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趣书网

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青衫取醉)


因为中原人既无法适应草原人的生存方式,也不懂草原人的思维方式。
在草原上,两个可汗的人马对上了,一位可汗要与另一位可汗单挑,这是十分正当的要求。
因为草原人本就是实力为尊,作为首领,能打是必须的。
在中原王朝,或许会讲出身、讲尊卑、讲礼仪、讲儒学思想……但在草原上,这些都不好使。
真正好使的只有武力,你拳头大,大家就都听你的。
所以,首领的个人武力值,也十分重要。
而如果一名首领提出与另一名首领单挑,对方拒绝了……那么在诸多草原人眼中,这就已经是认输的表现。
当然,个人武力弱的首领也可以依靠人多势众强行干掉对方,但那样做不到真正的服众。
当你露怯的时候,草原上的众多部落离心离德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
所以,秦王面对颉利可汗的这一番话,点出了两个核心点:第一是颉利可汗违背盟约,第二是你不敢跟我单打独斗,不配做突厥人的首领。
违背盟约这个事情,说不严重也不严重,但说严重也严重。
草原人违背盟约是家常便饭,南下能有巨大的利益,那为什么还要遵守盟约?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就是这个意思。
但这也不代表盟约全然没有任何约束力,如果草原人违背了盟约却没有任何好处,那他们也会很难受的。
所以,秦王的这些话,就像是草原上的一位可汗在于另一位可汗对话,完全是用草原人的思维在解决问题。
此时他的行为,换成草原上的任意一名可汗,也不会有任何的违和感。
至于对突利可汗说的这番话,就明显是差别对待了。
对颉利可汗说话时,李鸿运故意表现得义正辞严,俨然是站在了梁朝的国家立场上,发言更类似于外交辞令;而跟突利可汗说话时,却侧重于两人的结拜关系,关系更加亲近。
眼见突厥人已经有些自乱阵脚,李鸿运知道,接下来该是一锤定音的时候了。
他立刻带领百骑向前突进,甚至马蹄已经踏上沟水,做出一副要渡过沟水的架势!
后方看着的齐王已经吓得面如土色。
这是要干什么?
这百骑面对万余突厥骑兵根本就不够看,虽然秦王之前也曾经有很多次百骑冲阵的行为,但那时候冲的可都是混战中敌人的薄弱位置,跟现在这种一开打就冲锋,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更何况双方还隔着沟水,突厥骑兵又居高临下。
万一半渡而击,怎么办?
至于秦王背后的百骑,此时自然是毫无理由地坚决跟上。
这是跟秦王南征北战所培养出来的默契。
他们不需要理解秦王的行为,只需要执行命令。
然而就在这时,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情况发生了。
一直沉默的颉利可汗竟然突然发话了,而且言辞之中,似乎相当没有底气。
“王不需渡!
“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想与秦王你申固盟约罢了!”
李鸿运冷然道:“既然是要申固盟约,又何必陈兵于坂原,窥视我豳州?”
颉利可汗沉默许久,方才对手下人说道:“后撤!”


