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随后这九艘船上大批倭人心生不满,率先作乱,在浙江沿海抄掠!其后又有不可计数之贼附从!”
  秦德威听得有点呆了,一来这是原本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的大事件,虽然说符合内在规律,但事件本身是全新事件。
  二来,这个祸事似乎与他有关系,或者说与他制定的政策有关系,甚至还可以说,就是由他制定的政策直接引发的。
  这份加急公文虽然简单,但内涵很丰富,对朝政有所了解的大臣都听出了不少内在东西。
  去年春季的时候,为了挑动倭国人内讧,同时避免对倭国贸易被大内氏一家独大垄断,秦中堂这个主持夷务的大臣绕开大内氏,发放了一堆允许来年进贡的勘合给使节团里的其他势力。
  按照传统规定,每张勘合只许来三艘船,这还算一个比较容易控制的数字,再加上分批靠岸,大明海防的安全性也可以保证。
  而且秦中堂还对倭人暗示了,新发放的勘合虽然也是朝贡勘合,但大明朝廷并不给官价了,来了就交给“市场经济”,自生自灭!
  这个暗示的目的,就是让倭人再来时,多带点畅销的特产,比如“白银”这种东西,不要再弄一堆刀剑、纸扇来糊弄事了!
  这次没有大明朝廷官价兜底,带来的东西卖不掉就砸在自己手里了!
  但却没想到又产生了新问题,居然有九艘船持三张勘合联合来到,这个规模对海防就有点威胁了。
  所以浙江方面拒绝这九艘船只入境靠岸,也是情有可原的,任何时候都是安全第一。
  而且这九艘船上带来的都是不大畅销的东西,大概要砸手里了。
  所以这九艘船上的倭人心态炸了,直接就化身倭寇,这规模堪称历年倭寇之最了。
  理清楚了这其中前因后果,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秦中堂,严格来说,这股倭寇就是你秦德威引发出来的啊!
  至少也是你秦德威制定政策出现疏漏失误,才导致了这波倭寇出现!
  严阁老强行按捺住了内心的狂喜,出现了,出现了,它终于出现了!这就是秦德威的弱点!
  秦德威终究也是人,不是神仙!只要是做事,就一定会有失误,就一定会有疏漏!
  天可怜见,终于等到了!


第八百三十五章 孤独的穿越者
  在别人看来,这次是算无遗策的秦中堂终于出现了失手,秦中堂终究还像是个人。
  但对“先知先觉”的秦德威而言,这又是一个巨大的“蝴蝶效应”。
  和嘉靖皇帝变成植物人一样。又是一个完全脱离了原有历史轨迹的事情。
  可以预见,随着秦德威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以后这样事情会越来越多。
  再说起这个倭寇问题,在大明也称得上源远流长了。早在初年太祖、太宗时期,沿海就出现过倭寇,只是没有后来那么剧烈。
  在原本历史时空里,嘉靖朝倭寇之患愈演愈烈,其成因和背景也是十分复杂的。
  细说起来,涉及到全球海上贸易大发展、倭国内乱、以及大明朝廷海洋政策失误,还有沿海大户走私利益问题,甚至还包括嘉靖皇帝个人的偏执。
  复杂的成因和背景,又导致了倭寇的成分也是十分复杂的,明人海贼和倭寇夹杂不清。
  作为穿越者,秦德威当然知道倭寇问题的复杂。
  而且在这个时代,只有他认识到了问题的复杂性,也只有他会提前想着去解决问题,这就是穿越者最孤独的地方。
  所以从主导夷务衙门开始,秦德威就有意识的对政策开始进行改良。
  他主要目的就是,逐渐消解掉一些倭寇祸患扩大的成因,避免历史上倭寇之祸对东南造成的巨大破坏。
  即便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根绝零星的倭寇现象,但也不能让倭寇在未来十年内逐渐演变成荼毒东南的大患。
  只是没想到,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事故。
  此时此刻,严阁老仿佛年轻了十岁,对蹙眉沉思的秦德威试探着问道:“对于倭人泛海作乱,秦中堂你怎么看?”
  秦德威边想边说:“这次事故既是个偶然意外,又有一定的必然性。
  即便没有这次事故,也会产生其他事故,只要产生倭寇的种种因素还在,倭人的本性还在,事故就总有可能发生。
  但不能因为有事故发生,就彻底走向另一个极端,大方向不应该变,朝廷政策也不能先乱!”
  这几句话,秦德威说得真是发自肺腑,可惜因为认知的局限性,没有人能真正听懂,甚至还有些政敌以为这是为自己开脱之词。
  左都御史屠侨颇为愤怒的说:“在你秦德威眼里,这仅仅只是一个事故?
