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夫们静若寒蝉,小心翼翼的收了那十几名伤员,然后将喂饱的马重新套在车上接着返程。
谁也没有从车队里那个叫周牛二的汉子眼里看到那一抹异色。
“看刚才那驻地的规模也就一只千人规模的营地,居然十几个失去战力的伤员。最近不是没有仗打吗?伤员哪里来的?还是说已经开打了?”
谭斌感觉这消息很重要,于是刚离开拙火关附近官道之后他就在车上隐蔽的拿出千里音符将这一则简短的消息传了回去……
滩石监察使主事官官邸。沈浩接到了关于车马行进驻滩石到拙火关一线的进展报告,是张野送来的。
“怎么空出来这么多?不是说分三批次替换吗?这么急?”
“是的大人,这一次替换临时被边军那边改了,比之前说好的多了近一倍,替换后,车马行的运力已经可以直接抵达拙火关附近的营寨了。”
第571章
急报
原本兵事道行总管衙门给出来的计划是在一个月内分三个批次将关内的运力全部让出来交给民间的车马行,空出来的辎重营会被派往关外。
可是这才八月中旬,第一次替换运力居然就让出来超过五成,这比之前说好的快了好多。
为什么会这急?
沈浩抱着胳膊在公廨房里来回走动,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
突然,怀里传来一阵无声的震动,是千里音符。沈浩拿出千里音符展开,这是王俭传过来的。
等沈浩看完,心里的不安就更重了。
伤员不会这么突然的往回送,之前即便有如左玉良所说的“多次碰撞”但伤员都是就近在各个补给点里修养。因为送回来的遥远路程和颠簸会让一些轻重伤的伤员伤势加重或者致死。
什么?危重伤?和蛮族打仗鲜有危重伤活下来的,太少了。
当然,留俘虏也不是蛮族喜欢的干的。这方面人族其实也差不多,就算留俘虏也是为了卖钱,而不是什么仁慈。
对敌人仁慈?只有那些坐在远离战场的酸文人才说得出来,但凡混过军伍战阵的人都会对这种不要脸的说辞嗤之以鼻。
如今按照前面车队探子传回来的消息,第一批运力替换之后立马就有伤员上车,数量还不少。
一个千人营地就是十几个伤员。若是这些伤员都是从关外退回来的,那么只有一种解释:关外发生大变,以至于无法在收容大量伤员,让能走的伤员都走以防不测。
加上边军加快运力腾空,显得很急。
这种情况称得上是十万火急,所以沈浩也没有时间进一步求证,立即将这边的情况直接上报靖西镇抚使衙门。错了不可怕,可怕是的遗漏。
这一份消息同步的还被沈浩叮嘱王俭让其交给四部装入南面兵事的系列案牍以供分析。
……
皇城。一份急报由兵部左侍郎文铭举亲自送进了皇宫,一路上所有侍卫关卡都从这位兵部左侍郎的身上感受到一番急切的模样。
不是文铭举沉不住气,而是事情太突然,他急急忙忙的样子实在没办法装作若无其事,况且这种消息文铭举也没觉得能瞒住多久。
见到皇帝的时候已经快到酉时了。
“陛下,南面兵事道行总管左玉良急报!”
“拿来!”
皇帝原本苍白且显得虚弱的脸色在听到“急报”二字的时候他立马坐直了身子,手一伸,身上陡然气势暴涨,双目里似乎射出两道精光,压得文铭举膝盖发软直接就跪了下去。
皇帝接过铜条,展开之后看到上面字迹较为潦草的写道:
八月初九,夜,亥正时许,我军驻扎剑川一线之一万五千众受对面蛮族步骑联动突袭,为首为重装长牙象族,加上红瞳狼族骑兵两翼切割,我守军损失惨重,只能往后退去三十里同时向中段白头峡求援。
大约夜丑初时许,白头峡增援骑兵五千于剑川战场六十里处遭遇蛮族伏兵,经过初时战损之后反击成功,将蛮族伏击计划击破,但我军增援力量也被削掉十之三四。
八月初十午正时许,白头峡增援与剑川残部汇合,历两个时辰重新夺回剑川军寨。
如今后续增援已经出发,势必固守剑川不让整体阵线后移破坏如今对蛮族突出部的掣肘态势……
然,如今蛮族大举进攻之形势已经确定,故属下在万里之外叩首,恳请陛下开兵符,授属下大战之勇气!属下必将为陛下荡平蛮族,以护天下!
