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之木:“虽然和你抢,我的胜算不大……”
穆康:“嗯哼。”
方之木:“但你能把烟头先扔了吗?”
穆康这才发觉自己连嘴里的烟都忘了。他讪笑地处理完烟头,和方之木一起走了进去。
排练厅里塞满了人,一片寂静,一个年轻男声正在说话:“B段86小节,木管意思不对,线条再强一点,跟着我,气息别断。Flute一二感觉要换一下,Oboe只能上3个P,你刚刚最多也就一个P。”
管啸狗腿道:“好嘞指挥!”
穆康:“……”
陆西峰坐在乐队最后一排,一眼就看到了穆康和方之木。他把小号举起来朝二人挥了挥,李重远看到了,在背后朝穆康比了个中指。
穆康没理他,只是专注看着指挥台上的身影。
林衍背对着大票围观群众,站得笔直,腿长逆天。
他身形看起来是锋利的,声音却有些缱绻:“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木管最后来一遍,就散吧。”
陆西峰:“别啊指挥,铜管还没怎么排呢。”
林衍:“都饿了,明天再排。”
首席邱黎明道:“哪有,大家都不饿。”
李重远立刻附议。
林衍不为所动:“我饿了。”
他举起指挥棒,朝木管声部示意,音乐响起,木管灵动的音色如同扑面而来的山间微风。
走过三十个小节,林衍点点头,放下指挥棒,安静地说:“挺好。散吧。”
邱黎明还想垂死挣扎一番,林衍已经干脆利落下了指挥台。他拿起外套,精致的面孔有些疲惫,头发凌乱,显得风尘仆仆。
穆康还没反应过来,方之木已然火速上前,占据高地:“林指,我最近在弹普罗二,能合作一场吗?”
林衍:“我……”
穆康毫不客气地过去加塞:“哥德堡都弹成那样儿,普罗二那么艰深,还是别拿到林指面前丢人了。”
林衍立即选择了闭嘴。
方之木瞪着穆康:“我可以学,林指也可以指导我。”
“得了,别劳烦林指,我指导你就行。”穆康一个跨步,把方之木挤到身后,对林衍嘘寒问暖道,“小衍子啊,巡演怎么样啊?都演了什么曲子啊?”
方之木在穆康身后翻了个白眼。
林衍对穆康露出明媚笑容:“这一轮基本都是贝多芬和海顿。”
穆康:“不错不错,不过海贝虽好吃多了也腻,不如来试试我的新货,换换口味呗。”
林衍眼睛一亮:“写完了?”
穆康:“差不多了,就等你。”
林衍:“行。吃完饭就去。”
“没问题。”穆康一把搂住林衍的肩,众目睽睽之下,越过人山人海,直接把人带走了,边走边说,“哎呀我掐指一算,真是太巧了,下礼拜就期末考了,不如你顺便把期末考也给我一起过了……”
等各声部张罗着对完谱子,指挥台旁只剩下了方之木风中凌乱的萧索身影。
“别想不开,他俩毕竟是灵魂伴侣。”邱黎明拍拍他的肩,“你看,我们也被果断抛弃了。”
方之木:“没事儿,我只是在思考……穆康说的那句‘指导我’算不算数。”
李重远在不远处接茬:“基本算数,不过肯定得等林指走了才行。”
“听说林指这次就呆俩礼拜。”管啸说,“方同学,加油。”
————————
注:
海菲兹:Jascha Heifetz,俄裔美籍小提琴家,小提琴之神,非虚构,去世已久。
作者有话说
本文BGM歌单详见微博置顶(ID@中庸责己)
恰空:Chaconne,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第二帕蒂塔》(Violin Partita in D minor)的末乐章(BMV 1004);
普罗二:普洛克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Sergei Prokofiev-Piano Concerto No. 2 in G minor,Op. 16,写于1912年;
哥德堡变奏:德语Goldberg-Variationen,BWV 988,是巴赫晚期的一部键盘作品,1741年出版;
车尔尼740:卡尔·车尔尼的《手指轻巧的艺术》,作品740号,练习曲集,练琴用的,不好听。
第二章_追声与循途_长佩文学网
本章BGM:勃拉姆斯c小调第1号交响曲 (Johannes Brahms - Symphony No. 1 in C minor, Op.6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林衍是穆康在两年前偶然发现的。
也是临近期末。那时穆康已经保研,又和管啸一起合力送走了大小姐管小小,学业金牌在手,冤家远渡重洋,本该是享受生活的好时候。
奈何毕业音乐会仍然要准备。
大概是四五月,天气渐暖的某日。穆康和邱黎明在管啸的琴房里吞云吐雾,气氛凄惨,李重远和陆西峰不抽烟,于是被派出去买饭了。
“你还是去找方之木吧。”管啸语重心长地说。
“方云迪其实不错。”邱黎明附和道,“去年你们合作的那场,大家都说好。”
穆康猛地吸了一口烟:“我没觉得有多好。”
管啸:“你觉得怎么样不重要,教授觉得好就行。”
邱黎明:“并且人家算是你的脑残粉,绝对不会拒绝。”
穆康哼了一声:“老子出马相邀,谁会拒绝?”
