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很多个体带着强烈的仇恨加入进去,在仇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甚至在暗中成立了隐秘组织。
目的就是为了推翻季族的统治和他们所指定的规则,解放之后所有的原生文明,让他们免于压迫。
不得不说他们的理想是很好的,但如果没有季族压制那些老牌外族,那些新生的文明岂不是下场更加悲惨。
但不论如何,出于什么考虑或者利益,他们的这套说辞还是蛮有市场的。
但这种组织肯定不会被那些后代者们允许存在。所以一旦被发现,往往面临着血腥镇压。
但几十万年来,他们依然顽强存在着,生生不息。
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但在这些反叛者没有表露出异常和马脚的之前,他们就依然是新季族,享受着规则保护。
所以,现在所谓的新季族其实大体分成三个大的派系,一是心态完全转变,享受身份的后代者们,二是心态没有转变。
虽然有着新季族身份,但更认同自己原本族群的移民者们,最后就是想推翻季族统治的反叛者们。
其中,前两者是可以存在于阳光之下的,后代者们由于最符合新季族的设定。所以势力是最大的,移民者们的势力与之相比,就差了很多。
但由于他们与反叛者们在某些事情上的诉求相同,所以会得到反叛者们的支持。
而反叛者的势力有多强,至今都是个迷,他们包罗万象,成员都有着明面上的正当身份,甚至不乏有后代者加入。
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型派系,穿插其中,各自有着不同的目的和理想。
罗文听闻后也是暗暗咋舌,这与多奇智体提供的季族历史稍有不同。
但罗文更加相信布拉尔的说法,毕竟这种多奇文明了解的大多是正史,很多不和谐的地方是不会记录其中的。
攻击季族的监视装置当然不被允许,在早期甚至会被视为宣战行为。
但随着外族势力的成长扩大,加上季族本身内部的派系博弈,多年以后规则被修改。
有能力发现并准确定位季族监视器的文明,当证明这一点的时候,会被视为实力达到一定的标准,应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尊重。
季族应该主动撤去在该文明疆域内所有的隐藏设备,但会被允许设置正常的观测设备。
这些观测设备的数量、位置和规模,观测的数据种类,都将与该文明协商决议,并受到季族和该文明的共同监管。
因此,那些监视设备,季族并不会向以前那么在意,加上驻军遥远,审查困难,就算损毁那么几个也不是什么大事。
不过布拉尔提醒,接收信号的基站是不允许被攻击的,误伤一颗监视器还说得过去,误伤基站,就有些夸张了。
当然,如果在季族当中有人帮忙说话就更稳妥了,布拉尔隐晦提议,虫族可以加入他们的联盟,受到庇护。
而丹顿没有当场拒绝,只说会将这个提议汇报给上级。
第394章 微型种子
鉴于目前的形式,罗文当然不会选择暴露出虫群能够发现并捕获季族监视器的能力。
就连多奇文明那种加入联盟几千年的文明,都做不到的事情,虫族才刚刚在星际舞台上出现了几百年就能做到。
虫群已经足够吸引眼球了,不需要更加闪耀。
虽然布拉尔那边有所猜测,但毕竟没有掌握什么真凭实据。
而且按照他的说法,季族本身,季族与星海联盟,星海联盟本身,那关系简直是一团乱麻,特洛文明会不会将这个猜测说出去,都是两说。
但不管如何,获取了一些情报后,罗文发现虫群的处境,比原本想象中的举世皆敌,大军即将压境的局面要强上不少。
不过即使要隐藏自身的实力,但那些季族监视器还是必须要全部定位出来。
虽然不会摧毁它们,但最少要知道它们在哪,以便为接下来的计划做准备。
一些新式的侦察虫,被放了出去,这些侦察虫的体型非常非常小,比当初指甲盖大小的罗文还要小上数十上百倍。
甚至每个个体仅由几十个细胞组成,这是罗文在极小生物上的尝试。
它们采用当初大气生物的基础模板,由于体型小,平时只需要吸收一点点的辐射能量就能维持消耗。
因为细胞稀少,它们的功能及其单一。仅仅能够感应到一定范围内,某个频段的电磁信号。
它们几乎没有自主移动能力,也没有信息传输模块。但因为是节点单位,可以依靠虫群网络报信。
同样,因为它们体型太小,甚至都不需要添加各种隐形模块,就能躲避几乎所有探测装备。
