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府里府卫就分成四级,大统领是白霆,底下是两个小队长统领公主母女的亲卫,再底下就是普通府卫。郡主给他们分配的任务和服装武器都不同,普通府卫主要是在公主府守门,便穿朝廷发的甲服,武器也是朝廷提供的矛枪,郡主亲卫的服装便是郡主请专人用薄钢打造。
郡主对钢铁铸造工艺不是很懂,只知道以前看电视剧时欧洲有一种板金甲,是用软钢铸造,比起中国古代铁质的锁子甲更薄更坚硬,使用者也更加灵活。这个时代的锻打技术算是先进,郡主和工匠沟通了一下,工匠听说用钢造铠甲,也来了兴趣,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总算打造出来类似的来,可能比不上欧洲的板金甲,比现在军营里普遍使用的肯定要好。郡主还给亲卫们的铠甲上镀了漆,公主卫是绿漆,郡主卫是蓝漆,他们的兵器也是郡主请精工巧匠用精铁打造,比一般枪戟锋利,两个小队长的服装武器和亲卫一样,只是头盔上镶了一撮白毛,用以分别身份。白霆身为大统领则是穿银色铠甲,公主母女回宫之日由这些亲卫护送到宫门口,宝马香车银甲红缨招摇过市,别提多威风。
公主对于什么亲卫不太在意,不过女儿万事想着自己倒是挺高兴,公主卫名义上是公主亲卫,实际上公主并不怎么管他们,他们大多时候听郡主调遣。公主母女但凡出门,亲卫都如影随形,进宫出宫都由亲卫接送,再加上皇帝给的白霜姐妹,郡主身边高手环绕,心里总算踏实不少。
郡主正津津乐道向皇帝说她的练兵手则,皇帝听了觉的挺有道理,比起现在固定的练兵模式,有些方法值得借鉴,没想到小外孙女还有练兵的天赋,皇帝更加坚定了要培养外孙女成材的信念。
前些日子公主府比武死了几个人,朝臣雪花似的折子飞上来,皇帝一概不理,公主府也没出面辟谣,众人传着也没意思,京里时时有事发生,大家没几天就忘到脑后。离郡主说亲还有许多年,到时这事早没了风声,影响不到女儿的名声,公主也就没再说什么,心里惦记着要找几个严谨的嬷嬷来教导郡主规矩礼仪,毕竟郡主大了,不能再无法无天的浑玩。
郡主并不知自家亲娘在想法子拘着她,将自己亲卫的精良铠甲一事向皇帝说了,这个时代的铠甲很是繁重,穿在身上几十斤呢,戴着这些东西动作都笨拙了不少,战马要承受的压力也大,郡主自认为自己不藏私为国献计非常值得肯定。却不料皇帝面上淡淡,只夸她聪明,却没说要将这东西在军中广泛应用。
郡主皱着眉头想了想,立刻就明白了这些铠甲做工精良,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本朝这样多战士,哪能处处都用。若是只用在御林军或禁卫军中,那对边疆战士也太不公了,边疆战士保家卫国征战沙场,倒不如这些京城锦绣堆里的兵卫,未免太让人寒心。至于公主府的府卫是公主私卫,一应装备由公主府承担,别说只是精钢甲,只要公主愿意,给他们穿金甲都行。
说来说去都是钱的问题,似乎国库永远都空虚,皇帝私库和大臣家底都富的流油,只可怜了底层人士,干最苦的活,赚最少的钱。再繁荣的朝代都有吃不上饭的百姓,郡主前世所处的二十一世纪也是如此,国富民强永远是实现不了的目标。
郡主突然悲天悯人起来,想着以后自己做生意赚了大钱,就设立个慈善基金会,专门资助那些最穷最苦的人。
上天让自己穿越一遭,给了她这样高贵的身份,这样顺遂的路途,她总要做点好事回报社会,要不然老天嫌她占着茅坑不拉屎把她的锦绣人生收回去了可怎么办!
正文 规矩
郡主理清了府卫之事,把白霆留在府里练兵,母女两个又在宫里落户下来。
萧艺每日要去太师府上学,郡主在宫里又无聊起来,无聊就容易生事。这不,兰贵嫔又去向皇后告状,她好好的在御花园散步,被郡主平白无故的拿弹弓打了一下,额头肿了好大一个包。郡主打了人还不认错,带着下人一溜烟儿跑了!以为没被当场抓住就不知道是她,这宫里就萧艺和郡主两个孩子,只有他们会玩弹弓,萧艺上学去了,可不就剩郡主了嘛!
