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林典却读懂了方适的未尽之语:“我知道了,728也是比小木哥低。”
方适:“那倒没有,我高中成绩不算顶尖,运气好能上七百。”
林典惊叹:“我去,你们的七百分是批发的吧,太可怕了。”
方适说:“只要你努力,也是可以的,你现在有目标了吗?”
林典抠抠鼻子:“我想考教授你们学院。”
方适有些惊讶:“是吗,那挺好的。”
苏羚木在一边冷嘲热讽:“人家公卫院是你510分能进的吗。”
李阿姨一筷子给苏羚木打过去:“点点有心学好,你泼个屁的冷水。”
苏羚木瞬间噤声。
这家里站在食物链顶端,只有李阿姨一人。
而李阿姨的开口,也代表着这顿饭的重头戏要登场了。
“我听说……”李阿姨夹了一块肥牛到方适碗里,笑吟吟道,“昨晚上你把凡凡带到家里来了?”
方适开始头皮发麻:“……嗯。”
“晚上一起去吃饭了吗?”李阿姨问。
方适说:“也不算。”
“什么叫也不算啊?”李阿姨语气非常温柔,可越是这样,方适越瘆得慌。
“我晚上有应酬。”方适试图让自己变成牙膏,挤一点说一点。
“有应酬那你们怎么碰上的?”李阿姨问。
方适:“……这是个好问题。”
苏羚木已经开始偷笑起来。
“既然是好问题,就解答一下,让我们都听听嘛。”李阿姨说着,又夹了一块藕到方适碗里。
方适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老实说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打电话叫杨羽凡出门看电影。
好像有无数理由,又好像什么理由都没有。
他知道李阿姨想从他嘴里听到什么,可是他不可能说出来。
不可否认杨羽凡确实是一个很有魅力的男孩,但是这个男孩和他不合适,哪个方面都不合适。
方适叹了一口气:“我和他真的没什么。”
李阿姨不信:“可是我听小木他们说,昨晚上你们俩可是当着他们的面搂搂抱抱。”
方适:“怎么就变成搂搂抱抱了,那只是……”
只是什么方适也不知道。
“我觉得吧,小凡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为人勤快有爱心,长得也很俊俏,还那么喜欢你,完全可以发展一下嘛。”李阿姨说。
方适摇头:“不行。”
“为什么不行?”李阿姨问。
方适抿起嘴,沉着脸不开口,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气氛凝滞。
好一会儿后,方适才回答道:“就是不行。”
“别说这些了,吃饭吧。”方适说。
李阿姨三人对视一眼,没敢继续说话。
方适平时在家里很和气,哪怕他的长相看起来有些距离感,但是能从他对404每个人的照顾上,感受到他骨子里的温柔。
所以大家有时候和他说话,都敢没大没小,甚至像昨晚那样不分轻重的调侃。
可真当方适沉下脸来,家里没人敢惹他,连李阿姨都会避开。
四人沉默地吃着火锅,方适看着他们食之无味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
“别想了。”方适最先打破僵局,“我只当他是我的弟弟,和点点一样。”
“12岁的差距,不可能的。”
李阿姨知道这是方适递给他们的台阶,最后只问道:“那我们还请他吃饭吗?”
方适筷子微停,随后伸入火锅里:“嗯。”
第二十五章
请客的事情被方适口头上延后,因为清明节到了。
医科大每年清明节放假前一天,都会有全校性的祭祖仪式,分成各个院系举行。每个院都会选出学生代表和教师代表,在仪式上敬献黄白菊花。
今年公共卫生学院的教师代表,是方适和另一位女老师。
祭祖仪式是很严肃的事情,祭祖仪式当天,方适穿上一身庄重的黑色西装,整个人也明显变得比平日更加沉默。
开学已经一个月,方适给自己的本科班布置过两次任务,这两天班里学生陆陆续续往他邮箱发作业,方适一个个改。
越改火气越大。
他知道清明祭祖仪式后,就会有三天假期,学生难免心思浮躁,但是作业质量跟着下降那么多,根本就是态度有问题。
方适不喜欢态度不端正的学生。
方适在批改意见栏重重打下一个问号,把回函给学生发过去。
很快班级群里就闹腾起来。
18级公卫院预防医学传染病理论群
李某某:卧槽方教授给我的评语只有一个问号,我瞌睡都吓醒了!
