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电影和电视剧不相容,其实并不然,只是两者受众面不同艺术高度不同,旁人给的定义也就不同。归根到底都是拍摄,只不过手法略有不一样,剧组也不一样,有的演员演惯了电影,习惯了被大导□□磨练,下到电视剧时反而不习惯,紧凑的拍摄,不充足的休息,略略带过的指点,再遇上有些质量不高的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难免翻车。不过电视剧片酬高也是人尽皆知,说是为了钱拍,倒也不全面,还为了只要播出就有的热度,那也不算亏。
当陶川温水煮青蛙似的跟许之圳说了有小半个月后,她再拿出几个电视剧剧本让许之圳挑选时,他也不觉得稀奇了,反而接过剧本含笑看她,问,“直接给我不就好了?干嘛铺垫这么久,我都等累了,你再不给我我就要找你要了。”
陶川没料到,摸着鼻子讪讪,“听你之前的意思是就想演电影,我怕你不接受,这不慢慢想感化你嘛,怎么突然变了?”
许之圳嘿嘿笑,也不说话,简单看了几个剧本,制作规模都不小嘛。
“这是别人投过来还是你找的?”
陶川挥挥手,“投过来的百分之八十都是电影,电视剧的有是有,全是些不入流的网剧,我都不知道人家怎么有勇气投的,要我我真可不好意思。”
“指不定人家就试试,万一我答应了那不是好事嘛。”
“嘿,这家伙给我个一千万我都不答应好不好,真是没给你看,我和王工一起当笑话看的,都得吐血。”
许之圳警惕,眼珠子一转,“一千万?如果真一千万,那也不是不行。”
这下换陶川笑骂过去,伸手拍他脑袋。
打闹完谈正事,陶川扒拉着本子和他说,“这两个是ip大戏,小说改编的,你应该没看过也知道小说吧?这个是剧本不错,阵容一般般吧,不确定能不能火,但是我挺喜欢这个剧本,就要过来了。这个呢,怎么说,爱国时代剧,热血打鬼子吧,人给我塞来的,我还没细看。这个就一小甜剧,我个人觉得不大适合你现在去演,吸的全是女友粉,怕就怕小学生,咱谨慎点吧,我就拿来让你看一眼。”
有的是男一有的是男配,许之圳看了一圈,还真有点抉择不定,只好抬头问陶川,“你肯定了解比我多,你觉得哪几个本子不错?”
陶川拎出来两个,“这个改编剧,还有这个。我给你说说原因,你也琢磨琢磨。这个原著好像有□□本吧?卖出的版权都不一样,拍到现在得有几个版本了?电影电视剧还有网剧……有五六个吧?反响有好有差吧,主要还是看编剧怎么改,和演员怎么样。这本子的编剧不错,操刀过的改编剧反响都好,质量挺高,这个男配角色也好,真要争取还得下一番功夫。至于这个,纯属我喜欢这个剧本。这位编剧你认识吗,叫马舜,写原创剧本真是个好手,只是前两年被他朋友坑了,出了点事。欸不多说废话,你回去多看看吧,回头给我答复。”
许之圳若有所思,低下头看着被挑出来的两个剧本,沉思片刻回她,“行,那辛苦你了,电影本子那边怎么样?”
“还算顺利吧,反正比以前好多了,有好几个我都挺喜欢,但是角色不大适合你,我跟进后再一起给你说。”
他们约好一个礼拜后再做讨论,许之圳给她答复,陶川给他挑好的电影本子。
实际上,现在人在伦敦拍杂志。虽说好不容易出国,但行程紧迫,他也没时间能在伦敦转一转,只能从窗户里面向外望一眼伦敦街头的繁华。
陶川手持着咖啡杯,蜷缩在柔软的沙发里,懒洋洋道,“对了,这两天的视频别忘拍了,忘拍了直播代替的哦。”
他瞬间头疼,扶着脑袋虚弱道,“我觉得我支撑不下去了……”
陶川虚虚踹了他一脚,“别偷懒,正好来伦敦了,你就拍点日常吃什么干什么就行,粉丝也没那么多要求。”
“粉丝哪里有要求,明明是你们有要求…”他小声嘀咕,察觉到陶川怒瞪,赶紧缩回头求饶,“知道了知道了,会拍的。”
他前段时间意料之中的被曝出来是谢北同学兼舍友,只不过比预想得早一点。放出了不少照片,甚至还有当年在湖南同游的照片,还好那时候没搞对象,好哥们正义凛然勾肩搭背,居然意外反响挺大,在一众“帅哥和帅哥间果然是认识的”的言论中偶然出现了磕西皮的虎狼之词,陶川当笑话说给他听时险些没把他吓出一身冷汗。通稿里不少有拉踩的内容,譬如许之圳初出茅庐,在电影圈的成就可比摸滚打趴多年的谢北好多了。还放了不知道哪里截的某通稿标题,大意是拉着许之圳和谢北比一比,说明明是好朋友,踩着朋友上位也觉得好意思。言语间酸气恶意十足,看得许之圳都直皱眉,也觉得挺好笑,他到底哪里配得上和谢北比,也真够抬举他的。两家团队交流过都不是对方动的手,那就是对家。许之圳有没有对家不一定,论谢北的对家未免太多了,年能靖熟练的公关解决后,花了好些路子找才知道对方是几家联合起来买的通稿,同陶川说了让她这边保持警惕,防止出现不好的倾向。等《一个男人》准备上映,它的剧情内容注定瞒不过观众,届时也指不定要掀起多大的腥风血雨。
