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位面游轮 (横空日月)


  自己的小弟被欺负,老大哥自然要出来说话,有熊部落召集联盟中所有的部落出兵,集结了一支人数超过两万的大军。
  找个平原,双方摆开阵势,猛干了一场,最后蚩尤大获全胜,随后发生的事情就像是楚汉争霸的刘邦和项羽一样。
  玄鸟部落的实力确实是强大,但是有熊部落联盟的成员实在太多了,不断地给蚩尤大军制造麻烦,最关键的是一开始蚩尤严格按照陈堪最早的那一套行事准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样的后果就是没有部落投降,所有部落都在死磕。
  有熊部落联盟的共主就像刘邦一样不断地集结军队和蚩尤打仗,前后进行了六次,每次都是以蚩尤大军胜利而告终,而蚩尤就像是霸王项羽一样到处救火。
  吃了多次暗亏之后,蚩尤这才回过神来,必须要同意对方投降,组成一个部落联盟,这样才有可能击败有熊部落。
  不过蚩尤回过神来已经有些迟了,不是说战斗力不行了,而是蚩尤的形象在有熊部落联盟中已经定型了,他是同意投降了,但是对方不知道啊,以为是一场阴谋,然后又是死磕。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粮食是非常宝贵的资源,蚩尤进行了一年多的战争,将玄鸟部落几十年的积蓄几乎掏空,至于战养战,那都是扯,所谓的以战养战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最后的苦果还是要自己咽下。
  虽然玄鸟部落的领地扩张了一倍有余,奴隶更是多出了几十万,但是生产能力倒退了几十年,无奈之下蚩尤只能罢兵,战争结束,玄鸟部落损失惨重,有熊部落联盟更惨,双方都需要时间休养生息。
  毕竟这个时候蚩尤并非是封建王朝的皇帝,没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是部落公民选举上去的,还要受到长老会的监督,无法独断专行。
  陈堪在这场战争中唯一起到的角色就是旁观者,陈堪全程旁观中国历史上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战从开始到结束,没有任何举动。
  虽然战斗结束,但蚩尤的威名也在华夏地区传播开来,被称为“兵主”,战争之神。
  这一次结束仅仅只是上半场的休息,随后还有下半场,一样惨烈,这次蚩尤吸取上次教训,吸纳一些部落的投诚。
  最后的结果依旧是没能分出胜负来,这次问题是出现在玄鸟部落这边,南边的百越部落北侵,这是发源于南方山区的部落。
  他们北侵不是为了争夺地盘,而是为了抢夺物资和奴隶,战略也很简单,就是抢完救走,蚩尤无奈只能退兵,调转兵锋和这些“山贼”决战,面对这些熟悉山地的游击专家,蚩尤也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办法,虽然大胜了几场,但是灭不绝。
  蚩尤退位之后,玄鸟部落和有熊部落双方达成共识,结成了一个联盟,才算是彻底结束战争。
  联盟成立,首先一件事情就是要确立新图腾,最后决定从联盟中比较强大的部落图腾中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部位,组成了新的图腾,这就是“龙”。
  关于这个图腾,陈堪还插了一手,本来玄鸟部落要在这个新图腾中画上一双翅膀的,因为鸟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双翅膀,其他部落也没有意见,因为玄鸟部落最强大,这个是应该的。
  但是陈堪在知道这件事情之后,立刻否决了这个方案,最后将翅膀变成爪子,否则想想要是日后看到中华文明的象征——龙,有一双翅膀,画面简直不要太美丽,陈堪表示无法接受。
  对此玄鸟部落没人反对,玄鸟部落没意见,其他部落就更没意见了,最终龙有了脚,爪子也是鸟攻击的利器,也可以用来象征玄鸟部落的强大战力。
  龙图腾的形成意味着华夏联盟的形成,整个华夏地区进入了相对和平的发展时期,华夏文明进入了一个喷发的时期。


第0824章 王权
  中国人总是喜欢以“十大高手”、“四大名著”这样的数字去给某些东西和人冠上头衔,好似讲起来更有气势一般。
  而这个传统最早应该是来自于“三皇”和“五帝”这两个称号,“三”正好对应天、地、人,“五”正好对应五方、五行、五色等。
  对于所谓的“三皇五帝”这并不是当时人总结出来的,而是后人编纂的,在不同文献中记载关于“三皇五帝”的说法完全不一样。
  就拿黄帝来说,有的将黄帝放在“三皇”之中,有的则是将黄帝放在“五帝”之中,即使是同在“五帝”中,黄帝处于第几也各有不同说法。
  因为太乱了,古时候的文人就不去争论具体的排序,更何况是现代的历史学者,因为没有考古材料的支持,靠着古人的文献去推测毫无价值,所以学界对此干脆就冷处理。
  唯一比较没有争论的有两个人,“五帝”中有尧和舜两人的位置这是基本确定的,其他的就连大禹到底属不属于“五帝”都有各有说法。
