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纯爱耽美 > 全文免费阅读

急诊科观察病历 (神经百战)



病人点头:“我才从尼日利亚回来,两个星期以前。”

赵彬基本上已经有判断了,一边打完病历,一边在脑子里把话转化成英语,然后有些磕磕巴巴地给留学生解释病情:“根据你说的这些情况,我怀疑你的这个问题,是传染性的疾病。我想留你在我们这边发热门诊的隔离观察病房,我会打电话请感染科的医生来给你看。明白吗?”

病人理解了一下赵彬的话,点头:“一切听你的安排吧,医生。”

C大附院的发热腹泻门诊和全国一样,都是SARS期间建立起来的,一般在有全国流行性疾病发生时候启用。今年就是开年那段时间流感期间排了发热门诊的班。虽然占地方,但是根据国家规定,发热门诊一直保留。现在这个发热病人,有传染性疾病的考虑,就正好安排在那边隔离区等待进一步处理。

很快感染科的医生来了,再次询问病情和流行病学史,把病人转去了传染科。第二天赵彬不忘在微信上找感染科老总问这个病人情况。

“还在等结果。”感染科老总回复他,“昨天晚上就是又发烧了,体温最高42℃,抽了血培养、血常规。”

到下午,感染科老总给他发消息:“是个疟疾。查血找到了疟原虫。”

赵彬正在和罗铭遥聊旅游安排的事,冷不防收到这条消息,心都颤了几下。他们还在商量着去热带地区旅游,就看到这种已经算少见病的热带传染病,两个医生心理压力颇大。

罗铭遥咳嗽两声:“那我去买点防蚊的东西吧。”

赵彬忍不住笑:“又不是住在荒郊野外,不用这么怕。何况现在也没听说泰国那边有疟疾爆发流行,应该没问题。”

罗铭遥刷着网页,头也不抬:“尼日利亚最近也没有消息说有疟疾爆发流行啊……不过他都回来两周了,到底在哪里感染的,不好说吧。”

赵彬稍微想了一下,说:“疟疾潜伏期都在10天以上,长的可以达到半个月,所以我觉得他在中国境内感染上的概率不大,从发病时间来看,应该还是在自己国家感染的。按照流行病的规定,疟疾是乙类传染病,24小时之内上报。如果考虑原发是在尼日利亚,应该会通过相应途径通知到那边的CDC吧。”他的手又回到电脑上,继续查旅游攻略,“这都上升到国际层面了,我们管不了那么多了,还是讨论我们的国际旅游计划吧。”

罗铭遥注意力一下子就去了另一边:“我昨天晚上查了的,这几个地方一定要去!他在自己电脑上点了几下,把收藏网页打开给赵彬看。赵老师去潜水吗?我高中毕业跟同学去海南岛玩,那时候不敢花钱,没去潜水,特别后悔,这次想去试一试。”

赵彬被他兴奋得发光的眼睛吸引着,嘴角扬起:“好啊,我还没去过海边,我也想试一试。”说着,倾身过去,在罗铭遥耳边说,“氧气不够了,我可以借给你。”

罗铭遥回头笑:“什么啊……”

他的话被赵彬堵了回去。赵彬放开他,笑得很有些得意:“就是这样,氧气不够了,我借给你。”

罗铭遥红着脸,低头推动鼠标胡乱点了一番。

在赵彬轻松地计划着这一趟旅游的时候,这天下午一件即将改变他所有生活的事情发生了。

下午,急诊科周主任在办公室和几个带组老师开会,说九月份新院正式开张,要分一批人去分院的事,突然接到了医务科主任的电话,问他在不在医院,要过来找他一趟。

周主任听出医务科主任语气严肃,还要亲自来急诊科,就知道事情不简单。“我在,”他说,“就在主任办公室。有什么事情?是医院的事情吗?我这边事情不多,有需要,我过来医务科吧。”

“我们到科室说。”医务科主任回答,“你们科几个行政正副主任,今天在医院的都叫在一起。”

周主任挂了电话,脸色不太好看。医务科不说清楚事情,藏着掖着,显得不太给他面子,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肯定是大事,而且不是好事。开会的几个组长把他表情看在眼里,各自沉默不语,揣测到底是什么大事要来。周主任沉着气,简短几句话把今天的事情讲定,留下四个行政副主任,等着医务科的人来。

医务科主任带着李勇波来的。李勇波主要是来做记录的。这会儿跟在自己老大后面左右看着。一进急诊科就先往那几个诊室看了眼,发现赵彬不在,心里也不知道该替他庆幸还是替他着急。他正要拿手机出来,给赵彬发个消息预警一下,就瞄到周主任正从办公室走出来。他只好收回手机,跟着自己主任上去。

两个主任握了握手,算是打过招呼,程式化地客套一番。医务科主任平时都是笑呵呵的,还喜欢开些玩笑,今天也不说什么俏皮话,公式化地说:“周主任办公室现在方便吗?我们到你办公室说?”

