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吉改后金为清后,女真便把西土默特部剩下的牧民丁口,分作左右两翼,每翼一旗,并任命了两个新的旗主。只是这两个旗主却不是俺答汗的后裔,以此铲除黄金家族对土默特的统治权。
如今的土默特。分为东西两大部,东部土默特从辽西北部再往北迁,在漠南省内。而西土默特,在山西省的北面的绥远省内。
可不管是东土默特的两翼旗还是西土默特的两翼旗,经历了蒙古左右两翼的内战,以及女真人的打压后,他们不断人口锐喊,牧场缩减,地盘也不断的被压缩,实力大降。
原先女真把察哈尔迁到大同北,分封四旗,现在大汉的察哈尔八郡所分封的领地,其实都是过去土默特的地盘。
现在的土默特分为东西两部,各分划了六个郡,共分封了四位伯爵,以及一大群的子爵男爵等。
因此楚虎光说一个土默特,根本让人分不清楚。
“东土默特部左翼前旗。”楚虎说道。
刘牧之马上就明白了,东土默特左翼,就是原来的黄金家族的塔布囊兀良哈人莽古尔岱的部族了。
仔细说起来,东土默特左翼,其实不是土默特人,他们是兀良哈人,只能说是土默特人的姻亲。
而且大汉对蒙古各部是分封细分,东西土默特原来的各两翼旗,如今成了各六郡,实际是从四旗分成了十二旗,稀释了三倍了。
不过现在大汉不称蒙古各部为盟旗,而称为州郡,并隶属于各省下。
东土默特左翼前旗,实际上就是漠南省宜民府,同时也是漠南省武安州沃野郡。
一个地方,却有两套管理制度,一套是中央朝廷,一套是封建诸侯领。但不管是朝廷设立的府县还是朝廷册封的诸侯领地,名字都不再有部族名字。
东西土默特四翼十二旗,全都改成了如武安州沃野郡这样的名字,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半点他们之间的联系。
这也是朝廷有意为之,先把各部细细拆分,然后打乱的分封到各处,再逐渐淡化他们之间的联系,最后使他们成为完全陌生的两块领地,而不再是一个部族下的两个分部落。
“楚虎勇士,这些都是你的斩获吗?”
“是的,汉族的大人,这都是楚虎亲自斩杀的科尔沁人,一共二十五个。”楚虎洋洋得意的将两只手中的人头高高举起,二十多颗人头,在他手里轻飘飘的似没半点重量。
一名军士长上前仔细打量了一遍。
“都是青壮。”
楚虎儿却是嚷道,“这些都是我亲手斩杀的科尔沁人,他们全都是凶恶的战士,但都被更勇猛的楚虎儿斩杀了。”
“汉皇承诺每个叛军人头能换十块银元,还作不作数?”
“大汉皇圣皇帝金口玉言,当然算数。这里二十五个人头,马上给你二百五十个银元。”刘牧之立即道。
“不,不,不,汉族将军,我不需要银元。”
刘牧之有些小意外,“大汉天子说给就一定会给。”
“是这样的,我想用人头换点其它的东西。”楚虎儿道。
“那没问题,我们这里有各式商货,茶叶、烟草、烈酒、甚至是盐、粮、武器等都有,你想换什么,我推荐你其实直接先领了赏赐,然后再用钱去购买,更方便些。”
“哦,大人,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不要钱,也不要茶叶烟酒,我要用这二十五个人头,换一个爵位。”
“人头换爵位?”刘牧之惊讶了一下。
“怎么,不行吗?我可是东土默特左翼最勇猛的战士,一人砍下了二十五个科尔沁战士。难道我还算不是勇猛的战士?我希望能用这些人头,换一个骑士的爵位。”
说到后面,见刘牧之没什么反应,又道,“实在不行,换一个武士爵位也行。”
刘牧之这时已经回过神来。
他笑了笑,“你真想以军功人头换取爵位?我可得告诉你,这武士和骑士虽然也称为爵位,但其并非诸侯领主,就算封爵,朝廷也不能给你划分封地。”
封给蒙古诸侯的爵位,自侯爵开始,有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和开国县男,以及勋爵六级。
其中侯伯子男勋都能称为领主,能得到朝廷赐封的一块领地,但勋爵只能得到一块封地。侯伯子男勋等称为诸侯,他们对自己的领地内拥有很大的权利,如拥有大部份的行政司法军事和财政权,能拥有爵位规定数量内的卫队,领地内的税收能得到三分之一等。
骑士和武士爵位,其实是后来新增设的,算是补充。
他们甚至不能算爵位,只能说是勋位。
