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内牛奶厂负责人这么做的原因也不难猜测。
如果食安迫于利润压力,选择国内的奶厂,那食安以后也就和他们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他们不信食安还能保持现在这样超然、优势的地位。
就算食安顶住了利润的压力,依然选择目前在华销售唯一符合纽西兰奶业标准的汇美,他们也成功恶心了赵安一把。
他们是在告诉赵安:华夏的奶业市场,依然是我们说了算!进口牛奶,依然要遵从我们的规矩。
赵安也知道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知道赵安通过孙局长拒绝了他们的“合作”。
现在不确定的是他们是否知道三聚氰胺已经暴露,他们是否还会采取更过激的手段。
虽然食安也有一些政治资源,但还是小心为妙。
这些事情都先放一边,还是得先解决“一棵树”牛奶供应的问题。
“招标的事情你按照流程来办,同时向汇美稍微透露我们可能要服软的可能性。”
“老板,你是准备接受汇美的报价吗?这个价格,一棵树的利润起码会下降三层。”
利润下降三层,对于“一棵树”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鲁剑锋很清楚赵安在质量上坚持,在他看来,如果一定要在利润和质量之间二选一的话,赵安肯定会选择后者。
然而赵安已经被这些肮脏的手段完全惹怒了。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但好歹当个人吧。
无论是屈服于国内奶业,还是被迫接受汇美的天价合同,都不是赵安的答案。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汇美给的价格已经超出了招标书给出的范围了吧。”
鲁剑锋点了点头,他还专门核对过价格数据,确定汇美不是填写错了数额。
“那就一直拖着汇美,等公布招标结果的时候直接流标就好了。”
招标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不可以任意取消。但汇美提出的价格已经明显超过了招标书的参考范围,而这也给了食安拒绝汇美提供了正当的可能性。
华夏人讲究万事留一线,之前赵安给出的招标条件十分优渥了,可以帮助华夏奶业慢慢转型,也包括了足够的利润空间。
既然对方下拒绝了这个可能,也就不能再怪赵安了。
听着赵安的计划,鲁剑锋很快弄清楚其中的关键点。这下汇美华夏地区的负责人恐怕要换人。
但鲁剑锋还是有些担心,一旦和汇美撕破脸皮,那就是两败俱伤的做法,他有些犹豫地问道:
“老板,那新的牛奶供应有着落了吗?”
“没有。”
“那……”
“没有那就去找,我就不信找不到可以提供稳定高品质牛奶的厂商了。”
这下轮到鲁剑锋皱眉了,作为“一棵树”奶茶的直接负责人,他不是没有寻找过其他的牛奶供应商。
质量要符合食安的标准,价格要在可接受范围内,还能保证供应量的供应商,他还真没有备选答案。
“立刻定去纽西兰、意志国和袋鼠国的机票。国内没有合适的奶源,我们就去国外找。”
“但是价格和关税……”
鲁剑锋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和一些食品进口商交流过到岸价格后便打消了这个想法。
进口食品的价格一般来说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牛奶出厂的价格、跨国运输费用以及关税。
牛奶在西方国家属于消耗量特别大的食材,所以哪怕换算成华夏币,牛奶的出厂价格也尚在可接受的范围之中。
牛奶一般选择海运,加上包装成本低廉、易于保存,海运费用也不算高昂。尤其是奶粉,密度小、质变可能性小、运输风险小,可以说是最廉价的海运产品。
而真正将进口牛奶拒绝于大众市场之外的是高昂的关税。
其实政府也心知肚明,现阶段国内牛奶和国外产品之间的巨大差距,一旦放开市场,绝度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堪称毁灭的冲击。
赵安知道很多发展中国家,贸然打开国门后,国内的食品、工业生产体系直接被击毁的事情。
所以国家虽然在推进开放,但是开放的步伐一直小心翼翼。
关税本来就是国家调控国际贸易的主要手段。对外国奶业征收高额的关税,绝对是在改革/开放之初最恰当的选择。
国家利用关税手段阻止海外产品的大规模流入,是为了避免冲击、保护国内市场,营造一个良好的发育空间,国家一直希望民族产品能走出国门。
然而现实中的厂商,立根于如此良好的市场环境,想的不是如何与国外产品竞争,而是满足于国内市场的规模,然后不断压缩成本,想获得更高的利润。
它们明知如果没有关税的保护,它们在海外竞争者面前根本没有任何抵抗力,摧枯拉朽、不堪一击。
但它们依然有恃无恐,因为它们认为只要自己向国家哭弱,国家就会继续利用各种手段保护它们。
缺乏致命的竞争是它们不思进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税的事情不用担心,你找好翻译,订好机票,之后的事情就交给我吧。”
赵安知道明年华夏就发生一件对于整个华夏经济史上足以载入史册的事情——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
华夏的工业这些年发展迅速,由于低廉的成本,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生产国
但就像华夏用关税保护着国内的农业一样,发达国家也利用关税保护着他们的制造业。
想要吃下制造业的红利,华夏就必须打开国门,而最简单的方式便是加入WTO。
直接和所有WTO的参与国一样,遵从相关的关税协定、市场协定,互相开放市场。
其实从前几年开始,华夏政府就一直在为这件事而努力,只不过国内外的阻力都不小。
如今规模也不算小的食安,对于国家的税收政策十分敏感,再加上赵安对于加入WTO这件事十分确信,所以已经有了预感。
赵安相信,国/家相/关部门在加入WTO的前夕,一定会树立一些典型的国际贸易案例,用于向WTO和其他成员国家证明华夏打开市场的决心与行动!
