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张海早上起来之后一般是先去一直就在西院忙碌的李千兰那里有没有什么消息。**的时间,说不定有些并非十万火急但却也很重要的奏报就可能送来,而不会被耽误。

李千兰等孩子们这些年来处理奏报已经比较井井有条。大致分成三班倒班职勤,基本上送来的奏报就是没有紧急标签的,也基本上能在最多不超过八个小时的时间内就能做出有效的处理,而通常是三四个小时左右就能忙完了。包括总结和检查在内也不过五六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其中一封奏报虽然不是什么紧急的边关消息,但也被张海送了过来:“圣主:西北边境边关传来的消息。。。”

张海不由的楞了一下?“西北边关传来的消息?是那叶尔羌部?大军刚刚结束行动主力回师不久,一些人就有些皮痒啊。。。”

张海其实本来不打算对西北等地用兵,而是在两三年后再举大兵进行一举定乾坤的行动。不过如果要在近期对西北用兵,张海也并不反对。

如果目标仅仅是河中那一票。一个暂编师群的新军主力部队就应该是稳赢。其实一个旅就能够达到目的,只不过多少会有些风险不便分兵罢了。

“如果是边关的战事,我想驻守在那里的人是没胆量不以紧件送报的。”柳香说道。

新军的驿报实际上一共只有两种:急件和非急件。任何形式的举兵叛乱,阴谋造反,任何规模的边关袭扰,甚至任何形式的严峻渎职等都可以用急件的形式传来。这种奏报送往南京的最多的时候也不过七八封而已,有一封就算是不错的了。大多是地方上群体**件这种事情一类的。

这种奏报一般不会攒在一起发,用的是十分优良的好马以及马术精良的通信员。不靠接力传消息,仅仅是人证换马南下的情况下昼夜速度可以达到日行千里,最多的情况下不超过六天就能够抵达京城。达到“八百里加急”也达不到的标准。更不要说所谓的“八百里加急”根本就是接力传信,而不是人证传信。如果只论消息的接力传信速度,那么则可以达到日行一千五百里,此时新朝控制区内的任何紧急信息可以在四天左右的时间内传达到京城。

而一般的非急件,实际上就相当于过去日常通信很少用,只有在外敌入侵这种罕见大事上才会用的“八百里加急”。一个时辰一个二十五公里左右的驿站,再加上夜间急行二百里左右的距离。

信笺一般还是由轮值的一名女孩儿亲启,以防止意外。然后再交由李千兰及张海等人阅览。

新朝行文用书反对“官八股”而讲究白话直言,官僚体系极为简单也能够保证这一点。

信笺中的大意是卫拉特蒙古几部首领的使者已经抵达边关,递交了信函,请求入境。新朝的一个规矩是凡此类事情要将当地使臣队伍留在边地招待一段时间,以便请示。

这消息大概也不过六天左右的时间就传到了南京,回信也不超过半个月。因此是张海等人在订立类似的规矩的时候能够接受的。

“一行人来了不少,还带了不少好马。你觉得他们这一次来,是像过去那样碰碰运气打算要点儿回敬,或者打算联络联络关系,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张海忽然询问道。

李千兰做为张海身边女孩儿们的总领,这七八年的时间以来处理和阅览过无数的奏报和事情,拥有的经验实际上甚至不是相当于拥有左右相地位的刘栋与马辉等人可以并论的。

她思索了片刻之后回道:“人要所予,必有所求。我看过不少征讨西南的战斗详报。那些西南的土司势力虽然也明白我们新军主力部队是一支强大的队伍。可还是再用传统的老眼光衡量我们的队伍。认为我们的士兵不过是装备精良一点儿并且敢战一点儿的职业武士。相当于他们千夫长亲军或者行营护军那种层次上的强兵而已。如果这些人真的很精明,那么应该是想方设法了解一些有关我们新军主力部队的消息。从对方有魄力有决心一次送来这么多好马,听说还有其他一些。。。一些特殊的”礼物“前往过来。我想,应该不会是报着以前朝贡****那样心态的无知之辈。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图谋不轨的刺杀。”

张海听到这里也多了不少的期望。张海实际上十分希望这些人报着试探虚实的态度来观望新朝的。如果是那样,那么自己不介意在这些来使面前展示一下新朝部队的真实实力。因为如今的新朝已经不再需要“隐瞒实力“这种“下等人做法”,要威慑和压服那些人,张海宁愿这些来使的面前观摩一次更具有对抗性的“演习”,并且不介意让这些人一共“检阅”新军主力部队,凭亲自参与“抽查”,让他们切切实实的明白,新朝的实力已经强大到了什么样儿的地步。对于这些武力竞争中出来的人来说,展示实力显然还要在“利诱”的重要性之上。

