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正正的直接碾压他不香么?
从古至今,发生过多少场战斗,其中以弱胜强有多少,持强凌弱有多少?
田丰死死盯着王轩一字一句地说道:“猥琐发育,别浪!”
当然,汉语博大精深,田丰原话不是这么说的,但意思就是这么个意思。
看着田丰的目光,王轩笑着摇了摇头,“元皓啊,你这天赋还是一点都没往政治斗争方面点啊!”
“斗争的关键时刻,就必须毫不犹豫地选择站队,骑墙派要不得,早晚被人事后清算。”
拍了拍身边的书册,王轩直截了当地说道:“我是坚定的知识公开派支持者,整个玄德公治下,不是寒门就是平民,所以,这个口号必须要打出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另外,做人做事讲究个雪中送炭,在这个公开派处于弱势的时候,正好是一揽天下人才的最佳时机,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人才是不会站在那里干等着的,一旦时间长了,这些人也会各自择主的,到时候,总不能直接背叛吧。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想光占便宜不干活,那就是扯犊子了。
这就是看待问题的角度问题了,追求不同,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就不同,得失之间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王轩的意思,田丰能明白,但,他还是不支持这种过于激烈的做法,真激的各大势力一起针对他们,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这种事情,真的不是王轩一个人能乾坤独断的,必然要内部讨论一下。
只是,让王轩没想到的是……
“载之,其实不急于一时,目前天时在我,何必急于求成?”枣祗说的十分婉转。
“是啊,是啊,高官厚禄加上主公仁德的名声,已经足够吸引大批不得志的人才了,我很同意载之你从天提出的一句话,一个势力的发展进步,不在于有几个出类拔萃的人才,而在于这个制度本身的先进性,你看,现在咱们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越其他诸侯太多,而且我们内部有自己的培养机制,只需要三年,不,两年,就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来,足够咱们发展所需了。”
这是站在王轩之前教导的观点上予以劝解的。
一群人围着王轩,从各个角度劝解着,就一个目的,书能不放出去就不放出去,一来他们舍不得,这是确实,另一方面,‘唯才是举’什么的,别说对其他人,对他们自己的冲击力都够大的了。
王轩眉头深深皱起,反对人数之多,超乎他的预料,要知道这些家伙可都是出身寒门中人。
可越是如此,王轩越是坚定了这次搞一波大的信念。
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不是要证明我比别人了不起……咳咳,王轩不是要证明他自己比别人多了不起,而是要把握机会。
现在内部就是反对声一片,若是以后那,照这个趋势下去,人越多,反对声音越大,到时候,他再想搞改革,将面对的压力更大,不单单是来自外部势力的反扑,更有来自内部势力的扯后腿。
到时候岂不是让他更加烦躁,推行的难度更大。
想想原本历史中,一直到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开始,才有了科举的雏形,由于杨广的强力推广,还引发了世家大族的强力反击。
虽然隋朝的灭亡,科举只是其中一个诱因,但由此可见,代价之大了。
经过唐朝的默默推广,一直到了大宋建立,科举制度才成为常态。
王轩不可能花费这么多时间去搞这个,与其后面碰到更大的阻力,还不如趁现在内部力量还不太大时候把这事彻底定死。
他从来没忘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根本性目的,气运,他要的是气运,不全面改革,让大汉朝再次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他还哪里收割气运去。
这绝不是什么个人情怀与对底层人民的垂怜,绝对不是!
第0722章 帮亲不帮理!
从政务厅,王轩是黑着脸走的,他一走,气氛变的十分沉重,大家都看得出来,王轩根本就没听进去,现在转身就走不是妥协,肯定是想其他办法去了,最怕的就是直接搞一个先斩后奏,关键问题是,以大家对王轩性格的了解,这事……还真未必。
王轩是那种冲动的人么?
肯定不是,趁着天色还大亮,直接踹了刘备的门。
“呦,什么风把载之给吹过来了,真是稀客,这时候载之不应该是在家里享受美妾的服务那么?”看到王轩进来,刘备开口调侃到。
这次跟着刘备一起从徐州来的,不单单有粮草和工匠,更有两个美女,谢小倩是肯定要过来照顾他这个主人的,而糜贞那个小丫头更是吵闹着非要跟过来,若是从前,糜竺肯定拦着,但现在么……半推半就的,糜竺也是从了!
