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列日涅夫点点头,目送着这个总是穿着军大衣的总政委离开自己的办公室。不一会中央十几基里连科进来问道,“不知道他能不能办好,要知道赫鲁晓夫对年轻干部来讲,风评还算是不错。”
“应该没问题,好了不要说这个问题了。”勃列日涅夫赶在基里连科再次说话直接作为终结,他知道自己的战友想要说什么。他是苏联的总书记,有着自己的判断力。
这是赫鲁晓夫死后,谢洛夫第一次来到赫鲁晓夫的家中做客,除了谢尔盖赫鲁晓夫之外,还有赫鲁晓夫的孙子。随着赫鲁晓夫的退休,以及共青团式微,谢尔盖赫鲁晓夫渐渐脱离了苏联最高决策圈,很多消息来源已经不是很准确。
两人商谈了良久,谢洛夫默然的对着谢尔盖赫鲁晓夫道,“这就是我这次来这里的目的。”
“你不怕我留有原稿?然后找到外国出版商出版?”谢尔盖赫鲁晓夫笑着反问道。
“你知道不知道,斯大林的女儿到底是怎么死的?他为什么会在印度突然死亡?要知道他可没有病,身体一直都很好。”谢洛夫呵呵一笑,气定神闲同样很有自信的回答道。
“你杀了她?”谢尔盖赫鲁晓夫脸上的笑容怜去,郑重的问道,“为什么?”
“我说她叛国,你相信么?没有任何人会相信,谁能相信一个总书记的女儿会叛国,而且想要逃到美国去呢?”谢洛夫一阵轻笑,笑声戈然而止,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脸对脸道,“她要叛国固然是因为她爱慕虚荣,接受不了总书记死后的心理落差。但是这和赫鲁晓夫第一书记也有一定的关系吧,在当时的环境下,因为害怕准备叛国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我派人干掉了她,这是我的职责,我不能让任何人伤害苏联这个国家,任何人!哪怕她是我最为崇拜总书记的女儿,这个错误同样不能犯。”站起来身来的谢洛夫忽然回头道,“对待她是这样,对待所有人都是这样,底线就是底线,谁都不能触碰。如果谁出格了,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谢尔盖赫鲁晓夫很不愿意相信谢洛夫的话,但是对方没有必要承认杀了斯大林的女儿,因为这不是好事,更何况自己承认?“我愿意把这个把柄交到你手里,完全是因为第一书记对我的提拔,我也不愿意看你们家受到打压,有一天我们凌驾于美国之上,人民就会体会到我们的苦心,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孤立生的,而是有着大环境的促成。”
“为什么不是现在?”谢尔盖赫鲁晓夫平静下来问出心中的问题。
“第一强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第二强国是天然的靶子,这其中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历史已经证明,第一强国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找第二的麻烦。”谢洛夫摇摇头语重心长的道,“美国的开国国父都是奴隶主,现在有人批判他们么?有,但是造成不了影响,因为美国人对自己的国家满意,而我们的人民,因为我们不是世界第一,对我们还是有所不满,这就是差别,我们的参照物是美国,而美国没有参照物。”
“在环境允许的时候,我们可以交给人民来判断。”谢尔盖赫鲁晓夫点点头道,“我绝不会联络外国出版商,等到环境允许的那一天。”
“谢谢,你为我省略了不小的麻烦。”谢洛夫开口衷心感谢,这件事算是做成了。
一九七六年本来在苏联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意义,对苏联有利的消息,就是葡萄牙终于经过了几次反复后,葡萄牙**终于在军队的认可和选举的双重支持下,成为了葡萄牙的执政党。至于前任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则引起了民众自的悼念,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悼念后,最终还是恢复了平静。
苏联本国没有什么大事,所有事情都按照惯性展,虽然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柯西金还是继续保证着苏联的前进,如果说有什么地方不同,勃列日涅夫的歌颂文章明显的多了一些,对于苏联这也不奇怪,这毕竟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强大的时代,转守为攻不仅仅在政府阶层,苏联的人民也知道,国家开始和美国针锋相对。
“主席,中国今天的报纸,请你看一下。”总务处处长谢尔瓦诺夫带着郑重的神色进来道,他的手里拿出一份报纸。
余光瞄了一眼,谢洛夫的身体微不可查的哆嗦了一下,他懂,只不过故意装作不懂,一般看的报纸都有人用俄文注解,“好的,下去吧。”
“不是所有人都了解你的伟大,一些宵小会在你死后对你横加污蔑。但真正的爱国者心中,你永远是那个把中国从绝望的泥潭中拉出的伟人,他们绝不会忘记你……你是不朽的!”泪珠骤然滴落,很快抑制住的冲动低声道,“到了那边,你们两个不要吵了,你们都没有错,只不过两国国情不同。”8
第七百八十五章 三年
“全世界的无产者,团结起来!”良久之后,谢洛夫又变成了那个心狠手辣的肃反工作者,人总是要有些理想的,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斯大林说过,思想比武器更有威力,苏联绝不能给敌人武器,难道要给敌人思想?
