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再孤单 (一心向钱的浆果)
- 现代耽美
- 作者:一心向钱的浆果
- 更新入库:04.10
早餐店门口的热锅里灌了五分之四的油,热油被店家用来炸油条和油饼。
小男孩的母亲带着孩子来这家店吃早餐。
年轻的母亲独自在餐桌边吃着早饭,根本没有看孩子的心思。
在店里蹦上蹦下、跑来跑去的小男孩,右脚一不小心跘在了桌子脚,上半身直直的扑进了油锅里。
油锅因推力而倒,滚烫的热油撒了一地。
热锅边,炸油条师傅的双脚登时被烫得起了几个水泡。
50多岁的男人懵愣在原地却并非因为自己脚上的伤痛,而是地上的那个小孩子……
小男孩在油锅里挣扎的时候又喝了几口滚烫的热油,面部严重烫伤、鼻腔和喉咙严重烫伤。
在地上蹬腿挣扎了几下,小男孩就不动弹了。
店里的食客听到尖叫声纷纷从店里跑了出来,店门口顷刻间围了一圈人。
打120的打120,冲去接冷水的接冷水,还有跑到街对面买纱布和烫伤药的。
一群路人霎时间为了营救工作各出己力,唯有一个女人安静地坐在店里的餐桌边、继续着早餐,仿佛店门口发生的一切与她无关。
而这个女人,正是小男孩的母亲,亲生的。
老板娘和好心路人喊了好多遍,
“这是谁家的小孩子?”
“这是谁家的小男孩?”
充耳不闻的,唯有在餐桌边一手刷着手机、一手夹着小笼包的母亲。
门口帮忙的路人渐多,炸油条的师傅被路人扶去水池边坐着。
一群人大概意识到,早餐店里受伤的这个男孩应该是个无家长的,只好拨打110求救于警察。
……
巡逻组和急救队前后脚赶到现场。
陈飞和刘易正在急救车里拿仪器的时候,温杨和张路之正好将车停在路边。
饶是急救队和巡逻组的人,在见到躺在地上小男孩的惨相以后也震住了。
这个孩子……实在是太可怜了……
他们注意到了那口被掀翻在地的热油锅,还有铺了店门口满地的热油。
小男孩全身上下无一处不湿漉。
而沾湿他身体的,自然不是什么水,显然是滚烫的热油。
早上7点,室外温度已经33度。
张路之捋了一把脸上的汗珠……
他才刚刚离开空调车没多久就已经是这幅德行,那这个孩子……
还有的救么?
他偏过了头,不忍心再看向那个可怜的孩子。
……
小男孩早就被善心的路人搬离了早餐店门口的热油中心。
一群人慌慌张张在里屋找能给孩子垫着的东西的时候,刷完手机微/博和朋友圈的年轻母亲才恍惚间想起了什么。
“乐乐?”
“乐乐?”
“王/八/蛋韩乐!又给老娘死哪里去了?”
怒气冲冲的母亲,此刻才注意到店里霎时间又只剩下她一个人了……其余人又围去了店门口。
或许是最后一丝人/性起了作用,这位年轻的母亲总算收了手机、起身前去查看情况。
……
命大的孩子,遭遇此种情况居然只是昏迷了过去。
简沐姿正在给小男孩做紧急处理,而孩子的母亲却在跟早餐店的老板娘咋呼着赔偿问题。
等到听说了命大的孩子竟然没死?
孩子母亲身形一顿,一旁的路人都看不下去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又纠结上了孩子的医药费。
“安静!”
震怒的声音使得二十出头的女人噤了声。
温杨狠厉地瞪着所谓的亲生母亲,
“看不到我们警察在这里么!瞎啊!”
张路之随即站到温杨身边,直接表明了现场有两名警察在。
“刚才谁报的警?”
“我!是我,警官!”
人群里站出了一位带着上小学孩子的女士……
接着,又站出了一位年纪稍长的先生,“我,警官。我也报了警。”
“我!警察!我也报了警。”
温警官沉着声,心里生出了满腔的怒火,“报警原因是什么,告诉她!”
“我们找不到这孩子的家长……叫了好多遍都没人过来认人。”
“她?我刚才看见她了!我们喊这孩子的家长在不在,叫了好多遍,就她一个人在店里吃早餐,看都不看一眼、继续玩着手机。我还当她是个没心肝的路人呢。”
“你你你……你怎么说话呢你?谁没心肝了?”
被路人说急了,小男孩的母亲两手就往自己脸上抹,分明是想挤出几滴眼泪。
“我……我的儿子要是怎么样……我也不活了!”
过于矫情的哭腔。
温杨抓住了对方的手臂,强行将搭在对方脸上抹“眼泪”的手给拽了下来。
直视着对方脸上果然毫无泪水,她冷冷一笑,“早干嘛去了!该看着孩子的时候,你人呢?吃早餐吃得挺香的,玩手机玩得挺带劲的是吧?孩子还在急救,你就在这边找老板娘要赔偿,都是你这么当妈的么?”
