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因为总理处名义上始终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因此总理处完全就是皇帝一言而决,正是通过这种种巧妙安排,刘钧把朝廷牢牢掌握在手上。

  现在总理处也形成了许多不成文的规矩,例如每周一次的常会,遇事时则会临时召开。若有大事,还会增加部司寺官员列席,举行总理处扩大会议。

  今天是周日,也是总理处一周的常会召开时候。

  刘钧叫来一名御前侍卫,向他交待。“今天我暂时不能去德国饭店,你帮我跑一趟那边。告诉老板娘说我有事走不开。”

  随意的练了趟白腊杆大枪,刘钧便收了长枪,回屋在宫女的侍候下沐浴过后更换上龙袍玉带。

  收拾齐整,刘钧拒绝了乘坐步辇。而是直接步行到了乾清殿广场前的总理处衙门。

  这处衙门就设在乾清门外,距离上书房很近,离乾清宫也不远,正处于紫禁宫内外朝之间。原本最初是在明朝崇祯末期设立,四顾命大臣的辅政衙门。

  后来大汉代明。这总理处衙门却是保留了下来,只不过内阁首辅不再统领总理衙门,这个衙门完全成为了大汉天子的私人顾问机构。但实际上,这里却成了大汉最为重要的决策中心。

  大汉朝堂格局沿袭明朝,但又有不少改革之处。内阁首辅依然为百官之首,且大学士的品级从五品提升到了一品,名正言顺的百官之首。但是实际上,经过皇帝不断的调整,现在内阁统领诸部寺,可诸院、司、署。却又独立之外。

  都察院和枢密院,一个监察机构,一个军令衙门,都不再隶属内阁统领。此外还有司礼监和通政司,也一样是不归内阁统领的。三法司和三计司,也都有很强的独立性。

  可以说,现在的大汉朝堂,权力分成了好几大块。

  内阁更像是隋唐时代的尚书省,首辅的权柄则类似于宋时的宰相,兵权和财权都被分割出去了。现在大汉的首辅,不但对兵权和财权没什么控制力,连司法这一块,也是不受他们控制的。

  朝廷重大的事务。特别是涉及军事、司法和财税的大事,都必须得经过皇帝的拍板。

  在这种新格局下,总理处就越发的重要了。

  朝廷众臣,看权柄如何,不看品级,而看有没有进入总理处。

  现在朝堂上有资格进入总理处的。官职后面都加了一个‘总理参政’衔。..有这个总理参政衔,那就是真正的朝廷枢机重臣。

  到了如今,实际上满朝众臣哪个不明白,这个总理处,实际上已经成了唐时的政事堂,而这个总理参政衔,实际上相当于唐时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时,沿袭隋制,中央立三省六部制,有门下、中书、尚书三省,分任决策、审议、行政大权。但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许多弊端,尤其是掌握出令权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

  因此,最终朝廷便把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最早设置于门下省,后迁往中书省。其后,由皇帝指定入政事堂议事,并以本官加带“参知政事”、“参豫朝政”、“同中书门下三品”等名亦为宰相。

  现在大汉的朝堂格局早与明朝时似是而非,各部权力较为分散,而皇帝又对权柄抓的较紧,因此才有了现在全新的总理衙门。

  这个总理衙门,就是唐时的政事堂。但加了总理参政的这些大臣,却并没有唐时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宰相权柄。

  大汉天子的权柄远超唐宋时的皇帝。

  刘钧进入总理衙门时,一众总理参政都已经到了。

  如今朝中有总理参政衔的官员不多,分别是内阁的首辅和次辅,司礼监的提督太监和掌印太监,还有五部尚书、通政使、左右都御史,左右枢密使,财务卿、税务卿和民务卿、审计卿、大理寺卿。

  人数很多,足足十九个。

  所有人都是加的同样的总理参政衔,不分高低。

  这实际上已经有后世内阁的雏形了,只不过首辅不是内阁的长官,大汉皇帝刘钧才是这个总理处真正的决策者,其余的总理参政,都只是他的顾问而已。

  这个总理会议,就相当于一个常委会了。如果议论的事务涉及到下面的具体部门,有时刘钧也会再召该部衙的官员列席,有时数个部衙的官员上百人一同列席,规模很大,完全就是一场扩大会议。

