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他们会是一种标杆和道德上的榜样,可以看出国家的大政方针的走向,不再蝇营狗苟,华夏的文明传承,确实有出色之处,掌握了先哲学识的人可以坐在高位上,但理应看的远,懂的多,为国民在道德,技术,哲学,外务包括军事上指明正确的方向。
军吏和令吏之外尚有法吏,专学律法,大魏的提刑司相当专业,但也是弊病,过于行政化。徐子先是希望将法吏扩大,分别为提刑,靖安司,法司等诸部门,负责刑侦,检查,判案等,将原本的提刑司和大理寺划分的更严谨,更专业,并且杜绝用路提刑,府提刑,县提刑这样的划分法,而是分为中央,地方,各聚集区,基层法司,中层法司,高层法司,不管是问案,审断,判决,都是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并不受当地官员的约束和指挥。
军吏,令吏,法吏,分别为一二三等,按等级划分薪俸等级,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和上进的渠道,这才是徐子先心里最好的官吏之法。
将法司,军队,日常行吏,考核,稽查,财务审核,廉政,分门别类的设立好,确定完整的规章制度,而不是如此前那样的含糊不清,这才是最要紧的。
比如吏职,大魏的吏职就是含糊不清,模糊无比,诸多名义的官吏不分,吏员职责不分,正经的经制吏有的地方超编,有的则严重不足。
每个县衙都会有雇佣的师爷,衙门内外充斥帮闲,那些小人多半是无赖之流,朝廷加十文税,给他们上下舞弄一下就成了五十文,乃至一百文。
吏治不清,向来是王朝末世的标志性的产物,徐子先希望能永远杜绝这一点。
完全不腐败不利用权力的官吏是不存在的,给予一定的约束,使政府永远在较为良性的基础上运作,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由于薪俸很高,有上进的希望,并且南安侯府的高层已经明确表态,今年冬季会有相当丰厚的年末奖励,海外的外派人员,视表现会有翻倍的奖金,这使得很多真正的聪明人都甘愿被派驻海外,并且乐在其中。
前来迎接陈道坚的就是其中的一份子,二等令吏张伯甫满脸的精明干练,身量中等,穿青色短袍,下摆还掖在腰间,走路时大步迈向前方,走到陈道坚身边时,他远远便是拱手一礼。
“见过陈大人。”
侯府现在的秘书阁左辅李仪被视为官职最高的官员,然后是右辅,接着是各司曹的司判们,如果按品级来算,李仪大约算五品,右辅六品,判各司曹算从六品或七品,不管是几品,地位肯定是远在吏员之上,张伯甫的礼仪相当恭谨,也是主动施礼。
看的出来南安侯府在倭人这里算是有了初步的影响力,在张伯甫行礼的时候,很多倭人和行商向这边投来好奇的眼光。
陈道坚年方十七,尚不满十八,年轻俊秀,衣着得体,身形高大匀称,显示出完美的中华上国男儿的风采。
至于读书的秀气,长期为官养成的些许贵气,更是令得陈道坚仪表出众的同时,风度,气质,也是相当的出色。
沿途不仅是商人,倭人武士和行人们在瞩目这里,那些妇人们更是用迷醉的眼光看着这边,互相议论,发出阵阵娇笑。
陈道坚这样的俊俏小郎君,又是大魏官员的装束,引起这样的骚动,并不值得奇怪。
很多倭人交头结耳,有个老倭人道:“看到没有,这便是上国天使。”

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
更引人瞩目的还有那一队的护卫。
大魏禁军和厢军的装束各有不同,但基本上是唐军以下的传承,袍服,头巾,兜鍪或笠帽,阔口裤,麻履,或是草鞋。
魏军水师实力犹存的时候,也曾经有水师官兵至倭国,装束和南安府军却是截然不同。
水师官兵着蓝色箭袄,束腰,短袍,着皮靴,袖口和前胸有铜钉装饰,前胸有铭牌,标志着士兵的身份等信息,若有将士战死,摘下铭牌,列入死亡名单,方便纪录和抚恤其家人。
而肩膀上则已经有军衔标识,魏军也有简单的识别体系,所以府兵们对军衔标识并不算陌生,只是徐子先设计的要稍微复杂些。
新入伍未完成全部新兵训练的,无军衔标,是彻底的新兵。
入伍训练完成训练的,则是肩膀上有一颗铜钉,是三等兵。
入伍满一年的,二等兵。
入伍满一年以上,并且参加过实战的,一等兵。
事实上一等兵里很多都是副队官,队官级别了。
