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所以,刘琦事先给娄发等人稍稍做戏,给张松一个机会表现他默写的才能,然后才表现出对他的重视。
  张松进了后堂,刘琦又派人将刘晔和徐庶召了过来。
  然后,四个人坐在一起,开始总论古今经文。
  之所以没有满宠,是因为他的性格太过耿直,说话有的时候不会顾及人面子,对于张松这样的人来说,还是不要让满宠跟他接触得太多,万一姓满的哪句话没有说好,怼得张松肺管子着火,那就有些不妙了。
  让刘琦感到意外的是,张松竟然是古文经派学子,这可算是落到了他们的手里了。
  要知道,荆州目下对于今古两派之学,侧重的就是没有参杂太多个人意见的古文经学,荆州学派在古文经学中的地位,放眼整个大汉朝,几可排列于三甲之内。
  刘琦在这个氛围内,对于古文经学的东西和知识点,自然也比一般经学之人要通透许多。
  四个人详谈了许久,刘晔和刘琦等人一边与张松论经,一边不着痕迹地在无形中夸奖着他,而且这份夸奖并不浓重,只是偶尔会提上一句。
  赞美一个人,也是需要讲究的,夸赞的太重了,会显得太假。
  真正的聪明人,任凭谁被一个劲的拍马屁,时间长了都觉得那是假话,只要适当的赞美,画龙点睛式的认可,才会真正让人感到心中舒适。
  谈过了少许之后,张松对于在场的几个人已经有了不错的印象。
  但若是真想让他如娄发所言的彻底地倾心于刘琦,只怕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而且就刘琦看来,仅仅只是靠赞美来刷新张松的好感,还着实不够,没有切实的利益,张松不会轻易松口。
  虽然他历史上确实为刘备当了益州的叛徒,但那也是需要长时间的考察和在心中反复揣摩衡量的。
  这个天下,没有一个人是凭你三两句夸赞就会被改造成卧底的,大家都不傻。
  你得让人家看到人生的希望。
  论完经后,乘着兴致好,刘琦命人布置宴席,请张松共食。
  他没有摆下大宴,也没有让很多人陪宴,只是刘琦、徐庶、刘晔与张松四人摆席,席间的菜品也相对简单,并不奢华,颇显朴素。
  大部分都是素食,肉食只有羊肉,但是这羊肉的分配,就非常有讲究了。
  古代人所吃的肉和现代人不同,肥肉较少,因为没有饲料催肥,基本都是靠散养,牲口吃的粮食也不精细,所以后世人在餐桌上相对较为厌恶的肥肉,在古代人看来,都是上佳之品。
  今日宴席中最粉嫩的羊肉,毫无疑问自然是分给了张松。
  余下的嫩肉,仅次于张松的那两份则是分给了徐庶和刘晔,而刘琦本人则是吃了最少的一份,且肉的部位和鲜嫩程度,都远不如另外三人的。
  张松见此情形,心下不由大为诧异。
  自己是客人,倒也就罢了,问题那刘子扬和徐元直都是刘琦属下,为何也会吃得比他要好。
  而且观他们三人的表情,似乎并不以为意。
  难道说,这刘伯瑜平日里就是这般做的?
  “永年先生?永年先生?!”
  张松从自己的沉思中回过神来,他抬起头,顺着声音望去,是刘琦在问他话。
  “先生有心事?”
  “没有,没有。”张松急忙摆了摆手道。
  刘琦举起酒爵,示意性的与张松对饮一盏,后道:“我大概能够猜到先生的心思……先生所忧虑者,不过就是两军的战事而已,不过先生虽然代表刘季玉前来与我和谈,但恐刘琦不能答应先生。”
  这是今日张松见了刘琦之后,刘琦第一次向他郑重地表明自己的态度。
  张松疑惑地道:“张某还未曾向君侯说明我方条件,君侯为何拒绝?”
  刘琦正色肃容道:“我不答应自然是有我的想法,先生若是想知道刘某拒绝和谈的理由……明日一早,我当和元直、子扬去江州南郊一趟,先生不妨随我同去,便知端倪。”
  张松见刘琦说的神秘,心中倒也是升起了几分兴趣,他不再多问,只是举爵给刘琦敬酒。
  整个宴席之中,关于两方和谈的事,只有这么短短的几句,其余的时间,四个人也不过是笑谈风月与无关于军政的琐事。
  酒宴罢了,刘琦安排徐庶送张松去驿馆,行至府外的时候,张松突然开口问徐庶道:“刘镇西不喜食羊肉否?”
  徐庶今日也喝得有些多,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奇道:“谁说的?刘镇西平日里最喜食鱼,其次便是喜食羊肉了。”
  张松皱起了眉头,道:“既然如此,适才宴席之上的羊肉,刘镇西席上的羊肉为何那般的少?”
