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化龙 (鹰狐)


  李易继续道:“如今长安乱局,非是一人之过,也绝非一人能够挽回,皇甫老将军为大汉操劳一生,功劳天下皆知,忠义之心令人敬仰,只要晚年无风无雨,今后必被世人推崇,然而,老将军若是继续留在那混乱之地,恕我直言,老将军一生英明,恐最后晚节不保,所以,今次皇甫兄若能借着此事与老将军归隐,避开乱局,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皇甫坚寿低头想了一会,虽然非常心动,但还是冷冰冰的说道:“此乃坚寿家事,就不劳襄侯费心了。”
  对于皇甫坚寿的不领情,李易也不恼火,继续道:“若是皇甫兄愿意归隐,我可写一道手令,让南阳匀出五千石粮草,由皇甫兄带回长安,虽然不多,却可解天子燃眉之急,也算是让皇甫兄稍微有个交代。”
  皇甫坚寿看了李易一眼,心情复杂,五千石粮草,相对他此来的目的而言,并不算什么,对李易这个一州之主来说,同样只是毛毛雨,但是,这却是李易冲着他们家的面子给的,让他交差用的。
  “多谢……襄侯。”
  最终,皇甫坚寿还是道了声谢,然后他略微犹豫了一下,又道:“之前荆州,徐州对长安多有进贡,之前因为战事缘故,这进贡之事也耽误了,如今战事平定,襄侯看是不是……”
  这件事情原本皇甫坚寿是没打算提的,毕竟最初的目的只要达成,这件事也就不需要了,而刚刚李易的话让皇甫坚寿再度燃起了一线希望,大事虽然办不成,若是能让李易继续供应天子的用度,也算是没有白来。
  “呵呵……”
  李易轻笑了一声,没有回答,而是问道:“敢问天使,我上书保举南阳太守贾诩为扬州刺史的事情,不知朝廷那边可有了决断?”
  皇甫坚寿表情有些僵硬,他没想到李易话题转的这么快,而且还是如此敏感的问题。
  犹豫了一下,皇甫坚寿答道:“此事,天子与朝堂众臣还在商议之中……”


第585章 扬州新格局
  “还在商议啊……”
  李易做恍然状,又问道:“那皇甫兄可知道,此事大概还要等多久才会有定论?”
  皇甫坚寿对李易的一本正经的样子感到无语,因为这件事根本就不用商议,那封举荐信在送到长安的当天就被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给全票否决了,哪怕李傕与李易的老丈人也不例外。
  虽然消息还未传出,但皇甫坚寿不相信李易猜不到这个结果。
  对于李傕等董卓旧部来说,李易自己崛起也就罢了,毕竟当时的情况他们无法阻挡,而且就关系上来说,他们和主流的世家豪门都不是一路人,有李易在中原搅风搅雨,也是对他们身上压力的一种分担。
  可是,李易崛起的太快了,快的不仅超出了他们的预计,甚至已经成为了他们新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让李傕等人继续与李易维持一个表面和善的关系还可以,但是想让他们继续支持李易,那就基本不可能了。
  更别说,李易要扶的人是还贾诩,这个在西凉一系中原本并不起眼的存在。
  试想一下,如果昔日的无名之辈成为了位高权重的一州刺史,这让李傕郭汜的脸往哪搁?
  到底是他们太无能,还是人家太优秀?
  李傕郭汜如此,而朝堂方面的态度就更好理解了。
  因为他们可是连李易都看不上,更何况李易手下的一个要资历没资历,要名望没名望的狗头军师?
  朝廷这关贾诩根本就过不去,只是朝廷暂时因为对李易有事相求,这才没有直接回绝李易的举荐,而是准备将这件事情先拖着,吊着李易胃口,或者干脆许个空头支票,让李易把活干了再彻底回绝。
  皇甫坚寿心里对这些事门清,但他不能直说,只能含糊道:“或许十天半月,也或许要一两月,当然,这只是坚寿自己猜测,毕竟一州刺史非是儿戏,而坚寿只是以区区郎官,对于其中具体安排,并不十分了解,也不敢妄言。”
  “这样啊……”
  李易摸了摸下巴,有些忧心的说道:“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扬州也不能没有主事之人,不然各地官员没有统属,各郡百姓民心不安,如此短时间也就罢了,若是久了,怕是容易再生变故,罢了,不如这样,我就让贾文和辛苦一些,让他来扬州暂代扬州刺史之职,等朝廷正式任命下来之后,我再让他卸任离去,如此,既不辜负扬州百姓,也能让朝廷不用着急,从容安排应对,也算是两全其美。”
  李易自说自话,一副很高兴的样子,皇甫坚寿心里却是惊了,忍不住叫道:“襄侯岂可如此?”
  李易歪头看着皇甫坚寿,反问道:“如今朝廷无暇顾及扬州百姓,我既然有能力帮助一二,难道还要袖手旁边,视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不成?”