至于刺杀的可能性?在这方面可以勉强算是“身经百战”的张海早已有了一套非常成熟的程序与机制,不怕荆柯那一套了。

“卫拉特蒙古及叶尔羌汗国那里的基本情况外情部那里送来什么消息没有?”张海忽然问道。

“倒是有一些这方面的情况”李千兰对此早有准备。西北方向的事情也算是外情部的重中之重之一。这几年的时间以来已经积累了不少相关的情报。

太过简单的一些信息李千兰明白张海会在心里有个数,因此就首先提了提一些比较关键性的概况:“根据外情部的一些情况的汇总:叶尔羌汗国人口总数大概在五十万左右的规模,还要略多于卫拉特蒙古各部的四十万人口。是天方教影响的区域,不过并不能算是天方教法控制下的人口,有很大的可能同化过来。当然,叶尔羌汗国的国力虽高可战斗力评估要逊色于卫拉特蒙古各部。如今在原西域督护府的范围内,靠西的准葛尔最具有野心和实力。当然,卫拉特蒙古实际上的盟首还是和硕特的顾实汗。。。“

听到这样的消息,张海也放下了心来:弱小的实力却拥有大义的名分,这实际上是比较有利的一种情况。

第1049章 年前财报

为了了解更多的一些情况,张海最终还是将外情部当值的田宾直接请来,还有在实际上拥有左右相地位的马辉、刘栋等人一起请来,召开了一次有关西域乃至更远的地方战略选择的一次商讨会议。刘洪涛做为负责兵事的重要人物也参加了。李千兰以及几个在相关方面经验比较多的身边的女孩也一同列席直接在西院召开的这次会议。

马辉与刘栋等人前来的时候并不知道这次会议想要讨论的主要内容,因为临近新朝八年春节的缘故,以为是像以往一样的例行的年会。以往的时候,也至于例行的年会才会这么郑重的将负责高层政务方面的核心弟子一起开个会议。

张海也没有示意什么,虽然有关新朝七年财政工作报告方面的情况通过严密的奏报体系和内情部张海也掌握个大概的情况,但并不反对同负责这些事物的弟子们核对一下情况。

“春节虽然还有一个月,不过新朝七年的财政情况还算是有个谱的。因为全国各地的秋收基本结束了,只剩下部分财政上缴与转运问题而已。去年我们的财政收入是总计折合八千六百五十万两。在新朝七年,工商税收的比例从一成提高到两成,官营工商业的规模虽然没有按计划扩充到五十万人左右的规模,不过的利税还是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这样算下来:工商税收有了本质的改善,六千万两左右的规模。在加上略有增长的田税三千三百万两、官田、银课与盐税还有海贸等合计两千七百万量,全国的财政收入达到了折合一亿两千万两的规模。因为各地经济在新朝七年的改善,投入的财力倒没有引发太大规模的贵金属贬值。全国的平均粮价以官方为基准价,仍然维持在大约百斤细粮一两银左右的水平。在加上日朝等地大概四千三百万两左右的收益,全国财政总收入估计在折合一亿六千三百万两左右的规模。新朝七年的普及教育进入第四个年头,费进一步增长,达到了一亿两左右的规模。今年虽然也有不少灾害,但各地区调整人口和救灾等方面的费还是少了一千万两左右。同新军主力部队还有西南战事相关费用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这一点。噢,还有西北的交通线准备工程以及增编一个暂编师群的新军主力部队等也去了不少,同移民及灾害方面减少的人口大致相当。总的来说,因为新朝四年教育费用的增加,财政支出规模从去年的一亿四千五百万两增加到了一亿六千万三百万两左右的规模,这是我们新朝建朝以来第一次实现了财政上的收支平衡。。。“负责介绍这些事情的还是刘栋。当刘栋谈起新朝财政收支第一次实现平衡的时候,张海其实并不没有怎样的欣慰,而是认真而严肃的说道:“新年七年的大致经济状况,对对你掌握的情况吧”

即便不算日朝等地,折合一亿两千万石成品粮的财政是一个历史上或许两宋时期才会有的颠峰了。虽然是以工商官田等方面的税收为主,但以张海的经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是一个门槛和顶点。即便是一些近代社会,在一般情况下财政收入占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也保持在百分之十几左右的规模。只有像建国初期新中国那样的政权,才能够做到在一个稍微有点儿底子的农业社会达到现代国家的财政效率。张海觉得以自己的威望来在新朝做到这点儿并不是不可能,但是如果把政府负担提高到像现代社会那样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比例,那么民众的实际负担在**现象稍微有所突出的地方就很容易超过半数了。建国初期新中国那样的政权或许可以靠整个组织体系的近现代化外加内外压力来做到最大限度的遏止这种可能的**成本。而经过这几年执政实践的张海,并不认为新朝同样可以做到这点。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