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朝富家子 (星辰玖)


  如果嘉靖认为收复河套轻而易举,那他就捞不到什么好处了。
  他想了想,这才假装为难道:“皇上,这收复河套可不同于击退鞑子。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次鞑子之所以被轻易击退,主要是他们人生地不熟,探听不到我们的底细,所以吃了个大亏。河套那又不一样了,鞑子在那里经营多年,我们反而有点人生地不熟,要想收复,恐怕很难啊。”
  这个,嘉靖倒还可以理解,要是不难,河套不早就收复了。
  他缓缓点头道:“这些朕都知道,但这鞑子为祸西北多年,这次又跑来京城撒野,不乘这大胜之机收拾一番,以后他们怕是要上天了啊。”
  你知道就好,杨聪继续假装为难道:“皇上,这鞑子兵力之盛,没有十几万人马,恐怕很难将其赶出河套啊。”
  嘉靖闻言,连连点头道:“嗯,这征兵之事,你全权处理即可,需要多少人马,便招多少人马。”
  尼玛,征召屯卫打仗不要钱的吗?
  杨聪是有钱,但是,这次,他却不想当这个冤大头了,因为他想趁机收拾南京户部尚书鄢懋卿。
  他假装思索了一番,随即提醒道:“皇上,这粮饷?十多万人马,一个月就需要数十万两,而收复河套也非一日一月之功,所需的粮饷,那可不是一点点。”
  嘉靖闻言,不由老脸一红,他下意识认为,杨聪打仗是不需要粮饷的,压根就没想过十多万人马的粮饷是多么的恐怖。
  一个月几十万两,一年那可就是几百万两,全部让杨聪来出,着实太过夸张了。
  他也知道杨聪家里有钱,但是,他认为,杨家一年能有个百来万两的收益就算是不错了。
  而这西北边军的粮饷,向来都是由南京户部调拨的,虽说十多万人马的粮饷有点夸张了,南京户部撑个一两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至少,嘉靖是这么认为的。
  他略带尴尬道:“粮饷之事,朕会责成南京户部尽力调拨,你放心。”
  放心?
  我能放心才怪。
  杨聪又假装为难道:“皇上,请恕微臣斗胆,这种事,着实无法令人放心啊,前有曾铣之教训,微臣真怕南京户部会想尽办法推诿甚至是假造公文欺瞒皇上啊。”
  这个。
  嘉靖这会儿心里其实已经有点数了,曾铣当初说的,没有收到足够的粮饷恐怕确有其事,因为咸宁侯仇鸾一事已然让他有所警醒了,这些个贪官污吏,为了一己私利,欺君罔上的事,不是做不出来的。
  他考虑了一会儿,随即沉吟道:“这样吧,朕派中宫前去监督,粮饷的调拨,皆需其签字确认,你看如何?”
  卧槽尼玛啊,你以为太监就不贪吗?
  太监贪起来,那可比文官还恐怖。
  不过,嘉靖的脾性他也清楚,这货就是头犟驴,你可不能跟他反着来,需得顺坡下驴才行。
  杨聪小心的道:“这个,微臣斗胆,能不能请李芳李公公来监督粮饷,李公公当初也曾在山西督矿,处事还是相当公正的。”
  李芳就李芳吧,嘉靖对李芳那也是比较欣赏的,他毫不犹豫的点头道:“行,就让李芳给你去监督粮饷。”
  杨聪随即又小心的道:“皇上,这率十多万大军征战,琐事繁多,微臣恐怕不能事事兼顾,所以,微臣想请皇上调几个人过来协助。”
  嘉靖不假思索道:“你想要哪些人协助啊?”
  杨聪依旧假装小心翼翼的道:“微臣想请皇上迁胡宗宪为山西巡抚,唐顺之为陕西巡抚,协助微臣协调军政事务。另微臣还想请皇上擢俞大猷和汤克宽为五军都督府右都督,分别负责山西和陕西军务。还有,如果可以的话,微臣还想请皇上擢杨维聪和徐阶为布政使,分别负责山西和陕西的政务。”
  你小子,这是要当西北的土皇帝吗?
  嘉靖闻言,不由犹豫了一下,不过,他最终还是点头道:“行,都按你说的办。”


第七十四章 破虏之策
  宣府镇,张家口长城关口处,杨聪站在高高的城门楼上,用望远镜扫视着长城内外,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十余年了,兜兜转转十余年,他又回到了西北边镇。
  不过,这一次,他可不是来抵御鞑子进攻的,而是来收拾鞑子的!
  这鞑子又如何收拾呢?