  “这,这……”
  皇甫坚寿急的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他如何不知李易的打算,这是要先斩后奏,造成既定事实,一旦贾诩坐上了扬州刺史的位置,不管是不是暂时的,以朝廷如今的情况,今后想换人可谓千难万难。
  李易摆摆手道:“好了,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我会上书天子说明此事,皇甫兄回去后也可向天子告知,若是天子觉得其中有何不妥,亦可再遣使者前来指正,无论扬州还是荆州,李易欢迎之至。”
  说罢,李易对着皇甫坚寿笑了笑,便催动胯下坐骑,回到了队伍前面,而皇甫坚寿对着李易的背景伸了伸手,最终一声叹息,手臂无力落下,什么都没有说。
  因为没了孙策的威胁,李易行军无需再考虑埋伏,所以行进速度非常快,时间刚过中午,便抵达了皖县。
  也不知是孙策早有安排,还是因为孙策死讯传回来的缘故,此时的皖县虽然还留着近千守军,但在李易到来前便已经主动放弃了抵抗,原本被孙策关押的周瑜,也被放了出来,组织人手就在门口迎接李易入城。
  对于孙策的死,周瑜自然非常悲伤,但这件事早就在他预料之中,再加上孙策又是半夜偷袭李易,是奔着要李易命去的,所以周瑜并没有怪李易对孙策下杀手,相反,还很感激李易对孙策程普等人进行了厚葬。
  在这之后,周瑜算是正式投入李易麾下,不经李易暂时并没有给周瑜具体任职,而是将他留在了身边,和鲁肃做搭档,等扬州事情彻底结束,便准备带他去荆州。
  除周瑜外,李易还见到了诸葛瑾,根据周瑜所述,当日诸葛瑾也是要跟随孙策出兵的,但是孙策强行将诸葛瑾留了下来,理由很简单,诸葛瑾是李易的大舅哥,只要别作死,他是不用死的。
  见面后,诸葛瑾没有说李易杀了孙策如何如何不对,但同样也没有因为孙策战死,就直接转身向李易低头效忠,更没有求官,而是希望李易可以允他回家耕读。
  诸葛瑾的态度让李易有点来气,毕竟自己对诸葛一家也算是有恩的,但同样,孙策也救过诸葛瑾,李易不好说诸葛瑾的不是,权衡过后,李易不忍浪费诸葛瑾的才华,便将他安排到了南阳书院,作为启蒙讲师,同时也让他跟随黄承彦继续深造,将来若是有机会,或许可以再入出仕。
  在皖县的第二天,徐晃蒯越这一路人马也到了皖县,李易就一些事情与他们商议之后,便连着下了两道正式的任命,通传扬州各郡官府。
  首先,李易任命贾诩为九江太守,代扬州刺史,负责扬州大小政务。
  其次,因为贾诩只是暂代扬州刺史,并非州牧,不掌军权,李易又增设九江都督府,任命张辽为九江都督,辅佐贾诩,掌管九江兵马,若有战事,可临时节制扬州各路兵马。
  随着这两道任命的下达落实,算是宣告了动荡许久的扬州终于开始稳定,并形成了一个以李易为主的全新的格局。
  行正方面,除贾诩之外,豫章太守张昭,吴郡太守王朗,这两位都是李易的自己人,只要有他们在,这两块地方听的都是李易的政令。
  庐江太守郭永,虽然没有直接认李易为主,但他与李易即将成为姻亲,有了这个前提,郭永迟早也要是李易的人。
  丹阳太守华歆,这位并未向李易效忠,但李易任命了蔡邕的弟子顾雍为丹阳郡丞,并让甘宁为骑都尉驻军丹阳,有这一文一武在,华歆只是安分做官也罢了,若是与李易作对,两人顷刻间便可将他架空,甚至李易还给了甘宁一道密令,若是有突发情况,允许他直接要了华歆的性命。
  所以,丹阳其实也是李易手中之物。
  唯一不在李易掌控的,只有一个会稽,不过无伤大雅,李易已经屡屡对唐瑁示好,再加上鲁肃献计,以种种手段对会稽世家拉拢,今后会稽纵然不能成为李易的助力,也绝对不会成为拖累。
  在军事方面,除去张辽坐镇九江,统管全局之外,甘宁屯兵丹阳,龚都进入庐江,徐庶离开丹阳进入吴郡,豫章兵马由张昭代管。
  这其中张辽与甘宁乃是两个核心,统兵也比较多,万一稽发生变故,便会由甘宁打头,然后三路兵马齐进。
  至于张辽那边,虽然名义上是管辖扬州兵马,其实李易的真正用意是以张辽为主,让九江、广陵、下邳三地形成一个联通徐扬两地,攻守互助的“圈子”,这个圈子,也是李易在整个东南布局的重中之重。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