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这个样子下去,俞国振估计,今年新襄将新接纳三十万人口,正好是新襄一百二十万人口的四分之一,这也是俞国振心中觉得新襄接纳的极限。
倒不是他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工作给这些新增的人口。而是新来移民身上有些东西,是俞国振希望摒弃的。华夏民族漫长的历史,在给予我们无尽的财富积累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隐患负担,俞国振希望能充分发掘出财富积累,比如说勤劳智慧、富有集体精神,乐善好施愿意奉献。仁义礼智信勇等等。但他不愿意背上那些历史包袱,比如说宗法、僵化和教条,再如轻视实学。注重八股,勇于私斗,怯于国战。
到了明年。新襄就可以接纳四十万人,那时新襄的人口就接近两百万,实力将再上一个台阶,兵力也能从现在的近四万人扩充到七万人左右。再加上从倭国、鲜国和各地土著中得到了劳力,新襄真正治下的人口,能够达到二百五十万以上。整个南海的局面就可以彻底稳固下来,无论是大明,还是欧洲各国,都休想动摇华夏对南海的控制了。
遇到锦衣卫,已经是此行的意外。没有想到,还会遇到一个唤住他有事相告的线头。
俞国振看着这个汉子,他三十四五岁的模样,看上去倒是孔武有力。
“这位是康强,原是横州人。如今在替我跑着赣南一线。”杨久立刻解释道。
见康强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极为隐秘的事情要说,俞国振便行到一旁,然后将康强招来。
“康大哥,你有何事?”俞国振称呼极为客气。
这一声康大哥,让康强心头顿时热了起来。他几曾被如此身份的人这般敬重过!
与完全没有尊严的欧洲平民不同,华夏文化当中,即使是社会最底层的百姓,也拥有自己的尊严。故此才有种种“士可杀不可辱”、“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之语,原本这士为士大夫,为贵族官员,但到后来,已经深入华夏每一个普通人之心了。康强原本心中还有些犹豫的,此时便不再动摇,拜倒于地道:“小人要献金矿与南海伯!”
俞国振愣了一下:“金矿?”
康强便开口说了起来,原来与别的“线头”都是外地人不同,他却是横州本地人。无意中发觉在横州莲塘有一处大金矿,但这矿已经在被人偷采,偷采者颇有势力,他不敢声张,又怕被发觉,恰好杨久招人充当“线头”,他便投到杨久手下。
横州就在钦州之北,相距不过百里,可以说这也是俞国振的势力范围,这里发现金矿,倒是意外之喜。康强说完之后,有些惴惴地看着俞国振,却发觉俞国振并没有他想像中的那么高兴。
“小人句句实言,真是一处大金矿!”康强道。
“你懂得勘矿?”俞国振没有问那金矿的具体位置,而是问起这事来。
“是,广西多矿山,小人父祖相传,便是勘矿之人。”
“呵呵,若是如此,你倒不该当个线头……你愿不愿意去新襄,为我勘矿?”
新襄控制的地界里,矿产资源有的是,许多都一时间无法勘探出来,比如说台湾岛上的矿区。智一二和他的弟子,最擅长的是勘探煤矿、铁矿,金矿、铜矿的勘探上还不是很强,而且他们人数有限,俞国振正希望着多补充些勘矿的人才,比起康强说的横州金矿,他本人才是一座金矿吧。
“小人愿为南海伯效力!”
康强再度跪拜下去,这一次无论虎卫如何将他扶起,他都执意拜下。俞国振只能受了他一礼,然后他看着那些莫明其妙地望着他们的移民,心中微微一动。
华夏百姓都是勤劳能干的,而且相当聪明,几乎所有人,都有谋生的手段。或有一门手艺,或有一技之长,哪怕这些都没有,也会耕田种菜。这里有一千余人近两千人,他们当中,象康强这般有一技之长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他向章篪低声说了一句,章篪便快步来到那人群之中又说了几句,无非是新襄广纳贤才,凡有所长者,哪怕是会耕田善种菜,也可量才而用,请大伙到了新襄之后及时报告自己长处之语。
对于俞国振来说,查看各路“地道”只是为了下一步做准备。横州的金矿他根本不在意,他印象中,台湾北部、吕宋,都有大金矿,而且黄金虽然贵重,目前对新襄的作用却还比不上钢铁。
更比不上人口。
与这些移民一起翻山越岭,同行了二十余里,俞国振等才离开。康强他没有带走,到了新襄,自有人会安置他。
“如何,你们现在放心了吧?”远离了人群的喧嚣,俞国振向身边众人问道。->小说下栽+贼吧Zei8。COM电子书<-
茅元仪很含蓄地笑了一下,章篪没有出声,而宋献策则挑了挑大拇指:“主公布局得早,两年前就开始布这局,直到今天,我才晓得!”
