的《武将圣典》,把七皇子写在里面的对外社交部分背的滚瓜烂熟。
然后第二日当真和必勒格耍起了嘴皮子,第一次没有落入下风。
看着必勒格铁青的脸,在语言方面向来输一筹的赫连城腰杆都挺直了,很不客气的笑了两声:该!你也有今天!
两人见面最开始还维持着表面的和平,说起来还是必勒格先开腔阴阳怪气的。
他道,“自从西北军有了小龙主帅之后,大将军的作战方式倒是改变了不少,重心都转移到后方了……想来赫连大将军这也是提携小辈,避其锋芒呢。”
必勒格这话乍一听没什么毛病,实则大有文章,从第一句话就在有意挑拨龙傲天和赫连城的关系,最后一句更是带着刺,变相的讥讽赫连城人老了没有了冲劲,正面作战都不敢玩了,尽整一些不入流的小手段,想来是自认比不过龙傲天,走了偏路,所做一切都是临死前的反扑。
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赫连城就是那被拍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被怼着脸好一番嘲讽,赫连城却半点都不见动怒,眼中甚至还闪烁着些许兴奋。
——兴奋??必勒格定睛去看,对上赫连城幽深含着冷光的眼眸,哪里有半点雀跃。
看错了?必勒格收敛视线,心情莫名沉重了一些。
并没有看错,赫连城确实挺兴奋的,因为他押中了题目,他表面平静内心很是激动,只觉得七皇子当真有些神异,竟然连对方会用的词都猜对了。
赫连城按照圣书上写得给出反应和回击,连步骤都老老实实的遵照上面所写的来,先表现出皱眉的隐忍,再掩饰一般的脸上带起笑容,唇角却要微微耷拉一下泄露自己的不满,最后才笑着说,“师徒同心,其利断金。”
“正是有他在,本将军才敢放心的在外出征。”赫连城说的是真心话,但搭配上他那皮笑肉不笑的脸色,必勒格根本不信,只觉得他在强行挽尊。
赫连城说完之后顿了顿,不留给必勒格反应过来的时间,转移话题到了翁天信身上,询问必勒格打算花不少钱赎回翁天信。
必勒格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没办法,翁天信对他实在太过重要,他无法不去了解他的处境。
“他挺乐不思蜀的。”人都已经乐没了,思不思蜀国已经不重要了。
赫连城想到什么,说道,“他倒是留了一件礼物给你,同带给戎狄可汗的礼物放在一起,等去了你们王都西京之后再再拿给你。”
必勒格在听到有礼物的时候,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他将那些不好的预感全都压下,强打起精神继续同赫连城周旋。
然而无论必勒格是挑拨大启和沙俄大帝国之间薄弱的关系,还是就西北军名为护送实为进犯,如今还强行霸占他们的地盘不走的事实拿出来说,都没有得到预期的反应。
他一提起大帝国伊琳娜公主外出征战被偷家,多年心血毁于一旦,被迫带着军队扎根于边关,对他们这些邻国虎视眈眈的事儿,赫连城就提戎狄夹在两国之间的尴尬位置,比起进犯同个量级的大启来说,显然是说服大帝国合伙一起吞并戎狄更容易。
“昔日戎狄为草原之狼,尚且需要耗费巨大的代价才能说服大帝国的女皇合作南下,而如今的戎狄,又能承受多少代价?”赫连城问的相当直白。
也就是这样的直白,让必勒格避无可避答无可答,被噎得不清。
十万大军西北军大败戎狄的那场经典战役,给那位主帅“龙傲天”增添的光环,全都是践踏在戎狄尊严之上的。
不败则已,一败整个形式便如山石滑坡,再也拉不住了,不仅外部威慑土崩瓦解,内部也有了嫌隙,对可汗的服从度再不如先前那般。
戎狄,已经没有退路了。必勒格闭了闭眼,压抑住内心的情绪,面上还带着笑容。
之后他又说起西北军占据的城市迁移走的百姓的事儿,赫连城一口咬定他们是好心帮忙的,这都是戎狄百姓和荣养汗太子求到了他们头上,正直善良的西北军不忍看百姓受苦,这才一帮到底。
必勒格气极反笑:什么一帮帮到底?最好是帮个一百年,然后等知情者都死了,这些地方就自然而然不费吹灰之力的被划分到大启领土了是吧?
