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令叔文若,在颍川士林中名气极大,他到了曹操的麾下之后,就不曾招揽过先生么?毕竟你们是同族之人。”
  荀攸沉默了一会,方才慢悠悠地开道:“攸不瞒使君,族叔确实派人招揽过攸,他言曹孟德乃是当世英雄,劝我与他一同辅佐曹使君。”
  刘琦听了这话,表情很是平静:“知道了,先生去办事吧,我最近几日都需要在这里给翁翁守丧,外面杂七杂八的事宜,就有劳先生帮忙操办了,若有为难之处,尽可前来问我。”
  荀攸颇为诧异地看向刘琦,断然不曾想到刘琦居然这么轻描淡写的就将事情掀过。
  “刘使君难道不好奇,族叔招揽末吏之后,末吏是如何给他回复的么?”
  刘琦清轻轻地拨弄着火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公达先生如今还在南郑,还站在我的面前,这不就足矣说明你是如何回答荀文若的么?”
  说到这,刘琦转头笑看着他,道:“公达先生、文若先生、曹孟德、还有我刘琦皆非寻常之人,如果有一天公达先生当真要弃我而去,前往他处,那刘某人也不会有任何的奇怪,毕竟这天下的非常之人,并不是只有我刘琦一个。”
  说到这,刘琦笑着看向他:“人,不都是有自己刻意做的选择么?”
  荀攸沉默了半晌,方才转过身来,对着刘琦长作一揖。
  “荀攸虽年长于使君,但论及心胸气魄,却不如使君多矣,今日听了使君之言,心中当真是服了使君。”
  刘琦哑然失笑:“不至于吧?我虽不自认为是小肚鸡肠之人,但拥有我这种气度的人,在这个天下,肯定是非常多的吧?”
  荀攸道:“似府君这般心胸的人不少,但似府君这般年纪,就有此心胸者,确是极少的。”
  刘琦哈哈一乐:“别人看不透的事,我能看透……跳槽么,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荀攸不明白‘跳槽’是什么意义,不过他也没有多问。
  ……
  荀攸走后,第二天一早,一个让刘琦有些意想不到的人前来祭奠刘宠。
  是蔡琰。
  其实刘宠下葬之时还有祭奠上,蔡琰都亲自来过祭拜,只是碍于当时有诸多陈国军尉在场,蔡琰有些话不方便当着刘琦的面说。
  如今只有刘琦一个人在守灵,蔡琰在此出现在刘琦面前的时候,两个人之间才好说些不方便对旁人说的话。
  “昭姬,你瘦了。”刘琦一见面,就直接伸手就去摸蔡琰的脸颊。
  “干什么你……”
  蔡琰下意识的向后一躲,但刘琦却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另一只手也伸出来,一拽她的水袖,就将蔡大家给拉扯了回来,而另外一只手,则是准确无误的抚摸到了她的脸颊上,温柔的来回蹭。
  这当中还偶尔用力捏两下。
  蔡琰挣脱不开刘琦的手掌,只能红着脸任凭着刘琦在自己的脸颊上抚摸把玩,嘟着红唇看着刘琦,双眸中幽怨颇甚。
  少时,刘琦方才将手从她的脸颊上拿了下来,然后放在鼻子下轻轻一闻,嘴角露出了一丝浪浪的笑。
  “我这手掌,如何嗅起来尽是清新脱俗之气,便犹如昭姬你本人一样。”
  蔡琰微蹙俏眉,微气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刚一见面便动手动脚的。”
  刘琦将身子向前俯了一俯,笑道:“想我么?”
  蔡琰白了他一眼,没吭声。
  但她没有遮掩住的嘴角,那甜甜的笑意却体现了她此刻内心中的喜悦。
  “上一次我出征之时,昭姬你曾在路旁相送,并为吹箫一曲以为壮行,我今日得胜而归,不知昭姬当如何相待?”
  蔡琰微微张了张嘴,似是想说些什么,但随之又显得有些犹豫。
  少时,却见她对刘琦道:“使君昨夜为陈王守灵一夜,现白日可能出灵堂?”
  刘琦点头道:“昨夜守灵,今日白天可暂出一会。”
  “那请使君随蔡琰来,琰儿有一物,想给使君一观。”
  什么东西还要背着人一观?
  该不是那个吧?
