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他们看到宝玉与绛珠同进朝堂,内心一阵心虚,生怕二玉会为难他们,但又想到太师在朝中的威望跟势力,一定可以保全他们无事,心中便不再怎么害怕。
此时看到皇帝接连封贾政与林良玉为国公与宰相,心想以后对自己在朝中的威望和势力的培养,一定会起很大的阻碍作用,绝对不能让他们回归朝堂,于是暗示太师出班。太师也是一个
“皇上,贾政与林良玉乃带罪之身,缘何受此封赏?这样赐封恐难以服众,万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太师仗着自己在朝中的威望,而皇帝又是新君。
原来的皇帝正德帝因重用贾雨村和祝火融之流致使朝纲混乱,天下大乱。被僧道二仙救活后,发现朝纲混乱人心背离,朝中帮系甚为严重,自己感到无颜再为帝,于是退位由其子二十岁的当今开圣皇帝即位。
新帝登位,帝基不稳。太师仗着自己的女儿是当今太后,便为所欲为,无视朝纲,此时对皇上所说的话语气中带着专横。
王伦乘机进言:“是啊!皇上。如今贾政与林良玉尚是带罪之身,现在又寸功未立,如果这样赐封,恐朝中有大臣通不过,万请陛下慎重考虑。”
陈松也随声附和。
宝玉与绛珠一听,声音非常熟悉,再一看,正是陷害自己的王伦、陈松,于是两人静观,看皇帝是如何处理这件事的?
在朝官员多半是慑于太师在朝中的势力,虽希望林良玉与贾政入主内阁,但又怕得罪那专横的太师,招引杀身之祸。于是纷纷点头的点头,附和的附和。
皇帝虽有心重振朝纲,奈何朝中趋炎附势、阿夷奉承之辈甚多,他们又慑于太师的势力,自己迫切希望有像林良玉这样的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官员来重振朝纲,奈何如今朝中歪风盛行,连自己选拔人才都受如此的阻碍,没有一个大臣敢挺身而出,真是令人心寒。
如今看来只有北静王方能可以镇住这股歪风,可如今北静王却卧病在床,此次朝会,他没办法来参加。如今情形,如果顺应朝中的邪气,那朝中的正气将永远无法扶正;如果起用林良玉与贾政,必将遭到太师等官吏的阻碍,势必引发朝廷的派系之争。这该如何是好?
满朝文武只有刚正的御史温玉实在看不惯太师与二位侍郎的咄咄逼人,还有其他大臣随声附和的丑陋面孔,而皇帝却是孤掌难鸣。于是出班启奏:
“皇上,贾政与林良玉屡遭奸佞所害,却仍尽守为臣之本,对朝廷、国家忠心不改,乃有目共睹、人所共知。况且像林良玉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在我朝实属罕见,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更有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刚毅品质。
如今我朝之中确实存在有不正之风,自己寸功未立,却惧怕像林良玉这样的良臣入住内阁实在是色厉内荏。因此,微臣认为朝廷确实需要起用像林大人这样的官员来惩治此等歪风邪气。”
温玉的话说到皇帝的心坎上,他感激温玉能在奸佞如此盛行之时挺身而出。维护朝廷的正义,只是像温玉这样的良臣实在太少了。
王伦与陈松听了温玉的一番话,知道温所说的暗指是谁,于是恼羞成怒道:“温御史,饭可以多吃,话不可乱说。你说朝廷中歪风盛行,这歪风在哪里?你如此无凭无据的乱说是在破坏朝廷的安定团结,是在蛊惑朝廷!”
温玉反辱相讥:“王大人,我所说的其实你们心中有数,还需要我明说吗?”
太师怒道:“温玉,这里轮不到你说话的份,你以为你是谁?敢在此诽谤朝廷命官!”专横跋扈的太师根本没有将皇帝放在眼里。
皇帝看到太师如此蛮横,公然不将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也不有的动怒了:“太师,朝堂之上说话怎能如此蛮横,如此无礼!温玉乃说出朝廷中的实情,如今的朝中不难道正有一股歪风邪气盛行吗?”
太师专横道:“陛下,温玉此乃是在蛊惑朝廷,破坏朝廷的安定团结,他正是这朝中歪风邪气的源头,像这样的人怎能再留在朝廷之内呢?”
皇帝怒道:“太师,你……”
林良玉再也看不下太师的嚣张气焰,怒道:“太师,你怎可在朝中如此专横无礼,目无主上,这岂是臣子之道?”
太师嚣张道:“林良玉,这朝堂之上还没有你进言的份。”
宝玉与绛珠看到这太师与这些侍郎咄咄逼人,皇帝又孤立无援,可自己不是朝中的一份子,不方便干预朝政,只是如果他们对皇帝和温玉以及良玉大哥不利,自己绝不袖手旁观,现在还只能静观其变。
王伦看到皇帝孤立无援,便进言道:“皇上,温大人其实是在诽谤朝中大臣,微臣认为应交复刑部严办。”
“是谁说要把温大人送交刑部严办?”殿外有声音响起,声音虽然微弱,但却极有震撼力。
第258章 重振朝纲2
大家循声望去,只见一个侍卫搀扶着北静王进殿而来,旁边还有禁军总教头展鹏随身护驾。
皇帝一看北静王来了,顿时大喜,忙离开宝座,下了台阶迎接北静王。
北静王朝皇帝鞠一躬道:“皇上,微臣前来见驾。”
皇帝满脸喜色:“太上皇叔,您来了。太好了!”
