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 赵父赵母难免会谈到这些事情。赵安听了之后, 心中也有了些猜测。
“小树,周末帮我个忙?”
“好呀!”
计嘉树什么都没问便答应下来,反正赵安又不会害他。
周六的下午, 赵安带着计嘉树来到了一个二人从来没有来过的街道,附近有一个农贸市场,此时人流特别拥挤,都是下班来买菜的人。
赵安很快就看见了自己今天来这里的目标——叶氏秘卤连锁三店,这是赵安之前就暗中记住的信息。
“安安,这是你们家的连锁店吗?”
因为之前《蓉城日报》的报道,计嘉树也知道了连锁店的事情。
“嗯,等会你去店里帮我买点卤菜,多买几个不同种类的卤菜。不要对他们透露是我让你来买卤菜的。”
无论是之前口头商讨连锁店的事情,还是到总店来购买卤菜,对方都见过赵安不止一次,赵安自然不可能亲自去购买卤菜。
计嘉树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一定完成任务,从赵安手中接过了钱。
赵安目送着计嘉树走向连锁三店,同时观察着连锁三店的人流量。
果然有问题。
虽然三店的客流量比不上总店,但绝对不比赵达表哥和小姑父的卤菜摊差。以这个人流,每天贩卖的卤菜绝远超过从总店买回去的量。
从对方和自己父母签订口头约定的时候,赵安就知道肯定会出问题。
至于对方到底做了什么,赵安心中也有了大概的猜测。没一会计嘉树就带着装满卤菜的袋子回来了。
赵安带着计嘉树离开了附近,然后直接打开了塑料袋。
单是从色泽、香味上来看,赵安就确定了这不是赵母制作的卤菜。为了再次确认,赵安还是把每一种菜品都品尝了一下。
卤菜香味不足、盐味有余;土豆明显选用的是大型土豆切块、口感不佳;海带卤制时间过久;至于猪蹄的问题更明显,肉质松散……
至于味道方面,赵安能够感觉到对方在模仿赵母的味道,但是香料、食材品质明显不如,导致了最后的口感有了很大的差距。
对于这个结果赵安并不意外。
赵父赵母为了保证卤菜的品质,从食材香料的选择到卤制过程,二人都是精益求精。
这样一来卤菜的成本就已经高出其他商贩不少,再加上赵母的加工费用,可以说明显压榨了卤菜的利润空间。
反正双方就是口头约定,没有任何违约的惩罚,在金钱面前,他们当然动了歪脑筋。
现在已经有了“叶氏秘卤连锁店”的招牌,卖的到底是不是叶氏秘卤,也没人关心了。
他们以前就厨师,对于卤菜也有一定的了解。于是便直接开始仿造赵母的卤料,然后自己制作、自己售卖。
他们为了不让赵父赵母起疑心,才选择逐步减少每天购买的卤菜量。
赵安在得到结果之后,准备直接把口袋扔掉。
计嘉树不明白的举动,说道:“为什么要把他们扔掉,太浪费了。”
看着没有起疑心的计嘉树,赵安突然有一种担心,以后计嘉树会被别人骗怎么办。于是从口带中挑选了一块海带送到计嘉树的面前前。
计嘉树也不嫌弃,直接用嘴接过海带,刚咀嚼了两口,就皱着眉头说:“这味道比你们家的卤菜差太多了。”
“但是他们卖给客人的时候,说这就是叶氏秘卤。”
赵安说道这里就没有继续解释了,计嘉树马上也要十四了,有些事情不用赵安点破。
“他们这是挂羊头卖狗肉!”
这小子居然还用了个成语,赵安差点没绷住自己的表情,对计嘉树说道:“走吧,我们还要去另外一个地方。”
之后在计嘉树的帮忙下,赵安又尝了尝四店的卤菜,和三店的手法如出一辙。而且他们家连鸡茸辣椒酱都有仿制。
“他们太过分了。”
赵安还没有什么情绪的变化,计嘉树就开始为赵安打抱不平了。
因为他知道鸡茸辣椒酱算是赵安的想法,对方这么做就是在窃取赵安的创意,而且还在顾客以为这是正宗叶氏秘卤辣椒酱的情况下进行贩卖。
这是赤/裸/裸的欺骗!
“好啦,别生气了。我们快回去吃饭吧。”
赵安给计嘉树顺了顺毛,然后把计嘉树带回了自己家。
几天后,蓉城日报编辑部。
“主编,那个赵季安又来稿件了?”