这么不要脸的话到底是怎么说出来的?必勒格审视起赫连城来,很快就反应过来:不,不对,这不是赫连城的风格。
赫连城是以稳健出名的主帅,他深耕于战场,政治嗅觉约等于无,要不然也不会差点被押在京城回不来,这样环环相扣到处是陷阱的语言风格,绝对不是赫连城能说出来的。
赫连城这半点思考都没有的脱口而出,倒像是背下来的……等等,这种被看透一切不管做什么都在他们预料之中的风格——是那位龙傲天!
必勒格悚然一惊。
心中对龙傲天的戒备更上了一层楼,已经直接越过了赫连城。
在别人看来赫连城才是西北军真正的掌权者,龙傲天这个新来的,每个十年坐不稳这个位置,所以要警惕的还是赫连城此人。前面的说法,必勒格是同意的,龙傲天还是太年轻了,而赫连城还能再战个十年,十年之间,西北军的权利交替都会是平稳的。
然而后一种说法,他向来持相反的意见,今日之后更是如此,以前只觉得龙傲天太过年轻,少年成名,一战封神,未来不可限量,但到底还会有经验之差,可是今日隔空交手,他却领悟到了,龙傲天这人到底是何等可怕。
一个战无不胜的将军是叫人敬畏的,却并不可怕,只要略施手段,人屠白起也得亡于君王猜忌。
赫连城便是这样的人。
必勒格面对这位大启战神也能剑指京城,说出我戎狄来日可期的话。
可面对一个战术卓绝,政治手段高明,且料事如神,仿佛满天神佛都站在的他那边的龙傲天,必勒格只觉得前途一片晦暗。
不,不,天命不可能只站在一边,龙傲天一定有别的弱点!对,对了,他的身份,他无父无母无亲朋好友,定然是个平民军户出身!
大启那些权贵世家,不会愿意看到一介平民凌驾于他们之上,现在还没出事是因为有赫连城挡着,一旦赫连城出事,龙傲天再有能力也护不住这个位置。
他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乖乖交出军权,要么起兵造反。
不管是哪一种选择,西北军都将不足为惧。
必勒格心里的焦灼稍微被抚平,视线望向王庭所在的方向,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大启先有赫连城后有龙傲天,传承从未断绝,而他们戎狄明明有最骁勇善战的骑兵,怎么就出不了一个厉害的名将呢?
而且谁知道弄下去一个龙傲天,后面又会不会还有个李傲天张傲天?——事实证明必勒格想的没错,原文中他好不容易把赫连城困死小城,以为有赫连庸这么一个蠢货夺取祁州那便是如探囊取物一般简单,谁承想,凭空杀出一个反王崔醉。
这反王都造反了,却还是个老实人,不想着去跟大启拼杀报仇,反而死守在祁州,将戎狄夺取中原之心狠狠折断。
必勒格病死的时候,脸都是不甘地朝着大启的方向。他死后没两年,崔醉被杀西北军再度易主,成为了八皇子薛琉光的势力。
而继承了必勒格相国之位的翁天信,拜服于八皇子的学问,是大启和戎狄的和平使者,一力主张与祁州通商,鼓励两族通婚融合……后因与新可汗政见相左,被罢免相国官职,砍头示众。
现在完全不知的必勒格只心中不忿:大启不愧天府之国之名,果然人才济济,何其不公!
必勒格心情不好,垂眸看着地面上薄薄的一层积雪,忍不住讥讽了一句,“都说西北军骁勇善战,如今一见却是名不副实。”
赫连城九月就把军队开进了伽罗城,然而一直到十一月,都以大雪封路难以行军为借口,始终驻扎在此地,既不继续向前推进,也不退回祁州,大有要把伽罗城当驻地的意思。
——嗯,不是要,是已经。必勒格已经知道,大启这群该死的兵匪们已经私底下称呼伽罗城为罗城了!简直可恶至极!