  一众总理参政见到皇帝驾临,齐齐行礼参拜。

  总理衙门会议相对于朝会要轻松的多,朝会极重礼仪,规矩多。总理处会议是明义上只是皇帝的君臣召对。因此在这里大臣们都有自己的座位。每人面前还有一张桌案,各种文房用具都有,甚至每个人脚下还有一个炭炉,桌上还有一个手炉。

  每人还有好几名属吏在后面协助侍候。

  刘钧坐定。从首辅袁继咸开始,各位总理参政依次做了工作简报,十九位参政,都是朝廷最重要的部门的首脑或者副长官。

  大家都知道皇帝不喜欢简报太长,因此简报都尽量的做到了简洁。每人也就是三五分钟时间。就把该说的都说完了。

  一通简报下来,刘钧看了下怀表,时间在一个小时之内。

  “陛下,日本江户幕府德川家族会见我朝使者后,依然拒不从琉球撤兵,也不肯遵守之前的协议,放开银铜出口限制。”枢密院左枢密使傅山提议向日本发兵,“不发兵教训一下他们,他们只怕还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什么叫雷霆之威!”

  琉球王室尚氏家族已经被日本萨摩藩给灭了。还将琉球武力侵占。

  之前朝廷派了使者去日本江户,见德川家的将军,结果他们根本不肯撤兵,更不肯把琉球交给大汉。

  现在大汉正是横扫八荒,威服宇内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日本居然敢拒绝****,这让枢密院的一众司令、参谋长们非常不爽。

  枢密院现在有两大部门,一个是五军司令部,有中前后左右五军司令,是大汉的五大战区司令。他们在京师直接指挥着大汉的各大军区总督巡抚提督们,同时也还指挥着驻守五京的五支战略预备部队。

  枢密院另一个强力部门,就是参谋处。参谋处拥有诸兵种参谋长,以及五战区的参谋长。这些参谋处们组成联席会议,专门负责的就是大汉的战略的制定。

  参谋处负责研究战略,五军司令部负责指挥,下面的各军区负责统兵,各军镇则直接按参谋处的战略以及司令部的命令作战。

  兵部那边权力较弱,兵部有诸兵种司令以及各后勤装备等处。专门负责的是军政,军官的奖励晋升处罚,后勤装备等等,都归他们。其实他们的权力也不小,只不过没有调兵权,这在军队这样的特殊部门,如此一来就显得比枢密院大大不如了。

  枢密院完全不管升官晋衔、后勤装备粮饷那些,他们只管制定战略,指挥调兵,因此日本人的反应,马上把他们惹恼了,参谋处已经迅速赶制了一个出兵计划。五军司令部随时准备向各军区下达调兵令。

  不过大汉的军队权责划分的很明确,各有职责,不得越界。枢密院管的是怎么打,兵部管的是提供后勤装备,下面的各军区是统领军队,再下面的各镇师协,是直接的带兵作战部队。

  但到底打不打,什么时候打,派谁统兵,这些权利,却是不管枢密院还是兵部都没权利过问的。

  这些涉及到最核心的兵权,这些权利办属于皇帝一人。

  打还是不打,什么时候打,都由皇帝一人说了算,甚至最终选谁来统兵,也一样只有皇帝最终决策权,其它人都仅仅有顾问建议权。

  现在,枢密院参谋处已经制订了一个出兵计划,但最终还是得由刘钧来决策。

  刘钧从傅山的手里接过那份计划,参谋处的这个计划虽然是临时赶制出来,但还是制作的很详尽,甚至还有一主二副三份计划。

  参谋处的计划是围绕着夺取琉球群岛而制,以东海舰队为主。辅以袭击日本沿海为辅,由皇家特遣舰队担负这部份任务。

  总之,对琉球是直接武力夺取,而对日本本岛,则是以沿海袭扰为主,最终迫使日本人承认琉球归大汉,并放开银铜出口限制。他们甚至还打算迫日本人再放开一些贸易条件,甚至再割让几个岛做大汉的租界。

  一般利用季风,五六月间从中国驶往日本,等到三四月间再从日本驶回中国,这是唐宋对日本贸易的商船的贸易常用做法。

  不过如今随着造船业的发展以及航海技术的进步,已经不必完全依靠季风了。就算是逆风,也一样能够航行,因此,大汉如果要对日本出兵。任何时候都可以。

  甚至因为现在大汉在平户、对马等地有了港口,这使得大汉如果要发动对日攻击,更加的方便。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