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秦军的主力一共约有六万人马,其中包括有约二万余骑军,而这时已经派出去了三万余军,包括有七千骑军,在主阵所剩下的只有三万余军队,其中有约一万三千骑军,也是秦军用以抵抗代军援军进攻的最后力量。
就在秦军刚刚分派完毕,骑军增援到前方战场之后,只见在秦军主阵的后方,果然尘烟大起,马蹄如雷,代军的援军终于出现了。
蒙恬预料的果然没有错,就在秦军向姜桓武的大营发动攻击的时候,高原就亲自带领看约一万六千余骑军,绕过了秦军左右两翼的人马,来到了秦军的背后大约十里左右的地方隐藏,等待出击的机会。另外也在秦军的左右也各埋伏了一支人马,准备牵制秦军。
而为了观察秦军的动向高原、李瑛鸿、凌风、淳于博父女等几人带着急风三十六骑,偷偷的潜入到战场附近,也找了一个小山头,观看战事的进程。
虽然离战场足有六七百步的距离,但高原等人都是目光锐利之辈,因此整个战事的经过,也都看得十分清楚,由其是秦军的战车,确实让高原等**开眼界,毕竟纸上画的,和实物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
尽管这一战中,秦军的战车出师不利,并沒有发挥多少作用,相反还被毀坏损伤了不少,但高原却十分清楚,这并不是战车自身有问题,而是因为秦军的战术和对战车的运用不对,另外自己也事先在战场做了不少针对性的布置,否则的话,这一战确实是十分危险。
不过现在的战局,自然是对代军有利,因此高原也立刻下令,命令早己在秦军左右两翼埋伏的军队出击,牵制秦军。而且按高原的预想,如果秦军派遣兵力,去增援两侧的秦军,那么秦军主力的兵力就会被削弱,这样自巳就可以率军出击,和大营的代军前后夹击,击败秦军。
但秦军虽然派出了军队,去增援左右两侧的秦军,但秦军似乎也意识到了代军的行动,开始改变阵形,将防守的重心从阵前转到阵后,这一来确实是有些出乎高原的预料,虽然自己手下有一万六千骑军,其中还包括三千新组建起来的重甲骑军,但要冒然进攻列好了防守阵形的秦军,还是不容易,何况秦军当中还有大量的战车可以充当掩体和远程打击武器,和一千五百名夸父族战士,如果强行攻打,恐怕会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高原也考虑,要不要从两侧迂回包抄打击秦军。
而就在这时,代军大营中主动向战场增加兵力,不仅迫使秦军不得不也增加兵力的投入,同时也在前方也留驻了一部份战车和兵力,大大牵制了秦军的兵力。
高原也不由得十分高兴,看来姜桓式确实有大将之材,能够根据战场的变化而随机应变,并不死板的执行战术计划,这一变动确实十分重要,而既像姜桓武己经做出了变化调整,高原自然也不能再不有所行动,因此高原立刻带领着众人,离开了观战的小山头,返回到大队人马的潜伏地点,一声令下,大队人马立刻杀出,向秦军杀奔过来。
但等代军杀的时候,秦军己经完成了阵容的调整,以两辆临冲吕公车为核心,共计有二百余辆战车为主,组成防线,其中霹雳车和箭剿车的数量约有一百架。
代军在距离秦军后阵约五六百步远的地方停住,因为这里不仅可以远离两辆临冲吕公车上的远程武器打击的范围,而且还有大片树林,可以隐藏兵力,让秦军看不出代军的虚实。
高原看了看秦军布置的阵式,立刻下令,命令骁骑军首先出击,向秦军发动进攻。
这时蒙武、蒙恬已经登上了一辆临冲吕公车,在车顶上坐镇指挥,当然主要的指挥者还是蒙恬,蒙武只是在一边协助。虽然蒙恬经历的大阵仗已有不少,并且也曾独立一军作战,但所带的人马并不多,不过就是几千人上万人,而指挥五万以上的军队作战,确实还是第一次,而且蒙恬也清楚,自已很有可能是和高原对阵,因此蒙恬的心里颇为紧张,但更多的还是兴奋。
见代军的骑军出击,向秦军进攻而来,蒙恬立刻下令,命所有的秦军听从自己号令,不得轻易向代军的骑军发动攻击。尽管临冲吕公车上的远程武器打击的范围可以达到二百步以外,但蒙恬仍然打算,等代军的骑军进入到百步以内,甚致是七八十步以内,再展开了打击,因为这时秦军巳经列好了防线,不仅有二百余辆战车,同时还有数千弓弩手,全都弯弓搭箭,严阵以待,因此只等代军的骑军进入到射程之后,所有的战车、弓弩手同时向代军发动远程攻击。这样就可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对代军造成重大的伤亡,然后再由秦军的骑军、或是夸父族战士出击,就可以一击彻底击溃代军的骑军了。
可以说蒙恬的想法确实很好,如果这一战是按照他的想法进行下去,秦军基本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了。但战争并不会按照单方面的想法进行,就在代军的骑军突进到距离秦军阵列二百多步时,突然一分为二,向两侧张开,并且迅速的绕到了秦军的两侧。