“一个思想动摇的国家并不可怕!”郑重的收起了这份报纸,生活还要继续,战斗也仍将继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谢洛夫总是觉得心中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情绪,这是为什么。
苏联和美国的差距每缩小一点都是在创造历史,哪怕美国正在逐渐的自我调节成功,慢慢摆脱了经济危机的泥潭,但仍然能越来越清楚的感受到身后越来越近的呼吸声,这个呼吸声令他们寝食难安,汗毛乍起。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和自己这么接近过,苏联的威胁从来没有这么扎根在美国普通人的心中。
这是当然的,苏联的盟国遍布五大洲,不论是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大洲,都有苏联的盟国存在,一九七六年年底,泰国国王出逃,曼谷守军被消灭,泰国共产党夺权成功。缅甸因为东西两边都已经变成亲苏国家,改变了外交政策,开始亲苏路线。
智利,阿连德总统再次胜选,智利社会党已经取得对所有党派的压倒性优势。要知道后世的查韦斯执政绝对不算成功,玻利维亚完全是建立在石油的基础上,竟然也能在竞选中连连获胜,这就能证明一个基本的道理,穷人天然就是渴望公平的。更何况阿连德总统明白工业的重要性,绝对不是把智利往资源输出国上面引,而是利用苏联的支持,建立了一个符合智利人口体积的工业规模。
在安哥拉的内战中,安人运仍然占据了绝对优势,控制了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土地,只是无法清缴靠近南非边界的安盟武装分子,虽然莫斯科希望得到全胜,现在的形势未免有些失望,但是安哥拉内战的长期化也只能给苏联造成微不足道的负担,毕竟有古巴在前面顶住,苏联所做的就是提供武器,更何况苏联也从广大的北部安全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资源。
东欧的情况总算还算是总体稳定,至于苏联国内,仍然力求在军事对抗上占据优势。涵盖陆海空的武器每天都在从生产线上走下。加上在共青城建立的坦克基地,苏联五大坦克基地一直处在生产当中,所以苏联不断的将T54坦克送给东欧、同时进行封存的情况下,苏联的坦克的数量还是达到了七万四千辆,国内T72坦克已经完全代替了半数老式的T54坦克,同时T80坦克也已经有四千辆进入现役。
这是苏联自己的坦克数量,对于T72坦克,苏联并没有藏私,华约国家的换代在苏联开始的一年后开始,如果要算整个华约的坦克数量,整个华约国家的坦克数量已经逼近了九万五千辆,如果这种生产继续下去的话,在地面部队上,华约对北约的优势,很快就会从一九七六年的三比一、变成一九七九年变成了名义宣称上的四比一,实际上已经五比一。
这并没有算苏联同样产量不低的步兵战车,因为账面上的坦克对比已经足够失衡,华约从来不公布体系下的四万五千辆步兵战车,数量没错,华约一直都是坦克比步兵战车多。
苏联答应给予阿尔巴尼亚援助同样在一九七六年年底谈好,苏联的要求是阿尔巴尼亚扩军配合苏联对西欧的压力,事实上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情,霍查一直对南斯拉夫抱有警惕,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本身就不应该是两百万人口的国家应该拥有的,既然扩军有苏联的支持,霍查顺水推舟开始名义上配合苏联战略的扩军。
在中东,三边形战略牢牢地固定住了美国的双柱战略,苏联和美国在中东的影响力仍然是对半开,但是在近东和东地中海,苏联完全占据了绝对优势。土耳其因为失去的土地太多,曾经出现过一年的饥荒。三年来土耳其的宗教化非常明显,不过苏联和土耳其并不接壤,这是库尔德社会主义共和国应该关心的事情,总不能什么事情都找苏联,对不对?
在经济建设上,贝阿铁路已经通车,苏联如果要往远东调兵,时间从原来的半年,缩短到了三个月。北水南调的工程难度更高,说不定还是要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