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唐的旗帜 (七帅)


  见他说出这番话,李珙停止动作。薛裕是拔汗那国太子,两年前李珙刚刚来到安西之时,大食国兵逼拔汗那首都渴塞城,拔汗那国君阿悉烂达干投降,归顺大食。虽然之后拔汗那国并未派兵与唐军交战,也向大唐通风报信告知大食国即将东侵安西,可毕竟曾经背叛。李珙本想和他寒暄几句再说起曾背叛之事,既然他主动提起,李珙就只能提前处置此事了。
  之后好一段时间,薛裕听不到任何声音,也见不到侍卫有任何动作。他于是维持磕头的动作,额头挨着地面,双手扶在地上,一动不动。
  又过了一会儿,他的身体微微颤动起来。他跪着的时间已经太长,支撑不住了。但比起身体上的这点儿折磨,薛裕心里更加绝望:‘难道大唐不愿原谅拔汗那?’
  “你起来吧。”他正想着,忽然听到从身前传来这四个字。
  “多谢殿下。”薛裕心里一宽,又抬起上身再磕一个头,之后才站起来。可大约因为长久跪着,他双腿已经麻木,不等完全起身就一个踉跄,若不是侍卫眼明手快扶住他,恐怕已经又倒在地上。
  “多谢侍卫。”薛裕对扶他的人感谢一句,又转过头再次对李珙说道:“多谢殿下。”
  “当时大食势大,拔汗那若是抵抗必定玉石俱焚,吾不愿强人所难,不会苛责当时阿悉烂达干的做法。”
  “多谢殿下。”薛裕第三次说道。
  “但吾不能不有所惩处。”李珙又道:“若不惩处,岂不是对大勃律这等一直忠于大唐的番国不公平?”
  “请殿下惩处,不论殿下如何惩处拔汗那都必定接受。”
  “既然如此。其一,日后大唐出兵昭武九姓国,拔汗那必须派出五千士卒、五千民夫随军征战。”
  “是。”
  “其二,这五千士卒、五千民夫所需的粮草由拔汗那国自备。而且拔汗那需再提供足够两万人吃一年的粮食。”
  “是。”
  “其三,拔汗那国需向大唐献出价值超过十万两黄金的金银财帛。”
  “是。”薛裕咬牙答应。
  “好,既然太子答应这三点,吾愿重新接受拔汗那为大唐属国。”李珙笑道。
  “多谢殿下。”薛裕额头还在冒汗,却仍然感觉松了口气,第四次对李珙说道。
  李珙给出的条件十分苛刻,几乎可以说将拔汗那逼到极致,必须倾尽整个国家之财才能满足,但他仍然为重新成为大唐属国而高兴。
  薛裕与他父亲阿悉烂达干一直密切关注着大唐与大食的战争。他们起初认为大食会在碎叶城下与大唐军队僵持住,若大食表现的好则能夺取碎叶镇,若唐军更胜一筹则大食灰溜溜败退。
  可出乎预料,大食轻取碎叶城;没等他们父子消化完毕这个消息,另一个令人震惊之事传来:大唐中原发生叛乱,安西精锐被调回中原平叛。
  得知这个消息后,阿悉烂达干叹了口气,认为大唐面对大食再无还手之力,大食国一定可以夺取整个安西;薛裕也赞同父亲的意见。
  可出乎预料,在喔鹿州,大食竟然失败,损失惨重;随后的谷口之战,大食更是惨败给大唐,狼狈退回昭武九姓国,甚至放弃了拔汗那国。
  在亲眼看着大食军队退出渴塞城后,阿悉烂达干立刻派儿子出使大唐安西,要重新成为大唐属国。以安西军队在唐食战争中展现出的强大战力,足以将拔汗那毁灭十次;他们这一国又曾背叛大唐,为了保住国家,哪怕付出最大的代价也值得。
  “不知殿下打算何时出兵昭武九姓国?沿哪一条道路进攻?外臣返回后可以早做准备。”薛裕又问道。
  “出兵自然等到秋季、天气转凉后再说。此时天气热的吓人,尤其过几日最热的时候,在路上走着就有可能暴毙,可不能选择此时出兵。
  至于出兵路线嘛,”李珙沉吟起来。因为安西的气候,出兵时间所有人都能猜到,隐瞒也无意义,干脆大方说出来;可进兵路线不同,虽然碎叶城通往昭武九姓国的路线不多,还是有那么几条的,若能瞒过大食人,或许可以出其不意,以较小代价打败大食。
  “吾也尚未决定,你回去后只需吩咐备好粮草、士卒、民夫,待吾传令后立刻听从。”
  “是。”薛裕连忙答应。
  “你退下吧。”李珙又和他说了几句话,出言道。
  “是。”薛裕再次答应一句,转身离开。
  “殿下,怎么不与拔汗那太子多说几句话,好生安抚人心?”薛裕刚刚离开,从李珙身后就传来笑声。
