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啊,据说殿下乃是天命之子,连上天都显灵了!”
端妃笑了笑,说道:“什么上天显灵,老三那个不着调的样子,他说的话也能信?”
曹刘氏说道:“娘娘,这事儿可难说清楚,若非上苍保佑,殿下岂能安然无恙?”
端妃点了点头,不管是不是上天保佑,只要儿子活着就是好事。
又问了一些儿子的情况,端妃才真正安心下来,此刻她的心情已经大变样。
最后,端妃郑重嘱咐道:“嫂子,你们回去之后,要把嘉勋他们藏好,一切等候我安排!”
这是端妃第一次喊她嫂子,以至于曹刘氏此刻错愕。
“娘娘放心就是,这些嘉盛他都明白,会有妥当安置!”
“那就好,那就好……来来来,菜都凉了,赶紧吃吧!”
于是,端妃又给曹刘氏夹了菜,这热情洋溢的模样,简直打破了曹刘氏的三观。
这顿饭,端妃吃得格外高兴,胃口也比以往好了许多。
饭后,两人又是一番攀谈,除了尽可能了解儿子情况,端妃还与曹刘氏拉了家常。
往后说不定还要搞事情,端妃自然得拉拢曹家。
第357章 太孙府
东宫,太孙府。
如今皇帝身体不适,军政大事皆由皇太孙处置,这东宫太孙府自然也忙碌起来。
说来也是讽刺,赵延隽当太子这么多年,东宫都没像如今这般热闹过。
此刻东宫主殿内,赵惟隆坐在偏厅内,案头上摆着几分奏疏。
这是兵部递来的折子,上面写的是军需物品,禁军作战对物资的消耗极大。
“又是军粮,又是军械……真不知道,我大晋朝还能支撑多久!”
说到此处,赵惟隆摔下了手里的奏疏,显然是在生闷气。
虽然生气,但作为一个合格的储君,赵惟隆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很快,他就调整好了情绪,拿起朱笔在折子上写了起来。
“交由兵部,重新议定军需数目,不可虚报!”
事实上,这道折子内阁已经批了,赵惟隆写这句话算是否决。
把折子放到一边,赵惟隆又拿起了另外一份。
同样也是通过兵部递过来的折子,如今时逢乱世,兵部的奏疏自然要多些。
看完之后,赵惟隆顿时心情大好,因为这是个好消息。
“禁军已将京畿境内怪物清理干净,至少京畿之地可保无虞了!”
京畿之地,乃是大晋朝的心脏,这样的地方能确保安全,赵惟隆也就可以安心了。
很多时候他都梦见,自己被丧怪物追着跑,足可见他对丧尸的恐惧。
继续看着各方奏报,尤其是各地都司的军报,赵惟隆看得格外认真。
山南和蜀郡,原本丧尸蔓延的迹象,在赵惟隆连续下狱五位都司长官后,这些地方丧尸蔓延的势头总算止住了。
这些被下狱的都司长官,全都被抄了家,如今全在牢里等候问斩。
通过这些事,赵惟隆让所有人见识了他的手段,在此过程中亦树立了自己的威权。
就在这时,有太监进来禀告,黄志成在殿外侯召。
“让他进来!”
黄志成是东宫文官之首,更是赵惟隆的大恩人。
若非此人建言献策,储君位置花落谁家,还真是说不准的事。
“微臣叩见殿下!”
赵惟隆站起身,走到黄志成面前,亲自将他扶了起来,问道:“黄爱卿,你怎么来了,有何要事?”
“殿下,臣莫非是做错了什么事?”
“爱卿何出此言?”
黄志成反问道:“若非如此,殿下何故赶臣出府?”
“爱卿这话怎么说?”事实上,赵惟隆已是明知故问。
“殿下,臣以为……此事急不得!”
“只是让你去户部做个侍郎,又不是直接为尚书,这算不得着急!”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惟隆已经着安插自己的班底,黄志成只是其中一位,但他是位置最高的一位。
黄志成连忙道:“殿下,臣无论能力资历,都不足以担此重任,若是殿下所托非人,误了国事……臣万死难赎!”
如今时局艰难,户部的事复杂烦扰,黄志成确实担心自己干不好。
干不好可以学,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黄志成更多担心的是,自己连升好几级,会让其他人不舒服。
赵惟隆也猜到了这一点,便听他开口道:“爱卿,这件事情……你就不要过多推辞了,安安心心上任去吧!”
“殿下已经决定好了?”
