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 完结+番外 (何枝)


  这个时候一名男子走向“叶氏秘卤”的推车,赵安看到对方后立刻说到:“韩叔叔,你来了。”
  “哟,小安居然还记得我名字啊。”韩姓男子脸上半是高兴半是惊讶。
  “那是当然。”赵安适当地露出了骄傲的表情,虽然经常要应对不同的客人,但是赵安知道自己累一点,父母就可以轻松一些,所以一直很努力。
  关于名字这件事情也值得一提,这名韩叔叔就是赵安他们家卤菜摊的老熟客,而且还是那种隔三岔五就会来买卤菜的人,绝对的高收入人群。
  一来二去也和赵父赵母他们熟了,每次买卤菜的时候会聊上几句。按他的话来说,他们一家人都喜欢吃赵母的卤菜,尤其是女儿天天吵着要吃,而妻子则特别喜欢他们家的秘制辣椒酱。
  赵安放寒假后来卤菜推车帮忙的次数多了起来。看到认真帮忙的赵安,韩姓男子自然也对赵安有了父辈的好感,便询问了赵安的名字。
  赵安说出自己的名字后,也开口询问道:“那我该怎么叫叔叔呢?”
  “你叫我韩叔叔就好了。”男子随口回答了一句,便被赵安给记了下来。
  他完全没有想过赵安竟然会记得住他的名字,哪怕对方只是一个摊主的儿子,这也让他心中生出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这种感觉是每个人都能能感受到:原来我在“叶氏秘卤”买卤菜,店家会记得我啊。
  培养核心顾客在商业之中绝对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但其实在餐饮行业并不常用。因为餐饮行业的客流量和顾客流失率都太高了,花费过高的成本去做这件事情并不划算。
  赵安始终认为他们家的卤菜摊还能做得更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自然会想尽各种办法来提高自己的口碑。
  当然赵安也承认如果以后“叶氏秘卤”真的扩张,绝对不可能把这个作为卖点推广出去。这个是未来的事情了,就暂且不谈了。
  再回到卤菜摊,心情大好的韩叔叔购买了比以往更多的卤菜,把钱交给赵母之后,便和赵母闲聊起来。
  “你这卤菜摊一直摆到几号啊?”
  赵安的寒假过去了十多天,现在已经是腊月二十二了,等到春节的时候,绝大部分的摊贩都会休息。只不过停业的时间长短不同,所以男子才有这样的问题。
  “我们呀,准备从二十九休息到初三,初四开始营业。”这是赵父早就决定好的事情,夫妻二人本来就准备挂个纸板提前通知,现在客人主动问起,赵母便说了出来。
  “那太可惜了。我还说三十的时候,从你这买点卤菜回去呢。”男子一脸的可惜。
  “过年还是都吃自己家的菜。”
  “总觉得我们家的卤水不好吃,不知道该怎么配香料。到时候我女儿一个周吃不到你们家的卤菜,肯定要大哭大闹,还有你们家的辣酱也特别好吃……”
  “来,我给你单独装一点辣椒酱。”
  “这太麻烦了。”
  “哪的事情。”……
  赵母和男子还在一旁寒暄交流,而赵安脑子突然却快速运转起来。
  虽然卤菜摊的生意蒸蒸日上,但是赵安一直有危机感,思考如何趁着九十年代这个黄金时期尽可能地扩大赵父赵母的事业。
  赵安一开始想得自然是开连锁店,像后世有名的X黑鸭一样,但是这条路线并不简单。
  如何说服自己的父母开分店、解决原始资金问题以及自家卤菜的品种单一等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刚才韩叔叔话却给了赵安另外一种思维,不从卤菜本身的角度来扩展自家的卤菜生意,而是生产更多半成品,比如卤水香料、半固体卤水、辣椒酱等等。
  这个时候赵安对于后世的食品行业了解就有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知道像X黑鸭、X味这样的辣卤是如何一步步地扩张,同时也知道十多年后有一个认真固执的女性靠着一瓶辣椒酱被全部网民称为国民女神。
  赵安无意去寻找那位国民女神进行投资,更不会提前仿造那瓶充满神奇魔力的辣椒酱,他所思考的是制作赵母秘制辣椒酱。
  不过辣椒酱的事情还有待改良,首先母亲现在每次采买的辣椒辣度不一,为了保证辣椒酱的味道统一,赵母每次都需要依靠自己长期以来的烹饪经验进行一定的调整。
  其次辣椒酱也不能只有辣椒与辣椒油,必须得加入其他的主食材才行。其实这中间也有一些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纯粹辣酱的消耗速度太慢,会导致市场的需求较低。
