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参谋长笑道:“眼下各分区的进展都很快,反倒是我们中心区几个县拖了后腿。”
郑卫国呵呵一笑,说:“中心区六个县先不急,还是以各村修筑地道为主。”
历史上,冀中首先进行的就是这两项工作,合称“拆墙破路”工程。因为冀中主要进行的是游击战,城墙和发达的交通对日军有利,所以必须要破坏掉,以免为敌所用。
这个工程非常大,在抗日军民的共同努力下,根据地所有的县城的城墙均被拆除,后来连一些大点儿的镇子也把围墙拆掉了。至于公路也基本破坏,号称人造山地。
但现在跟历史上却有些不同,因为以97军的实力不可能一直跟日军打游击,有条件的时候还是要以运动战为主的。同时,有些地方需要防守,有时候需要进攻,所以阵地战和攻坚战也不能完全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城墙全部拆掉,想要防守的话就麻烦了。公路全部破坏掉显然也不行。别的不说,97军的炮兵就没法移动了,更不用说那些缴获的汽车和坦克。基于这种变化,郑卫国就下令外围各县仍按之前的计划进行,中心区六县则暂时不动。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做,挖地道就成了中心六县的主要工作。
周参谋长说:“据各县报上来的情况来看,各村百姓对于挖地道似乎并不热衷。很多村子基本上就是应付一下,宁愿歇着也没人爱干。”
程政委也深有感触,说:“是啊!很多人家只挖了一个大坑,上面盖着一块石板就算交差了。”
冀中后来以地道战闻名。这种集藏、住、行、吃、打于一体的战防体系曾在小学课本里面做过详细地介绍。不过冀中的地道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完善的,最先只是仅能容一人藏的地洞。当地人称之为“蛤蟆蹲”,据说以前防土匪用的就是这个办法。
“蛤蟆蹲”便于隐蔽,挖掘也很简单,但问题是一旦被敌人发现就成了瓮中之鳖,想跑都跑不掉。而且敌人一旦烧房子,很可能将地洞里的人活活熏死。所以冀中军民逐渐将“蛤蟆蹲”越挖越深,越挖越长,最终家家相连,村村相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工事。
杨教授在平安县见过比较完善的地道,对此非常推崇,感慨地说:“地道一定要修,我回去后会通过行署下令,全力支持这项工作。”
程政委说:“修地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现在也看不到效果,恐怕很难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啊!”
郑卫国说:“关于积极性我有个建议,你们听一下。各村之中哪一家的地道建得最好,就免除今年的税收。如果哪个村的地道在全县之中修得最好,那就奖励一万块大洋。呃,你们看怎么样?”
王主任插了一句嘴,说:“这不好吧,得花多少钱?”
郑卫国摆手说:“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尽快完成这项工作。当然,这个数目只是我随口说的,你们可以再商议。”
杨教授想了一下,说:“我看行!回去后我跟行署的同志们商量一下,争取尽快拿出一个方案来。”
冀中行署的效率极高,次日就正式出台了《地道建设奖励计划》。虽然钱没有郑胡子说得那么多,但效果却非常好。原本进展缓慢的地道修筑工程一下子变得热火朝天,形成了家家户户忙着挖地道的场景。为了让乡亲们少走弯路,军区又抽调了一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师生进行现场指导。
不过冀中足有数千个村落,数十名师生覆盖的面太小。郑卫国又迅速从平安县调来了四百名有过挖掘地道经验的人过来帮忙,从而大大加快了进度。
与此同时,郑卫国又下令对各县城的防御工事加以改造。以前的城墙都是争对冷兵器用的,现在即将面临的是日军的飞机和大炮,所以必须加以改进。比如城墙不需要太高,但一定要形成交叉的火力点。
周参谋长问道:“司令,您打算从哪个县开始?”
郑卫国说:“当然是蠡县,这是我们的老巢嘛,呵呵。”
周参谋长笑道:“哟,这个不太容易。”
蠡县这个城墙是明代修建的,历时十七年才建成。城墙都是用花岗岩浇注石灰建成,长年累月,整个城墙已经融为一体,所以非常坚固。
郑卫国点点头表示赞同,说:“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要把这里建成最坚固的堡垒,并使之成为一个样版县。来,你看看,这是我昨天晚上画的图纸。”
周参谋长看了一眼,惊讶地说:“这么复杂,工程量太大了吧!”
