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七旬的赵充国老当益壮,立于战车之上,阴山的阴影被太阳映射,在地面上拉得老长,遮蔽了汉军阵列。
赵充国知道,这座要塞是由赵国所建,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口气征服了娄烦等邦,夺取这片土地,命名为九原。
在秦灭赵时,此地为匈奴所占,但秦始皇帝很快便让蒙恬发三十万兵北上夺之,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但秦亡楚汉之际,河南与北假中再为匈奴冒顿单于所夺,这之后数十年,此地都是匈奴南侵的跳板,直到元朔二年,还是车骑将军的卫青雁门,三万骑击匈奴,夜袭右贤王,西定河南地。
“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馀万,全甲兵而还。”
夫用兵之法,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甲兵而还!这是最了不起的事,孝武皇帝大喜,援引古诗:“薄伐玁狁,至于太原,出车彭彭,城彼朔方”来纪念这场大胜,将高阙以南的河套地,命名为朔方郡。
如今,三辅、三河、凉州骑共八万大军,已集中在高阙塞内,这是在朔方跟着赵充国屯戍一年有余的士卒。他们用锄头铁犁耕耘脚下这片沃土,把常平仓装得溢出了谷子,那些粮食如今变成了畜、车上满载的馕和炒米。
故人的胜利让汉人夺回了脚下这片土地,但过阴山必哭的匈奴人,从未放弃夺回它。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还不够。”
“还得直捣单于庭,再封姑衍山!”
赵充国大半生都在孝武时代,他年纪其实和霍去病差不多,却因大器晚成,错过了那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甚至没机会追随卫霍,只赶上末班车,做的还是李广利的下属……
但这一回,永远作为配角的他,却成了中军统帅。
“老夫谦逊了一辈子,这一回,可不能让后生晚辈比下去了。”
旌旗北指,三军过高阙,却向大漠行。太阳偏移,使得阴山的阴影,似也因畏惧而匆匆挪开,要给杀气十足的汉军士卒让道。
白发苍苍的姑衍将军扶着车舆,有种预感。
“这绝不会是老夫此生最后一次征战!”
……
绵长的夯土长城横亘大汉北界——不是秦人所建那一条,更不是燕、赵时代的旧物,而是崭新的长城,在汉武时代向北击匈奴至漠北后,在新边界上所筑,这也是中国历史数千年,统一王朝最靠北的长城。
它是囚禁属国胡人的羊圈篱笆,也是通知驻军胡人南下的烽燧。在很多人眼中,它就是世界尽头,将汉与匈奴、文明与野蛮、草原与城郭、人与兽、农与牧分隔开来。
吱吱呀呀,伴随着侯官取出大串钥匙,打开锁住大门的厚重铁链,遂卒们慢慢推开笨重的胡杨木门,长城障塞的大门一扇接一扇打开,让北方的风畅通无阻吹入塞内,将沙土拂到将士们的脸上。
过去只有游骑兵斥候能越界去索敌,今天却有整整六万士卒,要前往那广袤的未知世界,这感觉让人既激动,又紧张,长达三个月的训练与合兵列伍后,不论老兵新兵,都要直面远遁后从未露过面的敌人了。
任弘站在队伍最前方,他身后是背负角弓的五原属国都尉赵汉儿、义成侯甘延寿马槊横于高鞍之上,作为骑从的天水人段会宗,则替任弘背着天子所赐的“尚书斩马剑”,是比不上斩蛇宝剑威风,但刘询说了。
“替朕用此剑斩下单于首级。”
障塞上留守的士卒向即将北上的三军投来或羡慕,或同情的目光,咚咚,咚咚,他们在击鼓助威,而士卒们轻轻挪动着脚步,手忍不住摸向腰间环首刀。
真是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欲饮血。
任弘登上了障城,看着将士们,将士们也仰头看着他。
西安侯喉头一动一动,最后高高举起了手中,天子所赐的斧钺,让它反射璀璨的阳光。
今日北海将军没有吟诗。
也没有冗长的演讲。
只是简单到极致的两个字。
但却足以作为这个时代,自今日之后,一百首,一千首,甚至一万首诗、词、歌、赋争相使用的题名!
“出塞!”