这份急报本就是给皇帝看的,文铭举也才急急忙忙的送进宫来。
另外这属于私信,走的是兵部左侍郎文铭举的路子上报而不是正规的兵事十万火急红翎急报。
当然,红翎急报不会少,但会在这份上报条子后面,到时候不但会光明正大的“唱进皇宫”,还会同时向六部尚书、左右丞相衙门抄送。到那时候就是朝野皆知了。
如今左玉良提前来报给皇帝反应时间,也是出于尊重。
不过短短的一份急报却让南面局势里的凶险一览无遗的展现在皇帝面前。
剑川先是失手,第二天被夺回。这其中又有几番激战,最后若不是白头峡的增援骑兵抵挡住并且反杀了沿路的蛮族伏兵的话,结果很可能是剑川彻底丢失,并且还会让白头峡失去五千机动力量,并且彻底打破剑川、白头峡、虎柱原一线的防御态势,甚至可能让靖旧朝在蛮族地域失去现有的攻防节奏点,打乱所有布局。
结果虽然还算不错,可过程实在凶险万分。
而且谁也没有想到还在这种战争的对峙期间对方就将最精锐的重装冲击力量派上了战场。
重装的长牙象族,每一头的重量将会超过四千斤!高速奔跑下就连一般的军寨大门都不一定扛得住。
主导过上一次与蛮族大战的皇帝对这种天赋异禀的恐怖种族至今记忆犹新,拿着铜条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但又飞快的稳住。
“呼……”
皇帝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像是要将胸中的闷气都吐出来一般。
“消息还有多少人知道?”
“目前除了属下之外并无旁人知晓。”
皇帝点了点头,扭头对身后束手站立的贴身宦官道:“把庞斑叫来,立刻。”
吩咐完之后,皇帝继续问道:“之前你来过几次谏言说辎重的运送在关外进度很慢,如今可解决了?”
“已经解决了。之前您不是让玄清卫设军中的监察使调整了职权嘛,如今南面边军里的监察使率先有了动作,将监军的掣肘直接抽掉,而边军也顺势将核心防区的辎重营趁机调离,如今已经全部派往关外。
现在从拙火关到芜湖一线的补给点建设已经加快了近一倍的速度,最迟这月底就能全部完成。”
“那就好。其它准备呢?距离准备万全还差多少?”
“按照左玉良和兵部拟定的计划,如今完成了差不多七成。”
皇帝的脸色也就更好了一些。十成把握只是最优的选择,有七成已经算不错了。
“红翎急报你明日一日让人唱传吧,到时候正好大朝会,一并将南面的事情敲定。”
“好的,陛下。”
第572章
想法
庞斑跟着宦官快步的走进宫门,他认识前面领路的是皇帝的贴身宦官,于是问了一句“内侍可知何事”,宦官不敢不答庞斑的问话,可又不敢乱说皇帝近前的事情,只能答道:“十万火急之要事。”
十万火急?
庞斑稍稍在心里一转悠就大概明白了。如今国朝内外能称得上“十万火急”的事情怕只能是南面了。
这事今日一早庞斑就收到过来自南面的急报,是新上任的南面边军监察使主事官沈浩传回来的,说关外极可能近期有大变,列举了一些迹象。如今看来那份急报极可能不幸言中。
见到皇帝的时候皇帝挥手阻止了他的大礼,扔了一根铜条过来。
“先看看……”
展开铜条,飞快看完,庞斑心里暗道“果然”。
不过今日已经八月十六,战报上是初十,中间隔了六天,这反应速度的确太慢了。
不由的想起才调去南边的沈浩,还是那小子有先见,情报渠道先行,不然岂不是会像军伍这般滞后?
“左玉良请令了,按照规矩,他的家小需要盯紧,这件事由你们玄清卫去办。我要求左家直系一个都准离开你们的视线,但又不能让对方明显的察觉到你们,明白吗?”皇帝的语气生硬。
“臣明白……”
“另外,四方面军都督的家小你也同样盯紧了,有任何异动,及时上报。”
“臣遵旨……”
沉默了许久,皇帝无言,庞斑跪在地上也不敢起来,屋里寂静。
半晌,皇帝才再次开口道:“南面兵锋一到势必皇城也有变故,你……约束好你手下的人,不该管的不要胡乱插手,守好你们的本分。”
“臣谨记……”
皇帝盯着跪伏在自己面前的庞斑数息才叹了口气让其平身,挥手“退下吧。”
庞斑躬身退出去,匆匆的步履表明心里也是急切的。兵部的消息有明显的滞后,这对玄清卫的行动有很大的影响,他只能抓紧时间,同时也期望左玉良和四方军都督们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他添麻烦。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