“人手是足够的,法显城我们只要安置三千人,两千陆军,一千海军,再安排一千五百后勤杂务人员。郑和城同样如此,这两座城所需要的劳工,由倭人充任,德川家不是答应每年提供五万名倭人劳工么,派两万去,当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修好炮台与堡垒。兵工厂造的新式大炮,优先供应这两地……”
法显城,就是原来的巴达维亚,而郑和城,则是满喇加。这两处都是深水良港,又扼制海上交通要道,有一定的基础在,只要拿到手,那么俞国振的南海战略就完全实现了。
“倭人真能派出五万名劳工?”章篪有些怀疑:“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我与阿部中秋谈判时也曾经问过他如何履行此议,阿部中秋的答复很有意思,他说德川家与其余藩主家按各自治下人口来调拨。当时我原是想让他们自己负担这些劳工薪水粮食的,可是主公心慈,却松了一步……”宋献策很是遗憾地咂着嘴,仿佛是一块肥肉没有吃到滋味。
“主公可不是心慈,而是长远打算,若是要倭人自己担负粮饷,以倭人实力,根本承担不起,最后的结果还不是将劳工饿死!倭人的那点工钱,还有他们吃的那点儿口粮,对咱们来说算得了什么,但是,咱们管他饱饭,还给他一点微不足道的薪水,在咱们这干满五年回去之后,你觉得,他们还愿意呆在倭国么?”
茅元仪缓缓的话语,让众人都笑了起来。如果说宋献策的想法,是在最短时间内消耗倭国人力物力,那么俞国振的决定,就是在长时间内从倭国抽血。每年供应五万青壮劳力,这些人在新襄要干满五年活然后轮替回去,以新襄如今的能力,五年已经足以将这些倭人培养成死心塌地的亲华派,他们当然巴不得倭国也被新襄统治。
“算时间,倭人的那位女王,如今也该到新襄了吧?”宋献策转移话题,突然提起了倭人的女王来,他看了俞国振一眼:“若是这位女王妇德妇容都可,主公是不是真将之收入后院?”
这种话,也只有胆大包天如宋献策者才敢在俞国振面前提起。
俞国振噗的一声笑:“我后院不少使女。”
“主公这样说可不对,后院里使女还是少了,太少,太少!”宋献策道。
茅元仪与章篪都是点头,对此深以为然。以新襄现在的实力,基本上百年基业不成问题了,他们三人年纪较大,都是奔五十去的,因此不得不考虑继承人之事。俞国振如今有三子二女,其中元妻方子仪育有二子一女,柳如是育有一女,小莲生有一子。对于新襄来说,这点子女还是嫌少,毕竟俞国振这么大的家业在。
“你们啊,咱们的规矩可是定在那里。”俞国振笑着摇头:“宋先生若是有意,倭国的那位女王,你可以放心去追,只要对方同意,我愿作这个大媒!”
宋献策连连摆手:“怎么绕到我身上了,主公这般说,好没有道理!”
他们在此讨论倭国的女王,却不知这位年方妙龄的女王,正在此刻踏上了新襄的新港。
第九卷五三二、桃李无言下成蹊(四)
俞国振一行回到新襄已经是一天之后了。
从钦州到邻近府城的官道,因为新襄的强势,已经整修一新,虽然不是水泥路,只是用黄沙铺成,但比起其余地方交通要好得多了。
这也是为了方便使用灵渠向北方运送新襄的物产,特别是深入到湘、赣腹地。
当他们到了钦州城时,信使来禀,倭国女王兴子已经到了。
“果然来了,随行的使者是谁?”俞国振问道。
“阿部中秋又来了。”
“还有什么消息?”
“东海舰队同时南下,算时间,现在应该已经与南海舰队会合。”
“好!”
这个消息让俞国振极是欢喜,他轻轻握了一下拳头,俞大海率领东海舰队主力南下,同罗九河带领的南海舰队会合,这样的实力就远远胜过了荷兰人,现在到和荷兰人清算的时候了!
虽然巴达维亚和满喇加已经被俞国振改名为法显城、郑和城,隶属于吕宋总督也就是胡静水治下,但实际上这两座城包括台湾的南部,都还在荷兰人的控制之中。想要攻破它们,再采用突袭吕宋的战术明显是不成了,需要动用更多数量的海军,甚至有可能要打持久战,所以俞国振已经派人去通知俞大海,率东海舰队主力南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