  在我看来,这次东南震动,不亚于正德朝席卷直隶的刘六刘七之乱!你秦德威尚还无动于衷否?”
  兵部尚书王廷相站出来说:“就事论事,先不必上纲上线!”
  屠侨还击说:“受害的又不是你们河南!”
  众人有点无语,屠总宪这话就很没水平了,简直不像是朝廷大佬所能说出的话。
  不过想想也情有可原,毕竟如果有倭人大规模作乱,屠总宪老家宁波首当其冲。
  秦德威阻止了王廷相喷回去,心平气和的对屠侨说:“这次确实只能算是事故。
  而且有事故也并不代表大方向错了,任何新政策执行期间,都有可能出现事故,总不能因噎废食,担心出事故就什么都不做。”
  众人都有点不习惯,仿佛都是第一次看到秦中堂用这样平和的口气对屠总宪说话。
  在往常时候,不知为什么,秦中堂看屠总宪很不顺眼,态度都是极其不耐烦的,动辄一句“你这新人闭嘴”就把屠总宪打发了。
  屠侨又说:“即便是事故,也要有人来承担责任!”
  秦德威答道:“第一责任,自然是倭人生性险恶。可以将此事通报倭国,让所有其余参与朝贡的使团拿出谢罪方案!
  第二责任,就是浙江方面问题,我料定必定有应对失当之处,目前暂时不知责任在那一层级,接下来要追查惩罚!”
  反正听在屠侨耳朵里,秦德威这些说法,等于是把责任全部撇开了。“那还有九艘船上千人的倭寇,正在祸害东南沿海!只说一个追查,就能平息祸患?”
  秦德威呵斥道:“只是上千匪患,就让屠总宪你慌乱成这样?
  临事全无静气,也无主意,只知道在此抱怨,入朝一年了还不如新人,你先闭嘴吧!”
  其他人听到这里,感到这才是熟悉的味道。
  在秦德威眼里,与原本历史上嘉靖朝中后期的倭寇之祸相比,这次并不算大。
  但是别人并不知道原本的历史,在时人眼里,这次事故就已经算是很大的事件了。
  所以说,世间万物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作为穿越者先知先觉并非只有得利,也很有一些弊端。
  比如预知到未来有很大灾祸,并采取措施竭力避免时,别人往往就会很不理解,并产生非议。
  故而众人对秦德威的思路没有真正明白的,只以为是为了倭国那传说中的银山。
  他们不会明白秦德威借此逐步消解倭寇祸患、冲击海禁政策、打开时人视野眼界、扩张海外势力的一系列长远想法。
  又有人站出来质疑说:“秦中堂你说的都是别人的责任,难道你秦德威自己就没有责任?
  方略是你拟定的,勘合也是你发放出去的,你就一点也不用负责任?”
  倍感孤独的秦中堂只能长叹一声道:“只能说改良进入了深水区,看来不能只寄希望于顶层设计,妄想安安稳稳做在朝中,发布几道新政策就能获得丰收了,也需要基层有力的执行!”
  严阁老没有思考秦德威那些话里的意思,全身心都在琢磨,如何借用这次事情打击秦德威。
  想到这里,严阁老暗暗感到可惜。如果嘉靖皇帝还清醒着,就能通过进谗言或者设法激怒皇帝,直接把秦德威罢官,或者逼着秦德威引咎辞职。
  但皇帝他在这种关键时刻,偏偏正在昏迷!朝廷中没有一个绝对权威,能强行制裁秦德威!
  所以让秦德威下台的难度就大了很多,但机不可失,总要试试看。
  刚才屠侨旁敲侧击的与秦德威拉扯了几个回合后,严阁老就率先直接指责秦德威说:“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难道你身上就没有责任么?”
  被点名的秦德威从深思中醒过神来,反问道:“愿闻其详,严阁老不妨细说一二。”
  严嵩就继续说:“若依照皇上先前绝贡的旨意,彻底断绝与倭国的往来,就没有这些事情了!
  偏生你秦德威为了出新出奇,就引狼入室,招来灾祸!”
  秦德威便反驳道:“对倭国恢复朝贡贸易,并发放一批勘合,也都是皇上的旨意!”
  严嵩:“……”
  皇上啊你还是早点醒过来啊!就这么昏迷着,简直太耽误事了!
  左都御史屠侨又愤怒了,“你就没有愧疚之心吗?”
  秦德威又深深叹了口气,作为一个政治家,即便是作为一个政客,又怎么可能有愧疚?或者说,怎么可能展示出来?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