“那你教我怎么当?那你来教我啊?想当妈自己生一个去,我还不稀罕当妈呢!在这里教育我?你别以为你是警察我就怕你!”
“怎么说话呢?”
“哪有你这么说话的?”
“真不像个当妈的!”
“是亲生的么?”
路人七嘴八舌地帮忙温警官指责男孩的母亲,各个都在比拼声音的洪亮有力。
咋呼的母亲一时被这么多路人围怼,无力辩驳了几句声音就被盖过了。
温杨退出了人群,完全没搭理那头的众矢之的,反正那头有张路之看着。
她现在一颗心全在那可怜的男孩身上……即便气息尚存,这孩子怕是也难撑多久。
就算出现了奇迹,以后又该怎么面对生活呢?
尤其是,他还有个如此不称职的母亲。
……
简沐姿推开了附近副食店老板送来的冰棍。
这是许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
处理烧烫伤问题的时候,千万不能用冰块直接冰敷。
冰块敷在烧伤伤处的皮肤表面,会导致创面下的血管过度收缩,不利于恢复。
“脚部烫伤的那位患者呢?起得水泡没有挑破吧?”
简医生处理一名病患的同时,还得留心着现场群众七嘴八舌的声音。
她听见了还有一位伤者被烫伤了脚,起了水泡。
脚烫伤的早餐店师傅被人搀着、挪了过来,“没有,医生。没敢戳破。”
“嗯。”
烧烫伤产生的水泡未免发生感染,一定不能将水泡戳破了。
“受伤的创面有没有涂抹任何药物?”
“没有,医生。烫伤药买了,但是没敢给他抹。”
简沐姿手上的动作不停,为小男孩清理异物的同时、再次沉声道,“嗯。”
烧烫伤的情况,未经医生诊断,不要在创面上涂抹任何药物,尤其严禁使用牙膏、草木灰等土法治疗。
这些东西不但不能治疗创伤,还有可能导致创面感染。
“陈飞,刘易,戴手套。”
简沐姿拆开了两条新的无菌床单,一条盖在了移动担架床上,一条盖在了小男孩身上。
烧伤的情况,即使是用无菌纱布包扎创面,包扎的材料也很容易跟创面粘连在一起。
为了避免对伤者皮肤的二次损伤,简沐姿选择不包扎。
但是不包扎,外面的脏空气又容易引起感染……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拿无菌的纱布或者干净衣物盖住创伤表面,立刻将伤者送往医院。
……
叮嘱了两个急救队员戴上手套,简沐姿跟着两人快速抱着孩子上了担架床、上车,动作一气呵成。
而两位留在现场处理警情的警察,在等到了打货回来的老板以后,记下了现场愿意作证的路人的电话。
温杨和张路之将受伤的师傅扶上了警车,带上了善心又觉得自己应该负些责任的老板娘,唯独没有搭理所谓的亲生母亲。
“警察,我呢?那可是我儿子!”
温警官开车门的手一顿,转身横了一眼对方,“没说不是您儿子,但是我不乐意带您。您有空去医院看儿子的话,自己打车过去!”
……
作者有话要说:
最后一卷的case基本上是为了起到引线的作用,非常少。
本文最深的一个埋线将在本周揭晓。
第121章 21时43分
*不配*
……
距离警车近的围观群众,显然是听到了温警官冷言冷语。
这变相揶揄小男孩母亲的话,听得方才参与救援的大伙总算出了口恶气。
哪有这样当妈的?
真没有个当妈样!
两岁多的男孩跟着这样的妈,也是投胎没有准头,这辈子特意来人世历练的。
路的尽头,刘易将急救车开得极快,来回穿梭于车道之间。
警报也拉响了,这会儿也顾不上此刻正是市民们陆续起床的时间。
救人救命,打扰了旁人的休息也是无奈之举。
温杨虽然去年才调进巡逻支队、开始每天与警车为伴的日子,但是在此之前,她还在经侦支队的时候就没少开车。
那会儿办案也是常常用车,乔装办案的时候,更是时常需要开快车、开稳车。
这么一着,平日里,即使温警官是个讲求安全至上的警官,但在必要时候,她也可以将车辆开出最高速。
警车和急救车保持着不分上下的速度,两车里的人都在紧张着烧伤小男孩。
呼吸尚存,不等于无生命危险。
连上心监以后,小男孩甚至在急救车行进过半的途中,出现了呼吸骤停。
简沐姿和陈飞在车里给小男孩做了几轮CPR,暂时挽回了一条生命。
然而急救车刚刚行至一医院急诊大院,烧伤的小男孩再次出现了心脏骤停的情况。
移动担架床被抽下车以后,简沐姿当即爬了上去。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