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末英雄 (女侠独孤雯)



“这些我都知道!你可千万不要为我们家里丢人,一定要争取当那站在第一排面对敌人冲锋陷阵的勇者!”一位年过中年的母亲说道。

让人更加意想不到的是:在“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已有数百年历史的中华之地,竟然出现了亲人们似乎没有多少悲凉和担忧之心,犹如欢天喜地送亲人出征的局面。甚至不会去说什么明哲保身的话,反而鼓励人们争相立功。

类似这种传统中国人很难想象的奇异场景,也就是在后世甲午战争或日俄战争时期的军国主义化的日本帝国才有可能出现。

可新朝统一全国不过六年时间,就是连稍偏远的一些地方的人也都开始知道:这新军出征已经完全不同于旧时了。不论从军还是出征都是一件稳赚不陪的事情。在折算几千两甚至上万两银子的**面前,就是独子战死而导致绝后的事情,那换来全族人命运的改变也算是“舍小家为中家”的得利事。全族都会相方设法甚至暗中让度新婚不久的孕妇去做补偿以鼓励某些人做这种事情。再也没有人认为这从军甚至出征是一件损害民间利益的恶事。

要说那寻常治安军去剿匪,还有可能有不少伤亡风险,换来的利益虽然足够但还不足以让人心动。但是新朝的精锐这样倾国之兵的出征,就连没有读过几年书的寻常百姓也都认为:参加这次远征,根本就是一本万利的好事儿。世上根本就不可能有哪个异族有本事战胜这规模少说也多达十万的新军精锐。

可是了解很多事情的李千兰却知道:这此大军出征的对手绝不同于中国周边以前的那些蛮夷,而是同样拥有亿万人口,十倍以上于新军主力兵力的庞大文明区域内的大量敌国。

而且:虽说那极西之地不像河西旧疆一带那么地理险恶,可也毕竟是有着多年战争动员经历的敌国,这次出征把握虽然不小,却也不是能够十拿九稳轻松获胜的事情。

张海所率领的近卫部队与指挥中枢,按照计划属于仅此于后卫,稍微靠后上船的队伍。在临别之前,张海与**杨秋霞等人专程做了道别。

杨秋霞与**等人都知道,张海并不喜欢做无意义的面子事,这次道别八成是有什么重要的嘱托。

“海儿,可否有个准确的估计。这次出征,可有多少胜算,多少败算?”**有些郑重的问道。

张海回道:“按照已有材料的推断,我们的胜算极大。就算考虑意外,也最多半成败算,胜算则至少在八成五以上。毕竟这么规模庞大的队伍,就很难通过什么计谋来对付了,是实力的硬拼。“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只要不是剿匪那种性质,几千人的士气爆发战胜几万人都有可能,人品运气决定性因素极大,因此很少有什么十拿九稳的事情。张海这种说法对于过去来说,那是不论如何都找不到担心理由的。

可是张海那“半成败算“也让**有些忧虑的说道:“就不能再晚十年么?那样或许把握就要大上很多。”

张海思考片刻说道:“我以前的想法也是如此,可是执政六年的事情,我开始担心真到了十年之后,我们反而未必会有现在的优势了。而且十年会发生什么,也很难预料。我必须在有开始有把握的时候把我们的使命完成。。。”

其实张海也犹豫过要不要在建军不到十年,统一海内不过六七年的时候就展开这样的摊牌。可除了加速新朝的发展之外,有三种顾虑,最终还是使张海坚定了尽早展开西征决心。

一是张海开始怀疑当十年之后各地经济同旧时代有了本质区别、很多年轻人不在有过少年时的贫困经历后,新军主力部队的战斗力会不会出现明显的下降。打过不少的仗并且对各种材料都有过详细研究的张海清楚:在其他各方面条件同等的情况下,生活越富裕与幸福,那在心理潜意中对生命就会看的越重,实战中很可能打不少折扣。偶有例外,但总体如此。比如民国时期的桂系相比东北军,湘军相比种田搞的比较好的阎老西军等。解放战争时期的关内兵源对关外兵源等等。弥补这种差别,需要不对等的其他方面条件,可实际上此时新军主力部队的资本密集度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再继续提升战斗潜力,就只能从规模上下手了。那样对监管和权力结构将带来更大的挑战。