实在不行,赵安也可以学习汇美,让外国企业在华成立中外合资企业,从而获得额外的税收减免。
只不过这样的流程太过于繁琐,与汇美的供应合同只有六、七个月的时间,稍有不慎就有肯能出现奶源断供的情况,这只能是最后的无奈之举。
而鲁剑锋迅速按照赵安的要求去安排出行计划,这种时候他也只能相信自己的老板了。
第134章 暂时的分离
已经在飞机上坐了近十个小时了, 赵安感觉自己浑身酸疼。哪怕头等舱再宽敞、服务员态度再好,一直坐在椅子上也会让人感觉难受。
“赵先生, 请问有什么需要的吗?”
身材高挑、妆容精致的空乘带着笑容走早赵安面前询问。
“不用了, 谢谢。”
赵安用挑剔不出一丝差错的笑容回答。这是他多年来待人接物的习惯,更何况空乘也很知进退,并没有过多打扰。
一边被眼前的男色所惑,一边又为没有机会过多接触而遗憾,空乘一步三回头离开了头等舱。
“老板, 这是第十二次了。”
鲁剑锋在一旁开口,语气中说不出的幽怨。平时他一个人出差、坐飞机的时候,这都是他享受的待遇啊。
想他鲁剑锋,三十而立、身价不菲、有房有车,而且长得也一表人才,按照今年最流行的词语就是“钻石王老五”。
但在赵安面前,他什么都比不过,样貌、收入、才华……尤其是上飞机后,鲁剑锋和平时一样直接称呼赵安为“老板”, 被所有的空乘听到后,鲁剑锋就被彻底无视了。
所有的空乘眼中就只剩下了赵安。
2000年乘坐国际航空的旅客非富即贵, 这头登场票价更是在五位数以上。空乘们都见多识广,一般的富豪还真不能让他们另眼相看。
实在今天的赵安实在太让他们“惊艳”了,比明星还出色的五官,贴身的定制西装,几近完美比例的身材, 以及那种最难以说清却又最吸引人的气质。
说实话,在看到赵安的时候,所有的空乘都有自行惭愧的感觉。
无论男女,他们对赵安真没有非分之想。因为看过的有钱人实在太多,反而知道飞上枝头变凤凰这种事有多么不靠谱。
他们之所以轮流来询问赵安,只是想多和说几句话而已。就像欣赏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哪怕无法拥有,也想多看几眼。
如果他们知道眼前这位看起来高不可攀的乘客,苦等一个意中人三、四年,还没有得手,不知道会不会幻想崩坏。
听着鲁剑锋的抱怨,赵安忍不住露出了一个随意的笑容,和刚才十全十美的笑容截然不同。一双剑目微眯,嘴角也拉大了一些,像一只慵懒的猎豹。
刚才还气场强大的商业精英此时温柔的如同青梅竹马的恋人,别说在休息室偷看赵安的几名空乘芳心乱颤,
就连鲁剑锋这个一向对自己颇为自信的人,也感受到了赵安此时散发出来的魅力。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