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帝王的心思神奇吗?
  相比之下,李隆基的心思还算正常,自私任性也好,昏庸糊涂也好,只看表面的话,倒也挑不出什么错。
  几百年以后,另一个朝代的皇帝,敌人兵临城下了,这位皇帝居然不慌不忙朝城下撒豆子,他觉得自己有通天之能,能够召唤天兵天将,撒豆成兵,这位才叫真的神奇。
  历史的长河里,总能偶尔溅起几滴形状可笑的浪花,然后迅速被大浪吞没。
  中书舍人入殿,当着李隆基的面拟好旨意,恭敬地捧给李隆基,李隆基仔细看了一遍,然后点头,在圣旨上盖下玺印。
  舍人正要告退,外面的宦官忽然匆忙跑来,站在殿门外急声道:“陛下,前方有军报入宫。三日前,叛贼安禄山率叛军主力十五万离开陇州城,朝潼关进发。”
  李隆基大吃一惊:“潼关?他要打潼关?”
  高力士也急了:“陛下,潼关是长安的东面门户,潼关若破,长安城不保!”
  李隆基脸色瞬间苍白,又惊又怒咬牙道:“好个贼子,竟敢打长安城的主意,他,他……哪来的胆子!朕这些年真是瞎眼了,错信了这么一个肥猪般的逆贼!”
  高力士惶然道:“陛下快下旨调兵吧,潼关万万不可失啊,否则长安城真的保不住了。”
  李隆基手脚冰凉,大唐许多名将的熟悉脸庞从脑海中闪过,犹疑半晌,李隆基狠狠一咬牙,道:“让高仙芝和封常清去守潼关,调长安五万兵马给他,户部和武部马上调拨钱粮兵器,征调民夫赴潼关!”
  高力士问道:“长安城的守将换成何人?”
  “换郭子仪和李光弼。”
  “陛下,顾青所在的庆州虽说离潼关有点远,但安西军皆是骑兵,朝夕可至……”
  话没说完,李隆基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道:“还是让顾青去洛阳。潼关交给高仙芝和封常清,朕放心。”
  顾青抗旨已经令李隆基对他心有猜疑,潼关如此重要的关口,李隆基实在不放心一个疑将去戍守,他害怕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
  高力士见他坚持,情知无法改变他的心意,只好暗暗叹息一声,转身出去传旨了。
  ……
  庆州城。
  顾青又接到了一道圣旨,仔细读完圣旨上的每个字,顾青无奈地叹息一声,将圣旨揣进自己的怀里。
  众将仍聚集在庆州刺史府前堂内。
  见顾青神情萧然,常忠不解地道:“侯爷,天子有何说法?咱们还要去洛阳吗?”
  顾青苦笑道:“圣旨上先把我骂了一顿,然后陛下还是严令我马上率军去洛阳……”
  话没说完,堂内众将顿时忿忿不已,若不是怕惹祸,众人早就骂娘了。
  见众人气愤,顾青忽然又笑了:“不过圣旨上还说,若收复洛阳事不可为,安西军可撤回,陛下不会追究,但是,洛阳咱们必须要去一趟。”
  众人这才放心,脸上露出了笑意。


第四百五十八章 兵临城下
  明知打不下洛阳,但安西军必须要去。
  李隆基强行挽尊的样子很狼狈,但他含蓄服软的样子很美丽。
  这般危急关头,在他眼里皇权却比平叛更重要。他的刚愎自负给本就危险的大唐社稷更添了把火。
  但是对安西军来说,这道圣旨无疑是个好消息,它将安西军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既然圣旨上说了,咱们这次一定要遵旨,不可再抗了。”顾青笑道:“抗旨的事,可一不可再,陛下说了,事若不可为,安西军可撤回来。”
  众将纷纷大笑,神情轻松了许多。
  顾青也笑:“既如此,诸位马上集结部将袍泽,准备开拔洛阳。咱们先去看看,万一运气好,叛军守将是个傻子呢……”
  常忠苦笑道:“侯爷,守洛阳的叛军主将名叫高尚,是安禄山身边的两大谋士之一,这样的人不大可能是傻子,常胜将军哥舒翰都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仓皇而败……”
  “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乐观一点,说不定咱们安西军兵临城下时,高尚正好暴毙了呢。”
  众将识趣地附和道:“没错,说不定他巡城时一脚踩空,摔成傻子了,人总有旦夕祸福的。”
  顾青严肃地道:“就算没有意外,咱们也可以人为制造点意外,比如请个道法高深的道士做法,画圈圈诅咒他一脚踩空……”
  众将笑不出了。
  因为顾青说这句话时表情太严肃,似乎真打算这么干,这就有点扯了,传出去安西军岂不被人笑话死。
  顾青见大家反应不佳,于是叹了口气道:“我随口开句玩笑,你们如此认真,搞得我接下来的梗都不知该不该抛了……罢了,都各自回营整顿兵马,一个时辰后全军出发,开赴洛阳。”
  众将正要领命告退,忽然一名亲卫匆匆跑来,抱拳禀道:“侯爷,斥候刚刚传来消息,安禄山十五万叛军拔营东去,直奔潼关,天子已有圣旨,调拨长安守军五万驰援潼关,并令高仙芝封常清为潼关守将,全力抵御叛军,不可使潼关陷于叛军之手。”
  顾青和众将大吃一惊,常忠急道:“侯爷,安禄山若攻下潼关,长安城必失,咱们是否救援潼关?”