二是张海对于诸弟子甚至身边的不少人的信心没有以前那样强了。渡过了开国的最初十年逐渐稳定下来,就算是人品和凝聚力再突出的群体,也不避免的受到权力的**和影响。

三是张海对于自己能不能再坚持十年像过去几年那样勤勉的工作也有很大的怀疑。这重重忧虑终究使得张海下定决心尽早解决军事上的使命。

第67章 最后安排

“我想没有多少问题的。虽然这些年来同海儿在一起的时间不多,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海儿是个谨慎的人。如果没有极大的把握,是不会决定去做的,尤其在这样重要的问题上。”杨秋霞劝道。

**听到这些,也多少安了些心:“我想也是如此,海儿放心的去吧。决定留下来的海儿留下来的人应该都是靠的住的。”

在聊了片刻之后,张海刚要郑重辞别的时候,还是忽然想起一些重要的事情,不由的心有余悸。

张海忽然对**等人说道:“话是这样说,如果有人作乱,势大难制或形势不利。父母应该以保全自己的性命为重,不要做无畏的事情。要相信海儿有能力解决这些事情不会有受制于人的情况。几年的时间并不算长。。。“

这样的话杨秋霞有些吃惊,却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海儿放心吧,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们会懂得委曲求全的。“

张海不知怎的感觉到有些不安,父母的这些话是在安慰自己么?可是想起种种事,张海坦然的安定下来:此时,已经没有反悔的可能了。

最后张海在临别之前补充道:“我新朝不同别朝,虽然大军出征可能远隔万里不止。可应该还是能够书信往来的,我朝传信的速度应该也远非旧时一般书信速度可比。每个月爹娘有什么发觉都可以送些书信过来,每旬也可以。这次出征带了不少人走,这些不会耽误前线的临机决断的。“

说着,张海似乎想了想什么,就在北殿里找来笔墨思索片刻编写了几个有关的暗语,并抄写了两份,一份自己留着,一份留给父母:“父亲,母亲,请把这些话牢记。我走之后尽快烧掉,不要让身边的任何人有察觉。”

张海虽然没有在临别的时候说些寒暄之话的习惯,但这样精心的安排却不由的给**杨秋霞等人带来一些暖意。

在离开了北殿之后,张海又来到了皇城西院。此时的柳香与小慧兰等人已经在西院的外门处整装待发了。此外还有其他不少少女,大概约有七十人左右,几乎都是新朝元年与李千兰等人一同来到张海身边并在之后承担过重大责任的一代人,杨思等人也包括在内。新朝五年来到宫中的小女孩,随军出征的也有二十人左右。倒不是必须需要这些孩子们一起随军远行,而是张海觉得需要通过这些人来了解新一批的孩子们。同时,新朝五年进宫的这些小女孩们可靠度上也强了很多,并且这几年来在处理军队方面的奏报方面有着突出的经验。

张海走进了西院,独来到了显得有些空空荡荡的书房,此时的李千兰身着朴实蓝色连衣裙装扮的独自一人郑重的站在一边。

“没必要如此的显得郑重,如果你觉得自己并不能承担这样的重责,可以跟队伍一起走的。让**等人承担其职责也没有什么问题。”张海自然的说道,他不希望李千兰有太大的压力。

“我想好了。我必须留下来,在很事情的处理方面。我和留下来的这些孩子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千兰认真的回道。

“既然如此,那我在临走前告诉你一些事情。”说着,张海把最近一段时间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交给李千兰。包括这皇城中的地道网络还有一些机关。还有一些不属于内外情系统由张海独自所掌握,使用频率很少的情报网络名单。甚至还有一些只有张海才了解到的秘密。

“这些物品,我要跟随近卫部队把他们大部带走,但是也要留下来一批给你。这些东西还有其相关说明要记住:特别危机的时候才能运用。“张海最后叮嘱道。

“这些是什么,火箭么?“李千兰有些奇怪。按照本子上所写的内容和标示的规格数量,也就是一些大概为二十来斤重量的中型火箭而已。在攻打大小金川的战斗详报中,李千兰了解这些兵器。它们也仅仅是有其特色的火箭兵器而已。其面对大规模部队的实战效能。这千把枚二十来斤的火箭,并不比千把发九斤中型炮弹能发挥更强的作用。难道说这些火箭有什么不同寻常,拥有靠谱的引信?李千兰其实对于兵工方面的东西是有些了解的。就算是新朝最精锐的工匠,也不可能出中远距离精度和引信误差比爆炸范围大不了多少的神奇火箭来,那简直不可想象。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