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奇道:“相国有何法,可拉护君之盟下水?”
董卓猛然停住脚步,缓缓出言道:“老夫心中倒是有个筹谋,只是未得周全,今日便与文优商议一番,且看行得还是行不得。”
说罢,便见董卓对着李傕,郭汜等凉州诸豪挥了挥手,道:“尔等且先退下。”
那些一直插不上话,犹如木头般坐于两旁的西凉诸将,闻言纷纷起身,拱手告辞离去。
出了相府正厅,郭汜拉住李傕,不满地道:“那李儒方才跟了相国多长时间,便这般受宠?你我随相国东西征战,立功无数,如今要议秘事,却是连个边都搭不上,委实令人心寒。”
李傕四下瞅了一圈,低声道:“阿多慎言,别让人听了去。”
“有甚怕的,某又不是没理!难道还不让某说了?”
李傕苦笑道:“如今的相国可是不比原先,他这麾下之人,也不仅仅是咱西凉一众,需防小人进谗,你没看到那李儒适才还在相国面前进谗构陷蔡中郎么?若非相国明理,怕是蔡中郎稍后便人头不保。”
“怕他作甚?某又不是蔡邕那等腐儒之辈?姓李的敢构陷于某,某砍了他便是!”
李傕苦笑着摇头,只是一边安慰郭汜,一边拽着他向远处走去。
却也不怪郭汜心中不平衡,没来雒阳之前,西凉诸豪中,以他和李傕,张济等人,最受董卓器重。
但自打入京,董卓先是重用吕布,又收买郎中令李儒,并敬重蔡邕、荀爽等人……以他和李傕等为首的西凉诸将,表面上反倒是逐渐淡出了董卓的心腹范畴。
倒也不是董卓有意疏远他们的。
若是论战场厮杀,董卓自然会依仗他们这些惯于征战的西凉诸豪……
但自打来了长安,三辅之内暂无大战,董卓每日所研究之事,皆是与朝政息息相关。
董卓倒是想跟郭汜等人商议朝事,问题是这些政治菜鸡张口说的都是外行话,董卓实在是跟他们聊不到一块去。
如此,这关系在表面上看,反倒是显得有些疏远了。
西凉众将走后,厅堂之内,董卓与李儒仔细的商量了一番,最终敲定了计策。
他的想法在李儒看来确实可行。
……
次日朝会后,董卓专门派人叫住了宗正刘松,让他前往相府议事。
刘松乃是汉高祖十六世孙,其祖父为司徒刘崎,父亲是赫赫有名的海内‘通儒’刘宽。
身为在宗正府有确实记录的高祖世孙,刘松亦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论血统可能比刘虞还纯一些。
刘松在朝中,行事谨小慎微,从无疏漏,如今被董卓突然召至相府,颇令其心惊胆颤。
按道理来说,自己应该是没犯什么忌讳吧?除了上一次帮刘虞暗查刘备籍档的事……但那也不过是暗地操作并未宣扬,纯属小事一件。
应该还犯不上被董卓盯上吧?
刘松忐忑不安的来到了董卓面前,作揖道:“拜见相国。”
“逯乡侯无需多礼,坐吧。”
“谢相国。”
刘松遂坐于一旁的软塌上。
看着主位上淡定自若的董卓,刘松心中不免有些跌宕惊惧。
他到底向做甚?
董卓拿起面前桌案上的一酒爵,仰头倾饮,斜眼看了看刘松,突然长叹口气,询问道:
“刘君任九卿,可足三载否?”
刘松忙拱手言道:“自大司马去往幽州,松便继任宗正,过了今年六月,正满三载。”
董卓摸着自己的虎须,点了点头,道:“既已近三载,那这两千石的九卿之职,刘君也就无需续任了。”
刘松闻言不由一惊。
董卓这是什么意思?
要罢了我的官不成?可我并没有做错什么啊。
老贼你凭什么?
眼见刘松的脸色忽红忽白,身体微微颤抖,董卓爽朗笑道:“刘君勿要惊疑,老夫并无恶意,公乃昭烈之后,高祖世孙,值此危难时节,不思居于匡扶天下之位,反倒是每日沉侵于宗正府的那些世族谱卷之中,岂不可惜?今关东纷乱,各郡守不思安邦治民,反倒是彼此攻伐,以至社稷颠覆、民不聊生……”
刘松在心中哼了哼,
你这边塞贼子,也好意思说出‘社稷颠覆’四字?
董卓继续道:“老夫迁都与长安,坐镇朝中,于中原之事实乃是有心而无力,老夫细思,此非常时节,大汉诸郡若要得安定,非得善用宗室不可……前番老夫已是奏疏于陛下,拜刘景升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其子与其侄分别为南阳郡守和长沙郡守,用其父子三人以安南境,如今看来,老夫的决策确实无错……当今天下,可替朝廷牧守一方者,非刘氏宗亲不可。”
刘松听了这话,终于是琢磨过味了。
“相国是想让下官就任外郡牧守?”