“怎么,又是在吹嘘叶氏秘卤的?直接扔了吧。”
主编语气不是很好,因为之前相关的稿子是他一手审核通过的,对于叶氏秘卤之后的发展他也有所关注。
他知道刊登报道后,叶氏秘卤立刻开了两家连锁店。
恰巧他的家就在叶氏秘卤连锁四店附近,所以亲自见证了四店的味道如何一步步变差,到现在已经和普通的卤菜店没有任何的区别,对于叶氏秘卤的印象极差。
他以为赵季安来稿又是在宣传连锁店和叶氏秘卤,所以心中很是不满。
“主任,这篇文章好像是在骂叶氏秘卤的。”
“什么?拿来我看看。”
从属下手中接过来信,主编的表情就又有了变化,读完所有的内容之后,他确信了一件事情——这个赵季安和叶氏秘卤肯定没有任何关系,否则绝对不会把叶氏秘卤现在的连锁店策略从头到尾痛批一顿。
而且赵季安在信中提出了很多在他看来无比珍贵的意见,如果他真的和叶氏秘卤有关系的话,他大可以直接把这些建议告诉叶氏秘卤的老板。
不过还是要亲自去确定一下才行。
下午下班之后,主编专门来到了叶氏秘卤的总店,然后购买了卤菜回家。
当他把叶氏秘卤放入口中的时候,他决定采用赵季安的稿件,并且安排上后天主版面!
1994年6月17日蓉城日报·生活版
《连锁店的弊端与管理——叶氏秘卤的堕落》
趁着连锁店的东风,蓉城本土的著名卤菜店叶氏秘卤一次性开了两家连锁店。但是这两家连锁店的质量却不尽人意。本人一直关注本土餐饮业的发展,所以对叶氏秘卤的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叶氏秘卤的连锁并没有形成任何合同规章,对于连锁店没有任何的限制……
本人购买过五家店铺的卤菜,明显感觉到总店、一店、二店的卤菜是统一制作,味道与口感并没有任何的差别。并且一直保持着不错的品质与水准……
而三店与四店的味道则不尽人意,明显是自行制作的卤菜,只是借着叶氏秘卤的名号在经营而已。在我看来这根本称不上连锁店,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制作流程……
我这并不是在为叶氏秘卤进行便捷,相反我对叶氏秘卤仍何人都要更加失望。
作为开创者和经营者的总店,对自己的连锁店没有尽到任何监督、保证责任,这是对于消顾客的欺骗!
这样的餐饮业没有办法在未来立足……
如果真的想建立起华夏人自己的连锁店,叶氏秘卤道阻且长……
首先,连锁店必须要有法律的约束,用合同来约束双发的义务与责任……
其次,卤菜的制作必须要具有可扩张性。据我了解目前连锁一店、二店都是从总店进购卤菜。但如果连锁店进一步扩张,总店的老板又能提供多少品质有保证的卤菜呢?
或许可以借鉴肯德基的经验,把所有制作过程统一、标准化。而总店的任务则是提供技术、食材与方法……
最后,叶氏秘卤想要发展,必须要成立公司,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
以上为笔者对于我国餐饮行业的一些粗略思考,本人将会继续关注叶氏秘卤未来的发展,毕竟这是本土餐饮企业的一个可能性。
第53章 学习
赵父看到这篇报道的时候, 心中立刻生出了愤怒。倒不是针对于作者“赵季安”,而是对于连锁四店和五店的老板。
之前就已经对于他们每天购买卤菜的分量产生了怀疑, 如今看到这篇报道, 赵父还有什么不明白了。
赵母根本拦不住愤怒的丈夫,自己又离不开总店, 只能任由赵父去对方说理。
进入店铺后,赵父都不用品尝就已经确定这根本不是自己妻子制作的卤菜。
看到赵父的到来,店主也知道事情败露了, 一开始想和赵父商量商量, 大事化小。
“赵老板你有什么事情啊?”
“你立刻把招牌给我下了!”
“赵老板, 话不能这么说, 当初我们说好了允许我加盟叶氏秘卤,现在你怎么能单方面反悔呢?你这不是欺负人吗”
对方反而恶人先告状,把所有的过错全部抛给了赵父。
此时的赵父已经愤怒到什么话都不想说了。
作为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 他以前就没和别人在诚信方面有过任何纠葛,没想到居然有人打着他们家好不容易一手创办起来的招牌骗人。
赵父直接把手中的蓉城日报拍在对方面前, 他知道自己是肯定说不过这个无赖, 他已经想好处理这个问题了。
也不管对方看到报道内容之后的脸色有多么难看, 赵父直接往连锁店走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