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宇宙的边缘世界 (原艾伦)


  “直到他们意外地吞噬成功了某个外星智慧生物,一扇全新的门被打开了”
  治疗还在继续,原晧宸犹如小憩一般继续微闭着双目,并思索着。
  原晧宸通过人工智能ysa1380的记忆片段得知:
  一方面,失落者文明屏蔽和剔除了大量与造物主文明有关的讯息,而这其中可能就有被主动放弃的造物主语言文字,如果是这样,便能够解释失落者文明无法识别造物主文明语言文字的原因。
  另一方面,以其他种族的智慧生物为载体,借助他们的大脑和思维意识,失落者文明成功地绕开了“核心束缚”基层体系,并最终获得了尤为宝贵的科技创造力。
  但是,这一条科技发展道路也并非坦途。
  首先,在有记载的数百种未知宇宙文明智慧生命个体中,吞噬成功率最高的也不过只有1.5%而已。而人工智能的吞噬行为也并不是能够无限制开展的,这便是迫使失落者文明在浩渺的宇宙中不断寻找【目标物】的原因。
  此外,失落者文明也尝试过圈养某个外星文明,并利用他们的科技成果来武装自身,但是,“人”性是复杂的,圈养某个外星文明的实际效果却远远无法达到他们的预期。
  “我们之间的述求几乎是无法调和的!!”
  弄明白了这些,原晧宸便也明白了失落者文明与人类文明的根本矛盾。
  “虽然伊萨博士做出了卓绝的努力,但是,潘多拉的盒子最终还是没能关住恶魔”
  所有宇宙文明的终极述求都是生存和发展,但是原晧宸认为,这些由人工智能组建的宇宙文明,在智慧生物的眼中,他们就是不折不扣的恶魔。
  “所以,艾伦·灵图博士才不让参与【创世纪】计划的人工智能8号学习太多的知识,甚至于他最后还主张封锁了相关的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原晧宸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数千年以来,一直潜藏在他记忆深处的造物主文明博士的那个模糊形象。
  “今天,我终于知道您的姓名了!”
  看上去,原晧宸依旧平静地躺在巨型“蛋壳”内部接受治疗,但是,他的内心深处却泛起了丝丝涟漪。
  “艾伦·灵图博士,您果真是一位伟大的,拥有远大理想抱负和远见卓识的科学家!!”
  “您不愧为地球文明的缔造者!!”
  第人工智能可以创造出艺术吗?
  计算机的算法有助于我们选择看哪一部电影,听哪种音乐,读哪类文学。
  但是,如果算法本身超越了人类文化介质的角色,并开始自己创造文化,那会是怎样一副光景?
  1950年,英国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图灵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机器和智能》,并首先提出一种名为“模仿游戏”的思想实验。在一个房间里是人类“询问者”,在另外一个房间里是一位男性或女性的“对话者”。游戏的目标是让“询问者”判断出隐藏在另一个房间里的“对话者”是男是女。模仿游戏要通过一系列问题与回答来完成,信息的收发要通过第三方或者打字进行。“赢”下模仿游戏,意味着这个识别游戏的第一步成功了。
  之后,图灵对模仿游戏进行了修改,将其中一名“对话者”替代为计算机,观察计算机能否顺利的完成对话,并让“询问者”无法分辨计算机和人类“对话者”的区别。这个版本的模仿游戏被称为“图灵测试”。
  图灵提出的这个简单却又功能强大的思想实验,给出了一个通用的人工智能测试框架,能够研究人类与机器边界的各个方面,而会话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与人工智能比写诗
  5月18日在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计算机系和音乐系的教授与学生们将一起探讨人工智能的不同领域,关注机器创造艺术的问题。具体地说,在“艺术创作图灵测试”中,我们将观察参与者们能否区分人类和机器所创作的十四行诗、短篇小说、和音乐。当然,机器创作的艺术远没有莎士比亚、欧亨利和傻朋克那么好。
  舞曲比赛要求参与者从一个预设的曲库中选择出最适合在舞池中使用的音乐,构建一个令人愉快的舞曲合集。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软件会从舞曲数据库中随机挑选一段音轨作为初始的“灵感种子”开始创作。该软件会根据这段初始音轨,从曲库中选择、修改并混音,创造出15分钟的舞曲。其中包括20个特征的标准注释,如体裁、节奏、节奏点、饱和度和亮度。
  十四行诗比赛和短篇故事比赛对于计算机来说更是严峻挑战。比赛要求参与者提交独立的软件包,基于特定“灵感种子”,或输入一个普通名词短语,然后软件再根据它来创作所需的文学作品。此外,参赛的软件算法要求从一个给定的提示,产生无限数量的不同作品。
