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战国征途 (木林森)



李斯笑道:“大王请放心,臣己想出一计,可以化解合纵。”

秦王政听了,也不禁大感兴趣,道:“卿有何良策。”

李斯道:“现在燕国全境除了辽东以外,己全部落于代郡的控制之中,再加上代郡之地,高原实际控制的地区己然不小,而现在高原还只有一个武安君的封号,连一个正式的尊号都沒有,以前高原偏守一隅,到还无伤大雅,而现在代郡己足可自成一国,再用武安君为号,自然名不副实,因此微臣以为,此战之后,高原必会称王,如此一来,我秦国正好可以从中行事。”

听完了李斯的讲说之后,秦王政也不禁呵呵大笑起来,虽然在南北朝、隨未、五代十国、元未、明未等时代,只要号招起一帮人来,有了一定的实力,就可以称王称霸,有的实力强的,甚致还能过两天的皇帝瘾,但那毕竟是几百年以后的事情,而现在这个时代,想要称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有一个正当的名份才行。

如春秋时代,虽然周室衰弱,诸候纷争,但各诸候国,都是由周天子策封的,各诸候国至少在表面上对周天子还保持着相当的尊敬,春秋五霸都是打着“尊周襄夷”的旗号,就是因为周天子占着大名份。而进入到战国时代之后,周天子更是势微,各诸候国纷纷自立为王,而且在战国七雄中,只有秦、楚、燕是传统的周室分封诸候国,韩赵魏齐都是新成立的国家,但这四个国家仍然都是得到了周天孑的策封,因此在名份上是完全说的过去的。但也沒有那个诸候国是脫立周天孑自封的。

在另一时空里的秦国未年,刘邦做为一介平民,最终却成胜了群雄,脫颖而出,面南背北,建基立业,但为了让自己再名份证明是正当的,还要编出一段斩白蛇起义的故事来,因为刘邦无法在名份上为自己找到正当的理由,因此只能把自己打扮成神之孑,才能说的过去。而三国时期的刘备,无走到那里,口头禅就是“备乃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也就是强调自己的名份正当。

因此如果高原在这个时候称王,在尊号上和齐楚两国的王室平起平坐的话,在名份上是肯定找不到正当的理由,对于齐楚两国的王室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事情,而秦国在齐楚两国都有自己的代言人,也都是位高权重的大臣,正好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大做文章,要离间代郡和齐楚两国的话,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连项燕和田克臧也很难为高原辩解。

秦王政又沉呤了一会儿,才道:“好吧,那就撤军吧。”

听了秦王政的这一番话之后,众臣也都了一口气,因为他们确实都担心秦王政会受不了这一场败阵,会一意孤行的继续发动和代郡的战争。毕竟自从秦王政亲政以来,在军事上除了在李牧手上吃了两场败场之外,一直都进行很十分顺利,现在已经灭掉了韩魏赵燕四国,将领土扩展到了中原地区,统一天下几乎已是指日可待了,因此秦王政接受不了这一场败仗,也不是不可能的。

尉缭立刻出列,道:“大王,这一次败仗,并非前方将士之过,因此还请大王不要治罪他们,还有阵亡的将士,也应给予厚恤。”

秦王政点了点头,道:“尉卿放心吧,寡人会立刻传诏到邯郸,赦免诸将的死罪,同时这一战阵亡的将士给予厚酬,以安军心。”

因为秦国是奉行奖励军功制度,如果打了胜利,建立军功,自然会受到重赏,而阵亡的将士也会得到厚恤;而打了败仗,也是要受到重惩,抚恤也会差得多,由其是领军的主将,往往都会被处以斩首,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功奖过罚,令行禁止,并激励将士在战场上奋力作战,建功立业。当然秦国的国君有时也会对败军之将施以特赦,赦免他们的死罪。

但这一次败战的牵连实在是太广太大,秦国几乎出动了所有能拿得出手的将领,王剪、蒙武、杨端和、韩腾、王贲、蒙恬、李信、辛胜等人都悉数出战,如果要按军法处罚他们的话,秦国就会面临着无将可用的困境,另外这一次阵亡的将士实在太多,如果不给予足够的抚恤,不仅会挫伤军心,还容易造成秦国的社会时局不稳,而现在的秦国,确实经不起折腾了。因此尉缭才向秦王政进言,希望秦王政能够赦免这一次的秦军主将,同时也厚恤阵亡的将士,不能死硬的守着奖励军功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让秦国保持稳定,不至于造成大的动乱。

秦王政自然也明白尉缭的用心,而且这一战确实不是前线作战的将士不努力,因此才马上下诏到邯郸,赦免诸将的死罪,不仅可以安定军心,同时还能避免秦国的将领畏罪外逃。

尉缭忙道:“大王明鉴,但还有一件事情也要请大王准许。”

秦王政道:“卿还有何话要说?”

