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确定不会再有更多发现,东方白才掏出头灯勒在头上,微弱的光速照进破洞,驱散不知持续多少万年的黑暗。
出乎意料,墙后并不是狭窄的舱室,而是极其宽敞的巨型空间,向下看,距离地面起码有三层楼那么高,向上看,距离穹顶起码六层楼那么高。
不仅如此,目光所及之处,所有能看到的东西都是超大号,高度超过一层楼的椅子,与破洞等高的桌子,比汽油桶大好几圈的杯子,比班用帐篷还大的背心裤衩,以及各种叫不出名字、奇形怪状的超大号生活用品。
东方白顿时了然,原来这是巨人文明的遗迹!
他们的体型还真不是一般的大,拉出去和传说中的天顶星人肉搏,最后输的还指不定是哪一边呢!
东方白把一枚特制的紫外线消毒灯塞进破洞,点亮后封闭破洞。
耐心地等了一会儿,东方白收回紫外线灯,操纵纳米细胞扩大破洞,直到可以轻松容纳一个人才停下来。
可看看破洞的高度,再看看地面的高度,东方白无奈地叹了口气,纳米细胞继续向下扩大洞口,直到破洞底部接近地面才停下来。
迈步走进巨人文明遗迹,东方白感觉自己像误入巨人国的格列佛,有种黑暗中随便冲出来两只老鼠,都能把他一口咬死的感觉。
转了一圈没有发现,也没遇上危险,东方白终于松了口气,把其他人叫了进来:“这地方比我们想象的更大,最快速度,查查附近的情况,尽快搞清楚这鬼地方到底多大!”
感谢书友“W.Hailan”的打赏支持,谢谢。
第595章 通力合作
几个人迅速进入遗迹,但东方白很快发现,巨人遗迹实在是太大了,仅仅一个房间,就有一个足球场那样大,两米出头的高筒靴、小床那么大的趿拉板、就连门口那四仰八叉的旧头盔,摆正了都能当单人帐篷。
东方白不禁感慨,这样是人类和巨人对上了,还不真成了跳起来打你膝盖?
三五个人撒进遗迹,就跟湖里撒进几粒沙子没什么两样,无奈之下,东方白果断摇人,把一组的战士们全都叫下来,想想觉得不够,又从其他组抽调了一批,不知不觉,抽调的人手已经超过半数。
就这还有人不满意呢,一再要求加入探索队伍。
这可是巨人的遗迹,虽然就在冰湖之下,与工作面的距离只有短短一百多米,可想下去看看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可能错过了这一次,将来就再也找不到亲眼目睹的机会。
正好人手不够,东方白干脆做了个决定,除少数人看守物资设备之外,其他人全部拉到遗迹里帮忙。
一百多人先把第一个船舱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打开起码三十多公分厚的大门,向基地深处进发……只这一扇金属门,保守估计就得有十几吨重。
“简直就是耗子掉进了米缸!”事后,东方白感慨地形容遗迹中的收获。
分散前进的战士们,很快把各个方向的发现汇报回来,东方白根据反馈信息绘制了一张遗迹草图,并以之为框架,逐步补充缺失,完善细节。
然而遗迹超乎想象的巨大,整整两天过去,所有人都在已知区域内转了几圈,也只绘制出遗迹的一角。
东方白不得不重新组织人员,将所有人分成四个部分,首先是材料组,他们的任务是在不破坏支撑结构的前提下拆解遗迹,提供造舰所必须的材料。
分解材料不需要太高深的微观结构知识,因此这一组人员最多,整体水平却比较低。
当然了,只是在穿越组中比较低,放眼全国,哪一个挑出来都差不了。
其次是造舰组,他们全部留在工作面上,材料就位前继续挖洞,材料就位后立刻着手制造战舰。
冰洞也不是随便挖的,必须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第一,洞顶的冰层不能太厚,必须保证战舰建好之后,可以轻松撞破冰层。
第二,鉴于战舰的体积,冰洞里必须有足够的支撑结构,否则战舰还没造完,冰洞直接塌掉,那可就闹出笑话了。
第三,必须留出适当的构建空间,方便运送原料。
东方白本来的打算,是几组人一齐动手,同时挖出三到五个冰下船坞,同时开工造舰。
可眼下的人手太少,只建一艘战舰都很吃力,根本没有同时建造两艘的可能。没办法,他只能放弃不切实际的计划,将所有的力量集中起来。
嗯,造舰组的微观材料水平就比较高端了,穿越之前,每一个人都是纳米制造业的大拿,如果说东方白是八级工,那么参与制造战舰的操作员,最低也是六级起步。
没这个水平,还是自己主动调材料组去吧。
相比之下,这个组的人手就少多了,为了加强制造组的技术力量,就连东方白本人,都是制造组的一员。