  而且消费者在购买辣酱的时候,反而会认为只有辣椒的辣酱价格应该更便宜。所以后世辣酱更常见的还是牛肉酱、花生辣酱或者是直接将辣酱的辣度调低,基本上一瓶辣酱十余次就会消耗完。
  还有一点则是该如何对辣酱进行封装,总不能再像卤菜这样直接盛在盆子里进行售卖了吧。那就涉及到找食品加工厂的事情。
  卤料也有同样的问题,赵母每次在农贸市场购买的香料在香味、色泽方面都不尽相同。
  看来这件事还需要好好思考一番。赵安觉得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年龄是他目前最大制约。


第27章 下东村
  米黄色外壳的汽车,在泥泞的公路上行驶,连续两个多小时的颠簸,总算是到达了目的地。
  “下东村到了。”司机的声音打破了汽车内的沉闷。
  赵安很想赶快下车呼吸新鲜空气,但是颠簸的汽车耗尽了他所有的力气,只能瘫倒在车座上。赵安也没有想到他自己居然会晕车,这种感觉真的是太陌生、太难受了,大脑和身体完全不受控制。
  主要是现在高速公路还没有普及,刚才汽车行驶的公路就是以后被划分为乡道的公路,基本上全程都是泥土路,连水泥都没有,全是坑洼。再加上赵安现在不过十一岁,身体没有发育成熟,所以没忍住在汽车上有所失态。
  赵父背着赵安车上走了下来,两手还提着年货,赵母双手也是如此。
  赵安看着面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集市,听着喧嚣嘈杂的吆喝声,以及处处可以看见的朱红门联,这就是农村的生活。
  赵安靠着赵父那并不怎么宽广的后背,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自己也忘了有多久没有回来过这里了。
  虽然说已经到了下东村,但事实上距离赵安他们最终的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在走了十多分钟,赵安感觉道自己腹中的不适感稍微减弱后,同时也看到了他们的目的地,一座黄褐色的泥土房。
  走进院子后,率先听到的是狗吠之声,农村人总喜欢在自己的家里养一条狗,防火防盗、居家必备。
  然后便听到一道中期十足的声音:“跃进,你们回来了啊!安安,快来让奶奶抱抱。”
  刚才赵安的身体稍微回复后,便挣扎从赵父背上爬了下要求独自走路,然后还主动帮父母提了一袋年货。
  此时赵安直接把年货丢给自己的父亲,然后扑向了自己的奶奶,然后撒娇说道:“奶奶,我想死你了。”
  身后的屋子里同时也走出一名老人,正是赵安的爷爷。赵爷爷喊了一声:“老二一家这么累,还不让他们进来休息。”
  赵爷爷说话的样子和赵父如出一辙。这个时候赵奶奶轻轻推了推赵安,赵安立刻会意。从赵奶奶的怀抱中跑出来,然后冲向一脸严肃的老人,口中还大声地喊着:“爷爷。”
  刚才还一脸严肃的赵爷爷,看着抱着自己的赵安,脸上笑容根本藏不住,不停地用手拍打着赵安的头。
  趁着这点时间,赵父赵母已经把年货提进了屋里。
  “爸妈,这是给你们买的。”赵父把四分之三的东西全部放在桌子上,给赵奶奶说到。
  牛奶、板鸭、饼干、硬糖……都是这年头最时兴的年货,满满当当摆满了一整桌子。
  刚被自己孙子给“融化”一些的赵爷爷又呵斥到:“买这么多东西做什么!一点都不知道节约!”
  一旁的赵奶奶也在附和说:“你们在外面打工也不容易,我听老万他们儿子去鹏城打工,一个月才八十多块钱,你这买的东西就是你们一个月工资就没了,太浪费了。”
  平时家里都是赵奶奶管钱、买东西,所以她很清楚这些年货的价格。
  这个时候就轮到赵母出场了,她走到二老面前,把自己和丈夫摆卤菜摊的事情说了出来,同时也告诉二老他们两人现在的收入。
  赵母虽然文化不高,但是说话有条有理、逻辑清晰,平时和客人沟通也多是赵母出面。
  因为村里电话通讯贵,所以二老上一次和赵父联系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情了。听到自己儿子和儿媳这个三个月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二老惊讶之余更多的还是高兴。
  如果不是当初村里的书记作梗,他们家老二也不必带着妻儿进城打工。如今自己儿子一家过得开心,那比什么都好。
  不过农村人的节约的确是刻进骨子里的,赵爷爷依然满脸的不赞同:“就算你们有钱,也应该存起来,如果以后出点意外怎么办?”
  赵安扶着自己的爷爷,知道自己父亲的节约到底是从何处遗传而来的了。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