邱黎明:“我会。”
管啸:“我也会。”
穆康:“……”
邱黎明在烟雾缭绕中盯着天花板:“在兄弟和林指之间,我选择林指。”
管啸默默擦起了簧片。
穆康咬牙道:“你们这帮……”
“……孙子。”门被猛地推开了,陆西峰手里提着饭盒,大步走进来,“林指这次好不容易回来一个月,傻子都不会选你。”
李重远站在不远处,皱着眉。几位烟民认命地把烟熄掉,开门开窗散味儿。邱黎明居然拿出了一把竹扇,装模作样扇了几下,才对李重远道:“您请。”
李重远磨磨蹭蹭地进来,挑了个离窗最近的椅子坐下。
几人开始吃饭。李重远看出穆康脸色不佳,提议道:“要不下午来看我们排练?”
穆康正把饭里的韭菜一根根挑出来:“排什么?”
“勃一。”陆西峰一脸无趣,“真他妈烦,勃拉姆斯对小号有种族歧视。”
管啸不屑道:“不让小号出风头就叫歧视?”
陆西峰理所应当道:“是啊。不出风头吹什么小号?”
管啸:“呵呵,你就等着被林指骂吧。”
陆西峰:“你被骂得比我多好吗?”
管啸:“那不叫骂,叫指导。”
穆康好奇地问:“林衍很爱骂人?”
李重远笑了:“别听他俩乱讲,林指脾气很好。”
“尤其是和张老板比起来,林衍简直就是天使。”邱黎明啃着鸡腿,深沉地说,“如果他能成为团里的常驻指挥,我就再也不用担心排练出勤率了。”
张老板全名张玉声,是J院交响乐团的常驻指挥,水平不好不坏,勉强够糊弄外行人。他资历深厚,又很会宣传包装自己,在国内也算有点名气。
张玉声开了一家连锁琴行,名为玉声琴行,贩卖劣等乐器,承袭了他指挥水平的宗旨,继续糊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外行家长们。大家私底下不屑于叫他张指,觉得平白辱没了指挥这一神圣的位置,于是都叫他张老板。
张老板常年霸占着常驻指挥的职位,倚老卖老,打压国内的年轻后辈。也只有林衍这种生长于海外的香蕉人,凭着绝对的实力和国际口碑,能让张老板稍微退让。
毕竟也就是个偶尔来串串场的客座指挥而已。
“排勃拉姆斯真的只能靠林指。”李重远叹了口气,“唉,林指啥都好,就是太忙。”
“勃拉姆斯节奏很变态,听起来没什么特别,重音却基本不按节拍来。”管啸放下手里的麻辣烫,去角落里翻出总谱递给穆康,“你看这里,这一段,我和长笛的旋律,张老板排了一下午也没排好。”
穆康看总谱比其他四人都要快,一下就明白了:“有意思,是这么个写法……”
“张老板完全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不停地数拍子,一二三四,反复重来。”邱黎明狠狠地把鸡骨头吐出来,“重来他妈了个比!”
李重远和管啸都是一脸感同身受的惨不忍睹。
“铜管干坐了一下午,我一直在打游戏。”陆西峰耸耸肩,“前天林指回来,这段十分钟就过了。”
“林指压根没让我们数拍子。”李重远模仿着林衍那种轻描淡写的口吻,“‘你们放开了朝前走,跟着我,线条和呼吸都不能断。’”
“他往指挥台上一站,就让我们信任,就有了主心骨。”邱黎明认真地说,“这才是指挥的力量。”
穆康那天下午确实去感受了一把林衍的指挥之力。然而旁观者众多,他隔着老远,只看到了一个清瘦笔挺的身影,和一张模糊的,依稀端正的脸。
他心里还记挂着毕业音乐会,中途离开,转而去琴房寻人。
毫不意外,他在琴房绝望了三个小时,干掉了半包烟,直到晚霞悄悄染上颜色,人都陆陆续续走了。
穆康叹口气点了根烟,黯然离开时,与一名年轻男性擦肩而过。
男人很高,行走间留下某种乌木香水的味道。穆康觉得这味道略装逼,于是放慢脚步,回头看了看,男人快步走进了一楼的一间钢琴琴房,灯亮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