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这时,有快马来报:“报!秦王殿下,前方三十里处发现一支数百人的突厥骑兵,似是刚刚赶到不久,将要开始劫掠!”
李鸿运不由得眼前一亮:“哦?他们还真敢深入河东?好,来五百骑兵,随本王冲!”
李鸿运一骑绝尘,向着突厥骑兵的方向冲去。
马背的颠簸中,他摸了摸身后背着的大弓,以及箭囊中的大箭。
史料记载,秦王的大弓长两米,箭失也“制倍于常”,“箭穿七扎,弓贯六钧”,能“射洞门阖”。
而在他战刘黑闼的时候,箭失曾经被突厥人得到,而突厥人的反应是:“观之,以为神”。
在李鸿运扮演窦建德与秦王对峙的过程中,这把大弓也给了他极其可怕的压迫感。
当然,大弓长两米这个记载是带点夸张的成分,但比之寻常弓箭,确实大得吓人。
但现在,这把大弓在自己手中了。
没多久,几名探头探脑的突厥游骑出现在视野的尽头。
这些突厥人显然是入寇太原后分散到周围劫掠的游骑兵,他们的数量可能不会太多,但如此多的骑兵分散开来,反而让梁朝十分头疼。
一般的将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往往不敢深追,因为突厥骑兵机动性很好,一旦派出大军去深追,极有可能被这些骑兵引到埋伏圈中。
但李鸿运当然不怕这个。
我秦王也,怕谁?
他纵马上前,看到这些突厥骑兵还没有反应到问题的严重性,直接开弓搭箭,对着其中的一名骑兵就是一箭!
“嗖!”
箭失破空,直接呼啸着飞过去,粗大的箭支瞬间洞穿了那个突厥人,将他射落马下。
李鸿运丝毫不停,胯下战马仍旧向前狂奔,与此同时,他的第二箭瞬间出手。
“嗖!”
有一名突厥骑兵被射落马下。
虽说“射人先射马”,但这种事情在秦王这里显然不成立。
他都是直接射人的。
之所以要射人先射马,一方面是因为人的目标比较小,而且会闪躲,不易命中,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往往披甲,箭失射上去的杀伤力有限。
但秦王的射术本就顶尖,不会不中,而且他的大弓重箭有着极佳的破甲效果,即便是披甲的武将,也能一箭射穿,更何况是这种绝大多数都没有披甲的突厥游骑。
而且,人俘虏了没什么用,但战马俘虏了之后是可以直接装备给梁军的!
其他的突厥骑兵不由得大惊,还没反应过来,对面就已经冲过来一个年轻人然后“嗖嗖”射死这边两人,这还了得?
这些突厥人立刻纷纷掏出弓箭准备还击,然而,只射出寥寥数支箭。
更多的突厥骑兵只是引弓不发,只有少数人因为慌乱或是经验不足而射了出去。
果然,这些箭失根本没到李鸿运的身前,就纷纷力竭落地。
李鸿运手中的长弓大箭有着绝对的射程压制。
他不断地张弓搭箭,手中的大箭连珠出手,简直就像是在玩射击游戏,瞄准的目标无不应弦而倒!
在他身后,梁军的骑兵如同旋风般席卷而过,这些突厥骑兵瞬间士气崩溃,四散奔逃,被梁军直接冲散。
然后就是一边倒的屠杀了。
只不过这些突厥骑兵毕竟马快,在四散奔逃中,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仓皇北逃。
李鸿运虽然可以继续追击,但觉得这样追下去也没什么意义,毕竟不是什么决定性的战役,就下令这些骑兵返回本阵,继续向太原行军。
然而,刚到临汾的时候,李鸿运就接到一个令他有些失望的军报。
突厥人撤军了!
在得知秦王已经抵达蒲州之后,颉利可汗并没有任何的耽搁,直接带着掳走的男女五千余口人引兵出塞,返回漠北。
……
在武德五年的任务完成之后,李鸿运继续挑战其他的年份。
然而让他有些失望的是,虽然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次和突厥游骑的战斗,但都没有爆发出什么太激烈的血战。
武德六年,突厥人再度进犯马邑、朔州,李鸿运扮演的秦王来到并州驻扎、防备。直到十一月朝廷与突厥议和,才班师回朝。
武德八年,颉利可汗再度进犯灵州,梁高祖派老将张瑾迎敌,结果颉利可汗竟然虚晃一枪,突然又出现在朔州方向。梁高祖不得已赶忙让秦王再次出兵蒲州防备。
结果张瑾掉头迎敌时在太谷被突厥人打得全军覆没,只身逃脱去投奔李靖。后来,李靖与李世绩出师阻拦,颉利可汗无法继续深入,在并州与梁军对峙。
而秦王则是从蒲州北上讨伐,结果刚出蒲州,颉利可汗再度引兵离去。
至此,那五个年份中的三个较为简单的年份,李鸿运全都完成了。
剩下的武德七年、武德九年,是两个更困难的年份。
李鸿运不由得感慨:“原来如此。
“之前一直纳闷,为什么玄武门之变后,秦王刚一即位突厥就打到长安了?