皇后万般无奈宣了公主母女过来,郡主知道惹了祸,早躲到御书房不肯出来。她也不是故意的,那兰贵嫔穿了一身彩羽衣裳,花木掩映间还以为是只漂亮鸟儿,她就想打下来,谁知道是个人,郡主听到有人痛呼,又有下人叫她娘娘,知道是个高位妃嫔,一时心虚就跑了。这宫里的妃嫔都是郡主祖母辈的,郡主若是被她们逮到了又要被皇后说教,她才不去。
皇帝听了外孙女的辩解哭笑不得,命人赏了些东西给兰贵嫔,却没说要罚郡主。兰贵嫔心头愤愤,她得了件好衣裳头回穿出去炫耀,闹出这么个事儿,多少人在背地里笑她,心里把宁国公主母女记下了,日后有机会定要找回场子。
皇后苦口婆心训了顿公主,末了说郡主也大了,再这么疯玩可不行,赐了两个教养嬷嬷教郡主学规矩。公主原也有这个打算,不过她可不放心皇后给的人,原想过几天问皇帝要几个妥善人,偏郡主又闹事让皇后抓了把柄,赐下这两樽大神来,郡主有的是苦头吃。
郡主在皇帝处用了晚膳才磨叽着回了玲珑阁,萧艺和公主也用完了晚膳,正和两个嬷嬷严阵以待,郡主见这三堂会审的阵仗有些虚,弱弱的叫了声“娘”。公主没说白日之事,只拉着两个嬷嬷道:“这是母后给你的两个教养嬷嬷,这是陈嬷嬷,这是鲁嬷嬷,你从明日起随她们学规矩,这是母后身边的人,要敬着她们,不可任性知道吗!”两个嬷嬷恭敬地给郡主行了礼,郡主看着两人刻板的面孔,莫名想到了前世看的《还珠格格》里的容嬷嬷教小燕子学规矩的场景,对这两人没任何好感,心里暗暗谋划了一场反欺压大计。
第二日早上郡主还在迷蒙中便被桂圆抱起来梳洗,住宫里就是这点不好,每日都要去向皇后请安,不比在家可以睡到日上三竿。虽则皇帝说郡主还小可以多睡会儿,然而公主不愿落人话柄每日都带着郡主去请安,如今有了两个教养嬷嬷在这些方面更要严苛,免得传出不好的名声。
公主母女日日都是用过早膳才去皇后宫里,萧艺要去太师府,便不去请晨安,晚上去一遭便是。早膳时郡主问萧艺学业问题,萧艺还没答呢,鲁嬷嬷便道:“郡主,食不言寝不语,用膳之时还是不要说话的好,以免噎着。”这就开始挑刺了,郡主可不是软蛋,当即回嘴:“是吗?我和外公一道用膳时常常说话呢,往日宫里举办宫宴也是言笑晏晏,你那时怎么不说食不言寝不语呢!我认为食不言该是说嘴里含着食物之时不能说话,而不是说用膳时不说话,嬷嬷觉得呢!”郡主一番狂轰滥炸说的鲁嬷嬷哑口无言,只得憋屈道:“郡主大才,奴婢受教了。”郡主没再理她,吃了个肚皮圆溜才停嘴,还打了个秀气的小嗝。古代大家闺秀吃饭都讲究吃五分饱,郡主才不在乎这些,每每都吃十分饱,对于前世得胃癌死的人来说,吃饱肚子是最满足的。两个嬷嬷瞧郡主如此十分不雅,又想开口训导,想到方才郡主的牙尖嘴利,便熄了心思。
请安时见到了兰贵嫔,她额上的肿包还没消呢,郡主怯怯走过去请罪,直说自己不是故意的,昨儿怕挨骂才跑了,请兰贵嫔原谅。兰贵嫔心里不满,到底不能和小孩子计较,又知皇帝偏心郡主,更不敢发作,只微笑安抚郡主别吓着了她。
从皇后宫里出来郡主又要往御书房钻,两个嬷嬷自然不会拦着郡主向皇帝尽孝,只说让郡主不要逗留太久,还要回去学规矩呢。郡主只当耳边风,在御书房泡了一天,用过晚膳才回玲珑阁,嬷嬷提起学规矩之事,郡主便说自己困了要休息,明日再学。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如此,郡主总跟在皇帝身旁,两个嬷嬷连面都见不到,只每日在玲珑阁枯坐着,公主则是吟诗作画赏花弹琴,权当没这两个人。
两个嬷嬷去向皇后告状,皇后便去寻皇帝,“臣妾知道陛下和郡主祖孙情深,郡主眼看着大了,总要学些后宅的规矩手段,陛下日理万机难免疏忽,郡主不是男孩,这些事情还是要女性长辈来教导才好。”皇后话里话外的为郡主好,皇帝虽说把郡主当男儿教导,到底她是女孩,总要学些姑娘家该学的东西,因此第二日郡主又来御书房时皇帝便没留她,让她回去学规矩。
郡主一听便知道是皇后来告状了,学就学呗,她一个成年人还能学不好规矩?郡主两世都是含着金汤匙出生,耳濡目染之下礼仪教养是不消说的,言行举止间自带有一股高贵骄矜之气。她平日里只顾着疯玩,在亲近之人面前向来不拘束,在外人面前却是矜持有礼,不过郡主年纪还小,平衡性不好,有些姿势不标准,两个嬷嬷便死抠着这点,让郡主定姿势,站姿坐姿跪姿都要定。郡主自然不从:“我还小呢,日后大些自然就做的标准了,嬷嬷这样让我定着,是在教大家闺秀呢还是木头人?”
*抱歉 版权原因 该资源已无法下载 仅支持完本免费试读*