在太空中,基本没有谁会去关注那么小的东西。
而且就算被发现,那些外星文明也无法搞明白这些几十个细胞组成,完全没有自主意识的小虫子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是专门针对季族监视器研制的侦察虫。
它们虽然单个能感应的范围很小,但架不住数量众多,一只成熟期虫后,每天能够生产数亿只这种虫子。
它们由太古级投放散布出去,仅仅几个月就遍布几大恒星系。
季族监视器在这种密度的虫子侦查下,无所遁形,被一一标记了出来。
知道了它们的位置,接下来的计划就可以进行了。
利用行星和太古级群的遮挡和干扰,在季族监视器的视野盲区,一些虫群陨石被抛射了出去。
与以前的虫群陨石不同,这批陨石刚刚被抛射出去没多远,就化成虚无。
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能够发现,它们并不是消失了,而且分解成了无数非常微小的个体。
这是经过上次侦察虫的尝试后,罗文的第二件微型生物作品。
它们的体表被一层金属矿物包括,这是金属蜗牛的基因能力。
金属蜗牛虽然本身是一种比较初级的生物。但它的这个能力,却在虫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难以想象的作用。
不论是早期的虫群陨石,还是后来的电磁弹丸,甚至直到如今,它依然在发光发热。
矿物外皮内包裹着一枚微缩型的菌毯种子,这是罗文目前的巅峰之作了,在几个细胞内,集成了太多的东西,而且几乎肉眼难见。
而且在休眠状态时,不会显露任何生命气息。
这层矿物外皮让它们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星际粉尘。即便是剥开这层外皮,几枚没有干枯的细胞也很难被发现。就算发现,也只会以为是化石标本之类的东西。
因为它们体型小巧,将更容易被各种引力源所捕捉,依附到各种陨石、星球之上。
当到达合适环境,被虫群网络激活之后,它们会吸收掉外层的金属矿物。然后就如同一枚真正的种子一般,生根发芽。
根须将一边吸收周围的营养,一边将主体送往更深处的地下,同时积蓄能量潜伏。
当接到虫群命令之后,它们将可以突变成为虫后,为虫群开疆拓土。
这些微型菌毯种子虽然因为金属外皮,成产成本要比微型侦察虫要高出不少。但以虫群目前的体量,完全可以轻松承受。
一些虫后开足马力,每天生产数以千万记的微型菌毯种子。然后将它们短暂粘合在一起后,通过投射器抛出。
而抛出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朝向星海联盟的内圈方向。
虽然与特洛文明达成了协议,虫群不会向内圈发展。
但这玩意儿本身就是个缓兵之计,再说以那些新生文明的科技程度,星球深处是很难开发到的,虫群过去帮他们松松土,完全是热心之举。
当他们与虫群友好时,是绝对无法发现星球内部异常的。而当他们与虫群敌对时,那什么协议自然就会被废除,到时他们一定会有一个巨大的惊喜。
同时,在另一边,外圈方向,大量的太古级以上的太空章鱼,通过电磁巨构向着那边进发。
那些无主之地,虫群在开发上就不需要做得那么隐蔽。
当然,该有的低调还是要继续保持的。
以虫群现在表现出来的能力,如果不去开发外圈或是开发的太过隐蔽,让人无法察觉,那就显得太假,过犹不及了。
但如果发展太快,又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关注。
所以,罗文的计策是真真假假,开发是肯定要开发的。但是开发规模也速度,要有一定的保留。
比如就像朝向内圈的那几个恒星系一样。除了摆在明面躺尸的虫群部队,虫群隐藏在星球地下的部分,谁都不知道是什么规模。
而且就算是明显躺尸部队,也进行了技术性隐藏。
太空章鱼是以菌毯模板为主的软体生物,它们平时可以链接菌毯充能,自然也可以互相链接在一起。
然后再压缩体内和身体之间不必要的空隙,就能做到几只甚至十几只太空章鱼粘合在一起。但体积看上去并没有增加多少的效果。
虽然这样让吸收能量的效率变低了不少,但却可以起到藏兵的效果。
毕竟星球相对于广袤的宇宙空间来说太小了。就算将其全部挖空又能藏下多少兵力呢?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