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主任的脸色不太好看起来,“慕辰,你明白我的意思的吧。”
慕辰微笑着,态度很诚恳,“我真的特别感谢您,主任,小黄姑娘也是特别好的姑娘,可我现在还没有考虑这些,真的是辜负您的美意了。”
唐主任沉着脸,但语气却有些好奇,“那你现在在考虑什么?有什么困难?还是有什么顾虑?”
慕辰笑不下去了,但依然很诚恳,“我小姨只是个工人,工厂效益还一般般,她这个病有后遗症,离不了人,这些费用都不小。她丈夫去世早,孩子才十九岁,还在当兵。也没有别的亲戚能帮的上忙,这个我必须管的。”
唐主任的脸色缓了下来,“慕辰,你知道吗?我最看中的就是你的人品。我知道你父母都不在了,我们家不会在乎你的经济条件。”
看慕辰没有反应,又说,“可是,你的小姨也有儿子,当然,她现在这种情况你管也就管了,可不能永远都这样。”
说到这里又加重语气,“她不应该是你的责任,我说这话你也别多心,我可以理解你,但对此还是保留看法的。”
看慕辰半低着头不说话,又轻描淡写的说道,“你晓得的,我和老黄就小玉这一个女儿,小玉工作也很好,公务员,不用丈夫来养家。我们家的条件不算多好,但小玉结婚用的房子车子还是有的。”
慕辰抬起头,微笑着,但语气却很坚定,“那是我没福气了,真的是谢谢您,主任。我父亲在的时候常说,男人是要顶门立户的,是要言必信行必果的。我已经答应我弟,这三年不考虑自己的问题,专心照顾他妈妈。主任,我是负重前行的,实在不敢耽误好姑娘。”
唐主任有些意外这个答案,但她只是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慕辰起身告辞的时候,微微鞠了一躬,“谢谢您,主任。”
第64章 接回
64、接回
当晚慕辰就回了Y市,到家已经很晚,他直接上的二楼。屋里暖气足,新房子密封性很好,Y市多风沙,屋里却只一层薄灰。
家俱少,慕辰只一小会儿就收拾干净,他洗了澡就上床了。最近上的正常班,他的作息好了很多,明后天还有个大活是要帮林小兰搬家,他得养足精神。
第二天起床时还不到七点,他先出去吃了早点,又下楼清点了一下东西,擦擦灰,拖了地,看看已近九点,拿上刚才列的清单出了门。
先去药店买了个轻便轮椅,一个挂吊瓶的铁架,然后去了超市。
买了一只土鸡、几斤排骨、蔬菜水果,还有一些洗碗布,杯刷之类的小东西,之后才去的医院。
林兰还挂着针,见到他露出了笑容,“小辰,你回来啦。”
慕辰有些小惊喜,“林姨,你这说话更清楚了啊。”
林兰笑,陈大姐也在一边说,“身上也有劲啦,扶着能走四圈呢。”
慕辰夸,“可以啊林姨,照这么练,你迟早能自己走起来。”
林兰不太相信,但还是露出了笑容,她已经接受了自己行动不便的事实,甚至看到了生病的好的一面:比如大家都会让着她,夸奖她,重视她。
慕辰和林兰聊了没多久,她的药就挂完了,这期间陈大姐已经收拾好了东西,他们准备今天就回家,出院手续要周一才能办,明天要去给林兰搬家。
一路上林兰都向着车窗外张望,Y市她只和林红来过一次,对她来说,这是个大地方了。车进小区,慕辰照旧把她扶上轮椅,先推着她在小区里大概转了一圈才回的家,这时陈大姐已经运了两次把东西都拿回来了。
正午的房间,虽然是冬天,阳光也很充足,绿化带的树还没有长起来,屋子很敞亮。
慕辰把人送进屋后就出去停车了,等她回来就看到林兰又抹着眼泪,这一次她是因为感动——慕辰为了她把自己买的新房出借也就算了,还在墙上装了那么多扶手,还有能自动冲洗烘干的马桶。
不仅她,连陈大姐都激动的不行,上次她搬家的时候可没来得及细看。
慕辰笑着劝林兰,反复说让她安心住,他自己买了两套,不会影响他的生活。又让陈大姐把买来的几套床上用品都入下水,不过陈大姐留下一套说是晚上要铺的,看林兰也没有入水的习惯,慕辰也就不再多说,毕竟日子是她们在过。
午饭是慕辰做的,他简单地炒了几个素菜,但很用心地煲了排骨汤,并且全程培训了陈大姐。
因为发现这两个人在生活方面都不讲究,都是重盐重油不爱吃菜不爱喝水,这个危害性他认真地给两人讲了,看她们都能接受,又大概写了个一周食谱。