  其实,他早就有了腹案,只是这些年来西北一直把持在咸宁侯仇鸾手里,他可不想帮这奸佞小人立这不世之功。
  想要收拾鞑子,其实并不难,一条铁路修过去,鞑子基本上就废了。
  鞑子之所以能肆虐西北这么多年,靠的就是他们的骑兵。
  骑兵来去如风,步卒根本就跟不上其脚步,所以,就算大明西北边军再多,也拿他们没辙。
  如果有了铁路,那就不一样了,骑兵再快,能有火车快吗,哪怕马腿跑断了,恐怕都跑不过火车,要知道,火车可是能日夜不休的,而战马,跑个几百里就得休息。
  到时候,只要预警和传讯体系建立起来,鞑子骑兵就不足为虑了。
  当然,这铁路并不是这么好修的,就算是修好了,还得考虑铁路的安全问题,要是鞑子骑兵轻易就能把铁路给挖断了,那这铁路可就白修了。
  这个,就是修铁路战术的关键所在。
  杨聪放下望远镜,考虑了一会儿,这才转过身来,对汤克宽道:“长胜,你辛苦一趟,先去把陕西三边防御体系建立起来,我给你六万人马的额度,每个边镇,你都可以征召两万屯卫,我不求你能出兵协助,只要你能将陕西那边守的跟铁桶一般便成。”
  他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把铁路修到陕西耗费的时间太长了,他不可能等这么长时间,所以,陕西那边他暂时是顾及不上了,只能先派个得力干将去守住。
  汤克宽闻言,心中不免有些遗憾,收复河套,那可是天大的功劳,要是他能作为主将率军一举剿灭鞑子主力,那这辈子可就辉煌腾达了。
  可惜,总督大人貌似更看重俞大猷。
  唉,没办法,要论武功,他的确比俞大猷差远了,要论文采,他同样比俞大猷差远了,这些都是事实,他不服不行。
  他只能略带遗憾道:“总督大人放心,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让鞑子跨入陕西半步。”
  杨聪见状,不由拍着他的肩膀安慰道:“你放心,收复河套只是第一步,今后,我们还要深入漠南甚至漠北,将鞑子彻底收服呢。到时候,有的是仗打,有的是机会建功立业,就怕你厌了,倦了,不想打了。”
  汤克宽闻言,不由尴尬的笑道:“哪能啊,末将就怕不能为国出力,打仗哪还能厌了,倦了。”
  杨聪微笑着点头道:“行,你有这个心就行,你就放心吧,到时候绝对少不了你。”
  说罢,他又转头对弟子谭纶道:“子理,你跟着长胜去,帮助他处理军务,同时也好好学习一下。”
  谭纶这会儿也就是个庶吉士而已,还在翰林院进修,说白了,就是学习怎么处理朝堂事物,杨聪也没给他开后门,胡乱提拔官职。
  当然,这机会他还是要给人家创造的,每个弟子,他都会给予一定的锻炼机会,至于最后的成就如何,那就要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比如这谭纶,特长就在于领兵打仗,他跟着汤克宽去陕西,虽说不能建功立业,却能积累经验,到时候一旦朝廷大军深入漠南甚至漠北去收服鞑子,用人的地方就多了,他也有了用武之地。
  谭纶当然知道杨聪的用意,他感动的拱手道:“多谢恩师教诲,弟子定不会让恩师失望的。”
  杨聪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对一旁的王宣道:“先生,这修筑铁路之事就交给你了,这次的情况比较特殊,这铁路还不能完全按地形来修,需得离长城近点才行,这样才能保证铁路不被鞑子破坏。”
  王宣闻言,不由回头看了看长城内的地形。
  这家伙,这铁路还真是不好修啊,因为长城大多修建在险要之处,而险要之处基本都是山峦又或者河流密布,要在这样的地形修铁路,难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他微微皱了皱眉头,这才拱手问道:“大人,这铁路一定要伴着长城修吗?”
  杨聪微笑着摇头道:“当然不是伴着长城修,那难度也太大了,我的意思,是尽量离长城近一点,如果可以,最好是在三十里范围之内,如果地形过于复杂,五十里甚至一百里也是可以的,到时候我们再想办法调屯卫过去驻守便行了。总之,就是越近越好,这样也有利于我们调兵。”
  王宣闻言,若有所思的点头道:“下官明白了。”
  杨聪紧接着又道:“先生,这事还得抓紧了,最好能在一年之内将铁路修到保德州,这样一来,我们进可出兵河套,退可派兵协助长胜驻守陕西三边,收复河套的大计就可以全面展开了。”
  这家伙,又是一年之内修筑一千多里的铁路,而且还是在边关这种地形复杂的地方修,还真是要命啊。
  不过,就算是再难,也得按时完成,王宣可是知道,十多万大军一年的消耗,这大军集结操练了一年还不能出征,不说皇上会怎么想,这粮饷的消耗那也不是开玩笑的。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