这道不是巴结王轩,主要是不舍得妹妹伤心,嗯,一定是这样的。
如此一来,平日里没事的时候,王轩也就不在政务厅呆着了,而是美其名曰考察民情,当然,他自己也是民的一员么,回家考察怎么了!
被刘备调侃,王轩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工作早早就做完了,还不行回家休息了,难道还想他让追求福报不成?
“我来肯定是有正事呗,玄德公,这次你支不支持我吧!”王轩也不客气,进本直接坐下,目光就这么盯着刘备,连什么事都不说。
刘备一愣,还是第一次见到王轩这样,脸色也不由得郑重起来,皱着眉头看向王轩,半晌,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支持你!”
慢慢,王轩嘴角挂起一丝笑容,“你就不问问什么事?”
“不用问!”刘备回答的斩钉截铁,“帮亲不帮理!”
“这可是大事,一个搞不好,现在建立的一切都可能灰飞烟灭?”
“哈哈哈,半年前,我刘备还一文不名,有今日之地位,皆来自于载之兄相助,为了载之兄,把这些撇了又有何妨,二弟三弟,你们说那!”
“可!”关羽言简意赅。
“别说这些,就是要了俺老张的命,要是眨一下眼睛,都特么不是好汉!”
王轩抿了抿嘴,感动是绝对不会感动的,他王轩经历几个世界,心肠坚如磐石,什么没见过!
妈的,这事还真没见过!
一无所有的时候可能还讲究个义气,真到了有家有业的时候,真抛开一切的又有几人,看着问都不问就答应下来的三人,王轩是真的……
风特么好大!
帮理不帮亲,这种观点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这个时代,又恰恰是最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亲亲相隐’,而发展到汉末,为朋友之义,也可以互相隐瞒而不会被法律追究,这都是清晰地写在汉律之中的。
《论语·子路》,孔子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建立在封建宗法制基础上的中国政治制度,最为看重的就是孝顺,孝是中国宗法制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亲亲相隐、父子相隐正是出于这个原则。
如果父亲犯了罪,儿子去检举揭发,那么父亲被杀或者被关进去坐牢,这个儿子就违反了孝的基本原则,而儿子犯了罪,父亲去检举揭发大义灭亲,儿子被抓进去或者砍头,那么这个父亲就违反了父慈的原则,所以,中国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都从维护最基本的孝顺的原则和人性美好的原则,强调父子相隐、亲亲相隐。
这种情况在西方也是同理,孟德斯鸠:“为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须知人性却是风纪之源泉。”
而所谓的‘大义灭亲’‘帮理不帮亲’什么的,在这个时代并不值得推崇。
刘备不问,王轩却不能不说,前因后果,包括自己的打算都说了个明明白白。
现在这些庞大世家对王朝统治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这并不是说世家里的人都很坏,而是这与人性好坏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把一个王朝比作一个人,‘中央集权制’就是大脑,各个世家就是人体上的器官和肢体,若是器官肢体都有自己的意志,那这个人根本就没办法生活下去,连移动一下都会变得困难重重。
现在的这些世家,不但有自己的意志,最关键的是,他们有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这就太可怕了。
令出多门,听谁的?
而王轩借这次机会,一来能吸纳寒门中的人才,增长自身实力的同时削弱其他诸侯,降低未来统一全国的难度,更能再自身初步发展的时机就开始贯彻教育普及,从根子上彻底打碎世家对知识的垄断。
用以最大限度的延长国家的寿命。
这种违背当前时代的举措,若是不能再自身弱小的时候就贯彻到底,那么,当天下一统的时候,现在这些起家的寒门士子都有了自己的大家族,到时候,屁股决定脑袋,他们最大的可能是从公开派变成保守派。
这种事情,王轩绝对不能准许。
……
“咣!”王轩一脚踹开政务大厅的门,满脸温和笑容地走了进来,手一扬,刘备的雌雄双股剑翻滚着直接插在他自己的书案之上,剑身不停颤动嗡嗡作响。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