第482章 胡无人
胡人牧民一家在草地上跪成一排,穿着羊皮袄子的祖父有些佝偻,做丈夫的那位捂着肩膀的伤眼带怒意,圆脸的妻子则只紧紧抱着孩子,他门背后是点燃后熊熊燃烧作为信号的毡帐,一群为汉人带路的西嗕义从骑,正在羊圈里追着羊羔儿到处跑。
被母亲搂在怀中,三岁胡儿努力挤出头,望向来来去去的汉军骑兵以及正在路过的大队人马,目光恐惧而迷惑,最后瞧见一位身着耀眼甲胄的汉将军勒马于旁,面无表情地瞅了他一眼,吓得胡儿缩回母亲怀中,瑟瑟发抖。
任弘已经没了当年初入行伍的犹豫与怜悯,只让人将这几个家庭当成奴隶,送给西嗕王作为奖励,并决定,今夜在这片丰饶的草场上扎营。
远远派去前方的斥候队已经折返回来报讯了:“将军,吾等先行至大幕,然未见到匈奴大军。”
“太阳升,胡无人。”任弘笑道:“想来是全跑到漠北去了。”
如段会宗侦查所言,汉军出塞足足两千汉里,广袤草原上,却找不到一个大点的部落,只偶尔逮到因为住的偏远的小部落或在林中单打独斗的胡户,没跟大部队北迁的匈奴人。
而那些不愿北迁的,早在双方筹备战争的几个月里,在说客、斥候的压力下投降了汉朝,迁入了边塞属国,还出了一些向导,其中以整个部落南下导致汉匈交战的西嗕部落最为积极,西嗕王亲自为任弘带路。
“看来单于是要决一死战了,匈奴这几年本就多灾多难,再来这么一出,本就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牧民,恐怕压力更大。”
虽然是游牧经济,但匈奴人也有固定的牧场,活动范围较为农耕者更大而已,冬夏不超过数百里。离开漠南前往漠北,将对牧民家庭造成巨大打击,有时候任弘甚至在想,像这样的出塞行动多来几次,匈奴漠南的经济就将在迁徙中崩溃。
但汉朝这边也有压力,出塞兵力少了,匈奴还不怕,直接以优势兵力在漠南交战。而若多了,人家撒腿就跑,十多万汉军集结,对国内经济民生影响也很大,一旦空出,朝中才平息下去的主和之声又要喧嚣尘上了。
更何况,想要摧毁匈奴人的向心力,犁庭扫穴是少不了的。
他们是沿着一条叫“诺水”,也称作诺真水的河流向北行进,足以满足大军和牲畜饮水,时值六月底,因为雨水河流暴涨,在平坦的草原上漫滩而流,注入淖尔,间或也有些长满草的山丘起伏交错。
可越是往北走,河流湖泊就越发罕见,连草地也从齐膝高的丰饶牧草,变成了赤色戈壁上点缀的杂草。
而这时候,前方却出现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小心翼翼地朝汉军靠近,让不明真相的校尉们大为紧张。
等斥候往来数次,搞明白对方身份后,任弘让众人勿虑:“是护乌桓校尉带着乌桓人如约至此。”
考虑到自己干过让休屠部化妆成匈奴人使诈奇袭的阴招,任弘依然十分谨慎,两军保持很远距离,直到对面几个穿毛毳的贵族跟着护乌桓校尉纵马过来,拜在任弘马前。
已步入中年危机的萝卜不太喜欢乌桓人陌生的气味,打了个鼻息,任弘揉了揉它已没幼年时光彩的鬃毛,让这几个髡头的乌桓“大人”起来说话。
这乌桓本是东胡之后——就是一百多年前,绿了冒顿又被冒顿所杀的东胡老王,东胡人向东奔逃,去东北那旮依鲜卑山的就改名鲜卑,向东南进入辽河流域依乌桓山的则为乌桓。
乌桓并无统一的首领,数百千落聚为一部,以“大人”为领袖,还不是世袭制,而由更小的单位,各邑落小帅推举,虽然制度比匈奴落后很多,但经济却很相似: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东开向日,食肉饮酪,贵少而贱老。
过去百余年间,乌桓一直是匈奴属国,每年向匈奴提供牛、马、羊皮,要是匈奴使者索皮布税不予,接踵而至的就是匈奴骑兵了,将乌桓人的妻、女一收,直到交齐赋税才换回来,说不定还附赠一个胖小子胖孙子什么的,乌桓人也敢怒不敢言。
直到汉武之世,乌桓抱上了汉朝的大腿,向西迁徙到匈奴退出的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作为斥候,为汉侦察匈奴动静。置护乌桓校尉拥节管理,乌桓大人们每年入长安朝见一次,有了靠山后,也开始对匈奴重拳出击,甚至掘了先代单于的坟冢作为报复。
但乌桓是养不熟的狼,终究无法老老实实做看门狗,乌桓渐渐骄横,小帅私自犯塞劫掠。作为惩罚,范明友奉霍光之命,不宣而战,杀了乌桓六千人,拎着三个大人首级而归。于是乌桓叛汉复寇幽州,双方关系近几年才稍稍改善。
毕竟乌桓和汉、匈奴皆为敌,左脸右脸同时被打的滋味不好受啊,尤其是范明友死后,双方都有了个台阶下,前几个月,任弘让赵汉儿与乌桓大人们会于颓当城,商议共讨匈奴之事。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