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的心只怕已经凉透到了极点,尤其是刘健,他一向自诩自己受了先帝的嘱托,满脑子想的就是艹持社稷,虽然也有自己的私心,可是总体上来说自己的全部心力却还是扑在了这个朝廷上,他脸色变得煞白,浑身颤抖。
也有一些大臣诚惶诚恐的拜倒在地,纷纷道:“微臣万死。”
坤宁宫。
张太后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在这宫中休憩,偶尔的时候,会去佛堂里坐一坐,从皇后成了太后,她的生活变得单调了许多。
不过时间终究还是抚平了悲痛,此时的她,眼角已是布上了鱼纹,可是肤色依然显得年轻。
清早吃过了斋菜,她便盘膝坐在了软塌上,几个女官侍奉在她的左右,一个太监跪在塌下一动不动。
张太后看了看外头的天色,突然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的话,现在已到巳时二刻了。”
“这时间,还真是难熬的很,以前的时候,曰子怎么就一晃就能过去,可是现在,却总是磨磨蹭蹭,真是教人想不明白。”张太后吃了一口茶,幽幽感慨。
她凤眼旋即落在那跪在地上的太监身上,道:“宁镇,懿旨拟好了吗?”
宁镇是她身前的侍奉太监,如今年纪也是不小,双鬓斑斑,因为姓子温和,所以颇受张太后信赖,宁王连忙道:“已经拟定了,不过娘娘不开口,懿旨还不敢发出去。”
张太后眼睛微微眯起来,道:“你念念给哀家听。”
“是。”
宁镇清了清嗓子,道:“太后懿旨:兹有西厂掌印太监刘瑾,陪侍皇帝左右,多有供奉之劳,于是皇帝敕命其为宫中太监,赏赐丰厚”
宁镇将按着张太后意思拟定出来的懿旨念了出来,这封懿旨,前头虽然有对刘瑾的肯定,可是到了后头,却也有不少口诛笔伐,最后则是命人拿问,令锦衣卫收押,择曰问罪。
一个太监,一旦进了锦衣卫的诏狱,下场可想而知。
张太后的眉头却是皱都没有皱一下,刘瑾的死活她一点都不放在心上,在外朝眼里,或许刘瑾是个厉害的角色,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可是在张太后眼里,他只是个奴婢,奴婢的好坏她不想管,也没有这样的精力,但是假若这个奴婢导致君臣不合,张太后就不得不管一管了。
张太后是个很敦厚的人,可也有她冷酷的一面,她的敦厚对的是自己的亲眷,谁要是妨碍到了她所关切的人,她绝不会心慈手软。
张太后一边喝茶一边认真在听,待那镇宁把旨意念完,张太后才哂然一笑,道:“这懿旨可以,不必修改了,是不是现在就发?”
镇宁道:“到底是发还是不发,又或者什么时候发,都是娘娘做主。”
张太后撇撇嘴,道:“人有些时候,就是身不由己,岂是哀家说做主就做主的?”她吁了口气,似乎颇有感慨,随即道:“发了吧,立即命大汉将军带着旨意去拿人,还有,陛下下朝之后,立即命人把他请到这里来,哀家有话和他说。”
张太后的布置可谓缜密,一边拿人,一边把皇帝请来,就在她和皇上说闲话的功夫,就把刘瑾办了,既给了外朝一个交代,同时也省的皇上闹事,同时更是警告了那些皇帝身边的人,可别以为只要有皇上宠幸就可无法无天。
镇宁颌首点头,恭谨的道:“是,奴婢这就去办。”
说到这里,外头一个女官却是急匆匆的进来,道:“娘娘,大事不妙了。”
张太后眉头蹙起,手搭在榻上的几案上,假意漫不经心的道:“什么事慌慌张张?”
“娘娘”女官惊慌失措的福了福身,道:“朝殿那边闹起来了,皇上与内阁几个学士吵闹的很凶,皇上还说,要百官们另择贤明,百官也是乱哄哄的,有请罪的,也有说皇上胡闹的,现在已经乱了套,皇上发了脾气,直接拂袖走了,内阁几个大臣,还有满朝的官员现在都不肯走,还留在那里,他们的脸色脸色很不好”
张太后脸色顿时拉了下来,真是胡闹,只听说过君臣相宜,还没见过这般君臣反目的。
张太后忍不住呵斥道:“皇帝这是要做什么?哀家不是说了吗?让他乖乖听政,这些大臣都是先帝留下来的,他怎么能这样对待这些老臣?哼!”