黄志成这话其实有深意,他这样直接安插侍郎级高官,某种意义上也是在试探皇帝的态度。
这事儿内阁通过了,最后还要掌印监通过,这一步等于代表皇帝的态度。
“已经决定,卿勿要多言!”
说罢,赵惟隆从案头上拿起了一道奏疏,递到黄志成手中说道:“你看看这个!”
摊开奏疏,黄志成细细查看起来。
奏疏是一位御史所上,里面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请求朝廷迁都。
按照奏疏里的说法,如今朝廷安在京畿极其凶险,可以南方数郡之中,择一坚城为行在。
如此,一来朝廷可安,二来朝廷搬迁后,可以节约大量粮饷。
越往后看,黄志成的表情就越难看。
合上奏疏,黄志成怒气冲冲道:“殿下,上奏之人意图乱我大晋江山,应当革职严办!”
“你也看出不对劲了!”
“殿下,现在他敢上奏迁都,真要是随了他们的愿,下一步他们岂不是要放弃大江以北了?”
说道这里,黄志成越发气愤道:“这些江南士绅,最是见利忘义之辈,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完全置大局于不顾,就该严惩才是!”
赵惟隆点头道:“爱卿说得没错,上奏之人是放到明面上的,真正幕后推手……却是这些江南士绅!”
紧接着他便问道:“依你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处置?”
黄志成再三思量之后,答道:“依臣之见……因以妄议迁都,扰乱视听,动摇国本之罪,将其革职查办!”
刚才黄志成就说过革职,赵惟隆本以为他是气愤之言,却没想到对方真就如此作想。
赵惟隆略带迟疑道:“会不会反应太过了?”
“殿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此风不可长!”
转过身去,赵惟隆面露难色。
他终究不过十五岁,监国也不到三个月,让他直接和江南士绅硬顶,这让他深感犯难。
如今大晋,江南是仅剩财赋粮饷之地,安抚江南士绅乃是稳定大局的国政。
所以现在赵惟隆很纠结,因为大局与大局之间起了冲突,他却想不到完全之策。
多数人在此时,都会想着拖一刻是一刻,此刻赵惟隆也陷入了“拖”的陷阱。
最终,赵惟隆沉声道:“此乃大事……孤还是请示皇祖之后,在做处置!”
“也好!”黄志成点头道。
这件事情,若是以皇帝的名义驳回,一来可以打住这不良风气,二来可以保全皇太孙的圣德。
简单来说,好人皇太孙做,坏人由皇帝去当。
本来这种做法,在正常时刻也是绝路,可如今情况非常特殊,皇帝想必是愿意做这个恶人的。
转过身来,赵惟隆面向黄志成道:“户部是差事,就这样定了,别让孤失望!”
黄志成躬身答道:“臣尽力而为!”
从黄志成手中接过奏本,赵惟隆说道:“好……孤这就进宫去!”
第358章 觐见
开春以后,本该是万物复苏,一切本该欣欣向荣。
但对老皇帝来说,事情却并非如此。
自从去年卧病在床,赵永铖的身体每况愈下,如今多数时候都是躺着的。
稍微多走两步,甚至于多看几分奏章,他都会感觉到昏天黑地,最严重的一次直接导致了晕厥。
看来自己,真的是大限将至了……赵永铖如是想到。
此刻他正躺在软榻上,身边则是太监和太医在俯视,大殿内小火炉上正熬着汤药。
病来如山倒,去年的赵永铖还能从容处理朝政,那会想到自己身体恶化得如此之快。
让他庆幸的是,自己总算把储君位置敲定了,总算也是后顾无忧了。
“皇上,三位阁老殿外觐见!”
赵永铖睁开眼,说道:“让他们进来!”
如今皇太孙监国,所以事情就交由赵惟隆和内阁处置,赵永铖则安心养身体。
但一些尤其重要的事,在赵惟隆处置之后,内阁大臣也会单独向赵永铖汇报。
这不是说赵永铖不愿放权,而是他要通过内阁大臣之口,知晓赵惟隆的施政情况。
虽然赵惟隆也会不时向他禀告,但赵永铖不会只听一方来说。
很快,三位阁臣来到了精舍内,在赵永铖榻前大礼参拜。
“臣等叩见皇上!”
此刻,赵永铖已在太监服侍下,斜着靠在了软垫上。
“免礼!”
“赐座!”
“谢皇上!”
待三人落座后,赵永铖开口问道:“山南和蜀郡的情况如何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