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山谷口处,布置了第二道防线,以防止在第一道防线被攻破之后,人马可以退入山谷中,依托第二防线抵御匈奴军队,并且还可以再山谷中布置第三、第四道防线,来逐步抵消匈奴军队的进攻。在其他和山谷相连的通道,也都是同样如此,将防线扩大到山谷以外,容出后撤的空间来。
这个时候,在山谷口外,以及其他各谷口用马车、矩马,木栅和石块等物建成防御工事基本完工,但战壕还有近一半的工程未完,而第二道防线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现在仲孙奇正集中大部份力量,加紧战壕的施工,毕竟建立第二道防线并不是十分迫切的事情,可以放缓一步。
总体看来,防线虽然布置得有些简陋,但在现有的条件下,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不过匈奴军队也不像华夏各国的军队,没有攻坚的器俱,只能用人垫,而且又缺少盔甲护体,因此高原认为这样的防线,完全可以阻挡住匈奴军队的进攻。
另外现在大营中不缺木材,石料,但缺少青铜、铁等金属,又没有工匠,因此制造不了如床弩、投石机之类的大型防守器俱,就连弓箭都没有办法打造,仲孙奇只能命人将木材削成六尺多长,手握粗细的木杆,再将一头削尖,做为投枪使用,然后命令士兵加紧练习投枪。
高原对防线的布置十分满意,能够在这短短的几天内,把防线建成这个样孑,也确实很不错了,这主要是因为仲孙奇督促得很紧,白灵族人也知道这是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存亡,因此也十分努力的工作,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畜力充足,虽然白灵族的人数不多,但还有近八千头牛和两万余匹马,放在那里都是十分庞大的畜力,也保证了工程的快速进展;现在离匈奴大军到达,估计还有二三天的时间,如果加紧赶工的话,还是有可能在匈奴大军到达之前完成所有的工程。
不过高原也对防线做出一些补充,一是在战壕里插上许多倒刺和斜刺,用来阻挡匈奴军队的攻击,毕竟战壕只是起辅助的防守作用,主要是以拖沿、减缓匈奴军队的突进为主,并不是主战场,代军在战壕中作战的时候并不多,因此可以多设一些杀伤力强的武器,二是在战壕前沿挖了不少陷坑,每一个陷坑都不用很大,一尺多深,半尺见圈就可以了,再用浮土覆盖。主要的作用并不是用来陷入,而是对付战马,在奔跑中的战马只要踏进这样的陷坑里,就会立刻失蹄倒地,甚致是腿骨拆断,可以减缓匈奴军队的骑兵突击。
看完了防御工事的布置之后,己经是中午,高原带领着众人回到山谷中休息,而高原也做出了布置,除了派出斥候,严密的监视匈奴大军,随时报告匈奴大军的动向,把白灵族的老弱妇幼全集中在山谷里,全部交给云瑶管理,主要是负责后勤事务,而青壮年分成三批,轮流在防线上驻防,由仲孙奇付责指挥,而全部代军做为机动兵力,伺机而动。同时又派出两千余名白灵族人,在山岭中去寻找野兽进行训服,为全面迎战匈奴军队做准备。
到了下午,高原又对山谷的出口,还可山谷后的防御阵地一一的视察,而且就在下午黄昏时分,营地里开始做晚饭的时候,斥候在营地西北大约十里左右的地方,发现了一支人数约为五百余的匈奴军队,虽然代军的大队赶过去的时候,匈奴军队已经撤退了,但这也表示匈奴军队己经找到了白灵族大营的位置。
当然,这到也并不是出乎于高原的意料,因为大军从原来的营地撤退的时候,在沿路上自然会留下许多痕迹,而且高原也没有让军队清理这些痕迹,因此匈奴军队能够沿着这些痕迹找到这里来,也并不意外。从一定程度上说,高原还希望匈奴军队能力找到这里来,如里匈奴军队真的不来,那么高原前期做的这些事情也就等于是白废了。
于是高原只是下令,加派斥候的巡逻密度,严密的监视匈奴大军的动向,防止匈奴军队的袭击,而其他的事情,则依然照旧。
就在这时,只见一名士兵走进大帐,道:“禀报主公,我们在后营抓住了几名奸细。”
高原微微一怔,后营也就是在山谷的后端,虽然也建立了防御工事,但毕竟不如在山谷的阵地这么坚固完善,如果匈奴军队找到了通向山谷后端的道路,对自己来说,自然是一个重大的危胁,迫使自己不得不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中。
不过高原还是有一些不信,因为这一带地区并不是匈奴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匈奴人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找到了通向山谷后端的道路,难到是找到了向导吗?这时高原不禁又想起仲孙奇说起过,在山谷中发现了一个村落,难道是这个村落的人吗?而这个村落会和匈奴有联系吗?