“现在才知道,原来突厥每一年都在尝试,而每一次都是秦王打退的。
“如果不是秦王,根本不用等武德九年,或许武德五年突厥人就已经打到长安了……”
此时的战局,已经出现了“千军万马避秦王”的奇景。
其他的将领领兵出征,突厥人都全然不在意,各种大战。即便是李靖领兵出战,突厥人也敢驻扎相持。
但唯独秦王一出马,才刚走到蒲州,突厥人得到消息就已经撤了。
由此足以见得,秦王作为整个梁朝最能打的人,在突厥人心目中是有何等强大的威慑力。
李鸿运将目光转向武德七年的选项。
从游戏设定上来看,这一年的任务似乎更加艰难。
不过,经过前面的几次战斗,李鸿运已经是信心满满。
第304章 迁都之议
武德七年。
周围的场景快速变幻,李鸿运的视角首先出现在高空中。
北方边塞,突厥人又在蠢蠢欲动。
在梁朝初步平定全国之后,突厥人就改变了扶持割据势力、继续制造中原分裂的策略,转而直接下场。
从武德五年开始,颉利可汗就接连率领十余万骑兵南下掳掠。
在李鸿运看来,这样的边患与齐朝时所面临的金人侵扰并无什么太大的区别,从兵力和国力上来说,此时鼎盛的突厥人与靖平之变时的金人,除了在金属冶炼、兵器与铠甲锻造上有所不及之外,战力都是同样强大的。
但人们每每想到梁朝,却总不觉得突厥是什么强大的对手。
即便这是一个“控弦百万”的庞大势力。
李鸿运从高空中俯瞰,河东之地尽收眼底。
然而这次,突厥人却并没有再像之前一样继续走河东之地死磕太原,而是直接绕道改走关中,一路长驱直入,直抵豳(bin1)州城下!
此情此景,与齐朝是的靖平之变是何等的相似。
突厥人是全骑兵的机动部队,而且兵力有优势,完全可以绕开坚城直接抵达梁朝的要害地带。
显然,颉利可汗在前两次入寇河东没有讨到便宜之后,这次决定换个思维,想要直接兵临长安城下。
镜头快速向着南方的长安城拉进,与此同时,高度也在不断降低。
宏伟壮阔的长安城已经近在眼前。
只不过此时的长安城上空飘洒着绵延不绝的大雨,时而骤雨滂沱、电闪雷鸣,时而淅淅沥沥、雨脚如麻。
这样的阴雨,还将持续很长时间。
镜头继续下拉,很快来到梁朝皇宫。
梁高祖端坐于皇位之上,下方是几名近臣。
太子、梁高祖四子齐王、裴寂、萧瑀、宇文士及等人,全都齐聚一堂。
这其中,裴寂、萧瑀、宇文士等都是朝中重臣,对于此时梁朝的大政方针,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太子和齐王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的意见更有分量。
梁高祖听着大殿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脸上的烦躁之情展露无遗。
“突厥人已经打到了豳州!
“就知道这些蛮夷贼子,言而无信!我朝去年十一月才刚刚与他们订立和议,又在并州增置了屯田时边,结果才过去了没几个月,他们竟然改走关中,又打过来了!
“长安及及可危,诸卿可有良策?”
豳州是古地名,在泾河上游。此处距离长安城不过二百多里,可以看成是长安的北边门户,沿着泾河河谷可以直接抵达。
显然,在发现对太原坚城无可奈何以后,颉利可汗打算带着突厥人干一票大的:直接打到长安城下,抢劫梁朝最为繁华的国都。
见没人说话,萧瑀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突厥势大,可遣秦王前去退敌。”
作为一名重臣、谋士,说出这种话,让萧瑀觉得稍微有些脸红。
是啊,除了让秦王去打,还能怎么办呢?
自从武德五年突厥开始屡次进犯,哪一次不是秦王出兵之后突厥得到消息就退了?
然而,梁高祖却不置可否,并未第一时间采纳萧瑀的建议。
他又何尝不知道秦王好用?
但,此时秦王与太子之间的矛盾已经愈演愈烈,就连他这个皇帝,也能清晰地感受到秦王的威胁。
功高震主,封无可封。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