第306章 战神是怎样炼成的
看到突厥骑兵开始后撤,李鸿运这才勒住战马,没有带着百骑继续渡河。
不过,他还是在河沟的这一岸,盯着突厥人。
看到这万余名骑兵全都撤下五陇坂,向着更远处的突厥人大营撤离,这才带着百骑回到梁军的军阵中,撤回豳州城中。
而做完这一切之后,李鸿运才感觉到心脏正在怦怦狂跳。
装了逼就跑,真刺激!
他毕竟不是秦王,而只是在扮演秦王。
所以,之前的澹定基本上都是他装出来的,实际上,他心里慌得很。
那一声“我秦王也”,既是威慑对方、提升己方士气,也是在给李鸿运自己壮胆。
喊出来之后,李鸿运仿佛真觉得自己变成了秦王,有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强大气场。
而在整个过程扮演完成、突厥人真的撤退了之后,李鸿运这才放下心来,并可以好好地总结一下这原因。
秦王的处理方式,可谓是标准答桉了。
但这为什么是标准答桉?里面有哪些细节?
这就值得李鸿运好好分析一番了。
首先,要进行这个操作,秦王本身的威望是必不可少的。
个人武力值爆表,兵法如神,在突厥人中也有着赫赫威名,从可汗到头目甚至到普通的小兵,全都对秦王敬若神明,这是先决条件。
否则,换一个人来,绝对不可能产生如此强大的威慑效果。
其次,秦王的这一番操作,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真打起来,梁军是绝对占不到便宜的。秦王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才没有贸然开打。
如果他真的有实力全歼突厥人,早就一言不合就开干了,怎么还会玩什么计谋。
毕竟此时颉利可汗率领大军深入梁朝境内,如果能在这里将突厥人覆灭,斩杀颉利可汗、重创突厥大军,那以后省得再深入漠北去讨伐了。
秦王对于突厥人的情况,十分了解。
他不仅知道突厥人的实力,也清楚突厥人内部分裂的特征,甚至也非常清楚草原人的生存方式。
要求与颉利可汗单挑、瓦解突厥士气,再与突利可汗重审兄弟之情、故意表现得比较亲近。
这一方面会让颉利可汗和突厥骑兵士气低落、心生畏惧,也会让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本就有矛盾。
颉利可汗是启民可汗的第三子,在他之前分别是大哥始毕可汗和二哥处罗可汗。结果他的大哥和二哥都在当上可汗之后没多久就死了。
而突利可汗是颉利可汗大哥始毕可汗的儿子。
也就是说,突利可汗同样也是可汗之位的有力竞争者,他同样代表着一股重要的力量,跟颉利可汗并非完全是一条心。
如果是其他人,即便知道这一点,也很难做文章。
毕竟中原王朝的人再怎么套近乎,也终究是外人。
突利可汗不管怎么说,也都会跟颉利可汗一条心。
但秦王不同,之前使者以他的名义与突利可汗结拜,这只是个由头,而实际上,由于秦王的威望太高,突利可汗是很有可能对秦王有敬佩和仰慕的心情的。
再加上突利可汗是可汗之位的有力竞争者……
那么在颉利可汗看来,秦王的这一套操作,就极有可能蕴藏着巨大的阴谋了。
秦王仅仅百骑,却要渡过沟水,以低打高硬冲万余人的突厥精骑。
秦王用兵如神,不至于干出这种自寻死路的事情来。
那么,秦王到底是安排了什么样的后手,才敢于这么做呢?
在颉利可汗看来,首先,深入梁朝腹地之后,他的后方并不完全安稳。秦王极有可能已经派李靖、尉迟敬德或者其他梁军将领带领骑兵迂回包抄到了自己的后方。
其次,秦王和突利可汗这样套近乎,更像是在对暗号。
如果秦王率领百骑冲阵的同时,五陇坂后方突然出现一支梁军包抄后路,正面的梁军又及时接应秦王,突利可汗又为了谋求可汗之位突然反水……
那颉利可汗恐怕就是瞬间兵败如山倒的结局。
其实,如果冷静下来想想,就会明白这种可能性其实并不高。
但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中,颉利可汗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可以思考。
秦王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举动,给突厥人制造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这不是降智,而更像是一种受迫性失误。
就好像打游戏对线时,如果打的是菜鸡,那你的失误会很少;但是如果打的是高出你水平的人,他的每一个假动作都会让你心神不安、加剧你的心理压力,慢慢地,就会出现大量的受迫性失误。
当你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极为重要的决定时,很少真的有愣头青会选择莽上去,更多的人会选择稳一手,先撤下来看看情况。
此时颉利可汗就是如此。
他的情报系统显然被秦王碾压,秦王很清楚突厥的思维方式、知道颉利可汗和突利可汗之间的矛盾,但颉利可汗却对梁军内部目前士气低落、秦王与齐王有矛盾等事实一概不知。
所以,在秦王伪装出的强大声势面前,他全面地认怂了。
先是说“我带着十几万人冒雨过来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跟秦王你重申一下以前的盟约”,又带着骑兵撤下五陇坂,返回更远处的营寨中。
就这样,秦王完成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标。
在当时的局势下,既不能真的开打,又不能示敌以弱,根本不可能找到比这更好的解决方案了。
……
带兵回到豳州城中,一路奔波劳顿的士兵总算是有时间进入房屋中避雨、休息。
对于秦王如同开挂一般的操作,将士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也就只有李鸿运这样的人会因为自己复刻了秦王的操作而激动不已,秦王手下的将士们对于这种神仙操作早都已经习惯了。
但很显然,这次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下载1下载2下载3阅读记录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热门新增文章

其他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