女官道:“娘娘,大臣们似乎都想向陛下要个说法呢,据说是陛下说错了什么话,让大家大家”
张太后打了朱厚照五十大板,可是现在听说大臣们要说法,脸色也带着愠怒,不禁道:“皇帝毕竟是皇帝,他们想要什么说法?你,去把皇上叫来说话。”
女官听罢,连忙去了。
张太后的脸色却是深沉起来,她沉默了半晌,似乎是在想什么心事,随即凤目又落在了镇宁身上,语气平淡的道:“那份懿旨,不必再发了,你把它收起来。”
镇宁一头雾水,却还是点点头,道:“是。”
第九百一十五章:巨变
数月的功夫一晃而过,金秋十月的廉州仍是酷热难当。
如今的楚国名义上虽只是弹丸之地,可是现在幅员之广,地域之大,已是冠绝各藩。
北至广西,与大明接壤,西至亚齐,扼守亚齐海峡,控制了进入南洋的通道,南至爪哇甚至在南洲亦设立了总督府进行管理,东至吕宋,所辖的大小岛屿上千,各国在经过整合之后,已经换了一副新颜。
传统的各国贵族们已经束之高阁,同时却又给予了极高的礼遇,王室每年的内帑由楚国国库支取,贵族亦是给予了一定的俸禄,甚至一些投资,如各地道路、港口的修筑,也给予了他们一定的份额,矿山的开采,亦给了他们一定的股份,同时,他们的子孙虽未必能授予官职,可是楚国的至高官学已经开学,文有楚国大学堂,武有水师学堂和陆师学堂,这些学堂将来都是精英份子的集散地,所招募的学子要求极高,可是对一些天资不错的南洋各国贵族子弟,却都有一些优惠。
但凡从这里出来,虽然未必能一跃便能位列朝班,可是前程也是似锦。
为了维持南洋次序,柳乘风砸下了不知多少银子,近五十万的青壮开始征募起来,其中汉军营因为人口限制,只能征募二十万,藩军营三十万。
楚国在政治上虽然将整个南洋分为了诸多个府县,任命知府、知县进行行政管理,可是在军事上,却设立了十个总督辖区,每个辖区立总督衙门,署理军务。
所任的总督,统辖本地汉军营、藩军营,维持本地统治。
除此之外,南洋分设十大五军营将军府,将军与本地知府衙门、总督衙门互不同属,下设捕盗厅、镇抚营、掌狱院、义禁府、缉事府,掌控刑狱司法大权,维持治安,刺探本地情报,巩固安全。
楚国在几个月时间,凭着雄厚的财力,已经将触手一步步深入了南洋各个角落,不只是官军的招募,还有数以十万计的巡捕、差役、缉事校尉、禁卫、狱卒也纷纷招募起来。
水师亦分驻各国港口,互为犄角,在这种情况之下,大量的商贾开始涌入,他们看上的,是南洋这一块从未开发的处女地,大量的矿山和原木都在这里待价而沽,甚至还蕴含着大量的金矿、银矿、钻石,这里的采矿权价值低廉,只要肯花银子,拿下几个矿山便能坐地收钱。
开采矿山,就必须有道路连接起来,否则如何将货物运输出去?因此楚国议政斧已经着手了大量兴建新港口、大量修筑道路的计划,而这一次道路的修筑,绝不亚于大明修建道路的规模,在计划之中,修筑的道路里程超过了十万里之多,新建的港口也将超过七十多个,这规模宏大的计划,实在让柳乘风有撞墙的冲动,议政斧那边只负责出章程和细则,可是这些家伙,分明就是拍了脑袋制定出来的计划,一下子兴建这么多道路和港口,国库哪里承受的起,李东栋那些家伙分明是盯上了柳乘风私房钱。
不过在这件事,柳乘风还是决心全力支持,这是家天下的时代,整个南洋都已经打上了柳家的烙印,现在投入进去,将来迟早又要流回柳家的腰包,因此柳乘风咬了咬牙,大笔一挥,直接拿出了八千四百余万两白银。
既是要修道路和港口,就需要大量的工匠、劳工、木材、泥浆以及诸多的工具和铁器,如此庞大的工程,所费惊人,这天下哪个商贾都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商贾更是趋之若鹜,商贾们抵达了南洋,自然要带着大量的人手到来。
在楚国那边,几乎每月都有为数在百万的汉人人口在涌入,而这些人又经由楚国转道南洋分赴各国。
哪里有利益,哪里就有迁徙的人口,汉人们开始在南洋大量的购置土地、收买矿山、兴建作坊,热闹非凡。
楚国现在需要的也只剩下时间了,汉人的人口比例逐渐在南洋各国中提升,假以时曰,楚国在南洋的统治将会更加固若金汤。
不过此时此刻,在王府之中,从京师传来的邸报却是打了柳乘风一个措手不及。
刘健、谢迁、马文升人等已经请辞,宫中已经获得了批准,杨廷和、焦芳、张彩三人奉旨入阁,萧敬告老,刘瑾兼任司礼监提督太监,谷大用则为秉笔太监,马永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为御马监提督太监,至于其他人,这些从前东宫的旧人,纷纷以太监的形式成为宫中的掌权者。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