他们拥有的是勋地,也称为骑士领或武士领,相当于地主,但对土地上的百姓,没有行政司法税收等权。(未完待续。)
[正文 第565章 采邑]
楚虎希望以自己的战功换成勋封,刘牧之表面上很是为难,其实心里很高兴。
朝廷现在在草原推行分封制,其实就是变种的羁糜、土司制度。虽然朝廷一面在西南大力改土归流,现在又在草原搞分封,有些自相矛盾。
但刘牧之却是对皇帝的意图把握的很准的,正所谓因势利导,不同的情况下就得有不同的策略。西南改土归流,那是因为自唐宋以来,不断的在西南推行羁縻制度,中原王朝与西南的那些部族蛮夷,其实大义名份早定。
加之各朝不断的向西南移民,导致中原朝廷在西南的势力不断的加强。到了明代,西南屡屡土司叛乱,正是因为中央朝廷和地方土司之间利益冲突加剧的结果。
虽然明朝的土司叛乱,也大大削弱了明廷在西南的实力,但另一方面,更削弱了西南土司的实力。一个又一个的大土司被平定,被改土归流,朝廷不断的设州置县,驻军屯田,进一步的在挤压着这些土司部落的生存空间。
当大汉朝一立,大军南下,西南仅存的那些小部族虽然反了,可也折腾不起什么浪花来了。西南改土归流,这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刘钧还通过分化拉拢,一面打击土司上层贵族头人,一面却又大大拉拢下层的部民,更使得土司们的溃败不可阻挡。
但北方的形势又不一样。
中原王朝与草原部族可以说是一直在争斗,中原王朝虽屡屡击败过草原部族,但草原部族也数次南下入主中原。
双方之间斗的你死我活,尤其是草原特殊的环境,使得草原南下还能建立王朝,占据中原。但中原汉人,哪怕是汉武大帝唐太宗等雄主,也只能是击败草原部族,然后实行简单羁糜制度,根本无法真正在这块草原上实行统治。
蒙古人曾经占据了中原。还建立过元朝,被明推翻后,几百年来,虽然内乱不断。分崩离兮,但依然拥有极强的实力。
汉武帝汉太宗明成祖等人用过的武力征服的方法,事后都证明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只能管的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刘钧不想费心劳力的再来一遍。
唐宋等朝对西南蛮夷的羁糜制成功了。一步步的终究同化了这些地区,最终掌控了主导地位,但草原不同,不能用对付西南夷的方法对付草原北虏。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钧最终结合了中国历朝历代,包括后来的清朝的策略,以及参考了殖民时代各国的一些殖民策略,才有了现在的这个分封诸侯策略。
分封,是一种妥协。
但不是消极的妥协,虽然给予了蒙古各部很大的权力。但同时也提出了义务,做出了约束规范。
刘钧觉得,与其去追寻那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武力征服草原,还不如用这种更长远的方法。
其实宋时对辽夏金蒙古等的岁币,也是一种妥协。承认了这些胡人对疆土的实际控制权,双方不再是不死不休的战争局面。尤其是宋辽之时,檀渊之盟后,长达百年的太平,才有了宋的空前富裕。
刘钧当然不可能会给蒙古人岁币,但这从侧面反映。其实就算是胡人,也不一定就想着整天打仗的。
以往更多的草原人入侵,也多是因为北方受灾,或者中原混乱之时。让对方有了可乘之机。
分封,就是明确了双方的关系,确立一个稳固的双方关系,不再有互相侵犯吞并的战争威胁。
同时,分封的基础上,才会有开放的贸易。才会有互取所需,各取所利。
而分封,不是简单的册封,省府和州郡并行体制下,让朝廷能更好的控制草原这只巨兽。
这其实也就是换位思考,总得给人留下余地。
如果仅仅是站在汉的角度,仅是想着如何击败蒙古人,如何征服他们,那么草原人自然不干。哪怕他们现在四分五裂,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这是不能持久的事情。
现在搞分封,就不是吞并而是合作,是双赢互利。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