于是亲自搀扶着北静王上到雕龙宝座旁的玉椅上坐下。宝玉和黛玉忙起身施礼。
“宝玉,林小姐,你们来了,太好了!”王爷激动地说。
太师与两位侍郎见到北静王重返朝堂,心也凉了半截。他们知道无论是威望还是地位,都非北静王可比。此时朝廷众大臣见老王爷抱病重返朝堂,不少人心中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忙齐声向北静王问候:“参见北静王,祝王爷福体安康!”
“众位大人免礼!”
北静王看朝廷气氛不对,于是问道:“皇上,看朝中的情形甚是紧张,是何缘故?”
皇帝便将赐封林良玉与贾政之事遭太师及三位侍郎的强烈反对,以及温玉出班陈奏,遭太师的斥责,并要送交刑部严办的经过说了一遍。
北静王听得怒火中烧,他激动的站了起来,却由于身体太过的虚弱,一个踉跄,又坐了回去,原来北静王自那次贾雨村与祝火融作乱后平息后,就一病不起,也因此使得朝中一些奸党得势。此次,他在家中隐隐约约感觉到朝中有事发生,于是抱病在展鹏的陪同下往朝中赶来,果真是太师他们欺新皇年少。
太师见此情形,知道北静王身染重疾,心中暗喜,于是道:“王爷,我看您连站也站不稳,您还是回府吧!朝中之事不用您费心了。”
北静王本来就身染重疾,此时见到太师竟如此嚣张,难怪新帝登基后就遇到如此棘手的问题,这股歪风让他继续蔓延下去朝廷必将再次陷入混乱。想到这里,北静王心里更加着急,一着急病情就更加严重。
他苍白的脸色,虚脱无力的坐在椅子上,气若游丝。太师与二位侍郎看的暗自惊喜,其他大臣心中未免叹息,皇帝看的心焦,如果北静王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这朝纲恐怕真的没法重振。皇帝急呼:“传御医!”
此时,林绛珠一手按住北静王背部的灵台穴,一股真力进入北静王的体内,片刻后北静王的脸色红润了,气也不喘了。他诧异的看着林绛珠,这才真正明白,绛珠果真非一般女子。
北静王站起身来面带笑容下到台阶下。皇帝看的喜颜顿开,太师和三侍郎看的心惊胆战,这才知道林绛珠确非等闲之辈。
北静王看着神色慌张的二侍郎,心知要重振朝纲,肃清朝中奸佞,就必须起用像林良玉、贾政这样的人才,如今正好从这二侍郎入手。
北静王道:“王大人,陈大人,你们二位大人在朝身居高位,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天下苍生。你们既然这样反对朝廷重新起用林良玉和贾政,想必是有缘故了。”
二人见北静王这不怒自威的神情,惊慌的说话也语无伦次:“王爷,林良玉与贾政乃带罪之身朝廷不能重新录用。”
北静王鄙视他们道:“带罪之身不能录用?这是哪门子道理?春秋时的齐桓公不就是用了在牢狱中的管仲,使之后来成就霸业。既然说贾政与林良玉乃带罪之身,那我问你们可知否贾政与林良玉是因何遭罪?在历尽磨难中,他们是以怎样的心态对待朝廷和国家的?”
二侍郎心中有鬼,哪里还敢有丝毫的回应?
北静王道:“贾政,因祖上有功,先人被皇上赐封为国公,世袭三代。贾政正是第三代,他因此得以官拜工部员外郎,在朝之中虽未为朝廷立下奇功,但其为官做人还是坦荡,然而由于错误选拔贾雨村之流的奸佞小人,致使朝纲混乱,加上其府中确实有违法乱纪的份子,故而最终自取其祸,问罪抄家。
贾政后遂流放,颠沛流离,四处飘泊,在新野蒙新野县令的收留,做其主薄师爷。贾政自遭难以来,痛定思痛,深感对国家有愧,于是化名为贾正文,从此一心为新野百姓服务,为新野县衙分忧,深得百姓的爱戴,新野县在他的辅佐之下,百姓的生活一天天好转。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
其他小说推荐
- 万界天王——BY:罗森 简介:杀人夺宝、杀妹证道;当街打脸,还说低调! 修仙修道……修你妹!哪来这么多修行千年的白痴死中二? 到底是有没有...
- 天骄武神——BY:龙猴 简介:太初大陆,盛世之后,血脉隐去!人族巅峰强者齐聚,以精血肉身为鼎,用无上之功,铸就人族传承,万载后,看雷焱如何破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