  “有甚好多说的。”李珙不屑地说道:“拔汗那背叛大唐,本来应该严惩,甚至将薛裕和他父亲阿悉烂达干抓起来,送回龟兹镇囚禁;现下吾赦免了拔汗那的罪过,他必定感激涕零,何须再安抚。
  而且我也不能对他表现的太温和了。若表现的太过和蔼,他或许就会认为虽然大唐在谷口之战打败大食,可自身也必定损失惨重,暂且无力出兵,从而对吾的要求推三阻四。为了让薛裕不误判,只能这样做。”
  “殿下说的有理。”刘琦笑道:“正该如此。”
  “已经见过大勃律将领了?”李珙不再说有关拔汗那的事,问起其他。


第461章 外交与去新城
  “已经见过大勃律将领了?”李珙不再说有关拔汗那的事,问起其他。
  “已经见过了。”刘琦表情恢复平常,回答道:“他答应派出一千士卒作为先锋军,与我军一道最先出发、进攻昭武九姓。”
  “总算让他答应了。”李珙吐口气,说道:“让他派兵做个先锋推三阻四的。他难道不知,先锋军固然死伤可能多些,但得到的战利也是最多的。”
  “他毕竟不是沃松,没多少魄力。”刘琦替大勃律将领辩解一句。
  “若是沃松还在就好了,绝不会推脱;偏偏大勃律一直忠于安西,喔鹿州时就派兵助战,不好苛待;若是与葛逻禄一般,吾早就命人包围大勃律军营相威胁了。”
  “谁叫罗多忽然死了呢。沃松自然要回去继承国君之位。不过他临行前还说稳固地位后就会再次赶来,随同大军击破大食,在康居城吃殿下的庆功宴。”
  刘琦笑着说了一句,又道:“说起葛逻禄,阿尔斯冷也答应派出五千骑兵跟随大军西征。”
  “才五千?太少太少,让他至少派兵八千。”
  “是。”刘琦答应。其实以葛逻禄此时损失惨重又分崩离析的境地,出兵五千已经勉为其难,八千几乎无法实现。不过他们岂会在乎葛逻禄人面临的境地?而且西征不让番属多出兵,难道要给他们趁大军在昭武九姓与大食人激战之时骚扰各城的机会?
  “吾适才也见过库思老·萨珊了。”李珙也说起接见另一个番国之人的经过。“库思老·萨珊已经派人返回呼罗珊,待我军在昭武九姓国与大食军激战时扰乱后方,使大食兵将得不到足够的粮食、军械补给。”
  “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不过,殿下,依属下看来,不必太在意。”刘琦道:“大食已经控制昭武九姓国数十年,即使没有来自后方的补给,从当地征调也足以供应将士。”
  “断绝掉的补给不算甚底,要紧的是让并波悉林认为后方不稳。”李珙笑道:“并波悉林为何不放弃昭武九姓国?不就是为了使我安西大军无法威胁呼罗珊?可如果呼罗珊先乱起来,他必须派兵回去平叛、维持稳定,不然岂不是本末倒置?这样一来,我军迎战的敌人就会减少,胜算更大。
  而且,听闻大食国本土都发生叛乱,也会消减昭武九姓对大食人赢得此战胜利的信心。不需他们认为唐军必胜,只要觉得两军五五开,就会减少对大食军的补给,进一步削减大食军战力,减少我军死伤。”
  “殿下真是算无遗策。”刘琦立刻出言称赞:“由殿下指挥,我军必能再现谷口之战,以极轻微死伤大败大食军。”
  “你少拍马屁。”李珙笑骂道:“有空拍我马屁,不如多想想从哪条道路进兵。”
  “殿下,依属下想来,从哪条道路进兵并不完全取决于我军,也与昭武九姓国的心思有关。”刘琦顺势说起进兵之事。“属下曾经去过石国,见过石国官员,知晓其国上至国君、下至百姓,除少数改信天方教的人外并不喜大食国,更不愿大食一家独大。
  自然,他们不喜大食国独大,也不会愿意大唐安西独大。可两害相权取其轻,过去大唐虽也压迫昭武九姓、甚至干涉内政,却不会管当地君臣百姓信奉何种宗教,而大食国却连这都要管。
  现在安西与大食开战,他们必须选边站。在属下想来,只要九国国君认为安西与大唐胜负在五五之间,多半会选择投靠安西。
  若他们投靠安西,我军就应当依照愿意投靠之国的位置、提供的钱粮补给数量,商议从哪条道路进兵。”
  “你说他们多半会投靠安西,可并无任何昭武九姓国的使者赶来。”李珙又问道。
  “殿下,从谷口之战获胜到现在才多久?不到两个月。大食人又必定会封锁消息,恐怕有些国家此时还不知大食打了败仗呢。都护多等几日,定然会有昭武九姓的使者来到碎叶城。”刘琦信心十足地说道。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