陈大姐本来还有些担心慕辰对饭菜有过高的要求,她做饭很一般的。
可看到食谱上都是些简单的家常菜,且多蒸煮,对厨艺的要求并不高,主食方面杂粮多,也只是需要用心而已,她一下子放下心来,连连保证肯定按这个菜单走。
她并不是敷衍慕辰,而是真心觉得慕辰说得很对,林兰是病人,而她也不再年轻,饮食上注意些对她们只有好处的,何况慕辰给的伙食标准比她想象的高多了。
下午时三人商量着订了个时间表,除了明确了吃药,走圈,按摩的时间和数量外,其他方面的安排都是应这两人的要求写上的。
不过慕辰特意在表上注明了几次喝水的时间,林兰这次住院也查出了胆结石,好在还不很严重。
对他的这些要求,两人都没有反对,反而还有些兴致勃勃。这样像个小朋友似的被要求和关怀,对她们来说都很新鲜。
马上就要过年了,本来陈大姐是打算回老家的,但现在慕辰提出他要值班,回来最早也在初四,他答应可以另外给陈大姐补钱,也答应她的家人可以来这里和她一起过年。
陈大姐想了想还是同意了,不过她不要加钱,只说以后等她儿子放寒暑假了过来看她时,能在这里住几天就行。
慕辰看林兰没反对也就答应下来,这一个多月陈大姐行事还是很有分寸的,他希望他们能彼此体谅,一直友好的相处下去。
陈大姐家就在本省南部,离Y市三百多公里,家里有十几亩地,老公公还健在,所以她的丈夫一直在家务农没有出来,现在本来计划好的回家日期要改,她赶紧打电话通知。
家里人没有手机,电话是打到邻居家的,听她在电话里用方言快速地说着,慕辰也走到一边试着给余勇拨了个电话,还是关机。
想到除了余勇归队那天的一通电话外他再没接到讯息,不免也有些担心。
还是林兰打断了他的思绪,林兰让他给林红打个电话,她家里的破破烂烂也没法往这个新房里摆,他们明天回石城刚好路过镇上,就让林红一起过去,看有她能用的就拿走,她用不了的就处理掉。
慕辰听她在电话里慢慢地说着,想起没有消息的余勇,又想着明天要去给家里办个固话。
原来石城他移机过去的那部电话林兰已经办了拆机,她自己原本有个小灵通,但现在在Y市了肯定也用不成,总不能老用陈大姐的手机。
还有,看郭亮有没有时间,他要介绍郭亮和这两人认识,有事了她们也能找个帮忙的人,郭亮也能帮他掌握这两人的真实情况......
周天,是鸡飞狗跳的一天。
慕辰现在开的还是当年姜城的那台老夏利,车子小,他就把轮椅放到了副驾上,林红胖,林兰行动又不便,占地儿大,因此她不愿和两人挤后座,一定要慕辰把轮椅放后备箱,还说又不是Y市,交警对开盖的后备箱不会关注,然而结果是被关注了。
好在小交警看他们有病人,也就说了几句没有处罚。林红对此不以为然,但对于宁可自己兢兢业业也不愿受人一句指责的慕辰,就很不愉快了。
到了余家,看到他和余勇养的花全都干死,虽然对这一结果早有预料,但想到当年小孩坚持不让他养在厂房,一盆盆搬回自家的样子,还是很不舒服。
尤其因为林兰是突然发病,除了林红回来找过一次医保卡把屋子翻得更乱外,家里再没来过人,落的灰足有硬币那么厚,可谓脏乱差了。
林兰平时屋子乱还没有特别的感觉,但昨天在慕辰的新房子里住过,她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慕辰假装没有发现她的尴尬,推着她在屋里转悠。
找她的存折,现金,一个金戒指,几本相册,一个帆布箱,那是她从老家带来的唯一一件家当,余建国的一件厚大衣,那是当年余建国发的劳保,为了让她穿专门领的小码......
还有一些对于她来讲意义不同的东西,慕辰都很耐心地帮她整理起来。
而陈大姐最舍不得的是那些铺铺盖盖,对她来说,照顾病人,居家,这些都是很好的东西,慕辰之前买的新被子新床单,都是成套的,好看的,高级的。
慕辰听她这么说,看林兰的表情也舍不得,就让她把被褥都拆了下来收拾了一个包袱,
“林姨,这些棉花都多少年了,里面的灰也积得不少,咱就不要了吧,回头陈大姐把这些被里被面的都洗出来了,你们买几斤新棉花弹一弹,缝个小褥子小被子啥的都好。你现在自己翻身费劲,睡觉还是要盖我买的那些被子,轻,不压身,好吧?”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