郑卫国解释说:“一开始当然不用搞得这么复杂,一步一步来。按照我的设想……”正说着,军部一名通讯员匆匆赶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份电报。郑卫国只得听了下来,笑道:“嘿,又有事情找上门来了。”
ps: 非常感谢幸何如之投的月票,同时非常感谢mikelin1981和命里注定分别成为本书的第十名和第十一名弟子。
第三百零八章 黄埔三剑客
这封电报是八路军总部发来的,告知原骑兵第四师第十团王照堃部正经晋察冀军区开往冀中归建,让郑胡子马上派人接应。另外,东北军系统的第53军万福麟部也在向北移动,不日将抵达冀中。
对于何柱国的示好,八路军方面当然是乐观其成。毕竟何部目前在内蒙古河套一代活动,和八路军的陕北、晋西北以及绥远(民国时期的一个省,后并入内蒙)接壤,如果双方能够合作的话,必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而万福麟则有些不同,因为跟其他东北军将领相反,万氏对中g向来没有什么好感。可能是因为老毛子的原因,或许还掺杂着其它因素。
当初在河北的时候万福麟就非常排斥吕镇曹等“亲共势力”,明里暗里没少打压。当然,中g方面也没给他留面子,直接就把人撬走了。这也使得双方渐行渐远,53军逐步中央化,最终成了远征军的一员。
正是因为这些情况,八路军方面对于万福麟部的心情非常复杂。一方面希望能拉拢这股势力,为我所用。但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们趁机争夺地盘,甚至策反郑胡子的97军和吕镇曹的人民自卫军。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毕竟万福麟才是东北军正经八百的元老,威望、号召力哪一样都不缺。
当然,对于郑卫国八路军总部还是非常信任的,像这些忧虑也没有瞒着他。至于这份信任是出于总部首长的本意,还是得到过更高层领导的指示。呃,这就不得而知了。
电文很长,郑卫国细细地读了一遍,脸上挂起了意味深长的笑容。程政委忙凑过来,欢喜道:“是什么好消息?”
郑卫国把电报递给他,笑道:“天上掉馅饼,而且一来就是两个!”
程政委匆匆读完,惊讶地说:“这事儿我在晋察冀的时候也听说过,还以为是假消息呢!何柱国和万福麟他们为什么要向我们示好?是真心实意,还是有阴谋诡计?”
郑卫国说:“我也弄不清。不过就目前来看似乎并不是什么坏事儿。而且不光他们两个。苏鲁战区的于学忠和东北挺进军的马占山也有跟我们合作的意思。”
程政委皱了皱眉,突然笑了起来,说:“呵呵,我怎么觉得东北军系统似乎都在向你靠拢?难道他们打算奉你为主?”
郑卫国点点头说:“虽然我觉得这有点儿扯淡。但是。呵呵。似乎就是这样。”他停顿了一下,又自我解嘲地笑道:“真不知道我有什么好靠拢的,论资历。我在东北军最高才当过连长;论学识,我连陆军小学都没念过;论实力,97军就算冠绝群雄,也不过几万人。难道他们是想让我跟委员长求请,把张少帅放过来?”
程政委愣了愣,笑道:“嘿,你别说,还有这种可能。毕竟你现在也算是委员长的爱将了,说话比较有份量。”
郑卫国摇了摇头,说:“这不过是我随口说笑罢了。第一,委员长是绝对不会释放张少帅的;第二么,那些东北军元老们未必就希望少帅复出。”
台海那边曾流传着一个笑话,说常凯申在1975年临终前还叮嘱大儿子尼古拉要看住张少帅,“切不可放虎归山”。从目前流出的资料来看,这个笑话似乎是真实的。而无论真假都可以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委员长是绝不会同意释放少帅的。在这种大的政治原则面前,郑胡子那点儿面子算个屁呀!
至于第二点,谁希望头上有个管着自己的“婆婆”呢?要说以前,张少帅还有钱有地盘,现在啥也没有,谁还愿意供着他?何况东北军这帮元老们也不是什么善茬,一个个自私贪婪,目光短浅,好好的东北军就是被他们败光的。
这些道理程政委不会不知道,所以他仔细思量一番之后就不得不承认“没有这种可能”,但具体是什么原因一时也想不透。事实上,别说他了,就算是八路军总部也是一头雾水。
要说以前,东北军对于中g没有任何秘密可言,随便从东北军里面拎出来一个都有可能是地下党。但随着东北军渐渐分化,原来发展的地下党大多撤出,新发展的成员地位又不高,很多机密就接触不到了。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