董卓点了点头,道:“不仅是宗正一人,若有其他的贤能宗亲,老夫亦当多多善用!宗正主管宗亲谱籍三载,对这刘氏宗亲中人,自多熟悉,应推荐几个贤能之士与老夫,让老夫一同委以重任,安郡抚民才是。”
刘松闻言,心下暗喜。
这长安乃虎狼之窝,不好久留,可惜他身为九卿,却无理由可以走出。
此番若是能够就任于地方州郡,远离朝堂的这群西凉犬狼,再与刘虞、刘表等宗亲盟中之人联合举事……
翌日诛除董贼,驱逐西凉群蛮,挽社稷于水火,救陛下于危难,岂非是青史留名之举?
董卓要多任宗亲于外藩,真乃自寻死路尔!
第一百八十三章 后汉书
襄阳驿舍内,刘琦专门来见了一次蔡琰。
两人在驿舍的院落亭中分塌而坐,蔡琰一边与刘琦攀谈,一边在旁边为他煮茶。
蔡琰和以媚艳的蔡觅完全相反,与杜嫣那种纯长相美丽身材婀娜的女人亦是不同。
她给刘琦的感觉,才是刘琦心目中的古典女人才应有的感觉。
温婉大方,动作和谈吐都很得体,似乎每一句话都在顾忌着旁人的感受,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让人感觉到如沐春风。
刘琦知道,要做到这点,却是不仅仅只有高情商才能做得到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教养。
“上次在军营,与蔡大家匆匆一晤,未曾深谈,琦今日特来拜会。”
蔡琰轻笑道:“琰前番与公子初会,却当众止公子之行,实在惭愧,今日蒙公子亲至,琰当向公子告罪。”
刘琦摆手道:“蔡大家不必这般客气,本就是蔡中郎借书与我荆州,琦在未予以蔡中郎和蔡大家的要求以回复前,却欲妄动书册,确实颇失礼数,蔡大家制止的对。”
蔡琰用长勺为刘琦盛了茶汤,递送到了刘琦面前,道:“公子不必如此,幸有君父子二人愿在荆楚立学宫,抄经录、撰《汉史》,方使天下士人得有一方净土治学,我父女既为儒林之家,亦当支持责无旁贷。”
刘琦看着蔡琰递送到自己面前的茶汤,显得颇有些犹豫。
汉朝的茶汤都是煮的,里面放油放盐,那味道是说不出的怪异……
对于刘琦而言,喝汉朝的茶汤便犹如喝中药无异。
但蔡琰既然已经递了茶汤给自己,若是不喝,多少有些失礼,怎么地也要喝上一点。
刘琦端起羽觞,小心翼翼的泯了一口。
这一口下去,刘琦不由一愣。
没有那些油烟的异味,虽然是煮茶,但隐隐中却能品出一些后世的那种泡茶的原味。
至少喝在口中的是草木之气,而不是那种油盐调味了。
看见刘琦端着羽觞,略有出神,蔡琰不由奇道:“公子食不惯吧?”
刘琦回过神来,摇了摇头道:“不,只是这味道……与寻常的茶汤有异。”
蔡琰淡然一笑,解释道:“琰煮茶,不喜调味,口味偏淡,旁人却是食不惯的,严君便从不食我煮的茶汤。”
“好吃。”
刘琦冲着那羽觞吹了吹,一饮而尽,然后将羽觞递给蔡琰,道:“再食一觞。”
蔡琰没想到刘琦居然会对她做的寡淡茶汤这般捧场,不由一愣。
看刘琦的表情,不似作伪,却是发自内心的喜欢饮自己煮的‘淡茶’。
她一边给刘琦盛茶汤,一边问道:“公子居也喜食这般的煮茶?在蔡琰印象中,男子似都口味偏重,严君平日就颇喜烈酒与盐油熏烤之肉食。”
刘琦接过蔡琰递过来的羽觞,道了声谢,道:“我也爱吃酒肉,但饮茶却不同与饮酒,饮酒在乎于酣畅,饮茶则宜乎淡雅,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叶源于天地自然,得灵气而生,用心饮之,可使人清醒宁静,相比与酒之浓烈,茶当以其淡方可使人荡心涤肺、洗脱尘俗……茶中加入诸多食料,以俗味掩其出尘之香,那茶便不再是茶了,食之又有何味?”
蔡琰闻言暗自感慨。
她不喜煮茶调味,只喜清煮,但最多不过是口味而已,却是从未细思的刘琦这般深刻。
想不到在口味方面,与自己相通之人,居然会是一个男子。
蔡琰端起羽觞,饮了一口,闭目细品一会,遂道:“倒是真如公子所言,确是有那么些许意境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