  刘琦的眼光不自觉的扫向蔡琰的腰肢处。
  ……
  刘琦随同蔡琰出了灵堂,来到后院的亭中安坐,蔡琰随即命人送来四个大箱子。
  将箱子打开之后,里面则是一卷一卷的简牍。
  “这就是琰儿为庆贺使君功成的礼物,还请府君一阅。”
  刘琦见状恍然大悟,心中大概已经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了。
  但即使如此,他的心还是有些‘砰砰’的直跳。
  少时,便见刘琦缓缓打开了木箱中最上面的那一卷简牍。
  展开之后,但见里面赫然写着:“光武帝纪——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
  毫无疑问,是《后汉书》中十纪的第一篇章。
  那笔迹端庄秀美,小巧之中隐隐然还带有几分大气。
  这字体刘琦认识,正是蔡琰所书。
  “这是?”刘琦抬起头,诧异地看着蔡琰,奇道:“是《后汉书》的成稿么?”
  蔡琰轻轻地额首道:“正是,虽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调整,但当中的列传文章皆已做全。想来可以传播于世了。”
  “三年……竟然只用了三年。”刘琦惊喜的站起身,一把握住了蔡琰的手道:“昭姬,我本以为此书若要得成,最少要穷尽七八年之功,谁想居然可以完撰的如此之快?”
  蔡琰亦是喜道:“多亏了庞先生他们。”
  刘琦摇头道:“这当中固然有尚长老师,还有德操先生他们的编纂之功,但也少不得昭姬你从雒阳带来的绝迹孤本,更兼你南北行走,为这《汉书》的编纂往来奔波,寻取各方意见,若没有昭姬,想来这《汉书》也不可能这般快的问世……昭姬,你不亏为天下第一奇女子也。”
  蔡琰被刘琦夸赞的脸色有些发红。
  这个浪荡子,怎么一点都不会夸人?
  什么叫奇女子?叫人家一声才女不好么?
  其实当初蔡琰刚刚携带蔡家得的书简进入荆州的时候,对于这后汉书的著书工程,心中也是非常的感兴趣,毕竟她出身高门士家,又是中原有名的才女,自小便受到其父蔡邕的文化熏陶,眼见山阳刘氏在荆州组织了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她自然是想参与其中的。
  这也是她频繁跟刘琦接触的最初原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心思开始从文学著书上向刘琦本人的身上转移。
  刘琦想要著什么书,或者他想要做什么,蔡琰都愿意为他去做。
  这套《汉书》成书时的喜悦,现在对于蔡琰来说并无所谓。
  她有了比之书籍更让她牵挂的东西。
  现在对于她而言,著成了这套书使得刘琦欢喜,才会使她能够感到开心。
  “甚好,甚好,此书一旦传播于世,则必为天下所侧目,我荆州书香之地的名声也算是就此打出去了,日后十年乃至数十年间,荆楚之地必将吸引天下士人倾心向往。”
  刘琦转头笑道:“昭姬,你说我若是将这套汉书,作为我荆楚学宫的著作,放于各学宫之内,用以吸引诸郡学子,可行否?”
  但蔡琰的回答却有些超乎了刘琦的意料之外。
  她对刘琦说道:“依蔡琰来看,使君将这套成书,先行送往雒阳,并上书陛下,重新修葺兰台,才是正道。”


第四百九十一章 传世美名
  凉亭之内,蔡琰让人预备了煮熟的热水,亲自为刘琦浸泡她托人从荆州带到汉中的香茗。
  泡茶这种新兴风俗经过南阳郡樊氏商铺和蔡家人的推波助澜,已经开始逐渐风靡南方,成为江南士子们一路追捧的浸茶之道。
  而汉朝原先的用青盐煮茶技法,已经逐渐被江南饮茶之人抛诸于脑后,不再是主流了。
  而且刘琦在荆州,所宣扬的茶道,正好是这个时代士人所憧憬的最高精神,那种至少无上的高洁精神。
  但是在这个时代生存的士人,哪个又能被称之为真正的高洁?
  有人就会有欲望,不论是什么样的欲望,不论是物质之欲还是精神之欲,只要沾染了就不能称之为洁。
  或许从古至今,这天下就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洁之人。
  但不高洁,却并不代表士人不向往,正因为天下的士人做不到真正的高洁,所以他们才更加追捧那种意境。
  经过了荆州探子在地方的宣扬,泡茶便是天下最为儒雅之事,饮茶宜乎淡雅,茶叶之物,得天地灵气而生,用心饮之,能使人清醒而宁静,乐不思乱,茶以其淡使人荡心涤肺、洗脱尘俗。
  于是乎,荆州的浸泡茶叶开始在长江两岸盛行。
  在荆州盛产的多种浸泡茶叶,最广为人知的则是银针茶、长沙的银峰、武陵的毛尖、松针茶和野针王。
  荆楚茶叶风靡大江南北,为士人追捧,由于这当中有炒作和推手的存在,甚至使得有士人不惜掷百金求购,却不得一捧。
  但是对于天下士人来说,这弥足珍贵的名品,刘琦却可信手拈来。
  因为这本来就是他的杰作,而他刘琦也是背后的炒作推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