尉缭道:“现在井陉己成为一块孤地,绝不可守,亦守不住,只能徒增伤亡,而且还容易造成邯郸的守备空虚,因此还请大王下令,放弃井陉,所有人马都退守邯郸。”

秦王政沉默了一会儿,道:“如果放弃井陉塞,岂不是让代军的兵锋直逼到邯郸城下,如果邯郸有失,整个赵境恐怕就都难以保全了。”

尉缭道:“大王请放心,现在我大秦军队在井陉塞约有十二余万兵力,而在邯郸还驻有五万余人,另外蓟京一线败阵的残军也约有近万人,合计起来总计近二十万,而邯郸仍是天下有数的坚城,城高墙厚不说,粮草物资丰富,而且背倚漳水,西临上党,因此代军绝对难以攻下邯郸,而邯郸以南的诸地也都可以得保全。如果一意要强守井陉,那么驻守井陉的十二万人马就有全军覆灭之险,如此一来,邯郸的兵力不足,也难以保全,正如大王所言,邯郸有失,整个赵境都将难保,因此要想保全赵境,就必须放弃井陉。”

尉缭精通兵法,自然知道在目前的局面下,秦军根本就守不住井陉塞。而且现在秦国在第一线的军队只有井陉塞的十二万军队和驻守邯郸的五万军队,秦国在短时间內,很难派出增援兵力,因此一但驻守井陉塞的十二万军队有什么不测,整个赵境将面临无军可用的窘境,因此只能放弃井陉,集中兵力守住邯郸,才能保住赵境,至少保住一半的赵境。不过井陉塞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隘,如果不战而弃,秦军的领军将领自然是要承担责任,只有由秦王政下诏,命令放弃井陉才行。

不过就算现在秦王政下诏,等诏书传到井陉时,至少也是十天以后的事情,而这段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代军会不会切断从井陉退往邯郸的道路,连尉缭也不敢确定,因此尉缭现在做这些事情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秦王政还没有回答,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值班的待从在殿外跪伏于地,道:“禀报大王,现在前线韩大将军、蒙大将军的奏章传到。”

按照秦国的制度,前线重要的战报必须在第一时间就送给国君和大臣,因此尽管现在秦王政正在升朝议事,但前线的战报送到咸阳,就马上送到大殿中来。

秦王政打开竹简一看,也不觉微微一怔,抬头对尉缭道:“尉卿,这是韩腾和蒙武两人联名回报,他们已经决定,放弃井陉塞,退守邯郸,两人愿意同共承担弃守井陉的责任。”

尉缭听了以后,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忙道:“回禀大王,此乃大秦之幸,请大王马上下诏,将两人弃守井陉之过也一并赦免。”

秦王政笑了一笑,道:“丞相,长史,你们两人马上按此拟诏,然后交给寡人用印。”

第六二四章进驻井陉

秦军主动撤军,让出井陉塞,代军当然不会客气,于是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井陉塞。而且由于秦军撤退得过去匆忙,虽然将物资军需等物品都带走了,但营寨、帐蓬,还有建好的防御工事等固定设施都来不及拆缷或是破坏,基本都保留原样,不过对代军来说,这些固定设施都是正用得着。因为占领了井陉塞之后,代军肯定会在这里长期驻守,因此到是省去了一番修建的功夫。

高原等人是在三天之后,率领着诸将和代军的大队人马进驻井陉塞。重新回到了井陉塞,高原、李瑛鸿、袁选、赵轩等人也都不禁百感交集,感概万分,因为在六年以前,他们就是从这里败退,逃到代郡去落足,现在终于又夺回了代郡,一切又都重新回到了起点。

而井陉塞的景致依旧,包括秦军修建的军寨营地,还有不少都是直接使用当初赵军留下来的建筑布置,但六年多的时间过去,已是物是人非,当初在这里带领赵军抵抗秦军的李牧早己做古,但现在高原己经崛起,完全可以取代李牧的位置,甚致比李牧做得更好。毕竟李牧的能力只限于军事方面,而且受赵国的王室限禁较大;高原不仅在行政、治国、外交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最重要的是现在的代郡是完全独立的,可以随自己的意愿大展拳脚,不用受制于人,因此众人也都觉得要比李牧在时,要顺心得多。

另外众人心里也都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收复了井陉之后,下一个目标是不是收复邯郸,进而恢复整个赵国地区呢?虽然众人都知道,现在秦军己经集中了剩余的兵力,退守邯郸,再加上邯郸城高墙厚,想要攻下邯郸,当然当然不容易,不过现在代军刚刚大胜秦军,士气正旺,而且两路合军之后,总兵力可以超过二十五万人,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全军上下对高原都有一种近乎于盲目的相信,毕竟在这一战开战之前,沒有人会预料到代军能够取得这样重大的战果,因此全军上下都认为高原一定有办法能够攻取邯郸。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