想到了这里,高原才道:“问过他们没有,他们是什么人?”
报事的士兵迟疑了一下,才道:“他们好像是华夏族人。”
高原听了,也不禁大为意外,这里居然会有华夏族人存在吗?转头对水心月道:“除了辅公衍之外,还有没有其他人在匈奴部落里?”
水心月也想起来,自己手下的赵新、马宇两个人己经完全投靠了辅公衍,不过想了一想,道:“他当然会带几个手下人,为他处理一些杂事,不过探路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让他们去做。”
高原也点了点头,这才合乎情理,尽管辅公衍的武功、见识、计谋都算得上高明,但毕竟不是草原游牧民族,探路的事情,肯定是做不了的,因此立刻道:“好吧,带他们来见我?”
不一会儿,士兵带着几个五花大绑的人来到大帐中,果然都是华夏人的衣着相貌,高原正要询问,忽然听见有人道:“武安君,你就是武安君吗?”
高原也不禁怔住了,在这里居然还有人认识自己吗?仔细看说话的人,见他约有五十左右岁的年纪,用布巾包头,一身麻布衣服,面貌到是有些眼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此人。
而见高原对自己的问话有所感应,那人立刻又道:“在下翟进,曾和武安君在赵国有数面之识,武安君可还记得吗?”
高原这才想起来,这人果然就翟进,他是墨家的学者,也是赵国墨家的矩孑,自己还在赵国的时候,确时和他有过几面之交,后来自已入主代郡,远袭阴山,在途中又遇见过翟进,当时他带着一批墨家的弟子,遭到追杀,正是高原出手救下了翟进,而当时追杀翟进的正是韩腾的手下。
而据翟进所说,他们当时来到草原,正是为了寻找一批远赴塞外隐居的墨家弟孑,后来翟进带着赵国墨家的弟子在代郡安居,并传播墨家的学说,并且利用墨家弟子人数众多,范围广泛的优势,帮助高原在各国建立情报机构,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不过高原对诸孑百家釆取的是一视同仁态度,只要是不影响自己在代郡的统治,就基本不予干涉,不过在治国方面,高原则是釆取以法家为主,兼用儒、道两家的原则,但就是没有墨家什么事情,毕竟高原清楚,法、儒、道三家的治国之略各有所长,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代,都有釆用,尽管到了唐宋之后,儒家学说上升到了国家的正统思想,并且成为治国的基本方针,但实际上吸收了许多法、道二家的理念,其实是将法、儒、道三家集为统一,只不过是在儒家外衣的包装下进行的。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那一个朝代会釆用墨家的思想治国,因此尽管墨家帮助高原做了一些事情,但仍然不为高原所重视,也很少召见翟进,因此翟进只能在民间传播墨家学说,但进展并不大。于是翟进在代郡呆了几年,让墨家在代郡逐渐稳定下来,于是又带着一些弟孑,远赴塞外,去寻找当年远赴塞外隐居的墨家孑弟。
第七一七章新营地(三)
认出了翟进之后,高原立刻下令,给翟进等人松绑,并且向他们陪礼道歉,然后又让人带他们去更换衣服,然后再相见。
等翟进等人离开之后,高原才对水心月道:“我记得在几年以前,你们曾追杀翟进一行人的,是我们救下了他们,当时我还以为是秦国的人,现在才知道和秦国并无关系,你们当时为什么要追杀翟进呢?”
水心月沉默了一会儿,才道:“你知道翟进到草原上做什么吗?”
高原道:“我只是听他说,是寻找一批远赴塞外隐居的墨家弟子。”
水心月淡淡道:“只有这些吗?”
高原道:“只有这些。”
水心月道:“他并没有对你说实话,还有一些隐瞒,他找墨家弟子是不假,但远赴塞外隐居的墨家弟子中,隐藏着墨家的一个重大秘密,看来翟进并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你,否则你就应该知道我们追杀翟进的原因了。不过现在看来,翟进己经找到了那一批墨家弟孑,想不到他们隐居在这个山谷里,而且还被你误打误撞遇上了。”
高原笑道:“能够引起你们的兴趣,看样孑这个秘密非同小可啊。”
水心月看了他一眼,道:“休想再从我嘴里套出什么东西来,如果你想知道,尽管可以去问翟进,我是不会告诉你的。”说完之后,起身道:“我要去休息去了,如果晚餐做好之后,就送到我的帐蓬里来。”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