  顾青表情复杂,沉吟半晌,道:“既然陛下已有安排,咱们还是去洛阳,这次不能再抗旨了,否则陛下必然震怒,咱们就算帮忙守住潼关,在陛下眼里也是滔天大罪,难以饶恕。”
  众将皆沉默,他们知道顾青说的是事实,一而再的抗旨,那是跟自己的脑袋开玩笑,第一次抗旨已然令天子很不爽了,这次若再抗旨,安西军在天子眼里或许与叛军无异。
  “你们马上去准备,一个时辰后开拔洛阳。”顾青下令道。
  ……
  顾青领安西军赶赴洛阳的路上,高仙芝和封常清也领着五万长安守军开赴潼关。
  一路急行,星夜兼程,高仙芝心情焦急,他害怕安禄山已经开始攻打潼关,潼关若失守,大唐的国都长安就危险了。
  “大将军,末将沿途收拢了一些从北方城池败退的残兵,大约三千之数,已将他们收编入营。”封常清禀道。
  高仙芝心事重重地点头,道:“注意甄别这些残兵,小心里面有叛军奸细混进来。”
  “是,末将已安排人甄别了,三五日会有结果。”
  见高仙芝愁眉不展,封常清忍不住问道:“大将军,咱们这次……能守住潼关吗?”
  高仙芝叹道:“潼关的驻守兵马只有一万,咱们带去五万,总共也才六万,安禄山的叛军却有十五万,虽然险关易守难攻,但安禄山麾下叛军皆是百战边军,全军悍不畏死,我也不敢保证潼关能否守住。”
  封常清担忧地道:“潼关若失守,陛下恐会问罪你我,大将军当谨慎啊。”
  高仙芝自嘲地一笑,道:“当初从安西调离回长安,我便做好了陛下问罪的准备,但陛下待我如初,并无问罪之意,陛下不问罪自是皇恩浩荡,但若这次潼关失守,陛下恐怕不会对我如此客气了……”
  封常清神情悲观地道:“叛军势大,雄关亦难守,你我唯以死报天子之恩……”
  高仙芝忽然道:“关中还有哪支王师在平叛?”
  封常清想了想,道:“哥舒翰的河西军攻打洛阳兵败,正撤回商州,各地州县为抵御叛军而自发招募了许多团结兵,不过这些团结兵战力堪忧,不可用。其余的州县驻军已被陛下召进长安,几乎没有别的兵马了。”
  顿了顿,封常清又道:“对了,还有顾青的安西军,安西军最近打了两场胜仗,关中地带声望渐隆,顾青隐隐成为臣民口中的砥柱之臣,臣民对安西军报以厚望。”
  高仙芝叹了口气,道:“安西军……原本由我统领的,可惜了。不过顾青治军也不错,安西军在他的治下更有战力,而顾青在军中的威望也比我高多了。实话实说,我不如他。”
  封常清沉默良久,显然他对高仙芝的定论颇为赞同,人家的威望就摆在那里,一朝被调任,不到两个月将士们就营啸了,逼得天子不得不将顾青重新调回安西领军,这就是他的本事,实实在在的本事,军心这一块被他拿捏得死死的。
  “大将军,如今安西军风头正盛,大将军若无把握守住潼关,不如去信一封,请顾青领安西军来助阵如何?当初大将军在安西时,与顾青的关系还算融洽,想必顾青不会拒绝大将军的请求。”
  高仙芝露出意动之色,沉默半晌,缓缓道:“请顾青助阵当然更有把握,但凡事要按规矩来,听说天子有旨令顾青率军收复洛阳,咱们若欲请顾青助守潼关,首先要向天子请旨,请天子下令顾青回援潼关,危急之时万不可乱了分寸,武将之间更不可私下结交勾兑,否则必有大祸。”
  封常清点点头道:“末将这就以大将军的名义向天子请旨,请调回顾青所部兵马回援潼关。”
  高仙芝嗯了一声,道:“可,去吧。”
  ……
  长安城,兴庆宫。
  与关中的兵荒马乱不同的是,兴庆宫内仍是一片太平。
  未成年的皇子公主们每日读书玩耍,他们根本不在乎叛军离长安已经近在咫尺了。这场叛乱哪怕发展到如今,半个大唐江山几乎已被叛军占据,但权贵们似乎仍未意识到情势多么危急,他们至今认为叛军不过是大海里跳起来的一朵不安分的小浪花,很快就会被大浪扑灭下去。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