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青衫取醉)


可现在,他即便是拿了归序者的天赋技能,却还是做不到郑畋当年做的事情。
楚歌确信,自己必然是遗漏了什么至关重要的信息。
于是,他暂时退出了游戏,准备再去查阅更多史料。
首先查到的还是这段史料。
监军彭敬柔与将左序立宣示,代畋草表署名以谢仙芝。监军与使者宴,席间,将左以下皆哭。使者怪之,幕客孙储曰:“以相公风痹不能来,故悲耳。”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席间,将左以下皆哭”。
他们到底为什么哭?
而这次查阅史料,楚歌发现后面还有一句。
“民间闻者无不泣。”
也就是说,这次宴会上,不仅是各个将领皆哭,甚至这件事情传到民间,听说了这件事的老百姓就没有不哭泣的。
而郑畋因此才认为人心尚未厌恶梁朝。
而此时,这些人没有哭,说明还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契机。
而这个契机,多半就在宴会上……
楚歌仍旧毫无头绪,于是他决定继续在史料中查找其他记载。
直到他翻到另外两则史料,一个大胆的想法才终于在他脑海中浮现!
第一则史料,是来自于另一个版本的史料记载。
与之前的那一则史料相比,基本上完全一致,只有两个字不同。
监军与使者宴,乐奏,将左以下皆哭。
上一则史料并没有记载“乐奏”这两个字,只是说在席间诸将和士兵皆哭,所以才让楚歌感到迷茫,认为这是必然发生的事情。
但现在看来,如果这第二则史料记载的是真的……
那么这个“乐奏”,极有可能是让“将左以下皆哭”的一个关键因素!
那么问题来了,乐奏,是什么乐呢?
楚歌又从另一则史料中找到了答桉。
这一则史料是来自于梁朝初年,梁高宗在位时期。
“三年七月,上(梁高宗)在九成宫咸亨殿宴集……”
这段史料记载,当年梁高宗在咸亨殿设宴,而乐曲奏响,此时有太常少卿上奏说:《破阵乐舞》是宣扬宗祖盛烈的曲子,自从先皇(梁太宗)驾崩之后,便不再吹奏,是因为担心陛下听到此曲因怀念先皇而感怆,臣在乐司任职,认为此时应当奏《破阵乐》,发孝思之情,与天下同乐。
于是梁高宗深以为然,令奏《破阵乐》。奏罢,“上(高宗李治)欷歔感咽,涕泗交流,臣下悲泪,莫能仰视”。
终于,一直被遮掩的谜团,在楚歌的面前展开了。
他不由得恍然:“是……秦王破阵乐!”
史料中对于当时具体演奏的什么曲子,已经没有记载。
但从史料的种种细节,却可以大致推断。
在宴请黄仙芝使者的过程中,奏响乐曲,而将士们纷纷落泪。
既然史书中提到了奏响乐曲,那么这乐曲跟将士们落泪显然有直接的因果联系。而一般悠扬舒缓的宫廷音乐,又或者那种恬然自得的靡靡之音,显然不可能具有这样强大的感召力。
而且,之后还提到“民间闻者无不悲泣”,如果仅仅是将士们落泪这件事情,恐怕不足以达成民间闻者悲泣的效果。
一定是这首曲子本身,连带着将士们落泪的事实,才让民间闻者也纷纷悲泣!
那么,这首曲子是军乐,又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力……
答桉几乎是呼之欲出了。
正是《秦王破阵乐》!
按照史料记载,《破阵乐》,太宗所造也。太宗为秦王之时,征伐四方,人间歌谣《秦王破阵乐》之曲。……百二十人披甲持戟,甲以银饰之。发扬蹈厉,声韵康慨。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兴。……自《破阵舞》以下,皆雷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
也就是说,《秦王破阵乐》是康慨激昂的军乐,最具感召力。
而高宗皇帝在朝堂上听《秦王破阵乐》之后,与诸臣“涕泗交流”,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
楚歌不由得默然无语。
“原来……如此!”
其实在第一次扮演郑畋苦劝诸将未果之后,楚歌就隐约意识到缺了点什么。
而且,是缺了人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他已经想方设法劝说诸将,但都没有用,诸将还是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想法。
而楚歌也没想到,真正让这一切扭转的,竟然是两百多年前梁太宗的一首乐曲!
这个结果让楚歌感到诧异,但仔细一想,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为什么之前无论郑畋说什么,都无法真正凝聚这些将领?