再次是搜索组,顾名思义,他们的任务是继续搜索巨人遗迹,为材料组提供准确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这个组人手更少,执行的任务看似轻松,可分散到每个人的身上之后,担子却不是一般的重。
他们每天行走于陌生的遗迹之间,不仅要确定所处位置究竟有些什么,还要判断哪些可以利用,哪些不好利用,哪最好躲远一点儿,凡是搞不清具体作用的巨人遗留物,全都要做上明显的标记,然后再标注在地图上,还要按危险程度分为可拆卸、不可拆卸,可接触、不可接触。
严重些的干脆就是禁止靠近,杜绝任何人有意或无意的接触,避免发生意外。
如果是科考,那么搜索组必定是一路小心翼翼,遗迹里的任何东西,都要小心再小心,绝不能有半点轻慢。
可穿越组的目的是原材料,这就不能顾忌那么多了,更不会有任何收敛,而是以最快速度摸清情况。
搜索组很快总结出遗迹中的规律,一般来说,生活区都是最安全的,这里到处都是巨人遗留的生活物品,其中的一部分只需要简单加工,就是上好的造舰材料。
其次是公共区域,虽然杂乱了一些,也有很多用途还不明确的东西,但真正的危险品几乎看不见。
但比较私密的公共区域就不一样了,这些地方总是能找到一些很可疑的东西。
比如说,一号走廊里有个看起来很精致很复杂的球,似乎是个巨人版手雷,那么大的体积,一旦爆炸,威力起码也是航弹的水平。
再比如说,七号房间几个漆着红色标记的箱子,没人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从种种迹象判断,一定是某种危险品。
还有四号通道尽头的天花板,那里有个很明显的窄缝,搜索组在那里发现了一块翻板,后面藏着大口径自动防卫武器。
对巨人文明而言,这玩意最多就是个大口径机枪,可对人类而言,这东西最起码也是60毫米以上的机关榴弹炮。
想象一下,60毫米加特林,以每分钟数千发炮弹的发射速度洗地,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嗯,这个超大号机枪本身没什么危险,但东方白执意将其保留,准备将来有空的时候拆解研究,借鉴一下巨人的设计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况巨人的文明水平远超人类。
东方白心里已经做好了计划,等搜索组走完了遗迹,他就会安排人手,逐步排队安全隐患,将所有疑似危险品仔细排查一遍,能拆的拆,不能拆的再想办法。
还有个出乎意料的情况,虽然遗迹里到处都是巨人抛弃的生活用品,但在已知的范围内之内,没发现哪怕一块巨人遗骨。
第596章 亲力亲为
种种迹象表明,这个基地并不是被外域文明或者其他什么敌人攻陷,而是被巨人主动放弃,而且是那种敌人就快打到家门口,非常急迫的放弃。
遗迹位于冰湖底部,本身就已经是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东方白脑补了好几种可能,不过他毕竟不是来考古的,只是随手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压根儿就没往深处想。
最后一组,也是人手最少的一组,就是保障组,专门负责所有人的后勤保障。
别以为保障就只是淘米做饭,在这个鬼地方,任何与生存有关的东西都是保障组的任务范围。
食物是否卫生、饮用水是否干净,气压和氧气含量有没有问题,甚至于在哪里解决个人卫生,都是保障组必须考虑的问题。
人手少任务重,工作压力不比其他几个组轻到哪儿去。
分工不分家,穿越组所有人能力合作,仅仅几天之后,来自巨人遗迹的第一批金属锭运抵工作面,东方白亲自铺设新舰的第一块钢板,501号太空战舰正式开建。
虽然擎天级003号舰仍在船坞里,但前两艘战舰已经积攒了不少经验,因而穿越组从一开始造的就不是擎天级,而是更长、更重,功能也更加全面的惊天级。
北都造出擎天级之后,许多人认为这是人类步入宇宙时代的开端。
但北都始终非常清醒,对擎天级战舰的定位非常明确-——它只是验证技术的实验型号,连过渡都算不上。
根据北都的计划,擎天级在太空舰队中的地位,相当于海军的小型作战舰艇,远航能力十分捉急,一般只在有充足后勤支援的情况下投入作战。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