副队官等同一等兵,队官则有一颗铜星,副哨官亦是一颗铜星,哨官,副都头,两颗铜星,都头,三颗铜星。
到营统制便是一颗银星,军都统制是两颗银星,也是目前南安侯府府军的最高军衔。
从三等兵到一等兵,然后是队官级,哨官级,营官级,最后是军将级。
徐子先没有打算用尉,校,将这些级别,毕竟队官级到营官级,所任职务,级别,一目了然,没有必要再起一个新的体系了。
成建制的正规军,哪怕是只有一个小队,给人的冲击力也是相当的大,当陈道坚和张伯甫进入路边的房舍之后,整个小队散开来护卫,路边的行人在经过时,还是忍不住看这些精锐的士兵。
陈道坚进屋之后才发觉这是一幢和式的房舍,从房门进去有脱鞋的地方,然后踩着几级阶梯后踏到木板上才算是真正进了房舍。
张伯甫道:“咱们修了这个院子,主要还是看中四周有大片的空地,等侯府拨款再到,咱们就雇佣当地人开凿石块,修筑外墙,箭楼,仓房,将来有大宗货物进来,不可能一直在货船上等着,先卸货放在这边仓库储存,慢慢出货,可以从容的多。”
陈道坚道:“这种法门我福建路商人早就有了,我知道兰芳国都是这样出来的。”
在大魏对外贸易的早期,海外移民也有,但人数并不多。
后来魏商逐渐发现,每次急着把船上的货物全部出脱很容易被当地的土著和贸易商人压价,这样利润就被分薄了。
于是很多漳泉的商人分成两队,一队人在国外驻守,雇佣当地人当伙计,建造商行店铺出货,时间久了,一呆几十年,在当地开枝散叶,想回来都没有办法了。
在早年,很多漳泉商人就算死在国外,也要托人将棺木带回来,这是一种执念,在几十年,上百年之后,他们的后代都逐渐在外定居,并且建立祠堂,于是就真的成了海外游子,再也无法返回了。
甚至人数逐渐增长,又因为资本雄厚,掌握了政治军事大权,成立自己的国家。
在印尼群岛,马来半岛,华人先后立足,掌握当地的经济命脉,扩展人脉,滋生人丁,并且逐渐走向独自建国的道路。
如果不是欧洲人先后来到这个岛,用更先进的商业行为和资本,还有强悍的武力征服了当地,华人将先后掌握这些地方,没有例外。
“陈大人说的对……”张伯甫笑道:“这间屋子是用来和当地商人,官员谈事的,所以咱们也入乡随俗,弄了这么间屋子,连椅子都没有,大伙只能盘腿坐着谈事。”
陈道坚笑道:“这是倭人和咱们大唐学的,大唐晚期咱们汉人才普及了胡床椅子,渐渐从盘腿变成坐在椅子上谈事。”
“也得与时俱进吧。”张伯甫感叹道:“倭人还真是一根筋。”
“这样也是挺好的。”陈道坚倒是无所谓,在来此之前他已经有所准备了。
这间房舍也挺好,从外间进来,进入不大的空间,很干净,和港口处的拥挤杂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室内插着花,有香炉冒着烟,屋中满是香气,干净的原木地板散发着香气,墙壁上挂着一些汉字和汉画,陈道坚也知道,虽然倭人颇为自负自大,但对汉学和汉人的字画也是情有独钟。
就象茶,围棋,香,还有插花,这些东西在倭人中的上层形成了传统,被视为文雅和有内涵的象征。
在来倭国之前,陈道坚也学习了一些倭人做的诗句,那种徘句确实有些精品,看起来相当不错,但陈道坚有点感觉,就是倭人骨子里很悲观,任何事情都最终走向悲剧的结果。似乎他们骨子里头都有些轻视生命,或是淡漠,或是感觉死亡才是最终的结果。
这使得倭人的徘句大多冷清,淡漠,给人一种伤感和淡淡的漠视死亡的感觉。
这毕竟是一个岛国,他们有妄自尊大的一面,也有自卑和孤独的一面,作徘句的时候,大抵他们是敏感的,孤独的,也是没有自信的,感觉整个岛和自己都可能随时会倾覆。
陈道坚希望他们能有更多的务实的一面,事实上现在倭国过的不错,商业发达,这里是肥前国的一部份,和巩前国等六国加起来百万石高,都属于大内氏这个大名的领地,六国近海,很多海港,商旅发达,论粮食收入并不高,在倭国很多过百万石的大名中并不出色,但由于有了海外贸易的加成,富裕之处不在京都等重镇之下。
从陈道坚上岛之后所见,很多倭人表面看上去气色都相当不错,很有礼貌,骨子里似乎有些骄傲和矜持。
这并不奇怪,在华夏早期,汉时曾经给倭国女王赐印,但始终未建立起牢固的宗藩体系,这对华夏四周小国皆臣服的情形来说,倭人的强悍和自尊可见一斑,哪怕是在唐时接受了华夏所有的一切,其国却始终未真正融入在朝贡体系之内。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