什么大雪封路,根本就是借口。
九月份确实下了一场大雪,之后的十月也纷纷扬扬下了一些,可绝对没有到封山封路的地步。
这样的雪下在南方或许会被谨慎对待,但在北方这种雪深到可以将人掩埋的地方,这点连马蹄都没没过的雪,常年生活在边关的人都不当一回事儿。
赫连城这么煞有介事的对待,根本就是故意的。
顺便一提,被西北军端掉的那些什么沙匪、叛军、刁民……实际上都是戎狄为了阻拦葛尔丹回国做出的计划。
现在的戎狄就是两年前的大启,戎狄暂且没有余力开战,所以面对赫连城的挑衅行为,根本不敢动大部队给予雷霆回击,以免真的全面开战。
戎狄能做的,只有破坏掉大启进犯的完美借口,也就是三王子葛尔丹。
只要干掉葛尔丹,现在的困境就能迎刃而解了。
戎狄可汗自葛尔丹被抓之后,无数次愤怒葛尔丹非但不自裁,还给敌军带路的行为,有不少部落首领都觉得可汗的做法虽然没错,但也实在有些冷酷无情。
虎毒尚且不食子,三王子是在替国家出使试探敌方的过程中出事儿的,他应该是英雄,他应该被嘉奖。
那些部落首领们嘴上这么说,可真等到屠刀悬在了自己的头顶的这一刻,他们骂得可比戎狄可汗厉害多了。葛尔丹在他们的嘴里,已经成为了会带给草原灾难的瘟疫之神。
一旦葛尔丹落单不小心被抓住,他面临的将是烧死的刑法。
在这种时候,反而是戎狄可汗最先冷静下来,或者说他不是冷静,而是清醒了,他甚至心底还挺兴奋,并且觉得葛尔丹活着也不错。
葛尔丹活着造成了这样的局面,让这群散沙一样的部落首领生出危机感,终于不再没事找事,重新回归到他的英明领导下。
而他将剑指西北军,为戎狄讨回公道!
——戎狄可汗大概是在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败仗之后,唯一一个依旧坚持坚定坚决主战的人。
可惜戎狄虽然认同可汗的统治,朝廷却并不是可汗的一言堂,戎狄王国是由各大部落联合在一起的,如同当初西周的分封制,诸侯王拥护周天子,而戎狄的军队亦是如此。
诸侯王的自主权太大,一旦戎狄可汗镇不住,便是如战国那般诸侯争霸,天子沦为吉祥物,只能可怜兮兮的握着象征权力的九鼎债台高筑。
戎狄不是散沙胜是散沙。戎狄可汗心中大恨却也无济于事,改革并非易事,他终究不是秦始皇,没有扫六合鲸吞天下的魄力。
于是他的主战思想也终究不是主流。
除可汗之外,戎狄朝廷上下一致同意走和平停战路线,他们决定杀了葛尔丹。
“三王子是西北军的大义和正当理由,只要没了他,西北军就没有理由再继续进犯了。”部落主们如此天真的想着。
必勒格却远没有这么乐观。
葛尔丹就算死了,西北军也可以以查找凶手的名义继续闹个天翻地覆,他们既然开始了进犯,就没有那么好打发了。
然而他地位崇高归崇高,却终归只是个臣子,徒有智者虚名身后却没有部落支撑——说白了,他和“龙傲天”的处境是一样,寒门终究抵不过世家权贵。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与天师文主角协议结婚后(殊兰清音) [穿越重生] 《与天师文主角协议结婚后》作者:殊兰清音【完结】晋江VIP2025-03-11完结总书评数:166 当前被收藏...
- 美貌万人嫌又被纠缠了(蓝狸花) [穿越重生] 《美貌万人嫌又被纠缠了[快穿]》作者:蓝狸花【完结】晋江VIP2025.2.1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