  之前就说过,在史学界流传着“大禹是条虫”的说法,这句话一共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字面上的意思,“禹”字中有个“虫”字;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不能确定大禹究竟是不是真有其人。
  这个问题,现在陈堪已经有答案了,至少在这个位面,真的是有禹这个人的存在。
  但是“五帝”其他人,陈堪作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和历史学的学者,在这个位面陈堪表示自己也搞不懂到底是哪五个,至于“三皇”时间太早了。
  陈堪来到这个位面已经四百年了,“四百年”,写起来就三个字而已,轻描淡写,陈堪在这个位面诵读了超过五十五万遍的《黄庭经》,这就是四百年的概念。
  四百年的现在,华夏大地一片汪洋,这几年因为气候的变化,下雨量连续暴涨,洪水泛滥,华夏文明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部落联盟自然也没有闲着,进行了多次的治水,但是哪有那么简单,现代社会已经有相对完善的河道体系、治理体系,可是在遇到突来的大洪水面前都免不了损失惨重,更何况是这个时代的人呢。
  “堵不如疏”这种在现代人看起来简单无比的道理,那都是先人用一条条生命总结出来的,而且道理说是容易,做起来却千难万难,这个位面可不是什么神话位面,没有各种神奇法术、没有开山斧,只有双手,所有的河道都是靠着双手挖出来的。
  整个部落联盟齐心合力之,前后一共花了十八年的时间,才最终将战胜了这场大洪水,而带领全部落解决这场苦难的共主名字叫做“禹”。
  这次大洪水除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之外,在陈堪看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共主的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这就像是战争时期一样,领导者需要更加集中的权利以面对挑战,这次面对洪水又何尝不是一场战争呢!
  为了能调动最大的资源去治理水患,所有的部落联盟尽可能的团结起来,而且十八年之内没有换过共主,长老会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为了更好的治理洪水,禹将大量本族人放在一些重要的位置上,这并非是为了徇私,这完全就是为了治水,禹是原共工部落的后裔,族人擅长治水,为了战胜洪水这样的布置也是在所难免。
  同时神权得到了很大的削弱,因为在面对这样滔天的洪水面前,人们发现本来他们祭祀的神灵竟然无法给他们提供保护,最后还要靠着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这和他们想象中无所不能的神是完全不一样。
  加上在治理洪水的时候,很多神职人员也冲锋在前,和普通人长时间生活在一起,这使得普通人和神职人员之间的那点神秘感消失了,对神的敬畏也就少了一些。
  长老会消亡、权利集中、神权削弱以及重要位置都是自己的族人,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共主手中的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而强大的权利带来的就是膨胀的欲望,治理完洪水之后,禹发现自己的权利前所未有的强大,心中就升起了一个念头,就是能不能将共主这个位置当做是一个私有财产,直接传给他儿子呢?
  禹先慢慢试探,同时将自己儿子启安排在重要的位置上,还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些干事能力比较强的人,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刷功绩”。
  禹活了五十二岁,因为治水功劳太大,权利集中,他是第一个在共主位置上坐到死的人,也是担任共主时间最长的。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顺利地当上了共主,要是启只是一个一般人,那么可能以后的历史就会改变了,偏偏启也是一个野心和实力都不缺的人,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愿望,对部落进行了整改,目的就是为了让共主位置成为他们氏族的私有财产。
  他还将目光投向了神庙,利用洪水的事情大做文章,主要就是想说明一件事,就是他们氏族先祖就是神,他是神的后裔,天生就是要统治整个部落的。
  为了得到神庙的支撑,启也开出了极为丰厚的条件,这对于神庙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大祭司几乎没有犹豫就给同意了。
  此刻的大祭司已经不是陈堪,陈堪早在一百年前就“死”了,假死之后陈堪到其他部落中去体验生活、观察世界,一直呆在神庙中不利于陈堪观察这个世界,陈堪以各种身份游历天下,治理洪水的时候,陈堪也以一个普通部落民众的身份参与其中。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