陶川看得开,反过来劝年能靖放宽心,别担心太多,他们时刻跟进,防患于未然就好,真出了控制不了的乱子那也得认命。毕竟,付出和收获总是等价的。
作者有话要说:
有一说一,前半段我觉得自己在写论文(
关于五大正刊啥的,如果不追星可能不清楚 简单说一下虽然我也是半吊子(
五大就是五本一线女刊 vugue elle bazaar co□□o 嘉人
男刊里则是两个一线 GQ 时尚先生 还有三个准一线 芭莎男士 时装男士 睿士
金九银十则是 五大女刊的九月十月正刊封面称为金九银十 因为是秋冬开季 很重要嘛 简单理解就是牛逼
第81章
回国后,许之圳回学校赶了一个礼拜的课业,又被拉出去试镜。陶川考虑他两方均衡实在够呛,终于决定同校方沟通他现在的学业问题,最终达成一致,基本和大部分大学生艺人一样不必常来学校,但是必须要完成规定的考试和某些作业。
学业上放宽后,他也终于能随心所欲地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旁的不多说,挑灯夜战赶作业的事是不用经常发生了。
在第一份电影剧本决定下来的同时,郑城和徐海顺的事情解决得差不多了。他们条件本就不差,只是机遇太差,陶川盯着他们的简历还在感慨,现在的小孩确实挺难,上刀山下火海什么都干了,机会不到运气不足,只能败北。
郑城签约了另一家公司,是陶川推荐过去的,还帮忙亲自看了合同提了意见,旁的只剩郑城和公司自己详谈。徐海顺反是在谢北的娱乐公司沪晟,签约做了练习生,估摸着日后打算以组合的形式出道。
前后谈了也有小一个月,最后消息传来时快十二月了,天气渐寒,北京的风总是犀利呼啸,刮得人脑袋疼;但横店的风却不一样,一阵一阵,吹得人脑后跟凉凉的,忍不住往大衣里缩。
今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全国都提前进入了寒冬,微博上还刷过秋装都没穿直接换冬装的话题。相比之下,横店总是比北京好一些,古装戏服又厚重,这部电视剧的背景设定正是在古代,他只好提前换上厚厚的大氅和夹棉衣,冷是不冷了,只不过打戏拍起来总是流了一身的汗。
《常春纪》便是马舜的新编作品,设定是架空朝代,但服饰头饰、称谓言辞、屋瓴构建、制度体系等上基本和宋朝相仿,在此基础上加上马舜的背景设定,便是剧中的长夏朝。内容围绕深秋一场疑案开始,身为锦衣卫的男主盛崇光携人调查,发现背后隐藏的谜案,同刑部新入职师爷偶遇,加上在御史台的好友,又结识了商人之女李善卿,户部侍郎家的庶女,以及原在宫门任职的侍卫,进京寻杀父之仇的深山侠客,七人一行,机缘巧合遇见下,又因种种事情结缘,跨过寒冬,在春末终于得知真相。
剧情巧妙灵活,人物丰富饱满,从主人公到寥寥几句提起的路人,无一不跃然纸上,三十多集的剧情,安排的满满当当,没半点拖拉。反而是到后面快结局时,许之圳竟生出些许不舍之意,他舍不得这样的伙伴这样的搭档,他们有血有肉,仅在文字里,就能感受到他们扑面而来的慷慨之意,身为勇士、身为智者、亦或是身为普通平凡人,也从不曾拘于命运。
这个剧本反让他生出熟悉之感,像是他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至今口碑载道被人反复拿出来看的那些电视剧。好的剧本,群像戏丰富恰到好处,主人公的光环不会被配角吸引走,但配角也足够抓人眼球,结合起来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而情节跌宕起伏又不俗套,不至于让观众看不懂但也不会让观众觉得弱智,他看完通篇后只觉得马舜牛逼,网上一搜他之前的作品,独立创作的并不多,多数还是合作编写。他正疑惑,再一看马舜的年龄,不过三十,他瞬间明白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