王某:……我只有一个句号,害PIA
张某某:我……我是空格?[撒贝宁吸氧.jpg]
王某:我还以为教授不会看呢,瞎写上去的orz
刘某:?
刘某:你们怕不是忘了,教授也在群里。
刘某:撤回一条消息
王某:撤回一条消息
……
方适:@全体成员,一次重写机会,清明节后三天前交齐,逾期以第一次成绩为准。
方适:不会就问。
王某:收到
刘某:收到[OK]
改完作业,时间也差不多转到下午,方适跟着其他老师一起往公卫院操场去。
公卫院的各个班级根据以往的队列要求,在各自位置排好,方适按照安排,到主席台后侧做准备。
“老师,这是您的菊花。”到后台时,方适还没找到自己的搭档老师,学生会的干部就把一束黄.菊.花递给了他,“等会儿的流程和以往相同,您按照主持人的指示行动就好。”
方适点点头:“辛苦。”
干部礼貌地鞠躬,又匆匆忙忙地离开。
方适抱住花束,朝搭档蒋老师走去。
蒋老师也是位博导,他们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讲师,在学校教书已经二十多年了,今年六十岁,气质精神都是数一数二的好,是他们院亲封的院花。
“蒋老师。”方适走过去,“我们到那边排队?”
蒋老师笑容典雅,穿着庄重的黑裙,身姿曼妙,哪怕时光也没在她的脸上留下过多痕迹。
两人到之前定好的位置并肩站好,仪式还没开始,蒋老师开始闲聊:“方老师今年清明要回家扫墓吗?”
方适摇头:“时间太紧,蒋老师呢?”
蒋老师说:“我明天的飞机去澳洲交流学习,假期休不了了。”
方适心思一动:“是全球健康研究所的那个论坛吗?”
蒋老师颔首:“对。”
方适还想说话,结果对面主持人登台,宣布了清明祭祖仪式开始。
医科大的祭祖仪式,一共要鞠十二躬。
三躬敬先祖,三躬敬先烈,三躬敬先辈。
最后三躬,敬所有为医学事业奉献生命的学者与医护人员,也敬为医学事业捐献遗体与遗体器官捐献者们。
“……伏惟尚飨!”全体师生在院长的带领下,集体吟诵祭文。方适肃穆地看着前方,声音是难得的慎重。
到祭祀先烈时,作为教师代表的方适和蒋老师,一同走上主席台,将黄.菊.花敬献到祭台。
做完这些,方适与蒋老师回到教师方队,准备最后三鞠躬。
主持人在所有人到位后,开始诵读从去年清明到今年清明期间,所有为医科大与附属医院捐赠遗体与器官的人士名单。
“……精神与日月同辉,爱心与天地共存*。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敬意,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方适鞠得很低,这是医科大的传统,也是学医之人不可忘记的恩情。
在祭祖仪式结束后,学校的清明假期也正式到来。
方适站在原地看院里的学生们,一个接一个顺着操场出口慢慢离开。
翌日,方适一大早就起床,换上了白大褂,走出香林天地。
小区外,他的好友韩凛与韩凛的爱人朝歌,正坐在车里等他。
“快点,磨磨唧唧的,等会儿路上会堵。”韩凛降下车窗,冲抱着花束慢慢走过来的方适喊。
“早上好,朝歌。”方适没理韩凛,对坐在副驾的朝歌打了个招呼。
朝歌弯起一双小鹿般的大眼睛,笑眯眯地对方适挥手。
清明节,他们今天要去秋林山陵园扫墓。
朝歌和韩凛都有亲人葬在秋林山,方适的家人在老家,他去陵园是为了给他的好友,包括几位曾经在404居住过,但已离世的人扫墓。
因为方适不会开车,所以每年都是韩凛和朝歌带着他一起去。
“等会儿扫完墓,去我们家吃饭吧。”韩凛说,“朝歌准备了你喜欢的火锅,啧,对你比对我都好。”
方适自然点头:“谢谢朝歌。”
前排的朝歌扒拉着车座椅回头,对方适比了个手势,是“不用谢”的意思。
朝歌是个哑巴,和韩凛在一起已经好几年了,他们年纪差得挺大,整整八岁,当初很多人都不看好他们,谁也没想到他们俩在一起后,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说是神仙眷侣也不为过。
秋林山离得远,去的人也多,哪怕他们出发得早,路上也还是堵住了,等到地方时已经快十点。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