虽然秦军也分为左中右三军,但这只是按照位置所做的划分,实际秦军的防线,就是在前后两条线的正面,其是秦军的战车,骑军,还有夸父族战士,基本都布置在正面的战线上。而在真正的左右侧翼,虽然也有一定的防备,但远不及正面。
其实这到并不是蒙恬的失误,因为在这个时代,战斗基本还是以正面作战为主,一般列阵都分为左中右三路,打起仗来,由中军对中军,左右军各自捉对战斗。尽管在高原的带动下,骑军的发展大大提前,代军秦军都大规模装配了新式马俱,但骑军战术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向迂回包超,两翼突进符这些常用的骑军战术,还没有一个明确理念。而高原以前运用骑军作战,也是以突击,袭击战术为主,及少在正式战场使用骑军,因此秦军在布阵方式上,仍然没有多大的变化。
而蒙恬见代军的骑军分开,向秦军的两侧包超过去,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决定,先静观其变,不过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分调了二千骑军和弓箭手,分别增援侧翼,以防不测。
代军的骑军一分为二之后,就立刻分散开,形成以百骑队为单位的小队,开始从不同的方向,或是直沖,或是斜插,向秦军的阵列发动进攻。
随着双方距离拉近,代军的骑兵们己经在马背上搭好了箭矢,拉满了弓弦,采取抛射的方式,向秦军的阵中射去,而这时秦军的增援军队也匆匆赶到,还不等列好阵形,就都赶忙摘弓搭箭,向代军展开反应。
一时破空的声音不绝于耳,而箭矢如同长蝗一样,在空中来回飞穿落下,虽然马弓的射程要比步弓近一些,但代军是采用抛射,而秦军是用直射,因此双方的射程大体相当,自然互相都有不少士兵中箭。
而代军的骑兵也并不向秦军的阵列冲杀,而是以弧线运动的方式,弧顶离秦军的阵列大约有四十余步,然后离开,就这样一拔一拔的冲锋、射箭、离开,箭矢也一阵一阵的落到秦军的阵列中。
但秦军的阵列较为密集,又基本是站立不动,就像是一个个活靶子一样,而代军不仅分得较散,而且是在快速的移动当中,结果秦军中箭的士兵当然要明显的多于代军。
第五八七章攻与防(六)
经过连续十余轮的进攻射击之后,秦军两翼中箭身亡、受伤的士兵达到数百人,而代军的伤亡也在百人以上.
其实对于双方来说,这样的伤亡都是微乎其微,虽然秦军的伤亡更多一些,但也远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从场面上看,代军是打完就跑,轮番进攻,而秦军只能在被动的挨打,明显要是处于劣势,而且秦军伤亡的人数本来就要多一些,而且都是集中死在自己的阵列中,横尸遍地,伤者无数,其他士兵自然也都看在眼里,因此对秦军的士气,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当然,如果仅仅是代军的骑军突击,秦军到也并不难应付,毕竟损失不大,而且秦军己命人回大营去调动援军,最多一两个时辰,秦军的援军就可以赶到战场,那时就可以改变局面了。但秦军的困难不仅在于此,在秦军的前方,代军大营中也在不断的增加兵力,尽管秦军也派上去一部增援的兵力,但仍然无法改变战场的局面,秦军还是处在下风,如果秦军被代军击败,那么就真的陷入代军的夹击之中了,而现在秦军己经难以再向前方的战场继续投入兵力了。因此现在秦军一味防守,能不能坚守了援军到来,还很难说。
蒙恬虽然年轻,但精通兵法,当然也知道,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在这个时候,秦军绝不能被动的防守,必须主动出击,才有可能改变现在的被动局面。只是出击的方向,还是要让蒙恬认真的斟酌一番,到底是以前方的代军大营为目标,还是将出击的方向放后方的代军骑军。
虽然时间无多,但蒙恬还是在短时间內做出了决定,调动五千骑军,也分为两路,向代军的骑军发动了进攻。
因为蒙恬考虑到,现在前方的战场上,秦军还能够抵抗得住一段时间,暂时还可以放一放,另外就算是击败了代军,大不了代军还可以退回到大营中去驻守,对秦军造成的危胁还是不能解除;而且蒙恬对代军骑军的战斗力,还是有相当的忌殚,不敢轻易将后背让给代军。另外从后方进攻过来的代军,很有可能是由高原亲自领军,蒙恬也就更不敢大意了。因此在权衡利弊之后,蒙恬才下定决心,将主动出击的方向,放在后方。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