  徐庶闻言不由哑然失笑。
  “张君非荆州人,不知君侯习惯,君侯并非是不喜食羊,而是有意谦让,我初至君侯帐下时,也不明白,只是君侯执意如此,一来二去,就习惯君侯的脾气秉性了。”
  “刘君侯是何秉性?”
  “君侯虽为人谦和善让,但并非对人人都如此,君侯只敬有本事的人,与寻常手下饮宴,君侯食肉从不谦虚,都是吃最好的一份,但与有本领的人,或者说是为君侯所敬佩认可之人,那君侯不论做什么,都以所敬之人为先。”
  言罢,却见徐庶伸手拍了拍张松的肩膀,道:“张君之能亦为君侯所敬,故今日席间最好的肉,则是在张君鼎中,这可与张君是不是刘季玉的使者无关。”
  张松闻言,不由陷入了沉思。
  ……
  第二日一早,刘琦等人带着张松、徐庶、刘晔等人前往南郊。
  此时正值开垦季节,虽然有些晚了,却也不耽误农忙,荆州军的将士们在各部军尉的指挥下,协助江州本地的齐民黔首,开垦荒田,整个南郊的田地中,不论军马都在按规矩开垦田地,大有一副欣欣向荣之景。
  江州的郊区地形复杂,山地较多,刘琦这一段时间派人仔细勘察,在南郊一带选出了降水量丰富,可以依山开垦的梯田,同时他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搭造水车,用以汲引灌溉,如此一来甚是便利。
  西南地区丘陵地势较多,不可能像是在荆州一样,施行大面积的种植,若是要保证农耕的产量,就要择选适合的地址,依照不同的地形和雨量开垦梯田,并活用水车。
  水车相传是在刘宏当政时期,由十常侍毕岚发明制造,但这个说法并不是为人认可,以十常侍当时的身份和地位,毕岚应该是没有时间研究这种东西,想来是他麾下的智囊团中人所创,然后将此功归于毕岚。
  时至如今,由于信息和技术滞后,再加上战争频繁,水车只是在部分的郡县用以辅助农耕,并不能全面普及。
  但是这一次,刘琦入蜀之后,在江州进行试点,将这些有利于蜀中农业发展的工具,统统带进了益州。


第六百四十章 阻止刘璋办蠢事
  “这是什么犁?”
  随同刘琦在南郊转悠了一个上午,张松看到了不少新奇的东西。
  从田地的开垦,到田垄间的规整布局,再到那水车,每一样都让常年在蜀中的张松颇长眼界。
  益州除了蜀锦技术之外,其余的技术在整个大汉朝都相对落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路径太险,进出比较困难。
  毕竟,这是一个没有媒体的时代,想要宣传新知识和新技术,就全国的层面来讲,特别还是经济和政治都不稳定的战争年代,实在是太难了。
  故而,水车虽然已经问世有一段时间了,但在消息相对闭塞的蜀中,尚还无人将其引进使用。
  而刘琦从荆州带进的曲辕犁,也与蜀中现在所用的农耕作具,大为不同。
  “犁者,以畜力带之,破土的在前,翻土在后,而我们南方的土地和北方的旱地相比,宽窄较小,却地势不平,耕作时常要转弯,牲畜带犁与人不同,多少欠缺一些灵活,如此在耕作的时候,就会时常出现麻烦,这就需要在劳具上多下些功夫,这曲辕犁的最大特点,便是轻便和灵活。”
  张松闻言,缓缓地点了点头。
  徐庶在一旁笑道:“牛犁相联,对于耕种者而言,才是最为省时省力。”
  刘琦领着张松等人,一边在郊外的道上巡视,一边伸手指向旁边的这些新开垦的不同类型的田地和新设的载具,道:“永年先生,刘某身为朝廷敕封的益州牧,首先要做的,不是如何抢占益州的城池,而先要想,如何让蜀中仓禀充盈,人不挨饿,不受冻。”
  不知为何,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目标,在张松听来,却是格外的让人心潮澎湃。
  从刘焉开始,再到刘璋,包括刘焉之前上一任的益州刺史郗俭,他们每一人到益州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拿下益州的权柄,压缩本地豪强的生存空间,征兵杀人,掌控权力,割据称王。
  毕竟,益州是一块偏僻之所,和汉室朝廷的距离极远,哪一个到这里的人,脑海里第一件想的事都是割据称雄。
  但像是刘琦这样,先入蜀来帮助发展农耕,带技术入蜀的着实是少之又少。
  就一定程度而言,蜀中大部分的土地,还是在豪强和门阀手中,种地的黔首只是富户,刘琦这样的做法,不但使得官方的仓禀丰盈,在一定程度上而言,也是富裕了蜀中的豪族们。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