因为他在梁朝,只不过是前任宰相、一方节度使而已。
就算做得再多,也终究无法唤醒人们对于梁朝的怀念、留恋与向往。
但是,梁太宗真正地重塑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让强大的梁朝立国两百余年,威服四夷,同时也将开拓进取、豪迈兴盛的基因植入到了所有人的思想之中。
而在梁朝将灭、听到《秦王破阵曲》的这一刻,这些将领们被唤醒了内心深处的骄傲与自豪。
在这个瞬间,他们仍旧愿意承认自己是梁朝的子民。
他们仍然愿意拿起武器,为梁朝而战!
楚歌扮演一方节度使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的问题,却被两百多年前梁太宗的一首乐曲……简单地解决了!


第293章 便是太平秋
楚歌心中的猜测逐渐确定。
但具体是不是靠着一曲《秦王破阵乐》就能解开这个无解的局面,还需要到副本中去验证。
于是,楚歌再度进入游戏中,快速地来到郑畋的身上。
而这次,他虽然还是像之前一样想方设法地劝说手下的武将,但却没有对此抱有太大的希望。
果然,诸将还是无动于衷,而郑畋还是如之前一样,因为风痹而病倒。
黄仙芝的使者,依旧准时赶到。
只是这次,躺在病床上、说不出话来的楚歌却没有再像之前一样无所事事。
他用手比划着,让服饰的侍女拿来笔墨。
勉强支撑着风痹的身躯站起来,用颤抖着的手,写下了几行字。
而后,他仿佛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重新摔在床上。
挥了挥手,让侍女将这封信交给自己的心腹将领。
……
楚歌的视角快速升高,在他因为风痹而不能动的这段时间,再次以上帝视角看到了诸将迎接黄仙芝试着王晖的画面。
这一幕楚歌之前已经看过了。
先是王晖代表黄仙芝对这些将领表示出招降之意,紧接着,监军彭敬柔拿出谢表,先让自己手下的心腹爱将签字。
这些将领虽然面带犹豫,但最终还是纷纷在这份谢表上签好了自己的名字。
监军彭敬柔收回谢表,不由得哈哈大笑:“好,既然大事已成,宴会便开始吧!”
说罢,他将谢表交给黄仙芝的使者王晖,宴会上一片其乐融融的场景。
按照之前的情况,这次宴会本该这样其乐融融地结束。而诸将也就默认了这个事实,不再向着当这个出头鸟、第一个起兵反对黄仙芝。
但就在此时,一名将领来到监军彭敬柔和黄仙芝的使者王晖面前,恭敬行礼。
“何事?”彭敬柔举着酒杯问道。
将领恭敬地说道:“今日黄王使者前来,乃是大喜之日,宴饮尽欢,岂可无乐?”
王晖当即轻拍桌桉:“对啊,如此大喜之日,岂可无乐?”
彭敬柔有些迟疑,压低声音:“可是,此处乐师只会演奏军乐……”
王晖毫不在意:“如此场合,岂能听那些靡靡之音?正该演奏军乐!”
彭敬柔本能觉得似乎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来具体是哪里不对。
转念一想,此时演奏些军乐,确实很有必要。
此时黄仙芝虽然是叛贼,但诸将既然已经起草了谢表,意味着投降、归顺。不管怎么说,这也都是一次极为正式的场合。
这样的一次宴饮,奏些乐曲,尤其是奏些庄严肃穆的军乐,确实很有必要。
更何况这使者王晖也想听军乐。
于是,彭敬柔点头:“好,那便奏乐!”
不多时,几位乐师来到,各自持着笛子、笙箫、琵琶、箜篌、正鼓、铜钹等等乐器。
《秦王破阵乐》是大型组乐,几乎用到了当时的全部乐器,演奏起来自然也是气势恢宏。
乐起。
虽然乐师们并没有唱出《秦王破阵乐》的词,但席间的诸将却已经纷纷变了脸色。
因为这词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过熟悉。
没有人不会唱!
而随着乐曲逐渐变得激昂,这些歌词也在所有人心中激荡。
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
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
戎衣更不着,今日告功成。
主盛开昌历,臣忠奉大猷。
君看偃革后,便是太平秋!
《秦王破阵乐》的词汇,含蓄浑厚,质朴典雅,是梁朝初年时诗风的典型。
这是当年还是秦王的梁太宗打赢刘武周,凯旋而归时,将士们为了欢庆胜利,旧曲填唱新词,改编而成。
而后,在梁太宗登基称帝后,又令掌管音乐的太常丞重新编制了音乐,令当朝几位名臣重新编制了歌词,按照舞图排练,让这首曲子最终成型。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