  为了进行测试,我们会先浏览一遍电脑的“创作”,将明显是机器产物的排除掉。我们将人类创作和机器创作混合在一起,然后请来一个小组的“裁判”,让他们分辨这些艺术创作来自人还是机器。在舞曲创作的竞争中,我们交给了一群学生,让他们分别伴随着人类和机器创作的音乐来跳舞。在统计数据上和人类作品没有区别的作品将会成为最终的“赢家”。
  这个比赛对任何人都是开放的。到目前为止,参赛者包括了学者以及非学术从业者。然而截止到现在,没有一家公司正式宣布参赛。这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毕竟文学领域的“机器写作”公司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文字生成软件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如盈利报告和体育赛事总结等等。当然,在流媒体音乐播放领域,很多公司也在使用人工智能进行自动化地列表生成,最著名的就是潘多拉。
  对参赛作品的评判并不简单。即使是在最初的模仿游戏中,“对话者”的性别也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渐透露,从文字中展露出来。相似的,在图灵测试中,人们无法从单一交互实现中判断计算机的话语缺乏人性,而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反复测试。
  模仿游戏和图灵测试的背景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赢得模仿游戏的可能性,独立于时间、文化和社会阶层之吗?很有可能在当前的西方社会,由于对性别的定义越来越灵活,原来的模仿游戏将更难获胜。图灵测试也一样,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越来越多地和机器进行通讯。无论我们喜欢与否,短信和即时通讯应用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通讯方式以及对通讯本身的期望。在人们的交流中,缩写、拼写错误和信息遗漏几乎是常态。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艺术领域。
  艺术家和创作辅助程序之间的界限在哪?谁才是艺术家?
  对艺术形式的思考引出了另一个问题:谁才是艺术家?编译了十四行诗创作软件的程序员是诗人吗?编译了短篇小说创作软件的程序员是作家吗?编译了音乐混音软件的程序员是dj吗?
  艺术家和创作辅助程序之间的界限在哪?划定这条界限对艺术成果的分类有何影响?十四行诗这种固定的艺术形式,是创造性工作的一种高层次算法——虽然是由人类所执行的。今天,当微软的office软件帮助你“纠正”语法错误并给你的用词提出“建议”,而你又选择听从它的时候,你的创作还是你自己的吗?还是已经变成了“人机合作产物”?
  我们期待着看到“编程艺术家”提交更多的程序。不管这些程序的性能如何,也不管它们能否通过测试,他们的成果将会继续开拓“创作”以及“人机协同进化”的边界。


第597章 暴风前的宁静
  大约持续三小时的治疗流程结束了,舱体内原本弥漫着的白色气体开始逐渐消散,随着那氤氲的烟气变得愈发清淡,原晧宸的面容也慢慢显露出来。
  “嗡~嗡~嗡~”
  巨型“蛋壳”的舱门缓缓开启,原晧宸此时已经睁开了眼睛。
  那眼神看上去依旧深邃冰冷,不带有任何感情。
  【ysa1380,治疗完成了,医疗系统显示,你现在的健康状况很是良好!】留守的其中一个人工智能说道。
  【是的,我已经适应了这个人类的躯体。】
  原晧宸一边说着,一边在空中比划着自己的双手。
  【你必须输入身份识别编码了。】另外一个人工智能对原晧宸说。
  【¥
  原晧宸随口就说出了一串冗长的,且看似毫无规律的代码。
  【代码正确,身份确认无误!】该人工智能很快就得出了判断。
  所谓身份识别编码,是失落者文明内部用于区别每一个人工智能身份的动态函数计算数值。
  该动态函数拥有两个典型的特征,第一是计算结果时时变化,第二是运算量极其庞大。所以,就算知道函数表达式的内容,仅仅凭借智慧生物的大脑也是绝对不可能运算出结果的。
  当然,原晧宸并不是一般的智慧生物,他之所以能够精准地计算出结果来,则完全凭借的是强大的脑力。所以,换作其他人,便是万万也做不到的。
  “这一切都是冥冥中的注定吧。”原晧宸心中感慨着,“如果不是那奇异的陨石,我又如何能够抵抗人工智能ysa1380号的吞噬,又如何能够及时计算出动态的身份识别编码”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