周老师做了个“请”的手势:“我们其他几个副主任都已经等着你们了。就在我办公室说吧。”

他们在办公室坐定,医务科主任先开口问道:“两个多月前,病人XXX的首诊医生,今天在医院吗?”

赵彬收到李勇波的消息时候,正在地铁上,挤在人堆里去医院上上夜班。刚收到李勇波的消息,手机就不停震动,其他几个科室领导的消息都来了。他想了想先看周主任的消息,是问他“什么时候到医院”的,他赶紧回复一句“已经在地铁上,大概还有二十分钟”过去。心里一边琢磨是不是又要搞什么课题,一边默默抱怨周主任总是想起一出是一出,下班了还不回家,在科室里当工作狂人。

他又点开李勇波的消息,看了一眼,整个人就僵直了。

李勇波的消息是:“小脑梗塞死亡的病人,起诉了你们急诊科和NICU,今天收到了法院来的传票。你是首诊医师,最近各层面都要来约谈你。”消息分成好几条,每一句话都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赵彬心里。

赵彬心里冰冷一片,几近麻木地点开其他几条消息,是一些平时关系不错的二线发来的,内容和李勇波的消息大同小异,都是在告诉他病人把科室告上法庭的事情。突然之间,世界的喧嚣如同大山一样狠狠压下来,压得他喘不过气。



第9章 主诉:耳鸣1+周

“你是首诊医生,当时接诊的病人,病人进来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你当时问了哪些问题?”

“查体没有?全身查体还有神经内科查体,都有什么体征?”

“你最早判断病人病情是什么?”

“你是怎么给他交代病情的?”

“你有提到过可能会有小脑梗塞吗?”

“你给病人交代了这些风险,有没有记录的文字?”

“所有的沟通内容,有没有病人或者家属签字?”

“当时用这些药物,是怎么考虑的?”

“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交代了没有?”

“病人和家属对你这些知情告知,有什么反应?”

“你觉得这个过程中,你可能有的疏忽有哪些?”

……

赵彬已经不知道这是多少次回答这些问题。他口干舌燥,脑子里已经完全空白,几乎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所有的声音如同成千上万只苍蝇在耳膜上不停扑翅震动,他觉得胸口沉闷、头晕目眩、恶心……但是此时此刻,他却连一点疲态也不敢表现出来。

C大附院每年总会遇到几次医疗官司,有上法庭解决的,有走中间机构仲裁解决的。每一次医疗官司都必须认真处理。对于医院来说,一次医疗官司不只是赔偿,还涉及医院的口碑。对于涉事医生个人来说,就更加沉重。这是巨大的精神压力。医院法务部的顾问律师来约谈相关人员,一周里面,他和这位律师见面2次,每一次都有种接近崩溃的感觉。

赵彬这边提问结束了,他无力地倒在沙发上。那边律师又开始提问NICU病人的主管医生文真萍。相关NICU治疗的问题更多,一项一项问下来,整个办公室里面气氛凝重,现场每个人都压抑得不敢大声喘气。

提问结束,又是查病历。每一条可能的漏洞都要提出来,再有律师指导应该如何合理解释。

说到最后,又是对病历、沟通等的批评和提高要求。对于家属签字,除了签字以外,还要按手印。几个一线都听得头痛不已。尤其是急诊科这边,接诊病人数量太大,每天还有这么多留观、抢救,每个病人都要这样战战兢兢地沟通、签字甚至录音,工作量要增加很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法务说,“我也和你们一样,我很感慨现在的状况。我以前在美国学了一段时间法律,也接触过医疗官司,接触过美国的医院。他们的医生,不用像我们的医生,每天如履薄冰。举一个大家应该都熟悉的例子。护士配液时候,应该用氯化钠配液,结果拿成了氯化钾,最后病人死了。病人来告医院。医院说,这是生产厂家没有把氯化钾和氯化钠的瓶子区分做出来,护士在忙碌、紧张的时候,出错很正常,所以不应该护士和医院承担责任。法院就这么判了,护士没有责任。我知道大家都会觉得匪夷所思,在中国,这种事情,绝对是医院全责。我们的护士可能就这样吊销执照、终身禁止返回岗位。在美国,一个医生可能每周都要上一次法庭,但绝对不会因为少说一句话,少一个签字被判有错。像我们的病例,大家都知道小脑梗塞是疾病的进展,是不可能预防的,我们也给病人交代过。但是我们的病人不是这样想。他觉得我在医院,医生既然想到了,就应该有办法帮我避开这些风险。”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